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女科切要】 [打印本頁]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03:19
標題: 【女科切要】

女科切要


書名  女科切要


作者  吳道源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分類  婦科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A5%B3%E7%A7%91%E5%88%87%E8%A6%81/index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03:20

女科切要自序


古云:寧醫十男子,莫醫一婦人。誠以女病倍於男子,而更多不可名言之隱也。


其居富貴之地者,更面藏帳幃,臂蓋綺紈,醫者望聞既難,切脈亦無從仔細,故女科益難從事焉。


余幼殫精舉業,亦究心岐黃,緣歷試不遇,遂以方藥應世,數十年來,窮源竟委,上采前賢之著述,旁錄時人之議論,成《痢症匯參》一書。


既為四方君子稱評,勸授梓人,茲復念女病難醫,即平日所輯前哲要語,分門別類,匯為一帙,顏曰《女科切要》。


質諸二三同志,俱云語簡而明。


此書一出,將臨症者,俱可唾手取驗,而至難醫者,從此不難,亟當傳世,以為普濟之資,因不揣固陋,勉付剞劂云。


時乾隆癸巳小眷梅溪吳道源題年七十有五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19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


經閉為女人病者,蓋因女子以血為主也。


使其經脈調和,往來有準,有以應水道潮汐之期,舊血既盡,新血復生,有以合造化盈虧之數,則周身百脈,無不融液而和暢。


夫何病之有?


設或閉焉,則新血滯而不流,舊血凝而日積,諸病叢生。


凡血癖血風,與夫熱入血室之證,多自此而始矣。


然要其經閉之由,必要所因,或月事適至之時,因渴飲水,並食生冷之物,及坐冷水中洗浴,寒氣內入,血即凝滯,遂令經閉。


又或因墮胎多產而傷其血,或因久患潮熱而銷其血,或因久發盜汗而耗其血,或脾胃不和,飲食減少,而不能生血。


凡此類,皆能令人經閉。


其肥白婦人,經閉而不通者,必是濕痰與脂膜壅塞之故也。


宜以枳實為君,佐以蒼朮、半夏、香附、烏藥、厚朴、牛膝、桃仁之類,則濕痰去而脂膜開,其經自通矣。


黑瘦之婦經閉者,血枯氣滯也,治宜補血理氣,君以歸身、白芍、人參、廣皮、香附之類,或因墮胎多產而傷其血,或久患潮熱而銷其血者,不可用行血之劑,宜以四物為主,佐以木香、香附、厚朴、甘草之類,兼調其氣,久而自通矣。


有因感暴怒而經閉者,治宜開鬱活血,君以鬱金,佐以官桂、香附、木香、桃仁、牛膝之類,煮酒煎服,或因食生冷而經閉者,君以官桂,佐以乾薑、木香、厚朴、香附、紅花、歸尾之類。


因坐冷水而經閉者,君以附子,佐以官桂、木香、山楂、桃仁、當歸、乾薑、川芎之類。


室女及笄而天癸不至,而飲食如常者,只是氣血未足,人間往往有之,必服藥療其雜病,時至,經自流通。


亦有年長大而經竟不來者,仍能受孕,名曰暗經。


每月至期,必作腰痛,此前人之所未發也。


有至期而經水不行,上逆而嘔血者,名曰倒經,治宜當歸大黃湯。


有室女經水既通,而至期復又不來者,必須視其有證無證,驗其似疾非疾。


若面色不改,飲食如常,身無內熱,名曰歇經,非疾也,乃血不足也。


若面黃肌瘦內熱,是為童癆,診其肝脈,弦出寸口上魚際,非藥所能治也,急與之成婚,則陰陽和,自然經行而疾去矣,否則十死八九。


亦有氣血不足者,必面黃肌瘦,常帶微熱,雖歇幾年,服藥亦可通之,但不可用破血剛猛之藥,如虻蟲、山甲、三棱、莪朮之類。


只宜用補血生血之藥,以四物、歸脾加減可也。


至寡婦尼姑經閉,乃因有懷不遂,法當開鬱而理其經為妥。


大凡婦人經閉,氣不調和,因而血不流轉故也。


故調經須以理氣為先,亦有血海虛寒,小腹冷痛者是,宜服大溫經湯。


有氣血虛損者,外發潮熱,頭痛昏重,肢體倦怠,五心煩熱,心忡面赤,口燥神焦,腰背酸疼,盜汗出者是也,宜服丹皮散。


有氣血凝滯,腹中結塊,腰腿重疼者是也,宜服通經六合湯。


或紅花當歸散,以逐其瘀,通其經絡也。


亦有胃氣不調者,貌本壯實,飲食漸減者是也。


蓋胃氣不調,亦能令人經水不通,當以異功散、逍遙散之類間服。


一以消食健脾,使飲食加而元氣復。


一以和其氣血,使氣血調而經自行矣。


凡婦人女子骨蒸潮熱痰嗽,經水不行,診其脈七八至,視其骨肉消瘦,必死之症,不必用藥。


大抵男子與婦人同。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1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四物湯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3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歸脾湯


人參 白朮(土炒) 棗仁 茯神 黃 (錢半) 當歸 遠志(一錢) 木香 炙草(五分) 龍薑棗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4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大溫經湯


鹿茸 香附 沉香 白朮 陳皮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吳茱萸 小茴 茯苓 元胡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4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丹皮散


丹皮 肉桂 歸尾 元胡 牛膝 赤芍 三棱 莪朮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5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通經六合湯


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半夏 茯苓 益母 貝母 白朮 知母 橘紅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5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紅花當歸散


當歸 紅花 桃仁 元胡 川芎 小茴 鬱金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5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如聖散


治崩漏不止。


棕灰 薑灰 烏梅(各五錢)


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6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逍遙散


