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胞衣不下】
俞東扶曰:惡露不下,用參、朮、歸、附等藥而下者,生平經手頗多。
然必脈象細 ,口不燥渴,內不煩熱,方為合治。
此案不言脈象,但曰脾失其職,諒此婦平昔怯弱,以致胎墜。
且連服行血催衣藥四帖,寧不反其道以治之耶?
薛立齋治一婦人,產後面赤,五心煩熱,敗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
思但去其敗血,其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後燒紅鐵稱錘,同豆淬酒,將豆淋酒化下益母二丸,胞衣從血而出,余症盡平。
陳良甫云:有人親戚婦人,產後胞衣不下,血脹迷悶,不記人事。
告之曰:死矣。
仆曰:某收得趙大觀文局中真花蕊石散,在笥中,漫以一帖贈之,以童便灌之,藥下即蘇,胞衣與惡物旋即隨下,遂無恙。
(《良方》。)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