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瘍】
吳 瘡痍之後。濕熱未去。壅阻隧道。水穀下咽。亦化為痰。中焦受病。故不知飢餓。痰氣上乾。漸至喘悶矣。
但服藥四十劑。純是破氣消克。胃陽受傷。痰氣愈不得去矣。
半夏 茯苓 紫老薑 炒粳米
又 瘡痍大發。營衛行動於脈中脈外。可免腹滿之累矣。
第穀食尚未安適。猶是苦劣多進之故。胃陽未復。仍以通調利濕主之。
半夏 苡仁 金石斛 茯苓 澤瀉
秦(十七) 久熱瘡痍五六年。環口燥裂。溺澀莖痛。
鮮生地 熟首烏 丹皮 丹參 茺蔚子 銀花 地丁 紫草 共熬膏。
王 血熱風動。膚癢。
荊芥 防風 地膚子 赤芍 銀花 小生地 木通 甘草
張(三四) 初因嘔吐。是肝胃不和致病。故辛香剛燥愈劇。然久病。必入血絡。熱則久瘡不愈矣。
夫木火皆令燥液。易飢易飽。間有嘔逆。斯胃病仍在。凡呆滯藥味。皆非對症。
三角胡麻 冬桑葉 生首烏 杏仁 鬱金 佩蘭葉 茯苓 苡仁 熬自然膏。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