解鬱調經。


當歸 白芍 茯苓 白朮 甘草 柴胡 薄荷 丹皮 山梔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6

女科切要卷一●調經門●化氣丸


大凡女子,稟性偏執,若欲治病,先戒性急,或因怒氣,或因憂郁,憂郁生痰,怒氣傷血,或為疼痛,或為淋疾。


淋有五種,變為五色。


若欲無病,經水要正。


月應乎天,水應乎地,一月一來,如期潮信。


懷孕安胎,坐草理順,經或不準,前後當訊,參前屬熱,落後屬寒。


熱當清涼,寒宜助溫。血熱血虛,或清或補。


有孕得疾,先保其胎,次調其疾,宜無後災。


延及產後,疇能救哉。


新產之後,醫法有餘,先去惡露,後當補虛。


補虛太早,穢不能除,惡心氣喘,瀉利汗珠,此為四惡。


扁鵲難醫,症見一惡,病亦難起,小心醫治,免死而已。


十月懷胎,一朝坐草,瓜熟蒂落,慎勿起早。


無知婦女,昏愚嫗老,非理催逼,反成煩惱。


叮嚀戒爾,守此正道。


孕婦之脈,堅強最妙,細而微濡,命恐難保。


新產之脈,沉遲細小,倘遇洪大,其症必倒。


敗血衝心,語言亂道,或笑或歌,佛名神號,痰犯心包,同是狀貌。


敗血攻心,始終煩惱,龍齒參歸,十神湯效。


痰犯心包,昏而有覺,重加芩連,導痰湯較。


或夾疾病,先慎風寒,炙爆油膩,萬勿加餐,病久危困,先喻其難。


醫為仁術,細審病端。


子懸子冒,子煩子癇,治各有條,不容遺漏。


已經懷孕,月水仍來,血有餘也,名曰胎漏。


生郁,溫血益氣,削除其積。


元氣若虛,且從姑息,虛弱之證,自汗骨蒸,參胡連,治之量情,神仙妙術,起悉心體之,用無不靈。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28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先期而來


室女婦人經事先期而來,其故有二:有熱甚者,有氣血多而傷血海者。


血熱者腹多不痛,乃火也,身必熱,其色必紫,其脈必洪,宜涼血地黃湯。


虛熱者逍遙散,或補中益氣加黃柏、知母,或四物加陳皮、香附、黃柏、知母,醋糊丸服。


如腹中冷痛,禁用寒涼,而用五積散。


若瀉者,先理脾胃,咳嗽者,逍遙散加川貝。


若氣血多而傷血海者,其腹必痛,以補血行氣為主,亦慎用涼藥,宜歸附丸及霍香正氣散。


若婦人四十外,月經或二三日一至者,日久必成淋症。


王肯堂曰:月事先期而來,血熱必帶紫色,或先或後,血色淡而稠黏者,痰也,將來而先腰腹痛者,血海空虛而氣不收攝也。


或止或來無定期者,因氣不調,故血亦隨之為行止也。


或一月兩至,或數日一至,乃氣虛而血熱也。


或經年之後,累數日而不能止者,乃血海脫滑,兼有火以動之也。


既止之後,隔兩三日而復見微血者,以舊血未盡,為新生之血所催,故不能容而復出也。


明理者觀之,即可以施治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0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


凡婦人女子,月事過期而來,其說有三:有血虛者,有血寒者,有濕滯者。


血虛腹不痛,身微熱,然亦有腹痛者,乃空痛也。


宜服生氣補血之藥,八物東加香附。


血寒者,歸附丸。


以脈辨之,若浮大而無力,微濡芤細,皆虛也,沉遲弦緊,皆寒也。


王肯堂云:經水過期而至,血虛也,其色必淡,治宜補血為主,以四物加香附、艾葉、五味、麥冬之類,倍加當歸、熟地。


血淡而稠黏者,以化痰為主,二陳東加香附、生薑、砂仁。


如經水將來而腰腹痛者,以行氣為主,宜君以木香,佐以枳殼、香附,同四物煎服。


如經水止而復腰腹痛者,以補血為主,君以熟地,佐以歸、芍、參、朮、芎、苓、香附、陳皮、甘草之類。


或一月兩至,數日一至者,以補血涼血為主,宜八物東加黃連、山梔、龜板、炒蒲黃之類。


或止或來無定期者,以調氣為主,君以香附,佐以陳皮、烏藥、砂仁、艾葉之類,與四物同煎服。


經數日不止者,以涼血為主,君以炒黑山梔,佐以炒蒲黃、地榆炭、牡蠣、側柏、香附之類。


經正後,過二三四日復見微血者,以四物湯為主,加香附、陳皮、甘草之類煎服。


然此不足為病,即不服藥,亦無害也。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1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八物湯


熟地 白芍 川芎 當歸 白朮 人參 廣皮 半夏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3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五積散


白芷 陳皮 厚朴 當歸 蒼朮 麻黃 川芎 白芍 官桂 桔梗 甘草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3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二陳湯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4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醋煎散


赤芍 烏梅 甘草 香附 三棱 莪朮 官桂加醋半杯,水煎。


血多加當歸、紅花、青皮。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4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艾煎丸


白芍 熟地 艾葉 川芎 當歸 人參 石菖蒲各等分為末,醋糊丸。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4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歸附丸


當歸 附子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5

女科切要卷一●經水過期而來●逍遙散


(見調經)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6

女科切要卷一●經行腹痛


婦人經水適行,小腹作痛者,氣血澀滯也。


用四烏湯。


經行而腹痛者,或屬虛寒,然氣亦能作痛,恐有血瘀氣滯,不必驟補,先用四物加陳皮、香附,次用八物東加香附。


如瀉者,先止其瀉,而痛自止矣。


有每遇經行,輒頭痛心忡,飲食減少,肌膚不潤澤者,宜加減吳茱萸湯。


亦有衝任虛衰,小腹有寒,月水過期,不能受孕者,大溫經湯主之。


有經水過而作痛者,血虛有寒也,法當溫經養血,宜四物加桃仁、香附、肉桂。


有經行著氣,心腹腰脅疼痛者,血瘀氣滯也,當順氣消瘀,青皮、歸、芍、桃仁、紅花、川芎、烏藥,水煎服。


有經水過期而來作痛者,血虛有熱也,宜生血清熱,四物加桃仁、香附、丹皮、甘草、元胡。


有經水行後而作痛者,氣血虛而空痛也,法當調養氣血,宜八珍東加薑棗。


有經水過多,久不止而腹痛者,乃脾經血虛也,治宜補血健脾,四物加白朮、茯苓、木香、厚朴、香附、陳皮、乾薑、甘草,水煎。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7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


血風者,經水逆行,上攻於腦,頭目旋悶,不省人事,甚至滿頭滿面,皆發赤斑者,此因經水適臨,感冒風邪所致。


蓋風善行而數變,其勢易上而難下,經水為風邪所激,以故倒流而上行也。


血風乃血證中之最急者,宜以四物為主,加山梔、桃仁、紅花、荊芥、防風、天麻、薄荷、白朮之類。


其所以用白朮者,以其能去面上游風,及利腰臍間血故也。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7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四烏湯


烏藥 當歸 三棱 文術 赤芍 紅花 桃仁 官桂 益母 香附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8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吳茱萸湯


吳萸 人參 大棗 老薑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8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八珍湯


熟地 白芍 川芎 當歸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9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八物湯


(見經水過期)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39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大溫經湯


