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食療本草】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4:26
標題: 【食療本草】

食療本草


書名 食療本草作者

孟詵朝代 唐年份

公元618-907年分類

本草品質 0%

典籍總表, 孟詵, 唐朝, 本草, 0%

http://jicheng.tw/jcw/book/%E9%A3%9F%E7%99%82%E6%9C%AC%E8%8D%89/index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4:26

卷上


(一)蠷 尿瘡:鹽三升,水一斗,煮取六升。


以綿浸湯,淹瘡上。


〔證〕 (二)又,治一切氣及香港腳:取鹽三升,蒸,候熱分裹,近壁,腳踏之,令腳心熱。


〔證〕 (三)又,和槐白皮蒸用,亦治香港腳。


夜夜與之良。


〔證〕 (四)又,以皂莢兩梃,鹽半兩,同燒令通赤,細研。


夜夜用揩齒。


一月後,有動者齒及血 齒,並瘥,其齒牢固。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4:27

石燕


(一)在乳穴石洞中者,冬月采之,堪食。


余月采者只堪治病,不堪食也。


食如常法。


〔嘉?證〕 (二)又,治法:取石燕二十枚,和五味炒令熟,以酒一斗,浸三日,即每夜臥時飲一兩盞,隨性(多少)也。


甚能補益,能吃食,令人健力也。


〔嘉?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5

黃精


(一)餌黃精,能老不飢。


其法:可取瓮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黃精令滿。


密蓋,蒸之。


令氣溜,即曝之。


第二遍蒸之亦如此。


九蒸九曝。


凡生時有一碩,熟有三、四斗。


蒸之若生,則刺人咽喉。


曝使乾,不爾朽壞。


〔證〕 (二)其生者,若初服,只可一寸半,漸漸增之。


十日不食,能長服之,止三尺五寸。


服三百日後,盡見鬼神。


餌必升天。


〔證〕 (三)根、葉、花、實,皆可食之。


但相對者是,不對者名偏精。


〔證〕 甘菊〈平〉 其葉,正月采,可作羹;


莖,五月五日采;


花,九月九日采。


並主頭風目眩、淚出,去煩熱,利五臟。


野生苦菊不堪用。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5

天門冬


(一)補虛勞,治肺勞,止渴,去熱風。


可去皮心,入蜜煮之,食後服之。


若曝乾,入蜜丸尤佳。


〔證〕 (二)亦用洗面,甚佳。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6

地黃〈微寒〉


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湯,或入酒飲,並妙。


生則寒,主齒痛,唾血,折傷。


葉可以羹。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6

薯蕷(山藥)


治頭疼,利丈夫,助陰力。


和面作 ,則微動氣,為不能制面毒也。


熟煮和蜜,或為湯煎,或為粉,並佳。


乾之入藥更妙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6

白蒿〈寒〉


(一)春初此蒿前諸草生。


搗汁去熱黃及心痛。


其葉生 ,醋淹之為菹,甚益人。


〔嘉〕 (二)又,葉乾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


〔嘉〕 (三)子:主鬼氣,末和酒服之良。


〔嘉〕 (四)又,燒淋灰煎,治淋瀝疾。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6

決明子〈平〉


(一)葉:主明目,利五臟,食之甚良。


〔證〕 (二)子:主肝家熱毒瓦斯,風眼赤淚。


每日取一匙, 去塵埃,空腹水吞之。


百日後,夜見物光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6

生薑〈溫〉


(一)去痰下氣。


多食少心智。


八九月食,傷神。


〔嘉?證〕 (二)除壯熱,治轉筋,心滿。


食之除鼻塞,去胸中臭氣,通神明。


〔心?證〕 (三)又,冷痢:取椒烙之為末,共乾薑末等分,以醋和面,作小餛飩子,服二七枚。


先以水煮,更之飲中重煮。


出,停冷吞之。


以粥飲下,空腹,日一度作之良。


〔嘉〕 (四)謹按:止逆,散煩悶,開胃氣。


又薑屑末和酒服之,除偏風。


汁作煎,下一切結實衝胸膈惡氣,神驗。


〔嘉〕 (五)又,胃氣虛,風熱,不能食:薑汁半雞子殼,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立瘥。


〔證〕 (六)又,皮寒,(薑)性溫。


〔證〕 (七)又,薑汁和杏仁汁煎成煎,酒調服,或水調下。


善下一切結實衝胸膈。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7

蒼耳〈溫〉


(一)主中風、傷寒頭痛。


〔嘉〕 (二)又,疔腫困重,生搗蒼耳根、葉,和小兒尿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甚驗。


〔嘉〕 (三)拔疔腫根腳。


〔證〕 (四)又,治一切風:取嫩葉一石,切,搗和五升麥 ,團作塊。


於蒿、艾中盛二十日,狀成曲。


取米一斗,炊作飯。


看冷暖,入蒼耳麥 曲,作三大升釀之。


封一十四日成熟。


取此酒,空心暖服之,神驗。


封此酒可兩重布,不得全密,密則溢出。


〔證〕 (五)又,不可和馬肉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7

葛根


蒸食之,消酒毒。


其粉亦甚妙。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7

栝蔞(瓜蔞)


(一)子:下乳汁。


〔證〕 (二)又,治癰腫:栝蔞根苦酒中熬燥,搗篩之。


苦酒和,塗紙上,攤貼。


服金石人宜用。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7

燕子(通草)〈平〉


(一)上主利腸胃,令人能食。


下三焦,除惡氣。


和子食更良。


江北人多不識此物,即南方人食之。


〔卷?嘉〕 (二)又,主續五臟音聲及氣,使人足氣力。


〔卷?嘉〕 (三)又,取枝葉煮飲服之,治卒氣奔絕。


亦通十二經脈。


其莖為(通)草,利關節擁塞不通之氣。


今北人只識 草,而不委子功。


(其皮不堪食)。


〔卷?嘉〕 (四)煮飲之,通婦人血氣。


濃煎三、五盞,即便通。


〔證〕 (五)又,除寒熱不通之氣,消鼠 、金瘡、 折。


煮汁釀酒妙。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7

百合〈平〉


主心急黃,(以百合)蒸過,蜜和食之。


作粉尤佳。


紅花者名山丹,不堪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7

艾葉


(一)乾者並煎者,(主)金瘡,崩中,霍亂。


止胎漏。


春初采,為乾餅子,入生薑煎服,止瀉痢。


三月三日,可采作煎,甚治冷。


若患冷氣,取熟艾面裹作餛飩,可大如彈子許。


〔證〕 (二)(艾實):又治百惡氣,取其子,和乾薑搗作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三十丸服,以飯三、五匙壓之,日再服。


