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傷寒】
王野溪病傷寒六七日,已發表矣。
忽身熱煩躁,口渴咽乾,大小便利而不任風寒。
或用涼膈散,反胸前見斑數十點,色微紅。
乃投消斑青黛飲,又發譫語,手足厥逆。
謂熱深之故,擬用承氣下之。
陸脈之,浮數六七至,按之而空,曰:此陰盛格陽症也,下之立斃。
《內經‧至真要論》云:病有脈從而病反者,何也?
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散,諸陽皆然。
今脈浮之而數,按之而空,乃陽虛為陰所拒,不能內入而與陰交。
身熱煩躁,口渴咽乾,浮陽外越之故也。
惡風畏寒,陽氣不足也。
發斑者,因寒藥激之,致無根之火聚於胸中,上熏於肺,傳之皮膚也。
譫語者,神不守舍也。
厥逆者,陽將竭也。
若冷至肘膝,則無及矣。
此與東垣治馮內翰之侄目赤煩渴,王海藏之治侯輔之發斑譫語同例。
一用真武,一用理中,此先哲之成驗,後學不知取法耳。
急用大料參、朮、薑、附峻補回陽,麥冬、五味、甘草、白芍斂而和之,濃煎俟冷,徐徐服之,日夜令藥不斷。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