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吳橋治表侄方輅。
自浙病傷寒,諸醫不效。
歸途挾寒,數日熱不退,耳稍聾,體倦心煩。
醫卒投以補劑,漸至昏瞀絕食,循衣摸床。
已治木,且延橋至,六脈弦緊而數。
病由傷寒未解,而復感寒,幸而年力方強,非汗不愈,尋以麻黃石膏湯進,得汗而解。
(同上。)
陳孟杼尊公,戊午六月,自山東邸中受寒,淹淹未已。
至次年二月,忽小腹與腰急痛,令人緊挽外腎,稍松便欲死。
盧用羌活、黃柏、茯苓、肉桂等劑,令刮委中穴,痛止足軟。
至五月,天熱身發紫斑,有汗至足而始健。
此是小腸腑病,經曰:小腸病者,腰脊控睪而痛。
以羌活入太陽小腸,故痛隨愈。
然身猶未健者,以未盡本病之因,故待時而暢耳。
病自六月,傷寒太陽有所未盡,故入腑而痛作。
久病氣衰,雖補未達其因,原以寒邪鬱火,故需夏時則火力全,而血脈之邪始去。
所以斑出足汗,百骸暢美者,寒得淨盡而火遂融通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