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魯府禁方】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5
標題: 【魯府禁方】

魯府禁方


書名 魯府禁方


作者 龔廷賢


朝代 明


年份 公元1368-1644年品質 0% 典籍總表, 龔廷賢, 明朝, 0%

http://jicheng.tw/jcw/book/%E9%AD%AF%E5%BA%9C%E7%A6%81%E6%96%B9/index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6


余自襲封以來,恆念民間疾苦,每以濟人利物為心,施藥活民,蓋亦久矣。


第恨奇方未廣,明醫希覯,無能俾天下黎民無恙,此心恆歉歉然,愿為而未逮也。


頻年以來,博集奇方,殆今數載,續以成帙,什襲珍藏,世不多有。


癸巳秋,緣余妃張氏,遘鼓脹之恙,即以吾藩醫弗瘥,遂訪海內明醫,百藥千方,曾無寸效,病勢垂危,倉皇無措。


有荐金溪明醫龔子廷賢者,余特致書幣,遣官抵大梁。


聘至,詢其所蘊,真儒醫也。


究其方脈,悉皆超邁群識。


遂投一二劑,輒有奇效。


以後藥則時時進,而恙則時時愈。


歷冬迨春,恙已潛瘳矣。


以吾藩醫,余妃弗愈;


俾海內諸醫,余妃亦弗愈;


而易龔子醫余妃,輒愈之。


龔子之醫,豈非天下醫之魁乎!


余嘉之以銜,獎之以匾,題曰「醫林狀元」。


舉國欣羨,咸謂古之盧扁,不是過矣。


余思窮檐 屋,設遘斯恙,遇有醫若龔子者,則病無弗瘳,否則望其生者難矣。


今將所治驗方,推而廣之,以濟天下有是恙者。


余聞龔子所著《醫鑒》、《回春》、《仙方》、《神彀》四書,盛行於世,推其心仁且濃矣。


茲今所蓄秘方,並渠素蘊珍奇,厘為四卷,題曰《魯府禁方》。


是皆百發百中者,悉附諸梓,愿與斯世斯民共焉。


蓋以施藥限於一方,傳方布於天下,欲起天下疲癃之民,咸躋於仁壽之域,庶幾少慰余之素志云。


時萬歷甲午歲仲春之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6

魯王三畏書於存心殿


禁方括曰:魯藩仁主,心同天地,忠孝賢明,精金美玉。


時值飢饉,疊施賑濟,積善累德,陰功普被。


施藥傳方,弗忍私秘。


特命良醫,選奇拔萃,刪繁就簡,分門析類。


不用切脈,問病投劑。


藥性平和,奏效奇異。


屢施屢驗,輒投輒愈。


好生君子,依方修制,救急濟貧,扶危蘇劇。


刊布天下,咸沾恩惠,國泰民安,功垂萬世。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6

中風

 

神仙奪命丹


治中風、痰厥、氣厥,牙關緊,不省人事。


南薄荷葉(一兩) 天南星(湯泡透切片,薑汁炒,五錢) 僵蠶(三錢) 南羌活(五錢) 荊芥穗(二錢) 川椒(去目,一錢) 遼細辛(二錢) 牙皂(刮去皮弦,八兩) 石腦油(真者二兩) 上各制如法。


將牙皂以上八味,共合一處,用好酸漿水四碗,入磁盆內浸藥,春秋五日,夏熬數十沸,方入石腦油、硼砂,再熬成膏,形如琥珀色,乘熱攤於濃連四紙上,干收貯。


臨用時,剪方寸一塊,以溫漿水溶化盞內,用二葦筒,吹入二鼻孔中,良久吐痰涎即省。


若吹之太重,或藥水太熱,致鼻出血,勿懼,即飲淡鹽湯一二口便止。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6

紫金錠子


專治男子婦人諸般風症,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破傷風。


量虛實,錠,重者一錠,無灰黃酒研下,汗出即愈。


避風,孕婦不可服。


其效不可盡述。


鮮玄參(去蘆,四十斤) 鮮地榆(去蘆,四十斤) 鮮天麻(十二斤) 鮮草烏(去蘆,四十斤) 全蠍(洗去土鹽足梢,淨三斤) 麻黃(去根,四十斤) 白面(十斤) 麝香(真正淨肉,三片碾壓,取自然汁,入瓷缸內,每日攪晒。


至九月甲子庚申日,入全蠍,同碾為細末,入麝香拌勻。


候麻黃四十斤末及白面,打糊,搓成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7

千金不換刀圭散


治男婦小兒諸般風症,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腰腿疼痛,手足澀,行步艱難,遍身瘡癬,上攻頭目,耳內蟬鳴,痰涎不利,皮膚瘙癢,偏正舊。


