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洞】
小門嶼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西嶼北側,為一玄武岩方山小島,其地質地形景觀,有活的地質地形教室的稱呼。
「鯨魚洞」是小門嶼最負盛名的景點,洞穴高約7.8公尺,就在小門嶼地質博物館旁。
關於鯨魚洞的傳說是有條小鯨魚擱淺在小門嶼岸邊,母鯨極力搶救卻無力回天,因悲傷過度而撞山壁,於是撞擊出這樣一個類似鯨魚狀的鯨魚洞。
不過實際上此處原為一黑色柱狀玄武岩的海崖,底部岩層與沈積岩之接觸面,因長期受海潮侵蝕,掏空較軟的沈積岩後形成海蝕洞,最後貫穿成一海蝕拱門,因從遠方看似一隻擱淺海灘的鯨魚而得名。
鯨魚洞旁邊有一根海蝕柱,原本也是海蝕門,後因上頭的門頂陷落而變成海蝕柱。
旁邊的蜂巢田則是澎湖人為了對抗澎湖冬天強烈的東北季風,於是利用咕姥石搭建成矮牆,以便種植農作物。
因為一格格的矮牆遠看相蜂巢,因此也稱為蜂巢田。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825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