其鬼神速走出,頗消一切冷氣。


田野之人與此方相宜也。


〔嘉?證〕 (三)又,產後瀉血不止,取乾艾葉半兩炙熟,老生薑半兩,濃煎湯,一服便止,妙。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8

薊菜(小薊)


(一)小薊根:主養氣。


取生根葉,搗取自然汁,服一盞,立佳。


〔證〕 (二)又,取菜煮食之,除風熱。


〔證〕 (三)根主崩中。


又,女子月候傷過,搗汁半升服之。


〔證〕 (四)葉只堪煮羹食,甚除熱風氣。


〔心〕 (五)又,金創血不止, 葉封之即止。


〔心?證〕 (六)夏月熱,煩悶不止:搗葉取汁半升,服之立瘥。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8

惡食(牛蒡)


(一)根,作脯食之良。


〔證〕 (二)熱毒腫,搗根及葉封之。


〔證〕 (三)杖瘡、金瘡,取葉貼之,永不畏風。


〔證〕 (四)又癱緩及丹石風毒,石熱發毒。


明耳目,利腰膝:則取其子末之,投酒中浸經三日,每日飲三兩盞,隨性多少。


〔證〕 (五)欲散支節筋骨煩熱毒。


則食前取子三七粒,熟 吞之,十服後甚食。


〔證〕 (六)細切根如小豆大,拌面作飯煮食,(消脹壅)尤良。


〔證〕 (七)又,皮毛間習習如虫行,煮根汁浴之。


夏浴慎風。


卻入其子炒過,末之如茶,煎三匕,通利小便。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8

海藻


(一)主起男子陰氣,常食之,消男子 疾。


南方人多食之,傳於北人。


北人食之,倍生諸病,更不宜矣。


〔心?嘉〕 (二)瘦人,不可食之。


〔心 〕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8

昆布


下氣,久服瘦人。


無此疾者,不可食。


海島之人愛食,為無好菜,只食此物。


服久,病亦不生。


遂傳說其功於北人。


北人食之,病皆生,是水土不宜爾。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8

紫菜


下熱氣,多食脹人。


若熱氣塞咽喉,煎汁飲之。


此是海中之物,味猶有毒性。


凡是海中菜,所以有損人矣。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9

船底苔


冷,無毒。


治鼻洪,吐血,淋疾:以炙甘草並豉汁濃煎湯,旋呷。


又,主五淋:取一團鴨子大,煮服之。


又,水中細苔:主天行病,心悶,搗絞汁服。


〔嘉補〕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9

乾苔


味鹹,寒(一云溫)。


主痔,殺虫,及霍亂嘔吐不止,煮汁服之。


又,心腹煩悶者,冷水研如泥,飲之即止。


又,發諸瘡疥,下一切丹石,殺諸藥毒。


不可多食,令人痿黃,少血色。


殺木蠹虫,內木孔中。


但是海族之流,皆下丹石。


〔嘉補〕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9

香(小茴香)


(一)(惡心):取 香華、葉煮服之。


〔心〕 (二)國人重之,雲有助陽道,用之未得其方法也。


生搗莖葉汁一合,投熱酒一合。


服之治卒腎氣衝脅、如刀刺痛,喘息不得。


亦甚理小腸氣。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9


丹石發動,取根食之尤良。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49

醬〈溫〉


散結氣,治心腹中冷氣。


亦名土蓽茇。


嶺南蓽茇尤治胃氣疾,巴蜀有之。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青蒿(草蒿)〈寒〉


(一)益氣長發,能輕身補中,不老明目,煞風毒。


搗敷瘡上,止血生肉。


最早,春前生,色白者是。


自然香醋淹為菹,益人。


治骨蒸,以小便漬一兩宿,乾,末為丸,甚去熱勞。


〔證〕 (二)又,鬼氣,取子為末,酒服之方寸匕,瘥。


〔證〕 (三)燒灰淋汁,和鍛石煎,治惡瘡瘢 。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菌子〈寒〉


(一)發五臟風壅經脈,動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無力。


〔嘉?證〕 (二)又,菌子有數般,槐樹上生者良。


野田中者,恐有毒,殺人。


〔嘉?證〕 (三)又,多發冷氣,令腹中微微痛。


〔嘉?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牽牛子


多食稍冷,和山茱萸服之,去水病。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羊蹄


主癢,不宜多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菰菜、茭首


(一)菰菜:利五臟邪氣,酒 面赤,白癩 瘍,目赤等,效。


然滑中,不可多食。


熱毒風氣,卒心痛,可鹽、醋煮食之。


〔嘉〕 (二)若丹石熱發,和鯽魚煮作羹,食之三兩頓,即便瘥耳。


〔證〕 (三)茭首:寒。


主心胸中浮熱風,食之發冷氣,滋人齒,傷陽道,令下焦冷滑,不食甚好。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竹(蓄)


(一)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臨死:取葉十斤,細切。


以水三石三斗,煮如餳,去滓。


通寒溫,空心服一升,虫即下。


至重者再服,仍通宿勿食,來日平明服之。


〔證〕 (二)患痔:常取 竹葉煮汁澄清。


常用以作飯。


〔證〕 (三)又,患熱黃、五痔:搗汁頓服一升,重者再服。


〔證〕 (四)丹石發,沖眼目腫痛:取根一握,洗。


搗以少水,絞取汁服之。


若熱腫處,搗根莖敷之。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0

甘蕉


主黃膽。


子:生食大寒。


主渴,潤肺,發冷病。


蒸熟曝之令口開,舂取人食之。


性寒,通血脈,填骨髓。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1

蛇莓


(一)主胸、胃熱氣,有蛇殘不得食。


〔證〕 (二)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死亦再活。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1