及破傷風角弓反張,蛇犬咬傷,金刀所傷,出血不止,敷貼立效。


痔漏膿血,疼痛難禁,服之頓愈。


川烏 草烏(並用水泡,去皮尖) 蒼朮(米泔浸,各二兩) 人參 白茯苓(去皮,各一錢半) 浸三日,棄酒火炙風(去蘆) 麻黃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分或五分,漸加至六七分,臨臥酒調下。


不飲酒者,茶亦可。


服後忌多飲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19:59

牛黃紫金丹


 治中風、暗風、痰厥、氣厥,不省人事。


朱砂(二錢) 阿芙蓉(一錢) 沉香(一錢) 牛黃(三分) 廣木香(五分) 冰片(三分) 麝香丸。


如無梨汁,薄荷湯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0

治風內消丸


治男婦左癱右瘓,口眼 斜,半身不遂,語言謇澀,手足麻木,行步艱難,遍神效。


川芎(一兩) 干山藥 白芷 甘松 防風(各七錢五分) 草烏(炮,去皮) 當歸 芍藥(酒炒) 天麻 甘草 細辛 白膠香 牛膝(去蘆) 兩頭尖(各五錢) 人參 木香(各二錢)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0

華山五子丹


治左癱右瘓,遍身疼痛,三十六種風,二十四般氣,胎前產後,腹脹咳嗽,痔漏,手足頑麻,遍身瘡癢疹癩,五般痢疾,共血氣風、血暈、血山崩、積聚、一切疾病,俱服之。


此藥生精補髓,安五臟,定魂魄,補下元,治虛損,壯精神,補血氣,和容顏,其功如神。


當歸 川芎 生地黃 熟地黃 川烏(煨,去皮) 白朮 蒼朮(酒浸三日,焙乾) 益智仁川椒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茶、酒、米湯任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0

祛風散


治中風口眼 斜,半身不遂。


白附子 僵蠶 全蠍(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熱酒調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0

牛黃散


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


牛黃(一分) 辰砂(半分) 白牽牛(頭末,二分) 上共研為末,作一服,小兒減半。


痰厥,溫香油下。


急慢驚風,黃酒入蜜少許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1

壽星散


治痰厥不省人事。


臘月牛膽南星(五錢) 枯礬(二錢) 朱砂(一錢) 上共為末,每服一錢,茶、酒、薑水皆可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1

治中風不語及打傷敗血攻


枯礬為細末,弱人三分,壯人五分,黃酒調服,血從大便下,或口吐一二口即已。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1

治左癱右瘓半身不遂


  用好麻(四兩,燒灰存性) 朱砂(二錢) 上共一處研末,分作四服,黃酒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1

治眼歪斜神方


  當歸 白芍 川芎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 枳殼 白芷 桔梗 僵蠶 天麻 防風荊芥 細辛 黃芩 烏藥 甘草 生薑煎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2

通關散


 治中風痰厥,昏迷,不省人事欲絕者。


先用皂角、細辛等分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皂角末(五分) 半夏 白礬(各三分) 上為末,薑汁調服,探吐後,服對症藥。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2

