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卜晉公患傷寒,數日面赤躁煩,手足搐搦,起臥轉側不安,口燥渴,大便結。
或用清火發散,俱不應。
診其脈,虛澀兼結。
夫澀則傷陰,結則氣滯。
得之憂思勞鬱,肺胃受傷,津液虧而虛邪結也。
散邪清火,適所以耗其陰,而留其邪耳。
治法必須大劑滋解乃可,用栝蔞實一兩,紫菀三錢,枳殼、桔梗各一錢,秦艽一錢,杏仁、蘇子、半夏曲等,一劑,便得大睡身安,調理數日而愈。
鮑坤濃病經半月,兩寸獨鼓,兩關尺虛微,頭痛如斧劈,汗出不止,譫語神昏。
曰 :寸大尺小,為上盛下虛之候。
況頭痛如破者,虛陽上僭也;
汗出不止者,虛陽外散也;
譫語神昏者,孤陽氣浮,神失其守也。
非人參、附子,無以追散失之元氣;
非童便、豬膽、蔥白,無以通僭逆之陽氣。
法當用白通湯以急救之。
時夜半,特宰豬取膽,比藥成,牙關緊急,不知人事,乃挖而灌之。
黎明,神氣漸清,此陽氣已漸歸原,但欲其深根固蒂,非大劑溫補不可,用人參四兩,附子二兩,肉桂五錢,合附子理中湯法,連投數劑,痛定汗止,調理而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