苦〈微寒〉


生食治漆瘡。


五月五日采,曝乾作灰,敷面目、通身漆瘡。


不堪多食爾。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1

槐實


(一)主邪氣,產難,絕傷。


〔證〕 (二)春初嫩葉亦可食,主癮疹,牙齒諸風疼。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1

枸杞〈寒〉


(一)無毒。


葉及子:並堅筋能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證〕 (二)根:主去骨熱,消渴。


〔證〕 (三)葉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


代茶法煮汁飲之,益陽事。


〔證〕 (四)能去眼中風癢赤膜,搗葉汁點之良。


〔證〕 (五)又,取洗去泥,和面拌作飲,煮熟吞之,去腎氣尤良。


又益精氣。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1

榆莢〈平〉


(一)上療小兒癇疾,(小便不利)。


〔卷?證〕 (二)又方,患石淋、莖又暴赤腫者:榆皮三兩,熟搗,和三年米醋滓封莖上。


日六七遍易。


〔卷?嘉?證〕 (三)又方,治女人石癰、妒乳腫。


〔卷?嘉〕 (四)案經:宜服丹石人。


取葉煮食,時服一頓亦好。


高昌人多搗白皮為末,和菹菜食之甚美。


消食,利關節。


〔卷?嘉?證〕 (五)又,其子可作醬,食之甚香。


然稍辛辣,能助肺氣。


殺諸虫,下(氣,令人能食。


又)心腹間惡氣,內消之。


陳滓者久服尤良。


〔卷?嘉?證〕 (六)又,塗諸瘡癬妙。


〔卷?證〕 (七)又,卒冷氣心痛,食之瘥。


〔卷?嘉?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1

酸棗〈平〉


主寒熱結氣,安五臟,療不能眠。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2

木耳〈寒〉


無毒。


利五臟,宣腸胃氣擁、毒瓦斯,不可多食。


惟益服丹石人。


熱發,和蔥豉作羹。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2


(一)桑椹:性微寒。


食之補五臟,耳目聰明,利關節,和經脈,通血氣,益精神。


〔心〕 (二)桑根白皮:煮汁飲,利五臟。


又入散用,下一切風氣水氣。


〔嘉〕 (三)桑葉:炙,煎飲之止渴,一如茶法。


〔嘉〕 (四)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


柴:燒灰淋汁入煉五金家用。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2


(一)淡竹上,甘竹次。


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痹,鬼疰惡氣。


殺小虫,除煩熱。


〔證〕 (二)苦竹葉:主口瘡,目熱,喑啞。


〔證〕 (三)苦竹 :主下熱壅。


〔證〕 (四)苦竹根:細銼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三服。


大下心肺五臟熱毒瓦斯。


〔證〕 (五)筍:寒。


主逆氣,除煩熱,又動氣,能發冷症,不可多食。


越有蘆及箭筍,新者稍可食,陳者不可食。


其淡竹及中母筍雖美,然發背悶香港腳。


〔心?嘉〕 (六)苦筍不發痰。


〔證〕 (七)竹筍不可共鯽魚食之,使筍不消成症病,不能行步。


〔心〕 (八)慈竹:夏月逢雨,滴汁著地,生蓐似鹿角,色白。


取洗之,和薑醬食之,主一切赤白痢。


極驗。


〔遺〕 (九)慈竹瀝:療熱風,和食飲服之良。


〔嘉〕 (十)淡竹瀝:大寒。


主中風大熱,煩悶勞複。


〔證〕 (十一)淡竹 :主噎膈,鼻衄。


〔證〕 (十二)竹實:通神明,輕身益氣。


〔證〕 (十三) 、淡、苦、甘外,余皆不堪,不宜人。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2

吳茱萸〈溫〉


(一)上主治心痛,下氣,除咳逆,去臟中冷。


能溫脾氣消食。


〔卷?嘉〕 (二)又方,生樹皮:上牙疼痛癢等,立止。


〔卷?嘉〕 (三)又,(患風瘙癢痛者),取茱萸一升,清酒五升,二味和煮,取半升去滓,以汁微暖洗。


〔卷?嘉〕 (四)如中風賊風,口偏不能語者,取茱萸一升,美清酒四升,和煮四五沸,冷服之半升。


日二服,得小汗為瘥。


〔卷?嘉〕 (五)案經:殺鬼毒尤良。


〔卷?嘉〕 (六)又方:夫人沖冷風欲行房,陰縮不怒者,可取二七粒,(嚼)之良久,咽下津液。


並用唾塗玉莖頭即怒。


〔卷〕 (七)又,閉目者名 子,不宜食。


〔卷?嘉〕 (八)又方,食魚骨在腹中,痛,煮汁一盞,服之即止。


〔卷?心 ?嘉〕 (九)又,魚骨刺在肉中不出,及蛇骨者,(搗吳茱萸)以封其上,骨即爛出。


〔卷?心?嘉〕 (十)又,奔豚氣衝心,兼香港腳上者,可和生薑汁飲之,甚良。


〔卷?嘉〕 (十一)微溫。


主痢,止瀉,濃腸胃。


肥健人不宜多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2

(食茱萸)〈溫〉


(一)主心腹冷氣痛,中惡,除咳逆,去臟腑冷,能溫中,甚良。


〔證〕 (二)又,齒痛,酒煎含之。


〔證〕 (三)又,殺鬼毒。


中賊風,口偏不語者,取子一升,美豉三升,以好酒五升,和煮四五沸,冷服半升,日三四服,得汗便瘥。


〔證〕 (四)又,皮肉癢痛,酒二升,水五升,茱萸子半升,煎取三升,去滓微暖洗之立止。


〔證〕 (五)又,魚骨在腹中刺痛,煎汁一盞服之,其骨軟出。


〔證〕 (六)又,香港腳衝心,和生薑煎汁飲之。


〔證〕 (七)又,魚骨刺入肉不出者,搗封之。


其骨自爛而出。


〔證〕 (八)又,閉目者名 子,不堪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3

檳榔


多食發熱,南人生食。


閩中名橄欖子。


所來北者,煮熟,熏乾將來。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3

梔子


(一)主喑啞,紫癜風,黃膽,積熱心躁。


〔證〕 (二)又方,治下鮮血,梔子仁燒成灰,水和一錢匕服之。


量其大小多少服之。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3

蕪荑〈平〉


(一)上主治五內邪氣,散皮膚肢節間風氣。


能化食,去三虫,逐寸白,散腹中冷氣〔卷?嘉?證〕 (二)又,患熱瘡,為末和豬脂塗,瘥。


〔卷?嘉〕 (三)又方,和白沙蜜治濕癬。


〔卷?嘉〕 (四)又方,和馬酪治乾癬,和沙牛酪療一切瘡。


〔卷?嘉?證〕 (五)案經:作醬食之,甚香美。


其功尤勝於榆仁,唯陳久者更良。


可少吃,多食發熱、心痛,為其味辛之故。


秋天食之(尤)宜人。


長吃治五種痔病。


(諸病不生)。


〔卷?嘉?證〕 (六)又,殺腸惡虫。


〔卷?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3

茗(茶)


