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4-14 09:25
標題: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臺灣的國家風景區之一。

 

【成立沿革】民國68年12月交通部觀光局委請國立政治大學完成「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規劃研究報告」,並由臺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擬訂「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計畫」,循由「都市計畫法」程序,於71年2月報奉行政院核定公告實施。

 

並依「發展觀光條例」規定,於73年6月1日成立「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84年7月1日奉令改制為「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民國88年12月納入龜山島。

 

96年12月5日奉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60054464號函將所轄區域延伸至宜蘭濱海地區,管理處更名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所轄範圍】轄區行政區域在臺北縣(註1)與宜蘭縣境內,涵蓋海陸兩個區域。

 

陸域北起台北縣(註2)瑞芳鎮(註3)南雅里,南至宜蘭縣蘇澳鎮內埤海灘南方岬角,包含龜山島。

 

海域範圍包括臺北縣(註1)鼻頭角至三貂角連線,與宜蘭縣頭城鎮外澳烏石港口至蘇澳鎮內埤海灘南方岬角之高潮線向海延伸200公尺範圍。

 

合計海、陸域總面積為17,421公頃。

 

【組織架構】依據「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組織通則」,組織體系為處長、副處長、秘書,下設企劃、工務、管理、遊憩四課與秘書、會計、人事三室。

 

並設龍洞管理站、福隆管理站、大里管理站、宜蘭管理站、龍洞遊客中心、福隆遊客中心及大里遊客中心等。

 

【觀光資源】本風景區海岸地形多變,三貂角以北是標準的沈降海岸地形,岩石經過長期風化形成蕈狀岩、豆腐岩、蜂窩岩等各種奇石。

 

而鼻頭角的海蝕崖與海蝕凹壁等海蝕地形、鹽寮至福隆間的浪漫金黃沙灘、龍洞岬陡峭的岩壁、萊萊與鶯歌石一帶的海蝕平臺、北關的單面山與單斜脊及豆腐岩地形、南方澳的沙頸岬與陸連島等均相當可觀。

 

除了自然景觀之外,轄區內卯澳等漁村的寧靜純樸之美也值得細細品味。

 

清代遺存的百年草嶺古道、見證抗日的史蹟鹽寮抗日紀念碑、鼻頭角和三貂角燈塔、遠望坑口、靈鷲山無生道場、西靈巖寺、大里天公廟、拱南宮、石觀音寺、明山寺、壯圍永鎮廟、南方澳南天宮等人文風采也非常值得一觀。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08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