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捲】
雞卷又名雞捲,現為台灣知名小吃。
雞捲,語源來自閩南語之'''多捲''';
即「多」出剩菜的「捲」,因雞字與多字的閩南語近似,後人即約定成俗以雞捲或雞卷取代多捲一詞。
早期雞捲食材,僅包含約三十公分直徑的圓型豆腐薄皮及飯後剩菜。
烹者將豆腐皮包裹剩菜下鍋油炸,炸熟後再切片。
未切片時,雞捲呈三十公分長,三至五公分直徑的圓柱型手卷。
此點心為刻苦農家,怕浪費剩菜所發展出的菜餚,後則成為風味獨特點心甚或主菜。
今雞捲已不若以前僅包剩菜,而是使用魚漿、豬肉等材料為內餡的台灣家常菜,不過因為口味因素,雞捲內餡絕不包含雞肉。
除此,雞捲也為北台灣夜市小吃之一,店家所賣多卷內餡多為前腿豬肉,每條則以約四台兩重為單位下鍋油炸,起鍋後再切成數等份。
另外,也都會另外配上醃肉蔥末、酸黃瓜等配菜。
與內餡包容材料相關的雞卷小吃價格,其定價區間相當大。
以較著名的台北市延平北路延平夜市或北縣平溪菁桐村兩地為例,攤販售價約各為50元及30元。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601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