【美國地獄的10年】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報導,過去十年間美國噩運連連。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報導,過去十年間美國噩運連連,從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滅開始,接著是震驚全球的九一一恐怖攻擊,引發美國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陷入泥沼的戰爭,加上卡翠納風災,然後以金融海嘯終結。
從2000到2009年,美國的經濟不進反退,民心低迷前所未有,堪稱美國「地獄的十年」(The Decade from Hell)、「失落的十年」。
這篇由財星雜誌(Fortune)總編輯瑟瓦(Andy Serwer)執筆的專文指出,過去十年對中國或巴西而言,至少在經濟上相當不錯,但美國經過這十年的挫折已銳氣全失,不再是舉世最樂觀進取的國家。
文中說,科技股崩盤為美國的21世紀揭開序幕,接著是一場鬧上法院的爭議性總統選舉,讓布希在2001年上台,同年就發生決定這十年走向的九一一恐怖攻擊。
事件發生後,美國出兵阿富汗,至今仍然無法脫身,而且越陷越深。
緊接著美國又揮師伊拉克,卻並未在當地查獲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徒然落人口實。
彷彿這還不夠。
2005年8月29日,卡翠納颶風重創路易斯安納州,造成1500多人罹難及高達1000億美元的慘重損失。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
美國經濟在這十年更是風波不斷。
先是安然(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等作帳加破產醜聞,金融衍生性商品帶動過度借貸及消費,連帶造成房市泡沫和經濟瀕臨崩潰。
龐氏騙局主角馬多夫雖已入獄,卻因為一手設計規模空前的金融騙局導致許多人傾家蕩產。
2000年至今,美國股市下挫26%,是美股有史以來表現最慘的十年。
去年美國家庭中間值年收入僅略高於5萬美元,還低於2000年的5萬2500美元。
在失業率已經突破10%的情況下,今年的家庭平均收入只怕會更低。
破產的知名企業之多同樣空前,不但影響經濟,對民心士氣更是沉重打擊。
近十年來的國際油價暴增三倍,美國的經濟更加吃緊。
這十年也是美國濫殺案與校園槍擊案最多的十年。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32人遇害慘案讓人記憶猶新,日前又發生虎德堡軍事基地濫殺案。
時代雜誌報導,過去十年的美國國運逐漸走下坡,雖然可以歸咎於運氣不佳,人為因素卻更重要。
大致上,美國人只能怪自己。
無論是金融問題、與激進伊斯蘭教分子之間的對抗、通用汽車申請破產保護或卡翠納風災,這一切因為以下幾項人為因素而更加難以收拾。
─漠視。
美國人講究本位主義,對伊斯蘭教恐怖主義已經悄悄掩至的國內外警訊不以為意。
─貪婪。
在華爾街操作下,美國人對市場具有絕對的信心,主管當局又失去有力的管理工具。
─自私自利。
汽車產業土崩瓦解之際,業者與勞工私相授受,忽視顧客的利益與競爭。
利害與共的政治人物一味姑息。
─推卸責任。
美國的電力輸送系統亟需汰舊換新,橋樑因為政治因素而嚴重老舊甚至不堪一擊。
紐奧良因為當局反應遲鈍,未能及早整建堤防而慘遭卡翠納颶風蹂躪。
美國雜誌近來勇於「唱衰」祖國。
在中國崛起、美國卻國力漸頹之際,美國媒體不再只把中國貶為「黑心商品」代名詞,而開始視其為可敬的對手,甚至是師法對象。
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剩下一個月的時刻,時代雜誌封面更以「地獄」,形容美國近十年面臨的嚴峻考驗。
勇於自省,不避己短,正是一個國家能成其偉大之處。
國力仍是世界之首的美國,選擇此時反省十年來社會的集體病症,指出朝野與人民無可卸責之處,既是一次歷史診斷,更是一次國家的集體治療;
揭露病灶,也提出解藥,更指出希望所在。
十年(decade),常是現代國家的反省計時單位。
美國為「地獄的十年」省思戰亂、天災的肇因;
經濟強國日本為1990年代的經濟泡沫化,各國專家解讀「消失的十年」對策,不只是為了回憶「日本股市飆近4萬點」的美好年代,更期待從中找出解決全球經濟危機的良方。
即使對岸中國,面對不堪的「文革十年」,也有知識分子敢於正視這樣的歷史創傷,直指文革是「民族災難」,幾千萬人同受磨難;
走過當年的政治荒謬,自稱為是「被毀掉的一代」,卻也是「倖存的一代」。帶著傷痕,才得以見證文革對人性與民族的摧殘。
至於台灣,又會如何評價過去的十年?