紅白散


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


用辰砂、白礬各等分,三伏內裝入豬膽內,透風處陰乾。


每用一塊,涼水研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3

傷寒


傷寒金口訣這傷寒,世罕稀,多少庸醫莫能知。


仲景《玉函》節庵泄,千金不易傷寒秘。


方不同,法更異,四時傷寒各有例。


惟有冬月正傷寒,不與春夏秋同治。


發表實表兩妙方,用在三冬無別治。


真傷寒,真中風,表實表虛各自中。


表虛自汗脈浮緩,疏邪實表有奇功。


表實無汗脈浮緊,升陽發表汗自松。


背惡寒,背惡熱,頭痛脊強一般說。


俱屬太陽膀胱經,有汗無汗須分別。


有汗表虛無汗實,脈浮緩緊胸中別。


春夏秋,另有方,通用羌活沖和湯。


春溫夏熱秋治濕,隨時加減細斟量。


病症與冬皆相似,淺深表裡脈中詳。


脈有浮,脈有沉,半浮半沉表裡停。


有力無力求虛實,或溫或下細推尋。


更有汗吐下三法,當施當設莫留停。


兩感症,日雙傳,一日太陽少陰連,腎與膀胱脈沉大,口乾頭痛是真原。


二日陽明與太陰,沉長之脈脾胃兼,目又痛,鼻又干,腹滿自利不能安。


三日少陽厥陰病,肝膽脈息見沉弦,耳聾脅痛囊蜷縮,古人不治命由天。


陶節庵,泄漏方,不問陰陽兩感傷,通用沖和靈寶飲,一服兩解雪澆湯。


更明表裡多少病,治分先後細推詳。


表病多,裡病微,麻黃葛根湯最奇。


表緩裡急宜攻裡,調胃承氣急通之。


寒中陰經口不干,身疼發熱自下利。


脈沉細,又無力,回陽急救湯最的。


都言兩感無治法,誰知先後有消息。


結胸症候分輕重,雙解六一二方覓。


陽明症,不得眠,鼻干目痛是根源,柴葛解肌湯一劑,猶如渴急遇甘泉。


耳聾脅痛半表裡,柴胡雙解立蘇痊。


腹又痛,咽又干,桂枝大黃湯可蠲。


太陽發黃頭有汗,茵陳將軍湯獨羨。


無熱自利是臟寒,加味理中湯最端。


時行病症身大熱,六神通解須當啜。


小水不利導赤飲,下焦蓄血憑斯訣。


一切下症並結胸,六一順氣分明說。


身有熱,頭無痛,面赤飲水不下咽,庸醫誤認為熱症,豈知心火泛上炎,自是戴陽多不曉,復元湯服得安然。


身如朱,眼似火,發斑狂叫誤認我,病在三焦無人識,三黃石膏湯最可。


發斑之症先咳嘔,耳聾足冷定無他。


休發汗,愈斑斕,消斑青黛飲莫慢。


勞力感寒症又異,調榮養胃金不換。


內傷氣血外感寒,莫與傷寒一例看。


身出汗,熱又渴,如神白虎湯最確。


食積症,類傷寒,發熱不惡寒,嘔逆身不痛,頭痛休疑談,只消加味調中飲,氣口緊盛休變延。


小水利,大便黑,桃仁承氣對子說。


熱邪傳裡蓄血症,血熱自利病安逸。


吐血衄血另有方,生地芩連湯最切。


陰隔陽,難遍詳,陰極發熱面戴陽。


欲赴井中脈無力,急救回陽返本湯。


水不下咽瘀血症,加減犀角地黃湯。


真中寒,真厥症,回陽救急湯連進。


陽毒發斑脈洪數,三黃巨勝湯之症。


再造飲治無陽症,重復發汗汗不定,如狂症,原無熱,精采不與人相攝。


熱結膀胱休誤下,桂苓飲子真奇絕。


心下硬痛利清水,熱結利症醫莫測,又譫語,又作渴,身熱黃龍湯莫錯。


口噤頭搖名痙 ,如聖飲內抽添訣。


瘥後昏沉百合病,柴胡百合湯休越。


亡陽症,過汗多,頭痛振振病不和,筋惕肉虛太甚,溫經益元湯最和。


男女勞復陰陽易,逍遙湯治脈沉 。


香港腳症,類傷寒,禁用補劑與湯丸。


暑中身熱寒中冷,浮風濕熱脈之端,便閉嘔逆難伸屈,加味續命湯保全。


撮空症,仔細認,休認風症誤人命,循衣摸床為症驗,叉手摸胸不識人,只因汗熱相傷肺,升陽散火效如神。


睡覺中,忽言語,夢寐昏昏神無主,湯粥與之雖吞咽,形如中酒多不舉,心火克金越經症,瀉心導赤湯急取。


身熱渴,不頭痛,神思昏昏亂語言,小水不利大便黑,誤投涼藥喪黃泉,病傳心肺夾血症,當歸活血湯最玄。


夾痰症,類傷寒,寒熱昏迷頭又眩,涎出口中為症驗。


七情內損傷之根,神出舍空亂語言,加味導痰湯可增。


大頭病,是天行,項腫惡寒熱並煎,一劑芩連消毒飲,痰飲喉痹盡安痊。


此是先賢千古秘,不是知音莫浪傳。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3

升陽發表湯


出其不意 治冬月正傷寒,頭疼發熱,惡寒項脊強重,脈浮緊無汗,是足太陽膀胱經表症麻黃 杏仁 桂枝 甘草 川芎 白芷 羌活 防風 升麻用薑、蔥、豆豉,水煎,熱服出汗,汗出藥止,勿多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5

疏邪實表湯


治冬月正傷寒,頭疼發熱惡風,鼻塞項脊強重,脈浮緩有汗者,太陽表症也。


桂枝 芍藥 甘草 防風 川芎 羌活 白朮薑一片,棗二枚,水煎服。


汗不止加黃 ,喘加柴胡、杏仁,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6

羌活沖和湯


治春夏秋非時感冒,暴寒頭疼,發熱惡寒無汗,脊強脈浮緊,此足太陽膀胱受症。


蒼朮 羌活 防風 川芎 白芷 細辛 黃芩 生地黃 甘草薑、蔥煎,熱服出汗。


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


夏月加石膏、知母;


有汗去蒼朮加白朮;


再不止去細辛加黃 ;


如再不止,以柴胡加桂枝、芍藥一錢,名神術湯;


不作汗加蘇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6

柴葛解肌湯


治陽明身熱,鼻干不眠,微惡寒,頭痛眼眶痛,脈微洪,宜解肌,屬陽明經明,別有治法。


柴胡 黃芩 葛根 芍藥 羌活 石膏末 白芷 桔梗 甘草生薑、棗煎服。


本經無汗惡寒,去黃芩加麻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6

柴胡雙解散


治少陽經,耳聾脅痛,寒熱痛嘔而口苦,脈來弦數,屬半表半裡,宜和解。


此經有三禁,不可汗、下、利小便也。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 茯苓 芍藥生薑、棗煎服。