(一)茗葉:利大腸,去熱解痰。


煮取汁,用煮粥良。


〔證〕 (二)又,茶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當日成者良。


蒸、搗經宿。


用陳故者,即動風發氣。


市人有用槐、柳初生嫩芽葉雜之。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3

蜀椒?秦椒〈溫〉


(一)粒大者,主上氣咳嗽,久風濕痹。


〔證〕 (二)又,患齒痛,醋煎含之。


〔嘉?證〕 (三)又,傷損成瘡中風,以面裹作餛飩,灰中炮之,使熟斷開口,封其瘡上,冷,易熱者,三五度易之。


亦治傷損成弓風。


〔嘉?證〕 (四)又去久患口瘡,去閉口者,以水洗之,以面拌煮作粥,空心吞之三、五匙,(以) 飯壓之。


(重者可)再服,(以)瘥(為度)。


〔嘉?證〕 (五)又,椒:溫,辛,有毒。


主風邪腹痛,寒痹。


溫中,去齒痛,堅齒發,明目,止嘔逆,滅瘢,生毛發,出汗,下氣,通神,去老,益血,利五臟。


治生產後諸疾,下乳汁。


久服令人氣喘促。


十月勿食,及閉口者大忌,子細黑者是。


秦椒白色也。


〔嘉?證〕 (六)除客熱,不可久食,鈍人性靈。


〔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4

蔓椒


主賊風攣急。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4

椿〈溫〉


(一)動風,熏十二經脈、五臟六腑。


多食令人神不清,血氣微。


〔嘉〕 (二)又,女子血崩及產後血不止,月信來多,可取東引細根一大握洗之,以水一大升煮,分再服便斷。


亦止赤帶下。


〔嘉〕 (三)又,椿俗名豬椿。


療小兒疳痢,可多煮汁後灌之。


〔嘉〕 (四)又,取白皮一握,倉粳米五十粒,蔥白一握,甘草三寸炙,豉兩合。


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頓服之。


小兒以意服之。


枝葉與皮功用皆同。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4


主疳痢,殺蛔虫。


又名臭椿。


若和豬肉、熱面頻食,則中滿,蓋壅經脈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4

郁李仁


(一)氣結者,酒服仁四十九粒,更瀉,尤良。


〔證〕 (二)又,破癖氣,能下四肢水。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4

胡椒


治五臟風冷,冷氣心腹痛,吐清水,酒服之佳。


亦宜湯服。


若冷氣,吞三七枚。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4

橡實


主止痢,不宜多食。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5

鼠李〈微寒〉


(一)主腹脹滿。


其根有毒,煮濃汁含之治 齒。


並疳虫蝕人脊骨者,可煮濃汁灌之食。


〔證〕 (二)其肉:主脹滿谷脹。


和面作餅子,空心食之,少時當瀉。


〔證〕 (三)其煮根汁,亦空心服一盞,治脊骨疳。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5


多食發蛔虫。


昔有南人修舍用此,誤有一片落在酒瓮中,其酒化為水味。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5

(榧)子〈平〉


(一)上主治五種痔,去三虫,殺鬼毒,惡疰。


〔卷〕 (二)又,患寸白虫人,日食七顆,經七日滿,其虫盡消作水即瘥。


〔卷?證〕 (三)按經:多食三升、二升佳,不發病。


令人消食,助筋骨,安榮衛,補中益氣,明目輕身。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5

藕〈寒〉


(一)上主補中焦,養神,益氣力,除百病。


久服輕身耐寒,不飢延年。


〔卷〕 (二)生食則主治霍亂後虛渴、煩悶、不能食。


長服生肌肉,令人心喜悅。


〔卷?嘉〕 (三)案經:神仙家重之,功不可說。


其子能益氣,即神仙之食,不可具說。


〔卷〕 (四)凡產後諸忌,生冷物不食。


唯藕不同生類也。


為能散血之故。


但美即而已,可以代糧。


〔卷?嘉〕 (五)(又),蒸食甚補益(五臟,實)下焦,令腸胃肥濃,益氣力。


與蜜食相宜,令腹中不生諸虫。


〔卷?嘉〕 (六)(亦可休糧)。


仙家有貯石蓮子及乾藕經千年者,食之不飢,輕身能飛,至妙。


世人何可得之。


凡男子食,須蒸熟服之,生吃損血。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5

蓮子〈寒〉


(一)上主治五臟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廿五絡血氣。


生吃(微)動氣,蒸熟為上。


〔卷?心?嘉〕 (二)又方,(熟)去心,曝乾為末,著蠟及蜜,等分為丸服。


(日服三十丸),令(人) 不飢。


學仙人最為勝。


〔卷?嘉〕 (三)若雁腹中者,空腹服之七枚,身輕,能登高涉遠。


采其雁(食)之,或糞於野田中,經年猶生。


〔卷?嘉〕 (四)又,或於山岩石下息、糞中者。


不逢陰雨,數年不壞。


〔卷?嘉〕 (五)又,諸飛鳥及猿猴,藏之於石室之內,其猿、鳥死後,經數百年者,取得之服,永世不老也。


〔卷?嘉〕 (六)其子房及葉皆破血。


〔卷?嘉〕 (七)又,根停久者,即有紫色。


葉亦有褐色,多采食之,令人能變黑如 。


〔卷〕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5

橘〈溫〉


(一)(穰):止泄痢。


食之,下食,開胸膈痰實結氣。


下氣不如皮也。