當年投身民主運動、社會改革的行動者,現在又如何看待這十年時光?
會是「台灣主體意識躍進的十年」或者是「內耗」、「空轉的十年」?
掌握國家未來的政治人物,對待時間是以「任期」作為計時單位;
國家命運隨著一次次的選舉往前翻轉,於是三、五年任期的短視算計取代了十年、20年的遠見擘畫。
若沒有往前規畫十年的眼光,也缺乏回視反省十年的勇氣,永遠只能定格在當下,國家也將失去進步的動力。
美大意失算 淪艱苦處境
編譯中心綜合
時代雜誌報導,20世紀堪稱是美國的世紀,美國贏得二次大戰並擊敗了共產主義終結冷戰,讓不少美國人因此以為志得意滿,學者甚至喊出「歷史的終結」,以為全球從此不會再有紛爭。
這種自滿讓美國在21世紀一開始就經歷「地獄的十年」,淪入當今的艱困處境。
文中指出,1990年代,凱達恐怖組織剛崛起時,美國幾乎沒有提防。
這是癥結所在。賓拉丹原本是美國扶植於1980年代對抗蘇聯大軍的阿富汗聖戰士,他在1988年成立凱達組織,蘇聯撤離阿富汗後,原與美國友好的自由鬥士迅即翻臉。
凱達從1992年起就開始攻擊索馬利亞的美軍,三年後,駐沙烏地阿拉伯美軍遭到攻擊,19名美軍喪生。
1996及1998年,賓拉丹呼籲穆斯林群起攻擊美國人。
1998年8月7日,凱達同步炸毀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造成包括12名美國人在內的近300人罹難。
2000年10月,恐怖分子利用小艇在葉門突襲美國海軍的「科爾號」戰艦,17名美軍殉職。
接二連三的恐怖攻擊讓部分有識之士早已針對九一一之類的重大攻擊提出預警。
美國已故知名政治學者杭廷頓曾經說,文化與宗教將是後冷戰時代的衝突之源。
他指出,「伊斯蘭文明」可能因為人口爆炸與宗教基本教義派抬頭,而與西方世界爆發衝突。
美國卻掉以輕心,以為恐怖分子不敢到美國本土犯案。
在經濟方面,美國具有自我陶醉的傾向。這是金融市場翻天覆地,終致美國與全世界陷入衰退的重要原因。
這是不負責的撤銷管制和聯準會在貨幣政策上配合的惡果,讓銀行家與金融炒手在自由市場為所欲為。
德州大學歷史學者布朗德斯表示,葛拉斯∕史迪格爾法案1999年廢除是不幸的分水嶺。
這項法案區隔投資金融與陽春型金融,使市場更安全。
布朗德斯說:「禍因從此種下。有人認為,科技、網路與金融工具已經改變一切。推銷這個觀念與這些工具的人坐收暴利。」
另一個原因是,寬鬆的新規定使貝爾斯登、李曼兄弟等金融機構得以肆無忌憚的累積不成比例的巨額債務。
它們的高階主管為過度的槓桿操作極力辯解,並抵死反對規範衍生性商品。
他們最後受到反噬,卻殃及投資大眾。
過去十年破產的美國企業多得離譜。
網路的創造性毀滅力量難辭其咎。
網路確實為世人開拓新眼界,以及亞馬遜、Google等新興企業的數千個就業機會,卻導致部分產業領域的更多人失業。
美國汽車產業的勞資雙方合作多年,勞方因為待遇與福利優渥而晉身中產階級。
景氣欣欣向榮時期,雙方皆大歡喜。
一九七三年的國際石油危機使局面出現變化。
尤有甚者,美國汽車大廠不思長進,致命缺點包括:
汽車品質低落、油耗驚人、冗員充斥、觀念閉塞、長年享有超乎正常標準的市占率。
等到豐田與本田汽車長驅直入,美國汽車大廠終於相繼不敵。
美國車的品質與效率可能已經明顯改善,但可能為時已晚。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