嘔者加陳皮、竹茹、薑汁;


痰多加栝蔞、貝母;


口渴加知母、石膏;


心中飽小便不利,大便泄瀉,合四苓散;


挾熱而利,加炒連、白芍藥。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6

桂枝大黃湯


治太陰經,腹滿痛,咽乾而渴,手足溫,脈沉實,此為太陽傳經熱症。


桂枝 大黃 芍藥 甘草 枳實 厚朴生薑煎,臨服加檳榔磨水二匙入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7

茵陳將軍湯


治太陰腹滿,身目黃,小便短赤,或不利,燥渴譫語,脈沉有力,此屬濕熱發如火煤,搖頭直視,出汗不流,環口黎黑者,不治。


茵陳 大黃 梔子 黃連 枳實 甘草梢 滑石末(二錢) 滾水渴,熱服,以利為度。


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身必發黃,宜此藥調下五苓散。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7

六一順氣湯


治傷寒熱邪傳裡,大便結實,口燥咽乾,怕熱譫言,揭衣狂妄,揚手擲足,斑黃陽厥,潮熱自汗,胸腹滿硬,繞臍疼痛等症,或代大小承氣、調胃承氣、三乙承氣、柴胡大陷胸等湯之神藥也。


柴胡 黃芩 芍藥 枳實 厚朴 大黃 芒硝 甘草滾水煎,臨服入鐵鏽水二匙調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7

如神白虎湯


治身熱,渴而有汗不解,或經汗過,渴不解者,脈來微洪。


無渴不可服。


石膏 知母 甘草 糯米 人參 麥門冬 五味 山梔 天花粉薑一片,臨服入烏梅汁一匙服。


心煩加竹茹;


濕溫症熱不退,而大便溏者,依古方加蒼朮。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7

三黃石膏湯


治陽毒發斑,身如塗朱,眼珠如火,狂叫欲走,六脈洪數,燥渴欲死,鼻干面赤齒黃,過經不解,已成壞症。


表裡皆熱,欲發其汗,病熱不退,又復下之,大便遂頻,小便不利。


亦有錯治溫症,而成此症者。


又治汗下後,三焦生熱,脈洪譫語,晝夜喘息,鼻時加衄,狂叫欲走者。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 麻黃 石膏 豆豉生薑、細茶煎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8

三黃巨勝湯


治陽毒狂妄亂言,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面赤脈大有力,發斑黃,大渴,大便卷囊縮者,難治。


此因毒入臟腑。


石膏 黃芩 黃連 黃柏 大黃 芒硝 枳實 山梔 甘草薑、棗煎,熱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8

沖和靈寶飲


治兩感傷寒,頭疼身熱惡寒,舌乾口燥,以陽先受病者,先以此湯導之。


如陰先受病者,當先以六一順氣攻裡下之。


如裡先下利,身體痛者,又當以回陽救急湯。


羌活 防風 川芎 生地黃 細辛 黃芩 柴胡 知母 干葛 石膏薑、棗煎,臨服加薄荷十片,煎一沸熱服。


中病即止。


冬月去黃芩、石膏,加麻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8

桃仁承氣湯


治熱邪傳裡,熱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滿痛,身目黃,為蓄血症,脈沉有力,宜此下盡黑物則愈。


未服前而血自下者,為欲愈,不必服桃仁 桂枝 大黃 芒硝 甘草 柴胡 青皮 枳實 芍藥 當歸入蘇木二錢,煎二沸熱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8

生地芩連湯


治鼻衄成流不止者,或熱毒入深,吐血不止者,並治。


若見耳目口鼻並出血者厥下竭,不治。


生地黃 黃芩 黃連 犀角 茅根 甘草 人參 桔梗 山梔 當歸薑、棗煎,臨服入搗韭汁墨磨一匙,調之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9

消斑青黛飲


治熱邪傳裡,裡實表虛,血熱不散,熱氣乘虛出於皮膚,而為斑也。


輕如疹子紋,重甚則斑斕皮膚。


或本屬陽,誤投熱藥;


或當汗不汗,當下不下;


或下後未解,皆能致此。


不可發汗,重令開泄,更加斑斕也。


其或大便自利,怫鬱短氣,燥糞不通,黑斑,主不治。


凡汗下不解,耳聾足冷,煩悶咳嘔,便是發斑之候。


柴胡 玄參 黃連 知母 石膏 生地黃 山梔 犀角 青黛 人參 甘草生薑一片,棗二枚煎,入醋一匙服。


大便實,去人參加大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9

加減犀角地黃湯


治煩躁渴欲飲水,水入不下者,屬瘀血在上焦,則邪熱入裡也。


犀角 生地黃 當歸 黃連 苦參 枳殼 桔梗 赤芍藥 紅花生薑一片煎,臨服入藕汁二匙,如無韭汁亦可。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9