穰不可多食,止氣。


性雖溫,甚能止渴。


〔心?嘉〕 (二)皮:主胸中瘕熱逆氣。


〔心〕 (三)又,乾皮一斤,搗為末,蜜為丸。


每食前酒下三十丸,治下焦冷氣。


〔嘉〕 (四)又,取陳皮一斤,和杏仁五兩,去皮尖熬,加少蜜為丸。


每日食前飲下三十丸,下腹臟間虛冷氣。


香港腳衝心,心下結硬,悉主之。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6


味酸,不能食。


可以起盤。


〔心〕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6

橙〈溫〉


(一)去惡心,胃風:取其皮和鹽貯之。


〔證〕 (二)又,瓤:去惡氣。


和鹽蜜細細食之。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6

乾棗〈溫〉


(一)主補津液,養脾氣,強志。


三年陳者核中仁:主惡氣、卒疰忤。


〔心?嘉〕 (二)又,療耳聾、鼻塞,不聞音聲、香臭者:取大棗十五枚,去皮核;


蓖麻子三百顆,去皮。


二味和搗,綿裹塞耳鼻。


日一度易,三十余日聞聲及香臭。


先治耳,後治鼻,不可並塞之。


〔嘉〕 (三)又方,巴豆十粒,去殼生用。


松脂同搗,綿裹塞耳。


〔嘉〕 (四)又云,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


通九竅,補不足氣。


〔嘉〕 (五)生者食之過多,令人腹脹。


蒸煮食之,補腸胃,肥中益氣。


第一青州,次蒲州者好。


諸處不堪入藥。


〔心?嘉〕 (六)小兒患秋痢,與虫棗食,良。


〔嘉〕 (七)棗和桂心、白瓜仁、松樹皮為丸,久服香身,並衣亦香。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6

軟棗〈平〉


多食動風,令人病冷氣,發咳嗽。


〔卷?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6

蒲桃(葡萄)〈平〉


(一)上益臟氣,強志,療腸間宿水,調中。


〔卷?心〕 (二)按經:不問土地,但取藤,收之釀酒,皆得美好。


〔卷?嘉〕 (三)其子不宜多食,令人心卒煩悶,猶如火燎。


亦發黃病。


凡熱疾後不可食之。


眼暗、骨熱,久成麻癤病。


〔卷?心?嘉〕 (四)又方,其根可煮取濃汁飲之,(止)嘔噦及霍亂後惡心。


〔卷?嘉〕 (五)又方,女人有娠,往往子上衝心。


細細飲之即止。


其子便下,胎安好。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6

栗子


(一)生食治腰腳。


蒸炒食之,令氣擁,患風水氣不宜食。


〔嘉〕 (二)又,樹皮:主癉瘡毒。


〔嘉〕 (三)謹按:宜日中曝乾,食即下氣、補益。


不爾猶有木氣,不補益。


就中吳栗大,無味,不如北栗也。


其上薄皮,研,和蜜塗面,展皺。


〔嘉〕 (四)又,殼:煮汁飲之,止反胃、消渴。


〔嘉〕 (五)今有所食生栗,可於熱灰中煨之,令才汗出,即啖之,甚破氣。


不得使通熟,熟即擁氣。


生即發氣。


故火煨殺其木氣耳。


〔心?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7

覆盆子〈平〉


上主益氣輕身,令人發不白。


其味甜、酸。


五月麥田中得者良。


采其子於烈日中晒之,若天雨即爛,不堪收也。


江東十月有懸鉤子,稍小,異形。


氣味一同。


然北地無懸鉤子,南方無覆盆子,蓋土地殊也。


雖兩種則不是兩種之物,其功用亦相似。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7

芰實(菱實)〈平〉


(一)上主治安中焦,補臟腑氣,令人不飢。


仙家亦蒸熟曝乾作末,和蜜食之休糧。


〔卷?嘉〕 (二)凡水中之果,此物最發冷氣,不能治眾疾。


(令人臟冷),損陰,令玉莖消衰。


〔卷?心?嘉?證〕 (三)(可少食。


多食)令人或腹脹者,以薑、酒一盞,飲即消。


含吳茱萸子咽其液亦消。


〔卷?嘉?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7

雞頭子(芡實)〈寒〉


(一)主溫,治風痹,腰脊強直,膝痛。


補中焦,益精,強志意,耳目聰明。


作粉食之,甚好。


此是長生之藥。


與蓮實同食,令小兒不(能)長大,故知長服當亦駐年。


〔卷?心?嘉〕 (二)生食動風冷氣。


可取蒸,於烈日中曝之,其皮殼自開。


 卻皮,取人食,甚美。


可候皮開,於臼中舂取末。


〔卷?心?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7

梅實(烏梅)


(一)食之除悶,安神。


烏梅多食損齒。


〔心?嘉〕 (二)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


〔嘉〕 (三)又,大便不通,氣奔欲死:以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 去核,杵為丸,如棗大。


內下部,少時即通。


〔嘉〕 (四)謹按:擘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赤。


治瘧方多用之。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8

梅實(烏梅)


(一)食之除悶,安神。


烏梅多食損齒。


〔心?嘉〕 (二)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


〔嘉〕 (三)又,大便不通,氣奔欲死:以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 去核,杵為丸,如棗大。