(見調經)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0

女科切要卷一●血風●四物湯


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2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


崩淋之病,相似而實不同,崩者如土之崩,其勢大下而不禁,乃血熱而兼氣虛,不能收攝也。


淋者如水淋漓,艱澀而不通快,乃內鬱熱而氣亦滯也。


然崩則純血,淋則有赤白沙石之異,赤者屬血,白者屬氣,沙石者,氣血之尤濁者也。


治此病者,惟調其氣血,清其內熱而已。


鄭文康曰:婦人暴崩下血,此因腎水陰虛,不鎮制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涼血地黃湯主之。


然此症多起於內傷,若小腹不痛,只宜此藥,或八物東加芩連。


若痛者,先宜大劑四物湯,歸身、白芍、川芎倍之,加醋製香附。


若用補藥,宜補宮東加芩連。


又血崩證有二說:瘀血也,空痛也。


瘀血者,體必作寒熱;


空痛者,不作寒熱也,瘀血則當去,空痛則當補。


亦有血海虛寒,外乘風冷,搏結不散,血氣成塊而得之,宜神仙聚寶丹。


又有血氣損而得之者,凝聚成塊,七 八瘕,上則氣逆嘔吐,下則瀉痢五血,宜內炙散。


血崩之人,如服煎藥不效者,火也,三黃湯主之,去大黃,加黃柏。


如婦人血崩不止,乃衝任虛弱,臟腑虛冷所致也。


亦有小腹急痛,兼下赤白帶,宜加減吳萸湯,或艾煎丸。


若去血過多,氣血不足,四肢倦怠,宜增損四物湯。


蓋婦人血漏血脫,則宜固氣,此古聖之心法也。


先補胃氣,以助生發之源,諸甘藥為之先務,益胃升陽湯是也。


此藥人皆認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陽生陰長之理也。


又人身以穀為寶,藥料須視其食之多寡而輕重之,毋令藥氣勝於穀氣乃妙耳。


如腹痛,加烏藥三分,官桂少許。


口渴者,加葛根三分。


如婦人年老血崩,八物東加芩連。


此一時急救之藥也,必先顧其胃氣為妙,如血崩,服煎劑不止,易用散子之藥,如棕灰鍋底墨,炒黑山梔、槐花、側柏、人參、黃 、甘草之類為末,童便送下。


若以為丸更妙,或用小薊汁、藕汁調服。


經曰:帶下血崩,脈多浮動虛遲者生,實數者重。


訣曰:生地合蒲黃,黃芩黃柏涼,人參兼五味,解毒細煎湯,水煮空心服,崩中帶下良。


暴者屬血熱,宜養血清火,治宜溫清散。


血崩月久屬虛寒,又宜溫補,宜益母湯。


其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3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溫清散


歸身 熟地 白芍 黃連 黃芩 川芎 山梔(炒) 黃柏(鹽炒,各一錢)


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3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益母湯


涼血補血。


熟地 陳皮 香附 阿膠 益母草 白朮 蒲黃 甘草 黃芩(各一錢)


水煎,空心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4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五灰散


涼血止血蓮房灰 黃絹灰 血余 百草霜 棕灰 白芨為末,蜜丸,米飲下。


張三錫曰:崩有五種,青崩如藍色,黃崩如爛瓜,赤崩如絳澤,白崩如涕液,黑崩如瘀血。


崩漏不止,四物加炒白朮、參、 、香附、炒地榆、炒蒲黃、棕灰、升麻、血余、水煎。


頭昏項強者,四物東加柴胡、防風。


虛冷清瀉者,四物東加官桂、附子、薑、棗,水煎。


胃虛嘔吐者,四物加人參、白朮。


虛煩不眠者,四物加人參、淡竹葉。


發寒熱者,四物加柴胡。


崩中漏下五色者,用赤石脂禹餘糧湯。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7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槐芩散


治崩中不止炒槐米(三兩) 黃芩(二兩)


炒研為末,每服五錢,霹靂酒調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7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 ) 禹餘糧( ) 牡蠣( ) 烏賊骨(去甲) 伏龍上肉桂(各等分)


為細末,酒調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8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鳧柴散


專治婦女血崩。


地栗每歲用一個,燒灰存性研服,溫酒送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48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補宮湯


治血崩,身發寒熱。


熟地 白芍 阿膠 地榆 艾葉 川芎 歸身水煎服。


又方


(亦名補宮湯) 治崩淋,衝任虛損。


赤石脂 地榆 歸身 艾葉 甘草 石菖蒲 白芍 川芎 蒲黃(炒) 熟地 小薊水煎,沖熱酒半杯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2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三黃湯


黃芩 黃連 黃柏(鹽水炒)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2

女科切要卷二●血崩●百補湯


治血淋。


大熟地 當歸 川芎 白芍 阿膠 新會皮 地榆(炒炭) 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4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


婦人便濁,或赤如血,或白如泔,不痛者是,痛則淋矣,屬濕熱,分虛實而治。


肥白之婦,脈沉滑,胸膈不利,小便白濁,屬濕痰,宜燥中之濕。


如面色不澤,身倦無力者,屬氣虛,宜補氣。


黑瘦之婦,脈洪數,五心煩熱,頰赤唇干,小便赤濁,或白,屬相火,宜滋陰。


肝脈弦數有力,火盛者,龍膽瀉肝湯。


治法分滲清熱,燥濕健脾,滋陰降火,實下固陽。


濁氣下流,為赤白濁。


赤者,升、柴、二朮、二陳最妙。


白者,黃柏、當歸、知母、白芍。


丹溪謂二術二陳,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如兩尺脈沉弱,白濁頻數,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凝如膏糊,古方悉指為陽虛,亦有虛而挾相火者,不可不辨,宜萆 釐清飲,專主陽虛白濁。


《內經》曰:中氣不足,小便為之色變,必先補氣升舉之,而後分其臟腑氣血赤白虛實治之。


有邪熱者瀉熱,虛者補虛。


設使腎氣虛甚,或火熱亢極者,則不宜純用涼藥,必反佐治之。


要在權衡輕重而已。


赤者,熱傷血,宜滋陰。


白者,濕熱傷氣,又宜燥濕。


白濁不止,宜服珍珠粉丸,用之屢驗。


氣虛,四君子湯,血虛。


四物湯,氣血兩虛,八珍湯下珍珠粉丸。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5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珍珠粉丸


樗皮(炒黃) 黃柏(鹽水炒) 青黛 蛤粉 滑石 珍珠等分為末,神麯糊丸。


無火者,加炮薑。


方用樗皮、黃柏,能燥濕清熱,青黛能解鬱熱,蛤粉鹹寒引下,滑石利竅,珍珠寧神定志。


如上盛下虛,心火上炎,口苦燥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或下白濁,宜清心蓮子飲。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6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清心蓮子飲