柴胡百合湯


治傷寒瘥後,昏沉發熱,渴而譫語失神,及百合、勞復、食復等症。


柴胡 人參 黃芩 百合 知母 茯苓 芍藥 鱉甲 甘草薑、棗煎,臨服入生地搗汁一匙,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09

加味理中湯


治傷寒自受其寒,病直中陰經是也。


初得病,無身熱,無頭痛,止有腹痛,怕或下利嘔吐不渴,脈沉遲無力。


人參 白朮 乾薑 肉桂 陳皮 甘草薑三片煎,臨服加木香磨一匙,入薑汁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0

回陽救急湯


治傷寒初起,無頭痛,無身熱,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過於肘膝,或腹痛吐瀉,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戰栗面如刀刮,引衣蜷臥,不渴,脈沉遲無力,即是寒中陰經真寒症,不從陽經傳來。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附子 乾薑 肉桂 陳皮 半夏 五味 甘草薑、棗煎,熱服。


嘔吐涎沫,或有小腹痛,加鹽炒吳茱萸;


無脈加豬膽汁一匙;


泄瀉不止,加黃 、升麻;


嘔吐不止,加生薑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0

回陽返本湯


治陰極發躁,微渴面赤,欲於泥水井中坐臥者,脈沉遲無力,或脈伏者。


不可若誤認為熱症,而用涼藥,死,不可復生矣。


服熱而躁不止者,宜再服,躁自定矣服涼藥。


附子(制) 乾薑 人參 肉桂 麥門冬 五味 茯苓 甘草 童便薑、棗煎,臨服入蜜二匙,頓服之。


無脈者加豬膽汁一匙,面赤者加蔥七莖,嘔者入薑汁炒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0

溫經益元湯


治汗下後,頭眩振振欲倒地,及肉 筋惕,或大汗後,衛虛亡陽,汗出不止,脈來無力。


附子 人參 白朮 甘草 芍藥 當歸 黃 生地 乾薑 肉桂薑、棗、糯米炒,水煎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1

如聖飲


治傷寒重感寒濕,則成剛柔二 ,頭面赤,項強直,手足搐,口噤背張,與螈 同羌活 防風 柴胡 枳殼 甘草 川芎 人參 白朮 白芷 芍藥薑一片煎,臨服入薑汁、竹瀝各二匙溫服。


有汗去枳殼加桂枝,無汗去白朮加麻黃,口噤切牙加大黃,手足攣搐加當歸。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2

六神通解散


治三月前後,感寒疫,頭疼大熱,惡寒體痛而渴,脈浮緊有力,無汗,年力壯盛之人,用羌活沖和湯恐緩,故用此。


麻黃 甘草 黃芩 滑石 蒼朮 細辛生薑、蔥白、豆豉煎,熱服出汗。


頭痛甚加川芎,渴甚加天花粉,身痛甚加羌活。


無頭疼惡實。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2

加味調中飲


治傷寒夾食停寒,亦有頭痛身熱,不惡寒為異耳,氣口脈緊盛是也。


陳皮 枳實 青皮 厚朴 乾薑 白朮 砂仁 蒼朮 草果 甘草生薑、炒蘿卜子一撮,煎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2

桂苓飲子


治傷寒初得,症無熱,狂言,煩躁不妥,精采不與人相當。


不可認為發狂,而用下藥,死者多矣。


不知此因邪熱結膀胱,名曰如狂症。


桂枝 豬苓 知母 澤瀉 黃柏 甘草梢 滑石生薑三片,燈心二十四莖,煎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3

逍遙湯


治傷寒瘥後,發大熱昏沉,錯語失神,小腹絞痛,頭不能舉,足不能移,眼中生花,百節解散,熱氣衝胸,男子則陰腫,入小腹攻刺,婦人則裡急,腰胯重,引腹內痛,此男女勞復,陰陽易也。


知母 人參 竹青 茯苓 甘草 生地黃 黃連 滑石 鼠糞(兩頭尖者十四枚) 薑、棗煎,臨服入燒 襠末調服,陰頭痛即愈矣。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3

黃龍湯


治傷寒下利,純清水,心下硬痛而渴,譫語怕熱者。


大黃 芒硝 枳實 厚朴 甘草 人參 當歸 年老氣血虛者去硝。


  薑三片,棗二枚,煎之後,再加桔梗煎一沸。


熱服,以利為度。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3

調榮養胃湯


治有患頭疼身熱,惡寒體痛,腳腿酸疼,微渴自汗,脈浮無力,此勞力內傷氣寒邪,名曰勞力感寒症。


黃 人參 白朮 陳皮 當歸 川芎 柴胡 羌活 防風 甘草生薑、棗子、蔥白煎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3

