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在易】
書名:醫學實在易
作者:陳修園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分類:綜合
品質:0%
序
醫道難言也,而於錯雜疑似之間,以一字括之,何其「易」甚,修園亦不欲示人以「易」。
然臨證立方之時,不曰《內經》,即曰仲景,聞者不解其何謂。
一遇夫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輩,遂心喜而來從之。
修園用是憂,憂其道之弗明,而因陋就簡,以徇時好,是之謂害道;
憂其道之弗明,而切指其「實在」之處為下手工夫。
舉八脈之顯證可見者為諸脈據,舉一證之確然不移者為諸證據,線索在手,操縱自如,「易」之至也。
示以「易」,欲人喜其「易」而讀之,讀之久,始知病有定名,方有定法,藥有專能,一一皆歸於「實者」。
一遇夫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輩,非若前此之心喜而來從也,道於以明。
修園著作甚富,任畿輔時,恆山大水,後民患寒疫,施方全活者不少。
道過江蘇中丞汪稼門,先生閱而許可,出是書而傳於海內。
今修園再到畿輔,兩旬而成此書,與前著迥殊。
吾知修園意喚醒刀圭家外,欲養生之君子,按八脈以定八證,如執羅金以定子午,目可睹,手可指,口可言,以為「易」則「易」矣。
淺識道人徐又庶拜題。
一、是書舉浮,沉、遲、數、細、大、短、長為脈之提綱,而以同類諸脈附之。
舉表、裡、寒、熱、虛、實、衰、盛為證之提綱,而以所屬諸證付之。
一線到底,為向來第一明晰之書。
一、是書論證後加詩一首,所以便於記誦,間有詩與論少異者,當研究其殊途同歸之妙一、是書止取明白不晦,包括不遺,不以工雅取勝。
其中有限於證方而不能合法者,不得不略變其體。
一、仲景《傷寒論》以六經提綱,而《金匱》為治雜病之書,則以病證之同類者合匯之。
其病、證、方、治可以互參,如百合、狐惑、陰陽毒合為一篇;
中風、歷節合為一篇;
血痹虛癆合為一篇之類是也。
此書以表、裡、寒、熱、虛、實、盛、衰八字為主,先列《傷寒》之表證,即以各病之屬表者合之,余皆準此。
其體例從《金匱要略》仿來。
蓋以六經鈴百病為不易之定法,以此病例彼病,為啟悟之捷法也。
一、此書采集《神農本經》、《內經》、《難經》、仲景、《千金》、《外台》、《聖濟》、《活人》各書之精華,及元明諸家、時賢諸作,擇其純粹者約千百言於尺幅之中,而又以時俗淺近之語出之。
人人可以共曉,即素未習醫,偶然得病,盡可粹按證用藥,絲毫不錯,妙在淺而易知也。
若平時精究此道,一得此書,可以執此書而括各書,且於無書處而悟有書,如在從難而得其所以易也。
仁者見仁,知者見知,此中味,惟此中人領之。
一、昔賢為秀才時,即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余於辛酉孟夏試令畿輔,次年秋抄回籍讀《禮》,戊辰仲春又到,除奉委辦公外,止是靜坐讀書。
因思補闕尚無定期,三十余年從事於醫,若能以此道公之於人,亦可起夭札而福蒼生,蓋以有待不若無待也。
一、是書成於保陽官舍,非以「易」示時醫。
蓋甚憫有病之家,不知擇醫,任醫所錯,以致輕者變重,重者立死。
不得不舉其大綱而示之以「易」,俾開卷了然,胸有成竹,然後與醫者周旋,一問答間,便知其賢否,而去取不誤耳。
己卯歸田後,從游諸子屢請付梓,余又恐此書過於平易,轉開簡便之門,遂於每證後節錄《內經》原文,以示窮流必溯其源,為中人以上說法。
余老矣,學問與年俱進,以為難則非難,以為「易」則非「易」也。
先大夫所著醫書十余種,惟公余四種,《傷寒論淺注》經手定刊行,其未刻諸書,莫不爭先睹為快。
先嚴在日檢《金匱淺注》稿本,數年精力,重加編纂,續付手民。
嘗命典曰:爾其勉承先志,盡刻遺書公於世,不宜私自秘也。
典敬識之,不敢忘。
歲辛丑,先刻《女科要旨》四卷,續檢諸遺稿。
有曾承。
先嚴命校對無訛者曰:《醫學實在易》凡八卷,謹繕本開雕,余編嗣出。
長孫男心典謹識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9%86%AB%E5%AD%B8%E5%AF%A6%E5%9C%A8%E6%98%93/index
【卷一】
【十二官】
《素問?靈台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按:此以脾胃合為一官,恐錯簡耳。
《靈樞?刺法補遺篇》云:脾者,諫議之官,知周出焉;
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補此方是十二官之數也。
【六臟六腑納甲詩】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大腸庚位原相屬,牡肺(《內經》云:「肺為牡臟。」辛方更可詳,壬水為膀胱腎癸合,三焦附丙膻(膻中即心包絡)丁藏(舊訣云:「三焦亦向壬中寄,胞絡同歸入癸方」,今欲張氏改正。)
陽干宜納陽之腑,陰(臟)配陰乾理自彰。
【內景說】
臟腑內景,各有區處。
咽喉二竅,同出一腕,異途施化。
喉竅俗名氣管,咽竅俗名食管。
喉系堅空,連接肺本,為氣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竅,以激諸脈之行,氣之要道,以行肌表臟腑者也。
咽系柔空,下接胃本,為飲食之路,水穀同下,並歸胃中,乃糧運之關津,以司六腑之出納者也。