石蓮子(即建蓮中擇有黑殼者) 人參 赤苓 麥冬 黃 地骨皮 黃芩 車前子 生甘草白濁經年不愈者,形神衰瘦,心神不安,當作心虛治。


珍珠粉丸合定志丸間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7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定志丸


遠志 石菖蒲(各二兩) 人參 白茯苓(各三兩)


共為末,蜜丸,朱砂為衣,每服七丸,空心米湯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9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龍膽瀉肝湯


膽草 黃芩 山梔 澤瀉 木通 車前 當歸 生地 柴胡 甘草


萆 釐清飲


智仁 萆 石菖蒲 烏藥(等分) 茯苓 甘草 飛滑石加鹽少許。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9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釐清飲


芡實 茯苓 黃蠟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淡鹽湯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5:59

女科切要卷二●便濁●二術二陳湯


白朮 蒼朮 廣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升麻 柴胡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10

女科切要卷二●白淫


經曰:思慮無窮,所愿不遂,意淫妄想,入房不能,帶脈不引,則為白淫。


夫腎臟以慳用事,志意內治,則精全而澀。


若眠思夢想,欲淫不能,則淫 不守,輒隨溲便而下也。


尼姑寡婦,最多此症。


白淫責於陽虛,當益火之源,鹿茸、肉蓯蓉、人參之類,治宜內補丸。


要在臨症斟酌有火無火而用之,庶無誤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13

女科切要卷二●白淫●內補丸


鹿茸 絲子 沙蒺藜 紫菀茸 黃 肉桂 桑螵蛸 肉蓯蓉 附子(制) 茯神 白蒺藜上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食遠酒服。


有火者忌用。


宜服清心蓮子飲。(見便濁)


婦人之白帶、白淋、白淫、白濁,其形相似,病實不同。


有虛、實、寒、濕、郁、火,不可混治。


前賢議論,通作濕熱,不無偏僻。細考《內經》,治法不一。


白淋者,淋瀝而不止也,多起於郁,大抵虛寒者居多,小腹不痛,亦有去多空痛者,俱用養榮東加香附,補宮湯亦可。


若用熱劑,艾煎丸加白芍。


痛者,四烏東加白芍、歸身。


亦有白淋,久則漸變黃色者,此將成血淋也,艾煎丸、歸附丸皆可服。


又有變為沙淋者,溺器中下沉白積一層如沙,小便出時澀痛者是也。


白淋、赤淋而無沙者,須分其氣血而治之。白帶者,婦人之常病,俗云十婦九帶,甚者腰痛如折,頭暈眼花,腰間重滯不斷,此是氣虛。


治宜內補東加續斷,或養榮湯,再以車前草陰乾 灰,頻頻服之,其效甚捷,屢驗。


若五色帶下,紫金丸主之。


白淫乃思想無窮,有欲不遂,一時放白,寡婦尼姑,此疾居多,乃鬱火也,治宜開鬱降火,越鞠丸加鬱金、膽草。


白濁甚者,膀胱積熱,混濁如膿,不治必生癰,宜服蓮子清心飲。


蓮子清心飲(見白濁) 艾煎丸(見經水過期) 內補丸(見白淫) 四烏湯(見血風) 補宮湯(見血崩)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14

女科切要卷二●白淫●越鞠丸


香附 山梔 半夏 神麯 川芎 鬱金 膽草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14

女科切要卷二●白淫●人參養榮湯


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


人參 當歸 熟地 白朮 黃 茯苓 遠志 白芍 五味 廣皮 肉桂甘草加薑棗,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19

女科切要卷二●淋證●養榮湯


(見白淫)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0

女科切要卷二●淋證●四烏湯


(見血風)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1

女科切要卷二●淋證●八物湯


(見經水過期)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1

女科切要卷二●淋證●補中益氣湯


黃 白朮 人參 陳皮 歸身 升麻 柴胡 甘草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3

女科切要卷二●白帶


婦人帶下一證,從腰間帶脈而來,故名曰帶。


雖有赤白二色,終屬腎虛。


其病與淋相似,然淋之所下者多散而薄,必覺腥氣臭穢,帶之所下者多滑,稠黏無腥穢之氣,以此為辨耳。


《保命集》曰: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


原其本,皆濕熱結於脈。


故津液涌溢,是為赤白帶下,本不病結,緣五經脈虛結熱,屈滯於帶,故臍下痛,陰中綿綿而下也。


《內經》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 瘕。


王注云: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於臍上,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崩中。


帶脈起於季脅、章門,似束帶狀,今濕熱冤結不散,故為病也。


經曰:脾傳於腎,名曰疝瘕。


小腸冤結而痛出白,名曰蠱,所以為帶下冤結也。


冤、屈也,屈滯而病熱不散。


先以十棗湯下之,後服苦練丸,再以大元胡索散調之。


熱去濕除,病自愈矣。


趙仁安問用升提之法,更以二陳加白朮、蒼朮,健脾燥濕,亦是一法。

論婦人漏下赤白,日去血數升,其脈急疾者死,遲者生。


如赤白帶不止,脈小虛滑者生,大緊實數者死。


羅先生所用十棗湯、神佑丸、玉燭散之類,虛者不可峻攻,實者亦當酌用。


血虛,加減四物,氣虛,參、朮陳皮補之,甚者固腸丸。


相火動者,加黃柏,滑者,加龍骨、赤石脂,滯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黃連,冬月少加桂附,惟在臨證時隨機應變。


丹溪治赤白帶下,與夢遺同法。


肥人有帶,多是濕痰,用海石二陳,加南星、黃柏、青黛、川芎。


瘦人帶下,俱是鬱熱,宜香附、砂仁、黃柏、青黛。


如結痰白帶,以小胃丹,半飢半飽時,津液下數丸,候鬱積行,即服補藥調理。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6

女科切要卷二●白帶●苦楝丸


苦楝子(打碎酒浸) 茴香(炒) 當歸等分為末,酒糊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如腰痛,四物羌活防風湯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6

女科切要卷二●白帶●十棗湯


芫花(炒黑)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加大棗十枚。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7

女科切要卷二●白帶●小胃丹


芫花(醋拌一宿,瓦器炒黑,不可焦) 甘遂(水浸半月,煮晒乾) 製大黃(各一兩半) 大戟(水煮一時水洗晒乾,五錢) 黃柏(炒,三兩)


