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一人傷寒六日,兩脈微弱不起,面垢遺尿,自汗譫語,身重不能轉側。
此三陽合病,汗、下兩不可用。
仲景云:腹滿身重,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自汗者,白虎湯主之。
蓋三陽合邪,至遺尿譫語,其中州擾亂,真氣與津液並傷可知。
故仲景復云: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
以汗則偏於陽,而津液益傷;
下則偏於陰,而真氣復損。
惟白虎一法,解熱而不礙表裡。
但三陽病,其脈當浮大,而反微弱不起者,以邪熱鬱遏不得外達,非陽衰脈微之比,但清其壅熱,而脈自起矣。
用大劑白虎,一服便得大睡,再劑神清脈起。
與補虛清熱而痊。
張氏子傷寒四五日,兩脈虛微,神氣昏亂,煩躁不寧,時欲得水,復置不飲,棄衣而走,勇力倍常,言語狂妄,不避親疏。
此陰盛格陽欲脫,外假熱內真寒也,欲與理中湯。
咸謂火熱有餘之症,欲行寒下。
曰:豈有大熱症而不引水自救者?
況兩脈微弱,明屬陰盛陽微,若不急與溫補,大汗一至,不可為矣。
前方加人參至四兩,煎成冷服。
一二時許,狂亂頓止,反見寒栗,欲覆重被,再與前藥一劑,神清熱退而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