內下部,少時即通。


〔嘉〕 (四)謹按:擘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赤。


治瘧方多用之。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8

木瓜〈溫〉


(一)上主治霍亂(嘔 ),澀痹風氣。


〔卷?證〕 (二)又,頑痹人若吐逆下(利),病轉筋不止者,(煮汁飲之甚食)。


〔卷?證〕 (三)腳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爛,研作漿粥樣,用裹痛處。


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熱裹便瘥。


煮木瓜時,入一半酒同煮之。


〔證〕 (四)(謹按):枝葉煮之飲,亦(治霍亂),去風氣,消痰。


每欲霍亂時,但呼其名字。


亦不可多食,損齒(及骨)。


〔卷?嘉〕 (五)又,臍下絞痛,可以木瓜一片,桑葉七枚炙,大棗三個中破,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頓服之即(瘥)。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8

楂子〈平〉


上多食損齒及損筋。


唯治霍亂轉筋,煮汁飲之。


與木瓜功相似,而小者不如也。


昔孔安國不識,而謂(梨)之不藏(者)。


今驗其形小,況相似。


江南將為果子,頓食之。


其酸澀也,亦無所益。


俗呼為 梨也。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8

柿〈寒〉


(一)主通鼻、耳氣,補虛勞不足。


〔心?嘉〕 (二)謹按:乾柿,濃腸胃,溫中,健脾胃氣,消宿血。


〔心?嘉〕 (三)又,紅柿:補氣,續經脈氣。


〔嘉〕 (四)又, 柿:澀下焦,健脾胃氣,消宿血。


作餅及糕,與小兒食,治秋痢。


〔嘉〕 (五)又,研柿,先煮粥欲熟,即下柿。


更三兩沸,與小兒飽食,並奶母吃亦良。


〔嘉〕 (六)又,乾柿二斤,酥一斤,蜜半升。


先和酥、蜜,鐺中消之。


下柿,煎十數沸,不津器貯之。


每日空腹服三五枚。


療男子、女人脾虛、腹肚薄,食不消化。


面上黑點,久服甚良。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8

芋〈平〉


(一)上主寬緩腸胃,去死肌,令脂肉悅澤。


〔卷?心〕 (二)白淨者無味,紫色者良,破氣。


煮汁飲之止渴。


十月已後收之,曝乾。


冬蒸服則不發病,余外不可服。


〔卷?嘉〕 (三)又,和(鯽魚、鯉)魚煮為羹,甚下氣,補中焦(良。


久食),令人虛,無氣力。


此物但先肥而已。


〔卷?嘉〕 (四)又,煮生芋汁,可洗垢膩衣,能潔白(如玉)。


〔卷?嘉〕 (五)又,煮汁浴之,去身上浮氣。


浴了,慎風半日許。


〔證?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8

茨(烏芋、荸薺)〈冷〉


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


可作粉食。


明耳目,止渴,消疸黃。


若先有冷氣,不可食。


令人腹脹氣滿。


小兒秋食,臍下當痛。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9

茨菰(慈姑)


(一)主消渴,下石淋。


不可多食。


吳人好啖之,令人患腳。


〔心?嘉〕 (二)又,發香港腳,癱緩風。


損齒,紫黑色。


令人失顏色,皮肉乾燥。


卒食之,令人嘔水。


〔心?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9

枇杷〈溫〉


(一)利五臟,久食亦發熱黃。


〔心?嘉〕 (二)子:食之潤肺,熱上焦。


若和熱炙肉及熱面食之,令人患熱毒黃病。


〔心?嘉〕 (三)(葉):卒嘔 不止、不欲食。


〔證〕 (四)又,煮汁飲之,止渴。


偏理肺及肺風瘡、胸面上瘡。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9

荔枝〈微溫〉


食之通神益智,健氣及顏色,多食則發熱。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9

柑子(乳柑子)〈寒〉


(一)堪食之,其皮不任藥用。


初未霜時,亦酸。


及得霜後,方即甜美。


故名之曰甘。


〔心?證〕 (二)利腸胃熱毒,下丹石,(止暴)渴。


食多令人肺燥,冷中,發流癖病也。


〔心?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5:59

甘蔗


主補氣,兼下氣。


不可共酒食,發痰。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2

石蜜(乳糖)〈寒〉


(一)上心腹脹熱,口乾渴。


波斯者良。


注少許於目中,除去熱膜,明目。


蜀川者為次。


今東吳亦有,並不如波斯。


此皆是煎甘蔗汁及牛乳汁,煎則細臼耳。


〔卷?嘉〕 (二)又,和棗肉及巨勝人作末為丸,每食後含一丸如李核大,咽之津,潤肺氣,助五臟津。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2