共為末,白朮膏丸,如菔子大,臨臥時津液吞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7

女科切要卷二●白帶●神佑丸


甘遂 芫花 大戟(各一兩,醋炒) 大黃 白丑 青皮 陳皮 木香 檳榔(各五錢) 輕粉(一錢)


水法丸。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29

女科切要卷二●血臌


婦人血臌之證,雖有因於氣食而成者,然成於血者居多焉。


若成於氣食,腹雖脹而經不閉,成於血者,其經必閉也。


婦人血恆有餘,故每月見其血而不以為病,若閉而不通,則日積充滿。


其始發之時,小腹先脹,久則上連中脘,緊脹如鼓,青筋綻露,而血臌之證成矣。


其有因產後惡血不下,逆而上升,滲入肌膚,充滿於中宮,甚至上騰於面,而成充色者,是必死之證也。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30

女科切要卷二●血癖


又有癖塊一證,雖因痰與血食三者而成。


然成於血者居多,因痰與食而成塊者,雖成而不礙其經水。


成於血者,亦有經雖來不時而斷也,此必經水既來之候,尚有舊血未盡。


或偶感於寒氣,或觸於怒氣,留滯於兩脅小腹之間,則成血癖也。


有經水月久不行,腹脅有塊作痛,是經血作 瘕,法當調經止痛,桃仁、厚朴、當歸、紅花、香附、元胡、肉桂、丹皮、乳香、木香、牛膝、小茴、砂仁之類。


有經行腹痛,麻痹頭疼寒熱,乃觸經感冒也,宜加減五積散。


若經行時遍身疼痛,手足麻痹,寒熱目眩,照前方去乾薑,加羌活、獨活、白芷、當歸、官桂、麻黃、川芎、白芍、陳皮、蒼朮之類。


又有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乃子宮虛寒,治宜艾附暖宮丸。


亦有行時氣血虛弱,血海寒冷,經水不調,心腹疼痛,帶下如魚腦,或如泔,錯雜不分,信期淋漓不止,面黃肌瘦,四肢無力,頭暈眼花者,宜補經湯。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31

女科切要卷二●血癖●艾附暖宮丸


艾葉 香附(四制) 元胡 熟地 甘草共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米湯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31

女科切要卷二●血癖●補經湯


人參 白朮 川芎 香附 當歸 熟地 元胡 肉桂 吳萸 砂仁 茯神 沉香 阿膠 黃小茴 陳皮 白芍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46

女科切要卷二●經準不孕


婦人月信準而不受胎者,其故有三:有因痰閉子宮者,有因氣食生冷者,有因男子陽傷易泄者。


如痰閉子宮者,其婦必肥白,經來腹不痛,宜導痰湯,或人參半夏丸之類,或二陳合四物湯。


如氣食生冷所致者,其腹多痛,宜溫之,千金吉祥丸之類,如咳嗽,又不宜服,以四物加陳皮、香附、山楂。


如氣作瀉,用枳實丸。


如男子精寒易泄,不能受孕者,與婦無干,只宜男子服藥。


或謂經水正而子宮寒者,萬無是理也。


蓋子宮若寒,經水必過期矣。


或又云:子宮寒者,因產時陰戶著寒所致,第產後陰戶著寒,產婦即便不語,豈能語者,尚謂著寒乎。


薛古蒙曰:婦人經行不正,每不受胎,然參前而受胎者亦有之,其血熱故也。


女科書云:先期為血熱,後期為血氣,第有參前落後互兼者。


何也?


大抵婦人性執,多惱著氣,則氣不調矣。


夫氣為血之母,氣亂則經期亦亂矣。


故調經以理氣為先,宜以歸附丸、四物丸之類。


又有衝任寒損,胎孕不成,或成而後多墮者,詵詵丸主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48

女科切要卷二●經準不孕●詵詵丸


乾薑 白朮 丹皮 元胡 肉桂 澤蘭 熟地 川芎 白芍 當歸 石斛上為末,醋糊丸,煮酒送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49

女科切要卷二●經準不孕●異痰湯


半夏 南星 橘紅 枳實 茯苓 人參 菖蒲 竹茹 甘草加薑煎。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49

女科切要卷二●經準不孕●《千金》吉祥丸


天麻(煨,一兩) 川芎 肉桂 丹皮 熟地 白朮 柳絮 五味 茯苓 菟絲子 覆盆 枳實桃花片(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五丸,空心,煮酒送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53

女科切要卷二●熱入血室


婦人感冒,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胸脅滿,譫語,此為熱入血室。


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凡發熱惡寒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當自愈矣。


今反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此因經水適來,血海正開,熱邪乘虛入於厥陰藏血之室。


肝主魂,熱邪內擾神明,是以胸滿譫語,如見鬼狀,故刺期門厥陰所注之 ,瀉其熱以外泄。


婦人感冒七八日,續發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


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或晝明夜甚,譫語如見鬼狀,無犯胃氣,及上中二焦,必自愈。


上條言脈遲身涼,但刺期門,此條言七八日,續發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血室未閉,其血必結,忌用苦寒凝滯之藥。


今有大壩呂天祥媳,經水適斷,醫以大劑黃連投之,少腹結塊而殞。


婦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仲景以小柴胡湯和之,家秘倍加柴芩,重加歸芍,其功最專,再加丹皮、地骨皮,則身熱易退。


熱入血室發熱,晝靜夜甚者,亦有虛實不同。


血虛發熱者,皆因營血不足,如陰虛內熱之證,脈必細數,宜補血涼血。


血熱發熱,邪熱入於血分,脈必數大,不必補血,歸芍柴胡湯或導赤各半湯之類。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6:53

女科切要卷二●熱入血室●導赤各半湯


病後心下不硬,腹不滿,二便如常,身無熱,神昏不語,或獨話,目赤口乾,不飲水,與食則咽,不與不思,形如醉人。


黃連 黃芩 犀角 知母 滑石 麥冬 人參 茯神 甘草加燈心薑棗煎。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0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


夫陰陽交媾,當經盡之後,無有不成胎者。


惟男氣不足,女血虛寒,故二氣不交,徒施不聚。


世之無子者,曾不問自己臟腑之虧,但以澀清壯陽之劑,誤為生子之良方,傷天地之和,即或有孕者,無非熱藥偶成,因貽毒於子女,故雖得而不實也。


醫之上工,因人無子,著論立方,男以補腎為要,女以調經為先,而又參之補氣行氣之說。


究其盈虧,審而治之,夫然後一舉可孕,天下之男無不父,女無不母矣。


余考之上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所生子多壽。


今人未滿十六歲而御女,女子未滿十四歲而嫁婿,陰氣早泄,未全而傷,未實而動,所以今人不如古人壽。


設或用藥,不可混治,必察實男子所虧,女人經候,或有崩漏帶下,必難受孕,男子不育,必有陽脫痿弱,精冷而清淡,或陽痿不射,故女以調經為先,男以補腎為主也。


服藥之後,又宜清心寡欲,使我之本原先壯,然後識日之奇偶,施之而不孕者,未之有也。


褚澄氏曰:男女交合,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而成男,陽精先泄,陰血後沖而成女,此一說也。


東垣云:經水才斷一二日,血海始淨,交合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旺,交合者成女。


此又一說也。


顧或有經始斷而交合生女,經久斷而交合生男者,亦有三四五日以交合無孕,八九日以後,交合有孕者,獨何歟?


