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一府二鹿三艋舺】
清代臺灣三大港市。
府城、鹿港、艋舺的合稱。
清領初期,實施臺灣鹿耳門與福建廈門對渡的港口管理政策,鹿耳門成為對外貿易的唯一正口,臺灣沿岸各口主要來此貿易。
鹿耳門因是位於岸外沙洲的港口,貿易活動主要在臺灣府城(今臺南市)進行。
府城挾著全臺政治經濟中心的地位,成為最大城市,不但最早出現郊,郊數和人口最多,市街最為繁榮。
隨著臺灣各地的拓墾與發展,單一口岸已不敷實際需求,不但走私偷漏甚多,也無法負擔日益繁重的臺穀配運內地任務。
1784年(乾隆49年)、1788年,陸續開放鹿港、八里坌為正口,分別與福建的蚶江、五虎門對渡。
鹿港開口後,成為臺灣中部最大的吞吐口,內地商船雲集,郊紛紛成立。
1816年(嘉慶21年)以前已有八郊:泉郊、廈郊、南郊、糖郊、油郊、郊、布郊、染郊,且又大興土木,市鎮規模擴展迅速。
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是鹿港的黃金時代,也奠定其為中部首要城市的地位。
北部城市的發展則較為曲折。
乾隆初年,八里坌為臺北盆地唯一市街,是商業、軍事、政治重心。
乾隆中葉以降,臺北盆地的開發逐漸往南發展,1733年(雍正11年)龜崙嶺山道開通,位於開發中心的新庄交通地位日益重要,成為臺北盆地行政與商業中心。
嘉慶年間以降,位於淡水河、新店溪匯流點的艋舺,因與盆地各村庄交通便利,港口條件比新庄好,遂漸代新庄而興。
1809年(嘉慶14年)設艋舺遊擊,並一度擬遷新庄縣丞於此。
1813年艋舺出現泉廈郊,1821年(道光元年)有「居民舖戶四、五千家」,「商船聚集、闤闠最盛」,淡水廳同知每半年到此辦理公務。
嘉慶中葉以後,艋舺逐漸變成北臺的政治、經濟、軍事重心。
正口的設置與貿易的發展,讓臺灣府城、鹿港、艋舺在嘉慶年間成為臺灣南、中、北三大區域的最大城市,統稱「一府二鹿三艋舺」。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2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