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惡阻】
況大便之後,每加脹急,以裡氣下通,濁陰乘之上擾,與得下暫時寬快回殊。
其治雖當以安胎為主,但濁陰之氣,非藉辛溫,不能開導其結。
遂疏六君子湯,益入歸、芍以收榮血之散,稍借肉桂為濁陰之向導,使母氣得溫中健運之力,胎息無濁陰侵犯之虞。
桂不傷胎,龐安常先有明試,余嘗屢驗之矣。
服後寒熱漸止,腹脹漸寬,飲食漸進,胎息亦漸形著。
至仲夏,因起居不慎,而胎漏下血,前醫猶認石瘕,欲進破積。
喻以左寸動滑,斷屬乾象,與扶脾藥得安,後產一子。
陳三農治惡阻,諸藥不納,以蘇梗三錢,砂仁一錢煎服。
或烏藥為君,沉香次之,人參、甘草又次之,為細末,以薑切片黏藥末咬嚼,咽津液送至丹田,過一時,又如此嚼,即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