升陽散火湯


治傷寒熱症,叉手摸心,尋衣摸床,譫語昏沉。


此邪熱乘於肺,元氣虛不能自主,名曰撮空症,小便利者可治,不利者難治。


人參 當歸 黃芩 柴胡 麥門冬 芍藥 陳皮 甘草薑一片,棗二枚,入金銀首飾,煎之溫服。


有痰加薑炒半夏。


大便實而燥渴、譫語,加大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4

再造湯


有患頭疼身熱,惡寒脊強,用汗劑二三次,汗不出,此陽虛不能作汗,名曰無陽症黃 人參 桂枝 甘草 熟附 羌活 細辛 川芎 白朮 芍藥夏月去附、辛,加石膏。


薑一片,棗二枚,臨服入童便,以助陽氣。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4

當歸活血湯


有患無頭疼惡寒,止發大渴,口出無倫語,此內傷血鬱肝脾之症,使人昏迷,沉重錯語,故名挾血,如見鬼祟矣。


當歸 赤芍藥 甘草 紅花 桂枝 乾薑(炒) 枳殼 柴胡 人參 生地黃 桃仁泥(二錢)薑一片,水煎溫服。


大便實而譫語,加大黃利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4

加味導痰湯


有患憎寒壯熱,頭疼迷悶,口出無倫語,此內傷七情,以致痰迷心竅,神不守挾痰,如鬼祟矣。


茯苓 半夏 南星 陳皮 甘草 枳實 黃芩 黃連 白朮 桔梗生薑一片,水煎,臨服入薑汁少許。


一方加人參、栝蔞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5

瀉心導赤飲


治傷寒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神焦,將水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形如醉人。


此邪熱傳入心經,因心火上而逼肺,所以神昏,故名曰越經症。


山梔 黃芩 麥門冬 滑石 甘草 人參 犀角 知母 黃連(薑炒) 茯神 燈草(二十根)薑、棗煎,臨服入生地黃汁二匙。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5

復元湯


有患傷寒,無頭疼,無惡寒,身微熱,面赤微渴,目無精光,口出無倫語,脈數無力,此汗下太過,下元虛弱,無根虛火泛上,名曰戴陽症。


熟附 黃連 甘草 人參 五味子 麥門冬 知母 芍藥 童便薑、棗煎,臨服入蔥白二莖,搗汁調之,溫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5

安神益志湯


治傷寒虛煩心驚,微熱,四肢無力體倦者。


又治六七日,別無刑克症候,昏沉不知人事,六脈俱靜者,無脈欲出汗者。


柴胡 人參 麥門冬 知母 五味子 竹茹 茯苓 遠志 生地黃 當歸 甘草 黃連薑炒)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5

熊膽奪命散


治傷寒熱極發狂,不認親疏,燥熱至甚,神效。


熊膽一分研末,涼水調服,立蘇。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6

點眼聖仙方


治傷寒並大頭瘟腫項、瘧疾、痘疹等症。


人尿 貓屎 狗屎(各一兩。


用黍糠二升,炒黃色,入前三味,制過,各淨用六錢) 山茨菰六錢) 血竭上共為細末,將小棗剖開去核,每一個入藥末二分,合上,用針將棗刺遍眼,烏金紙包裹,腦三分,共研極細。


如傷寒,點男左女右大眼 ,汗出即愈。


如傷寒十二日無汗者,用藥吹入男左女右鼻孔,汗出即愈。


如陰症,瘟疫頭項俱腫者,俱如上點,汗出即愈。


驢馬中結,點眼亦瘥。


年分散 治傷寒頭疼身痛,發熱惡寒,無汗。


田承奉傳。


雄黃南星半夏,川烏草烏朱砂,更加一味白天麻,薑蔥酒調送下,傷寒無汗被蓋之,萬兩黃金無價。


上俱生用為末,每服半分,出汗如神。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6

千金散


治症同前。


張承奉傳。


苦實去皮,用香油焙黃色,為末,每服三分。


先吃綠豆湯一二鐘,次將藥用綠豆湯調服,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6

預防傷寒


典寶傳六月六日三伏時,采黃嵩陰乾,冬至日搗為末,待正月初一日早晨,蜜水調,渾家大小各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6

傷寒日久汗不出者


用梨一個,薑一塊,同搗取汁,再入童便一碗,重湯煮,熱服即汗。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7

瘟疫

 

神效清震湯


專治天行瘟疫,頭面腫盛,咽喉不利,舌乾口燥,憎寒壯熱,時氣流傳,親戚染之多不救。


若依此方服之,無不應驗。


羌活(一錢) 荊芥 牛蒡子 防風 葛根 柴胡 赤芍 獨活 白芷 前胡 川芎(各八分) 升麻 甘草(各六分) 薄荷(七分)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7

內府仙方


治腫項大頭病。


僵蠶(二兩) 薑黃 蟬退(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合一處,薑汁打面糊為丸,每丸重一錢,小兒半丸,蜜水調服,立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7

