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胸癰】 張路玉治談仲安,體肥善飲,夏患壯熱嘔逆,胸膈左畔隱痛,手不可拊,便溺澀數,舌上滑胎,食後痛嘔稠痰,漸見血水,脈來澀澀不調,與涼膈散加石斛、連翹,下稠膩極多。 先是醫作肺癰治,不效。 張曰:肺癰必咳嗽,吐腥穢痰,此但嘔不嗽,洵為胃病無疑。 下後四五日,復嘔如前。 再以小劑投之,三十而勢甫平。 後以保元、苓、橘,平調二十日而痊。 先時有李姓者患此,專以清熱豁痰解毒為務,直至膈畔潰腐,膿水淋漓,纏綿匝月而斃。 良因見機不早,悔無及矣。 ( 按:此症最難別白,即《內經》所謂內有裹大膿血之症也。 吾鄉一名醫自患此,同道診之,不知為癰也。 雜進參、附、丁、桂之劑,久之吐出臭膿乃省,已無及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