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下血】
朱孝廉明恥,面色青黃,初為感寒,過飲薑湯,患內熱脫血,服芩、連寒劑即愈。
後因勞復發,再服不納,惟靜養兩旬方瘥。
近因驚復作,仍倦怠增劇。
脈之,六部皆沉緩濡弱。
曰:始受辛熱,投以苦寒,宜乎即愈,但熱氣既消,而廣腸血竅尚未斂,血故遇勞即發。
夫勞則傷脾,脾傷則不能統血,致下陷循故竅而出,此因於勞,非由於熱也。
今屢發而元氣愈虛,惟至靜固中之劑庶可耳。
以熟地為君,參、 、歸、朮為臣,丹皮、炙草、知母、茯苓、阿膠為佐,引用升、柴,為丸與服,仍兼飲加減歸脾湯,月余諸症如失。
(虛寒積熱之外,又有此一症,但既云至靜固中之劑,則當歸、丹皮似尚未合法。)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