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汗】
楊兆成病瘧,瘧愈大汗如雨,一日夜約斗余,醫盡力與固表收澀,反較麻黃、羌活為甚。
延診,脈洪數有力,日啖粥十余甌猶覺飢。
蓋瘧時多服半夏、豆蔻、蒼朮、厚朴、藿香、橘皮,諸燥烈之劑,擾動胃火而然,若與六黃湯,則汗止而瘧必更作。
乃用生地一兩,石膏五錢,黃連八分,麥冬三錢,蔞仁一錢半,一服減,二服瘥,瘧亦不作。
張玉書年近六旬,素患陰虛火甚,兩手脈上入溢掌心。
夏月偶不快,就混堂澡浴,以圖汗解,歸而寒熱大作,頭痛,兩耳後 腫,上連承靈,下至天牖,急邀余視。
余適他出,別延外科,謂當成耳枕癰,勢甚危,投以搜風敗毒之劑,腦後肩胛筋絡,益抽掣急絆,燥渴躁悶,小便淋瀝如火,迨余至,困憊不支矣。
脈之,洪數異常,知其中熱,邪在陽明少陽,以陰虛過汗,火就升上,又為風藥所鼓而然。
不可與柴胡,乃君以黃芩、石膏,臣以鮮乾兩地黃,佐以滑石、生甘草,使以連翹、木通,大劑飲之,次日腫痛減。
腫處尚赤色,前方入綠豆一合,腫痛全消。
再與導赤散合六一散而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