《俞子本選?廣嗣要略》云:實陽能入虛陰,實陰不能受虛陽,即東垣之見也。


又謂陽微不能射陰,弱陰不能攝陽,信斯言也。


世有 羸之夫,怯弱之婦,屢屢受胎,雖欲止而不止者。


亦有壯年精力過人,乃艱於育嗣者,獨何歟?


丹溪論治婦人,以經水為主,然富貴之家,侍外家已多,其中寧無月水當期者乎?


已經前夫頻頻生育,娶之以圖其易者,顧亦不能得胎,更遣與他人,轉盼生男矣,豈不能受孕於此,而能受孕於彼乎?


愚以為父母之生子,如天之生物,《易》曰: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夫知地之生物,不過順承乎天,則知母之生子,亦不過順承乎父而已。


知母之順承乎父,則種子者當以男子為主,男子為主,而交媾之時,又以百脈齊到為善。


交媾而百脈齊到,雖老弱易泄,亦可以成胎。


若交媾而百脈參差,雖少壯康寧難泄,亦不能成胎,婦人所構之血,固由於百脈合聚,較之男子之精,不能無輕重之分也。


若男女之辨,又不以精血先後為拘,不以月經盡幾日為拘,不以夜半前後交媾為拘,只以男女精血,各由百脈齊到者別勝負耳。


是故精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血,則成男矣;


血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精,則成女矣。


至有產而不育者,有育而不能壽者,有壽而黃 無疆者,則亦以精之堅脆,分為修短耳。


世人不察精之堅脆,而定於稟受之初,此論其常也。


有少年斫喪而夭者,此論其變也。


乃以不育轉付之兒,以壽夭專諉之數,不甚謬乎!


宋遂真先生曰:男女交合,有丟泄前後之分。


男曰泄,女曰丟。蓋婦人月事已淨,其樂欲之時, 之候,氣蒸而熱,昏而若悶,有不可明言之狀,此的候也。


交接之候,意合情濃,相持不舍,則百脈齊到而成胎矣。


若男情已淡,女意未休,則男先泄而成女,如女先丟,而男後泄者,則成男矣。


則知男女各有精,非獨男也。


《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而交合之後,即以宗筋驗其有血無血立見矣,則知男女各有精也明矣。


蓋月水初淨,新血始生,藏而不露,故交合之後,毫無血痕也。


經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信斯言也。


苟能清心寡欲,待時而動,亦何所求而不得子歟!


巢氏論婦人妊孕,一月懷胎似露珠,名曰胎胚,足厥陰脈養之。


二月大如桃花痕,名曰始膏,足少陽脈養之。


三月始分男共女,名曰始胎,手心經脈養之。


四月形像俱分明,始受水精,以行血脈,手少陽脈養之。


五月五臟俱生足,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足太陰脈養之。


六月方才六腑成,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陽明經養之。


七月發生通關竅,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手太陰脈養之。


八月動手游其魂,始受土精以成其膚革,手陽明經養之。


十月受孕足,方生臟腑關節,人神俱備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0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女科地黃丸


治婦人經水不調。


熟地(四兩) 山萸(二兩) 山藥(二兩) 丹皮(兩半) 茯苓(兩半) 艾葉(五錢,醋炒) 香附(三兩,童便制炒) 阿膠(一兩)


共為末,蜜丸滾湯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2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正元丹


調經種子。


香附(一斤,用蘄艾三兩,先以醋同浸一宿,分開,制醋、童便、鹽山梔湯各制四兩) 阿膠(一兩,蛤粉炒) 枳殼(兩半,炒半生半) 生地 熟地 歸身 白芍 川芎 茯苓(各四兩)

琥珀(二兩)


共為末,醋糊丸,每日早晨,空心淡鹽湯送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4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千金種子丸


令人多子,並治虛損夢遺。


沙蒺藜(四兩) 白蓮須(四兩) 萸肉(三兩) 芡實(四兩) 覆盆(二兩) 龍骨(五錢,火 )


共為末,蜜丸,空心淡鹽湯下,忌房事一月。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4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聚精丸


魚膠(一斤,蛤粉炒成珠) 沙蒺藜(半斤,馬乳浸二宿,如無馬乳以牛乳代之,蒸一炷香)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


空心溫酒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5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五子衍宗丸


添精補髓。


枸杞子 菟絲子(各八兩) 五味子(一兩) 覆盆子(四兩,酒洗)車前子(一兩)


上為末,蜜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5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壯陽丸


治陽痿氣餒不振,老年無子,此藥允宜。


肉蓯蓉 仙茅 蛇床子 山藥 五味子 補骨脂 茯神 紫霄花 杜仲韭菜子 雄雞肝鱉肝 海狗腎(如無海狗腎以黃狗腎代之)


上藥共為末,先將雞肝、鱉肝用鹽酒椒蒸熟,搗爛,和前藥晒乾,再將前末藥磨細,用酒拌山藥末,醋調糊為丸,空心淡鹽湯下百丸。


如陽痿精冷,加肉桂、附子、石燕各一兩。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6

女科切要卷三●廣嗣論●金鎖思仙丹


治男子欲勞過度,精神不繼。


蓮蕊 蓮子 芡實(各等分) 茯神(三兩)


共為末,用金櫻子一斤,去毛煎膏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服過一月後,即不走泄,遇種子期,用車前子湯送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7

女科切要卷三●胎前門●受妊脈法


兩尺脈微而帶數,兩寸浮大兩關滑;身中無熱脈亦洪,此是婦女胎脈法。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8

女科切要卷三●胎前門●男女脈法


左手滑大而疾男,右手滑大而疾女;更參乳核孰先生,右女左男信無差。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8

女科切要卷三●胎前門●雙胎脈法


雙胎脈法問如何,兩手俱洪斷不誣;欲識是男並是女,縱橫詳見叔和歌。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8

