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下痢】
唐赤城內人,年二十余,孕月喜瓜果。
夏間,腹痛下痢,以為胎氣。
冬盡,已分娩,而痛痢不減。
一老醫謂產後虛寒,且久痢,與白朮、炮薑、建蓮、扁豆、香附、砂仁、木香、遠志,諸溫燥健脾,痢轉甚。
又加補骨脂、肉豆蔻,痢益頻。
每粥食才下咽,糞穢即下出不及至圊,視之乃完穀不化,僉謂腸胃已直,瀉若竹筒,病必不起,將治木。
診之,脈細數而澀,額頰嬌紅,舌苔燥黑,曰:此痢疾也。
第服藥二劑,必見紅白。
因告以向醫謂為虛寒將敗之證,今以為痢,再下紅白,寧望生乎?
曰:病緣過傷生冷,滯於回腸,久從熱化。
產後腹空,其積將下,乃為燥熱所劫,致積反留,而真陰愈傷,內熱愈熾。
今之頻並急速,乃協熱下痢之痢,非虛寒下脫之痢也。
試觀其面紅,陰虛可知;
舌黑,內熱可知。
但先助其陰,則其下必緩,而積滯見矣。
與熟地、杞子各一兩,棗仁五錢,服下面紅頓減,舌黑漸退,食入遂不下迫。
再服則裡急後重,紅白兼行。
仍與前方入芩、連、歸、芍、甘草,出入加減,十余劑已愈八九矣。
以歲除停藥,新正邀診,已飲食如常,起居復故。
惟便後微有淡血水,此脾絡受傷之余證也。
前方去芩、連,加烏梅,二劑可愈。
乃云:舍親謂先生用補藥太早,致成休息痢。
蓋前醫是其至戚,特令其邀予一次以相嘲耳。
予因謂曰:與其為直腸瀉,毋寧為休息痢乎。
一笑而別。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