逼瘟丹


廣零陵香 小零陵香 蒼朮 茅香 藿香(各八兩) 香附子 山柰子 川芎 本(各四兩) 細辛 白芷 甘松 防風 遠志(各二兩) 檀香 沉香 降真香 樟腦 乳香 辰砂焰硝 安息香 鬼箭草(各一兩) 大皂角(二十四個) 上為細末,水和丸,任意大小,黃丹為衣。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8

二聖救苦丸


治傷寒瘟疫,不論傳經過經,俱可服。


大黃(四兩,切片,酒拌蒸) 牙皂(二兩) 上為細末,水打稀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綠豆煎湯,待冷送下,即汗而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8

眾中暑

 

天水丸


治中暑身熱,小便不利。


此藥性涼,除胃脘積熱,治一切熱病。


白滑石(水飛,六兩) 大粉草(微炒,一兩) 上為細末,生蜜搗為丸,如彈子大,井水化服一丸。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8

九似丸


治伏暑 ,變生諸症,頭疼壯熱似傷寒,寒熱往來似瘧疾,翻胃嘔吐似膈氣,大便似腸風,小便不利似淋瀝,飲食無度似消渴,四肢困倦似虛勞,眼睛黃赤似酒疸,遍身黃腫似食黃。


舶上硫黃 白礬 玄精石 滑石 石膏( ,江水浸一宿) 盆硝 甘草(炙,各半兩) 寒食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熱水一呷許,浸透其藥,然後以薑汁、蜜各少許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8

梅蘇丸


治上焦熱,潤肺生津。


烏梅(不拘多少,溫水洗淨,取肉半斤) 白沙糖(半斤) 上為細末,入南薄荷頭末半斤,再搗成膏,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口中噙化,行路備之解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9

千裡水壺蘆


  白沙糖 白楊梅(去核) 南薄荷 烏梅(去核,各二兩) 百藥煎 天門冬(酒浸,去心) 麥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每用一丸,噙化。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9

內傷

 

參朮膏


治飲食失節,損傷脾胃,勞役過度,耗傷元氣,肌肉消削,飲食不進。


揀參(去蘆,二兩) 白朮(去蘆、油,八兩) 上銼片,入砂鍋內,水六碗,熬至二碗,濾取汁,再入水熬,如此四次,共得汁八碗,濾淨三匙,白米湯下,不拘時,任意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19

調和大補羹


  大米 小米 糯米 薏苡仁 蓮肉 芡實 山藥 白茯苓(各等分) 白糖(少許) 上炒熟黃色為末,每日空心白滾湯,和羹食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0

傷食

 

消滯丸


消酒消食,消水消氣,消痞消脹,消腫消積消痛。


黑牽牛(炒,取頭末二兩) 南香附米(炒) 五靈脂(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淡薑湯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0

消導平胃散


治飲食所傷,胸膈痞悶,肚腹疼痛。


蒼朮(米泔制) 陳皮 厚朴(薑汁炒) 神麯(炒) 麥芽(炒) 枳實(麩炒) 香附米 甘草、薑、棗水煎,溫服。


傷肉食加山楂,腹痛加莪朮,惡心加砂仁,有痰加半夏,傷酒加薑炒黃連、干葛。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0

健脾丸


枳實(一兩,麩炒) 白朮(三兩,麩炒) 陳皮(二兩) 神麯(一兩,炒) 木香(五錢) 半夏(薑製) 黃連(炒) 黃芩(炒) 厚朴(薑製) 當歸(酒洗) 香附子(去毛) 大麥芽(炒) 白上為細末,用荷葉煮,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後白米湯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1

痰火

 

神異痰火膏子


  生地黃(四斤) 熟地黃 核桃肉 紅棗肉 蓮肉 柿霜 山茱萸(去核,各一斤) 甘枸杞黃柏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厚朴(薑炒) 枳殼(去穰) 當歸 白朮(去蘆) 桑白皮 天花粉(以上四十味各四兩) 梨汁(五斤) 藕汁(二斤) 五加皮(六兩) 上用甜水一大鍋,將生熟地黃煮熬,稠水十碗,收起。


又用水一大鍋再煮熬,待稠濃,收十碗,如此將藥煮熬五次,取水五十碗。


將煎煮二黃汁,投入諸藥汁和勻,仍再將水用細絹袋濾淨明粉以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1

法制陳皮


食之清氣化痰,甚妙。


廣陳皮(一斤) 青鹽 五味子 甘草(各四兩) 山茱萸(去核) 烏梅(去核,各二兩) 將陳皮在溫水浸一宿取出,將內白刮去晒乾,將青鹽等五味,置砂鍋底,陳皮在上,水可滿陳皮,用文武火燒干,只用陳皮,任意嚼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1

治痰火


  廣陳皮(四兩) 甘草(一兩) 二味鹽水炒黑色為末,加玄明粉二兩,神麯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後茶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2

釣痰仙方


  硼砂 白礬(半生半枯) 磁青(上細磁打下,青研極細) 青礞石( 紅,淬生薑汁內,各一共研極細末,每用二厘,薄荷濃湯調入鼻內即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2