女科切要卷三●胎前門●死胎脈法


脈來沉細腹腰疼,胎伏多寒冷是冰;再看舌色青紋起,胎死何須問鬼神。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09

女科切要卷三●胎前門●鬼胎脈法


脈來亂點如風雨,忽去移時又復來;此是夜叉人不識,即時診斷勿疑猜。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0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


初月胎形似珠露,未入宮羅在昆戶;猶如秉燭在風前,風急此時難翼庇。


初月胎形,如草上珠露,未有宮羅也。


在昆戶之所,未入腹內也。


其形欲聚欲散,未得堅強也。


如月信報之,當時頭暈惡心,不喜飲食,六脈浮緊者是也。


多有畏羞隱諱,而醫者不識,作歇經者亦有之,宜服安胎和氣飲。


或病後受胎,或稟氣虛,服罩胎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1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安胎和氣飲


白芍 木香 益智仁 砂仁 香附 紫蘇 甘草加蔥,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4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罩胎散


當歸 川芎 白芍 砂仁 甘草 枳殼二月胎形北極中,如花初綻蕊珠紅;分枝未入宮羅內,氣受陰陽血脈同。


二月胎形,受血近陰,在母北極之中,陰戶內六寸是也。


其胎入腹,未有衣裹,或負重觸傷胎氣,必致頭暈目眩,惡心嘔吐,不思飲食,宜服保胎和氣飲。


藿香 厚朴 廣皮 枳殼 砂仁 黃芩 桔梗 蒼朮 小茴 紫蘇三月胎形似血英,有宮血室未 ;母憎飲食諸般愛,苦辣酸鹹並納成。


三月胎形,與二月相等,不問虛弱,胎氣不和,惡心嘔吐,兼秋風時氣,寒熱頭疼,悉照前安胎和氣飲加減。


如寒熱不退,加柴胡、黃芩。


咳嗽加杏仁。


喘急加沉香。


四月胎形入宮室,在母臍胯內相過;兔獐熱物諸般忌,免兒唇缺及瘋麻。


四月胎形,入宮羅之室,河車衣裹,漸至丹田。


忌食一切毒物。


如無鱗魚鱉之類,以免貽毒小兒。


如身體疲倦,氣急發熱,飲食無味,嗜臥頭暈,四肢酸軟,宜服活胎和氣飲。


陳皮 香附 砂仁 小茴 蘇葉 厚朴 蒼朮 枳殼 甘草五月胎形男女分,四肢胞穩不須憂;男酸女淡思餐味,此定陰陽造化云。


五月胎形,男女已定,令胞母前行,使人後喚之,左回頭是男,右回頭是女。


男思酸,女思淡。


已入宮室之內,其胎安穩。


胎母喜嗜臥,飲食無味,肚腹脹悶,宜服瘦胎飲。


當歸 益母草 砂仁 益智仁 枳殼 香附 白芍水煎服。


六月胎形在腹游,左手男胎似線抽;女魂右手輕搖動,卻在臍中漸漸浮。


六月胎形,男動於左,女動於右,在母臍中,漸漸浮動。


若胎母虛弱,用瘦胎飲,使胎氣調和,易於產育。


七月胎形身覺邪,男將左手動拿拿;女能右手時時動,行步艱難母嘆嗟。


七月胎形,男向左脅動,女向右脅動,胎重如石,行步艱難,脾胃虛弱,氣急上衝胸臆,以致腹滿喘咳,卒然頭暈,勿以中風治之,此乃胎氣熱邪不安,否則令兒衝心,名曰子懸,宜服知母安胎飲。


知母 蘇葉 黃芩 香附 枳殼 滑石 甘草 益母草水煎服。


八月胎形具備身,毛髮生長定精神;窮思飲食吞難下,困弱憂愁眈悶因。


八月胎形,毛髮俱生胎母心悶煩躁,味美不甘,胎氣因弱,以致脾胃不和,宜服和氣平胃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5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和氣平胃散


治胎氣不和,熱毒瀉痢。


蒼朮 厚朴 陳皮 升麻 柴胡 白芍 地榆 肉果 澤瀉水煎服。


九月胎形重若山,七情開竅一般般;每夜一升三合血,待時生育暫時難。


九月胎形,眼有光,鼻有氣,耳聞強,口知味,身舒縮,人道俱全,出世將轉身大動,胎母左右脅知覺,宜服保胎如聖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6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保胎如聖散


治產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嬰兒降下,忽誤吞熱物傷胎者。


當歸 紅花 益智 白芍 益母草 甘草如兒不下,取鯉魚一尾,同藥再煎,入醋一杯,服烏金丸。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7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烏金丸


阿膠(四兩) 艾葉(二兩) 穀芽(二兩) 麥芽(二兩) 蛇殼(一條) 五味(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十月胎形已完足,四肢罅縫骨精開;坐產即宜加謹慎,莫教兒下客氣來。


十月胎形完足,中肢罅縫俱開,至期產下,莫令久臥地下,莫被賊風吹犯。


急令包裹,盈月之後,始得平安,宜服活水無憂散。


因兒未下,恐穩婆動手。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18

女科切要卷三●逐月胎形論●活水無憂散


急性子 當歸 益母 紫蘇 艾葉 秦艽 陳皮 肉桂 枳殼 白芍 生地 鯉魚(一條)


水煎,加醋一杯,服烏金丸。


如兒死腹中不下,急取無根水再煎服,此急救之法。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22

女科切要卷三●妊娠調護法


《保元論》云:婦人妊娠,常令樂意,運動氣血,安養胎元,早當絕欲,節調飲食,內遠七情,外避六淫。


性宜靜而不宜躁,體宜動而不宜逸。


味宜涼而不宜熱,食宜暖而不宜寒。


毋久立久坐,毋久行久臥。


又宜卻除一切肥甘,以及煎炒炙爆,油膩辛辣,水果魚鱉,兔鴿牛馬之肉,以及鰻魚鰍鱔無鱗等魚,一切避忌,便無胎漏下血、子腫子癇子懸等症,以及橫生逆產、胎傷腹中之患,生後亦無胎熱胎寒、胎肥胎怯,以及胎驚胎毒之證遺累小兒。


前賢胎教云:婦人妊娠,寢不側,坐不偏,立不蹕,不食異味,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


非義之物不取,非理之財不收,宜聽誦讀詩書,講論致知格物道理,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器過人。