沙糖〈寒〉


(一)上功體與石蜜同也。


多食令人心痛。


養三虫,消肌肉,損牙齒,發疳 。


不可多服之。


〔卷?嘉?證〕 (二)又,不可與鯽魚同食,成疳虫。


〔卷?嘉〕 (三)又,不與葵同食,生流 。


〔嘉〕 (四)又,不可共筍食之,(使)筍不消,成症病心腹痛。


(身)重不能行履。


〔卷?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2

桃人(仁)〈溫〉


(一)殺三虫,止心痛。


〔嘉〕 (二)又,女人陰中生瘡,如虫咬、疼痛者,可生搗葉,綿裹內陰中,日三、四易,瘥。


亦煮汁洗之。


今案:煮皮洗之良。


〔心?嘉〕 (三)又,三月三日收花晒乾,杵末,以水服二錢匕。


小兒半錢,治心腹痛。


〔嘉〕 (四)又,禿瘡:收未開花陰乾,與桑椹赤者,等分作末,以豬脂和。


先用灰汁洗去瘡痂,即塗藥。


〔嘉〕 (五)又云,桃能發諸丹石,不可食之。


生者尤損人。


〔心?嘉〕 (六)又,白毛:主惡鬼邪氣。


膠亦然。


〔嘉〕 (七)又,桃符及奴:主精魅邪氣。


符,煮汁飲之。


奴者,丸、散服之。


〔嘉〕 (八)桃人:每夜嚼一顆,和蜜塗手、面良。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2

櫻桃〈熱〉


(一)益氣,多食無損。


〔嘉〕 (二)又云,此名「櫻」,非桃也。


不可多食,令人發暗風。


〔嘉〕 (三)溫。


多食有所損。


令人好顏色,美志。


此名「櫻桃」,俗名「李桃」,亦名「奈桃」者是也。


甚補中益氣,主水谷痢,止泄精。


〔證〕 (四)東行根:療寸白、蛔虫。


〔嘉?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2

杏〈熱〉


(一)主咳逆上氣,金創,驚癇,心下煩熱,風(氣)頭痛。


〔心?證〕 (二)面 者,取人去皮,搗和雞子白。


夜臥塗面,明早以暖清酒洗之。


〔嘉〕 (三)人患卒 ,取杏人三分,去皮尖熬,(搗作脂。


)別杵桂(心)一分,和如泥。


取李核大,綿裹含,細細咽之,日五夜三。


〔心?嘉〕 (四)謹按:心腹中結伏氣:杏仁、橘皮、桂心、訶梨勒皮為丸,空心服三十丸,無忌。


〔嘉〕 (五)又,燒令煙盡,去皮,以亂發裹之,咬於所患齒下,其痛便止。


熏諸虫出,並去風便瘥。


重者不過再服。


〔證〕 (六)又,燒令煙盡,研如泥,綿裹內女人陰中,治虫疽。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3

石榴〈溫〉


(一)實:主谷利、泄精。


〔心〕 (二)(東行根:療)疣虫白虫。


〔卷〕 (三)按經:久食損齒令黑。


其皮炙令黃,搗為末,和棗肉為丸,(空腹)日服三十丸,後以飯押,(日二服)。


斷赤白痢。


〔卷?心?嘉〕 (四)又,久患赤白痢,腸肚絞痛:以醋石榴一個,搗令碎,布絞取汁,空腹頓服之立止。


〔卷?嘉〕 (五)又,其花葉陰乾,搗為末,和鐵丹服之。


一年白發盡黑,益面紅色。


仙家重此,不盡書其方。


〔卷〕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3

梨〈寒〉


(一)除客熱,止心煩。


不可多食。


〔心?嘉〕 (二)又,卒咳嗽,以凍梨一顆刺作五十孔,每孔中內以椒一粒。


以面裹於熱灰中煨,令極熟,出停冷,去椒食之。


〔心?嘉〕 (三)又方,梨去核,內酥蜜,面裹燒令熟。


食之大良。


〔心?嘉〕 (四)又方,去皮,割梨肉,內於酥中煎之。


停冷食之。


〔心?嘉〕 (五)又,搗汁一升,酥一兩,蜜一兩,地黃汁一升,緩火煎,細細含咽。


凡治嗽,皆須待冷,喘息定後方食。


熱食之,反傷矣,令嗽更極不可救。


如此者,可作羊肉湯餅,飽食之,便臥少時。


〔嘉〕 (六)又,胸中痞塞、熱結者,可多食好生梨即通。


〔心?嘉〕 (七)(又雲),卒暗風,失音不語者,生搗(梨)汁一合,頓服之。


日再服,止。


〔心?嘉〕 (八)金瘡及產婦不可食,大忌。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3

林檎〈溫〉


(一)主谷痢、泄精。


東行根治白虫蛔虫。


〔證〕 (二)主止消渴。


好睡,不可多食。


〔嘉?證〕 (三)又,林檎味苦澀、平,無毒。


食之閉百脈。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3

李〈平〉


(一)主女人卒赤、白下:取李樹東面皮,去外皮,炙令黃香。


以水三升,煮汁去滓服之,日再驗。


〔心?嘉〕 (二)謹按:生李亦去骨節間勞熱,不可多食之。


臨水食之,令人發痰瘧。


〔心?嘉〕 (三)又,牛李:有毒。


煮汁使濃,含之治 齒。


脊骨有疳虫,可後灌此汁,更空腹服一盞。


〔嘉〕 (四)其子中人:主鼓脹。


研和面作餅子,空腹食之,少頃當瀉矣。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3

羊(楊)梅〈溫〉


(一)上主(和)臟腑,調腹胃,除煩憒,消惡氣,去痰實。


〔卷?嘉?證〕 (二)(亦)不可多食,損人(齒及)筋(也),然(甚能)斷下痢。


〔卷?嘉?證〕 (三)又,燒為灰,(亦)斷下痢。


其味酸美,小有勝白梅。


〔卷?嘉?證〕 (四)又,取乾者,常含一枚,咽其液,亦通利五臟,下少氣。


〔卷?證〕 (五)若多食,損人筋骨。


甚酸之物,是土地使然。


若南人北,杏亦不食。


北人南,梅亦不啖。


皆是地氣鬱蒸,令煩憒,好食斯物也。


〔卷?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3

胡桃〈平〉


(一)上(卒)不可多食,動痰(飲)。


〔卷?心?嘉〕 (二)案經:除去風,潤脂肉,令人能食。


不得多食之,計日月,漸漸服食。


通經絡氣,(潤)血脈,黑人鬢發、毛落再生也。


〔卷?心?嘉〕 (三)又,燒至煙盡,研為泥,和胡粉為膏。


拔去白發,敷之即黑毛發生。


〔卷?心〕 (四)又,仙家壓油,和詹香塗黃發,便黑如漆,光潤。


〔卷〕 (五)初服日一顆,後隨日加一顆。


至二十顆,定得骨細肉潤。


〔卷?嘉〕 (六)又方,(能差)一切痔病。


〔卷?心?嘉〕 (七)案經:動風,益氣,發痼疾。


多吃不宜。


〔卷〕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4

藤梨(獼猴桃)〈寒〉


上主下丹石,利五臟。


其熟時,收取瓤和蜜煎作煎。


服之去煩熱,止消渴。


久食發冷氣,損脾胃。


〔卷?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4


益心氣,主補中 諸不足氣,和脾。


卒患食後氣不通,生搗汁服之。


〔心?心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4

橄(橄欖)


