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感暑】
或謂血得冷則凝,今惡露未去,若投寒涼,是速其斃也。
沈笑曰:有不諱,吾任之。
藥甫入口,厥蘇暈止,再進而惡露行。
蓋產時樓小人多,炎敲之際,益助其熱,乍虛之體觸之,豈能不病?
經云:暑傷心。
又云:心主血。
為熱冒而暈厥,此中暑而非惡露明矣。
或曰:舍症從時,理固然矣。
然血熱則行,冷則凝,亦古訓也。
今用寒涼而惡露反去何也?
曰:熱行冷瘀,以血喻水,道其常耳。
子獨不觀失血者,有用溫緩藥而得止,則瘀血者,豈無用苦寒而得行,豈造化之微,權逆從之妙理也,安可執乎?
(雄按:病雖因暑,而惡露不行,必佐清痰之品,斷非單以黃連治之也,諸讀者須默會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