嘗見稟性溫良之婦,有妊而少嗜欲,生子少病而痘瘡亦稀,此其驗也。


《指掌訣》云:胎前眾集要須知,惡險當從痰火推,胎上湊心胸脹滿,子懸芩朮炒山梔。


妊娠下血名胎漏,血熱而成或氣虛,胎動芎歸與膠艾,安胎順氣勿教遲。


子淋須覓安榮散,胎水還當用鯉魚,腫滿遍身如水氣,但煎防己自寬舒。


足趺浮腫身無恙,皺腳安胎大腹皮,五月煩躁甚,子煩知母麥冬醫。妊娠腹疼分虛實,寒熱溫清可辨之。


子癇急服羚羊角,兒暈荊芥奇。


瀉痢蒼砂加二白,熱須芩朮信為宜。


風寒感冒參蘇飲,不解黃龍湯勿疑。


胸滿加枳殼,熱而無汗葛根驅。


裡熱甚時罩胎散,熱極譫語五苓施。


脈遲四逆理中治,熱泄柴芩半夏除。


汗吐下溫須仔細,安胎為主勿差池。


清脾療瘧須除半,四獸驅邪更補脾。


痢疾香連丸有驗,胃風主痢補其虛。


傷風咳嗽芎蘇飲,半貝杏芩桑白皮,秘結不通麻子飲,小水不利麥冬葵。


怔忡恍忽心驚悸,氣悶喧呼大聖祛。


心痛火龍湯可定,腰疼痛氣更難知。


達生散可將胎束,欲服須當九月時。


又云:孕婦之脈,陰搏於下,陽別於上,血氣調和,有子之象。


手足少陰,其脈動甚,尺按不絕,此為有孕。


少陰屬心,心主血脈,腎為胞門,脈應於尺,或尺脈微,關滑尺數,往來流利,脈微帶數 ,身中無熱,脈帶洪滑,當詰月事,仔細參酌。


婦人似病而無邪脈,是孕非病,所以不沉實在左,浮大在右,右女左男,可以預血耗,立見傾大凡婦人妊娠,貴乎衝任脈旺,元氣充足,飲食如常,身體壯健,色澤不衰,而無雜病相侵,則十月滿足,分娩定然無虞。


若氣血不充,衝任之脈虛弱,經必愆期,而不受孕。


即使得孕,胞門子戶虛寒,受胎終歸不實。


李南宮曰:胎前諸病,惟當順氣安胎。


若外感四時之氣,或內傷七情,以成他病,治法與男子無異,當以各證類求之。


動胎之藥,切不可用。


《聖濟總錄》云:安胎有二法,有因母病以致胎動者,但治其母,胎自安。


若胎氣不固,觸動以致母病者,宜安胎而母自愈矣。


先師天錫陳先生曰:妊娠之婦,身體康健,飲食如常,可保平安,勿生顧慮,勿妄服藥,勿過飲酒,勿舉重登高,勿多睡臥,閑則步於庭,勿犯房事,擾亂子宮不安,難免產子艱難,且生後多子胎疾,慎之慎之。


凡孕婦墮胎有二故:一為跌仆負重軋傷,一為氣血不足,蓋腰膝系胎之處,如瓜果之蒂,花卉之根,不得露不長,受熱亦易傷。


故一月厥陰用事,臟腑不能輸精於肝,而致疏泄者有之。


二月少陽用事,臟腑不能輸精於膽,而致萎瘁者有之。


三月手心經脈用事,臟腑不能輸精於心,而致朽腐者有之。


四五七月墮者,莫不皆然。


是故安胎之法,當視其虛實寒熱而藥之,則無不安矣。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28

女科切要卷三●小產


小產者,言非大產,在四五六月之間而墮者,所謂半產是也。


若二三月,人像未全,還是血塊。


苟有所傷而墮者,非曰墮胎,三者皆屬根蒂不固,衝任經虛,須分是火是寒治之。


有火者清之,白朮、黃芩之屬,而益以養血也。


寒者溫之,膠艾、桂附之屬,而加六味。


然桂附辛熱,尚宜酌用,切勿輕投,實者清之,虛者補之,尤當顧脾胃以生新血。


蓋胃為水穀之海,脾為萬物之母,人身之有脾胃,猶萬物之有土也。


有土乃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故培土而五行有相生之妙,扶脾胃而五臟有遞受之益,在孕婦永保無虞,何有墮胎小產之虞哉?


宋遂真先生曰:前哲云,初受胎而即墮者,肝血虛也。


胎以血為本,肝臟虛則生發之機困,如春初多冷,草木不芽可知也。


治宜益肝血,胎斯固矣。


二月墮者亦然。


實者反是。


三月墮者,心血虛也。


胎以血為根本,心臟虛則長茂之氣消。


如夏初天氣暴寒,而花果不實可知也。


治宜養心補血,胎斯固矣。


四月墮者亦然。


五六七八月而墮者,責在氣血之並虛也。


蓋氣為血之衛,血為氣之配,氣不能衛血則血無所統,血不能配氣則氣無所歸。


兒在母腹中,所賴母之氣血充和耳,苟有所傷,安所賴乎?


是以調氣先必養血,蓋血尤須補氣,養血而血不生,補血之源,腎水是也。


補氣而氣不足,補氣之根,命門火也。


故五六月間而有墮胎者,六味去丹皮加人參、麥冬、杜仲、續斷為要藥。


寒痛者加附子少許,百無一失也。


有胎亂動而不休者,胎熱也,不可用燥熱之劑。


此外胎動者,或因衝任經虛,或因七情六欲,或因過服熱藥,須各審清病源而治之,如四五月間,心中昏悶,四肢沉重,不能移動,惡聞穀食,喜吞酸味,胎動不安,安胎飲主之,或紫蘇飲加半夏、茯苓、枳殼。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29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安胎飲


治孕婦三四月,胎動不安。


熟地 當歸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朮 半夏 阿膠 地榆 白芍加薑三片,水煎服。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0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紫蘇飲


紫蘇 陳皮 當歸 白芍 川芎 人參 甘草 腹皮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0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安胎和氣飲


(又名達生散)


白朮 陳皮 白芍 木香 陳倉米薑水煎。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0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膠艾湯


治半產下血。


阿膠 川芎 當歸 艾葉 甘草 白芍 熟地 炮薑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1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安榮散


治子淋。


人參 當歸 通草 滑石 麥冬(各二錢) 燈草(五錢) 甘草(五分)


為末,每服二錢。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3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麻子潤腸湯


治風結血結。


麻子 當歸 桃仁 羌活 大黃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3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香連丸


黃連(吳萸湯拌炒) 木香(晒乾,研)


末之,醋糊為丸。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4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五苓散


豬苓 茯苓 白朮 澤瀉 肉桂加燈心煎。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7-21 17:34

女科切要卷三●安胎●四逆湯


附子 乾薑 甘草腹痛加白芍。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