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丹石毒】
張路玉治孫古修,誤服伏火丹砂中毒。
察其本元素虧,近因虛火上炎,舌下腫脹,延及兩頤。
醫用苦寒清熱太過,神思不寧。
藥中每服加丹砂五錢,甫進一劑,覺胸中有物觸者數次。
請政於醫,復出丹砂視之,色黑而晦,丹爐中伏火砂也。
醫令易砂,更服四劑,日夜煩躁不寧,背時洒淅惡寒,頭面烘熱,大汗,脛膝逆冷如冰,忽忽氣逆欲絕。
張診之,六脈澀數模糊。
次驗唇舌,俱色如汗泥,而腫濃濕滑。
若系熱極似陰,必無濕滑之理。
若系寒犯三陰,必無反濃之理。
惟酒食內蘊,徽醬色現則有之。
審其二便調適,胸腹柔和,決無食停胃腑之理。
以脈合症,洵為陰受熱鬱最急者。
恐其喘汗欲脫,乃以生脈、六味合劑,以救肺腎。
一服神稍安,汗稍斂。
再進人事稍知,稀粥稍進,猶未言及伏火砂也。
見其舌沿稍轉微紅,而氣微足冷如故,前方入桂心五分,五味數粒。
服後足稍溫和,氣稍接續,語稍有次,方詳述伏火砂之誤。
前方減去地黃、桂心、五味,入棗仁、秋石、人中黃,專解丹砂之毒。
三服舌轉微紅,雖未鮮潔,而伏毒漸解。
緣兩尺弦細,乃去人中黃,仍用地黃以填補下元。
數日之間,或去人中黃用地黃,或去地黃而用人中黃,隨脈證更迭出入。
二味不兼用者,恐人中黃味甘戀膈,載地黃之膩,不能速達下元。
下元雖虧,調補藥中,寧用鹿茸、河車,而不入桂、附者,慮其鼓舞丹砂之余烈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