主河豚毒,(煮)汁服之。


中此魚肝、子毒,人立死,惟此木能解。


出嶺南山谷。


大樹闊數圍,實長寸許。


其子先生者向下,後生者漸高。


至八月熟,蜜藏極甜。


〔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4

卷中

 

麝香


(一)作末服之,辟諸毒熱,煞蛇毒,除驚怪恍惚。


蠻人常食,似獐肉而腥氣。


蠻人云:食之不畏蛇毒故也。


〔證〕 (二)臍中有香,除百病,治一切惡氣疰病。


研了,以水服之。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4


(一)熊脂:微寒,甘滑。


冬中凝白時取之,作生,無以偕也。


脂入拔白發膏中用,極良。


脂與豬脂相和燃燈,煙入人目中,令失光明。


緣熊脂煙損人眼光。


〔證〕 (二)肉:平,味甘,無毒。


主風痹筋骨不仁。


若腹中有積聚寒熱者,食熊肉永不除差。


〔證〕 (三)其骨煮湯浴之,主歷節風,亦主小兒客忤。


〔證〕 (四)膽:寒。


主時氣盛熱,疳 ,小兒驚癇。


十月勿食,傷神。


〔證〕 (五)小兒驚癇 ,熊膽兩大豆許,和乳汁及竹瀝服並得,去心中涎良。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4


(一)牛者稼穡之資,不多屠殺。


自死者,血脈已絕,骨髓已竭,不堪食。


黃牛發藥動病,黑牛尤不可食。


黑牛尿及屎,只入藥。


〔嘉〕 (二)又,頭、蹄:下熱風,患冷人不可食。


〔嘉〕 (三)肝:治痢。


〔證〕 又,肝醋煮食之,治瘦。


〔嘉〕 (四)肚:主消渴,風眩,補五臟,以醋煮食之。


〔證〕 (五)腎:主補腎。


〔證〕 (六)髓:安五臟,平三焦,溫中。


久服增年。


以酒送之。


〔證〕 黑牛髓,和地黃汁、白蜜等分。


作煎服之,治瘦病。


恐是牛脂也。


〔嘉?證〕 (七)糞:主霍亂,煮飲之。


〔證〕 烏牛糞為上。


又小兒夜啼,取乾牛糞如手大,安臥席下,勿令母知,子、母俱吉。


〔嘉〕 (八)又,婦人無乳汁,取牛鼻作羹,空心食之。


不過三兩日,有汁下無限。


若中年壯盛者,食之良。


〔證〕 (九)又,宰之尚不堪食,非論自死者。


其牛肉取三斤,爛切。


將啖解槽咬人惡馬,只兩啖後,頗甚馴良。


若三五頓後,其馬獰 不堪騎。


十二月勿食,傷神。


〔證〕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3-3-9 16:05

牛乳〈寒〉


(一)患熱風人宜服之。


患冷氣人不宜服之。


〔嘉?證〕 (二)烏牛乳酪:寒。


主熱毒,止渴,除胸中熱。


〔證〕 羊 (一)角:主驚邪,明目,辟鬼,安心益氣。


燒角作灰,治鬼氣並漏下惡血。


〔嘉?證〕 (二)羊肉:溫。


主風眩瘦病,小兒驚癇,丈夫五勞七傷,臟氣虛寒。


河西羊最佳,河東羊亦好。


縱驅至南方,筋力自勞損,安能補益人?


〔嘉〕 (三)羊肉:妊娠人勿多食。


〔證〕 患天行及瘧人食,令發熱困重致死。


〔嘉〕 (四)頭肉:平。


主緩中,汗出虛勞,安心止驚。


宿有冷病患勿多食。


主熱風眩,疫疾,小兒癇,兼補胃虛損及丈夫五勞骨熱。


熱病後宜食羊頭肉。


〔證〕 (五)肚:主補胃病虛損,小便數,止虛汗。


以肥肚作羹食,三五度瘥。


〔嘉?證〕 (六)肝:性冷。


治肝風虛熱,目赤暗痛,熱病後失明者,以青羊肝或子肝薄切,水浸敷之,極效。


生子肝吞之尤妙。


〔證〕 主目失明,取 羊肝一斤,去脂膜薄切,以未著水新瓦盆一口,揩令淨,鋪肝於盆中,置於炭火上 ,令脂汁盡。


候極乾,取決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令香為末,和肝杵之為末。


以白蜜漿下方寸匕。


食後服之,日三,加至三匕止,不過二劑,目極明。


一年服之妙,夜見文字並諸物。


〔證〕 (七)其 羊,即骨歷羊是也。


常患眼痛澀,不能視物,及看日光並燈火光不得者,取熟羊頭眼睛中白珠子二枚,於細石上和棗汁研之,取如小麻子大,安眼睛上,仰臥。


日二夜二,不過三四度瘥。


〔證〕 (八)羊心:補心肺,從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虫如馬尾毛,長二三寸已來。


須割去之,不去令人痢。


〔證〕 (九)羊毛:醋煮裹腳,治轉筋。


〔嘉〕 (十)又,取皮去毛煮羹,補虛勞。


煮作 食之,去一切風,治腳中虛風。


〔證〕 (十一)羊骨:熱。


主治虛勞,患宿熱人勿食。


〔證〕 (十二)髓:酒服之,補血。


主女人風血虛悶。


〔證〕 (十三)頭中髓:發風。


若和酒服,則迷人心,便成中風也。


〔證〕 (十四)羊屎:黑人毛發。


主箭鏃不出。


糞和雁膏敷毛發落,三宿生。


〔證〕 (十五)白羊黑頭者,勿食之。


令人患腸癰。


一角羊不可食。


六月勿食羊,傷神。


〔證〕 (十六)謹按:南方羊都不與鹽食之,多在山中吃野草,或食毒草。


若北羊,一二年間亦不可食,食必病生爾。


為其來南地食毒草故也。


若南地人食之,即不憂也。


今將北羊於南地養三年之後,猶亦不中食,何況於南羊能堪食乎?


蓋土地各然也。


〔證〕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