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鬱症】
孫文垣治丁耀川母,年四十四,常患胃脘痛,(肝木侮胃。)
孀居十五年,日茹疏素。
七月,因怒,吐血碗許,不數日平矣。
九月又怒,吐血如前,加腹痛。
(肝木乘脾。)
次年二月,(木旺之時。)
忽裡急後重,肛門大疼,(肝火後迫。)
小便短澀,惟點滴痛不可言,(肝火前迫。)
腰與小腹熱如湯泡,(三陰火熾。)
日惟仰臥,不能側,側則左胯並腿作痛。
兩胯原有痛,二陰之痛,前甚則後減,後甚則前減,(諸痛屬火。)
至不能坐,遇驚恐則下愈墜疼,(驚則火動,火動則水傷。)
經不行者兩月。
往行經時,腰腹必痛,下紫黑血塊甚多。
今又白帶如注,口渴不寐,不思飲食,多怒,面與手足虛浮,喉中梗梗有痰,肌肉半消。
診之,脈僅四至,兩寸軟弱,右關滑,左關弦,兩尺澀。
據脈,上焦氣血不足,中焦有痰,下焦氣凝血滯,鬱而為火,蓋下焦肝腎所攝,腰胯肝之所經,二便腎之所主也。
據症,面與手足虛浮,則脾氣甚弱;
飲食不思,則胃氣不充;
不寐由過於憂愁思慮,而心血不足,總為七情所傷故爾。
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得之則不月。
此病近之,所幸脈不數,聲音清亮,當先為開鬱清熱,調達肝氣,保過夏令。
(欠通。)
後再峻補陰血,必戒惱怒,使血得循經乃可愈。
初投當歸龍薈丸,以徹下焦之熱。
繼以四物湯、龍膽草、知、柏、柴胡、澤蘭,煎吞滋腎丸,連服兩日,腰與少腹之熱漸退。
後以香薷、石葦、龍膽、桃仁、滑石、杜牛膝、甘草稍、軟柴胡,煎吞滋腎丸,二陰全減。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