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發背】
江陰舉人陳鳴岐,寓京患背疽,用大補之劑而愈。
翌日欲回,先期設席作謝,對談如常。
是晚得家信,大拂其意,惱怒,發熱,作渴,食梨子少許,至夜半連瀉數次。
早促薛視脈,已脫矣,竟至不起。
夫梨者,利也。
疏利下行之物,凡脾胃虛寒,產婦金瘡者,皆當忌之。
(所云大補之劑,必參、也。
大瘡之後,陰氣大傷,不聞有善後之圖,以致卒然致變,乃歸咎於食梨,何其善於諉罪耶?)
( 按:其人瘍初愈,元氣未復,困怒而動厥陽之火,致發熱作渴,其肝木之蹶張,不待言矣。
木盛克土,非嘔即瀉,少許梨子,何遽云爾?)
陳自明治一男子患發背,瘡頭如粟,重如負石,以神仙太乙丹內服外塗,後去三四次,每去肛門如炙,不日而瘳。
一婦人患此症,腫痛發熱,睡語,脈大,用清心湯一劑而安。
以金銀花、甘草、天花粉、當歸、栝蔞、黃 ,數劑漸潰。
更以托裡藥而愈。
(方最平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