秋露白


治痰火。


經霜絲瓜,自根至蔓,留尺五長斷,余藤不用。


將斷蔓就地脈接水二日,用瓶罐扎嚴埋地,兩,急則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2

栝蔞膏


治上焦痰火如神。


青嫩栝蔞洗淨,切片搗爛,用布絞取汁二碗,入砂鍋內,慢火熬至一碗。


加真竹瀝一小盞,白蜜一碗,再熬數沸,瓷罐收貯。


每用一小盞,傾茶甌中,白滾湯,不拘時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3

咳嗽


治咳嗽方  清油(一兩) 蜜(三兩)生薑自然汁(三兩) 訶子皮 白礬(各五錢) 慢火熬黑如漆,空心服二匙,最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3

治咳嗽如神


槐花 杏仁(去皮另研,各四兩) 人參(五錢,為末) 上為末,煉蜜丸,龍眼大,每一丸,臨臥噙化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3

治寒熱久嗽方


  川芎 官桂 薄荷 細茶(各等分) 上為末,用茶罐一個,盛火在內,以藥末些須散入內,煙起即用書本覆上口,煙從罐嘴出,患人用口吸煙咽之,米湯隨即壓下,神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3

治咳嗽


  桑白皮(一兩) 枯白礬(五錢)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淡薑湯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4

治咳嗽


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去皮,各等分) 上二味研為膏,入蜂蜜少許,每服一匙,臨臥薑湯調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4

治肺熱咳嗽久不愈者


用石膏火 紅為末,每服二錢,食遠用蜂蜜水調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4

治喘嗽


蘿卜子二兩蒸熟,皂角燒存性為末。


每服二錢,蜜水調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5

治喘嗽


杏仁(去皮尖)童便浸,一日一換,半月取出,焙乾,研如泥。


每服一指頂大,薄荷蜜水一匙,水一鐘煎半鐘,食後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6

治痰嗽


用黃熟栝蔞一個,取出子若干數,照還去皮杏仁於內,火燒存性,醋糊為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臨臥時白蘿卜湯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6

治久嗽


川椒一百粒,去目為末,杏仁一百粒,去皮尖,小紅棗五十枚去核,共搗如泥,丸如小棗大。


每服一二枚,臨臥時,細嚼咽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7

治吐膿血咳嗽


半夏二兩,先用白礬滾水浸十日,再生薑汁浸五日,陰乾為末,甘草二兩,熬汁為丸,如櫻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7

治痰嗽神效方


生礬 枯礬(各五錢) 槐子(炒,一兩) 辰砂(三錢) 上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薑湯下,日三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7

治咳嗽吐膿乃肺傷也


知母 貝母 白芨 枯礬(各等分) 上研細,每服三錢,生薑三片,嚼服。


三五服後,即已。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7

 

治喘嗽


半夏 麻黃 石膏 杏仁(去皮尖) 細茶 甘草 川芎(少許) 粟殼(少許) 淡豆豉銼生薑三片,水煎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7

治 喘


千葉雌雄黃 牛黃 片腦(各一分) 上為末,面糊丸,如綠豆大。


每服一丸,臨臥溫茶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8

瘧疾

 

塞鼻丹


治瘧疾。


草烏(一個) 巴豆(三個) 胡椒(七個) 棗(二個) 上四味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用一丸,綿花裹,男左女右,塞鼻孔中,於未發之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8

治瘧疾方


木鱉子(七個,炮過去殼,刮去貼肉綠皮) 全蠍(七個,去頭足,焙乾) 檳榔(結實者佳) 廣木香 砂仁 草果(火炮) 知母(去皮毛) 貝母(去心,各一錢五分) 為末,每服一錢五分,燒酒送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8

龍虎丹


治瘧,端午午時制。


龍骨 虎骨等分,為末,水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臨發日,預握男左女右手心內即止。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9

截瘧丹


治諸瘧。


端午日,以獨蒜不拘多少,搗爛,入好黃丹,研勻,干濕得所,搓作丸,如龍眼大,晒乾收貯。


但瘧疾發一二次後,臨發日雞鳴,以一丸略槌碎,面東,井花水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9

治瘧疾仙方


不拘年月新久。


柴胡 黃芩 烏梅 草果 桂皮 檳榔 乾薑 知母(各一錢) 陳皮 半夏(各一錢二分)寒多乾薑二錢,熱多知母二錢。


洒水煎,空心服。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29

痢疾

 

治痢不拘赤白


白蘿卜搗取汁,與蜂蜜調對服,三四匙即愈。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30

治血痢


用苦參炒為末,每服半錢,米湯調下。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6-17 20:30

治白痢


肉豆蔻面包煨過,入乳香一粒,為末。


每服二三分,米湯調下。


治禁口痢不思飲食蓮肉不拘多少,為細末。


每服二錢,蜜水調下。


又方 糯米半升,入生薑汁,浸炒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