喉下為肺,謂之華蓋,以覆諸臟,主呼吸出入,為人身之管龠。
肺之下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君主。
心有絲絡,上系於肺。
肺受清氣,下乃灌注。
心之下,有心包絡,即膻中也,象為仰孟,為心之外胃。
凡脾胃肝膽,兩腎膀胱,各有一系,系於包絡之旁,以通於心。
此下有膈膜,遮蔽濁氣,使不得上熏心肺。
膈膜之下有肝,肝之短葉中,有膽附焉,此喉之一竅也。
施氣運化,熏蒸流行,以成脈絡者如此。
咽至胃,長一尺六寸,通謂之咽門。
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為胃,主納受飲食。
胃之旁有脾,脾動則磨胃,食乃消化。
胃之左有小腸,小腸上口,即胃下口,左回疊積十六曲。
右有大腸,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亦盤十六曲,後趨肛門,以出滓穢。
膀胱當小腸下口,受小腸泌別,其汁清者滲入於此,粗者轉入大腸,臍下一寸,名水分穴,即指此而言也。
膀胱上面,無所入之竅,止有下口,其出其入,全假三焦之氣化施行,此咽之一竅也,資生氣血,轉化糟粕之出入者如此。
三焦之說,古今議論不一,但以字義求之則得矣。
夫所謂「三」者,取象三才,其腔腹周遭上下,全體包羅不遺也。
所謂「焦」者,火之象也,色赤屬陽之謂也。
其與心包絡相表裡者,以三焦為臟腑之外衛,心包絡為君主之外衛,猶乎帝闕之重城,故皆屬陽,均稱相火,而其脈絡,原自相通,故為表裡也。
腎有二,先天之本也,居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並,左腎為天一之水,右腎為地二之火。
諸家各立議論,前後迥不相同,然群言淆亂衷於聖,余惟以《內經》為主。
張隱庵與其徒朱濟公問答,於《內經》之旨,甚為曉暢,今錄於後。
朱濟公問曰:有云兩腎皆屬水,命門居兩腎之中,在脊之十四椎內,為三焦生氣之原,有如坎中之滿,此說甚為有理。
曰:此不經之語耳。
夫醫道始於黃岐,臟腑血氣之生始出入,非生知之聖,孰能究其精微,奈何後學不體認聖經,反好為異說。
夫人之始終胚胎,猶太極耳。
三月而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而生兩儀,天一之水生木,木生火;
地二之火生土,土生金;
是先天止有水火,後天始備五行,五行之中有二火,合而為三陰三陽,以配六臟六腑。
故《靈樞?本樞篇》曰:「少陽屬腎(此「腎」字指右腎,)腎上連肺(此「腎」字指左腎,)故將兩臟。
蓋少陽乃三焦之生氣,發於右腎,上合包絡,為相火之原,左腎屬水,上連於肺,故為兩臟也。
(右腎而上合左膻,左腎而上連右肺,是陰陽水火互換互根之道。)
又《本臟篇》曰:腎合於膀胱三焦,《素問?咳論》曰: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
是《內經》止曰腎,而原無命門之名。
蓋以一腎合三焦,一腎合膀胱,是為兩臟而配合兩腑者也。
夫人秉陰陽水火而生,若以兩腎象坎,取其中滿,而名命門,將何臟以象離,取其中虛,而又名何物乎。
學人不可為前人所惑。
濟公復問曰:《難經》謂右腎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
師言為相火生氣之原,是左腎主水,右腎主火,精水止生於左,而胞當偏於右矣。
曰:非此之謂也。
夫天地陰陽之道,在無形之氣,曰陰曰陽,有形之氣,曰水曰火,在人之元神,曰氣曰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腎之氣,交相貫通,左右皆有精有氣,水即是精,火即是氣,陰陽水火,互相資生,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矣。
夫藏精系胞之說,亦不過分別男女而言。
然五臟主藏精,在女子未嘗無精。
胞為血海,膀胱為胞之室,在男子亦未嘗無胞者也。
胞之所系,蓋言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系於右,乃氣之所感,非胞之連絡於右腎也。
如云:日月星辰系焉,亦大氣之所載,日月營運,星移斗轉,又何嘗有所系帶乎。
【心說】
心,火臟,身之主,神明之舍也。
《小篆》嘗言:心字,篆文只是一倒火字耳。
蓋心,火也,不欲炎上,故顛倒之,以見調燮之妙也。
祝無功曰:庖氏一畫,直豎之則為?,左右倚之則為?為??,縮之則為?,曲之則乙,乙?圓而神,一???方以直。
世間字變化浩繁,未有能外一???架構之者,獨心字欲動欲流,圓妙不居,出之乎一???之外,更索一字與作對不得。
正以「心」者「新」也,神明之官,變化而日新也。
心主血脈,血脈日新,新新不停則為平人,否則病矣(其合脈也,其榮色也,開竅於舌。
【肝說】
肝木臟,魂所藏也。
肝者干也,以其體狀有枝干也。
又位於東方,而主生氣。
時醫昧其理,反云肝無補法,宜涼伐。
只泥木克土之一說,而不知後天八卦配《河圖》之象,三八為爪居東,即後天震巽之位,巽上坤下則為觀。
《易》曰:「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上坤下震,則為復。」
《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為義大矣哉。」
(其合筋也,其榮爪也,開竅於目。
【脾說】
脾為土臟,藏意與智,居心肺之下,故從卑。
又脾者裨也,裨助胃氣,以化穀也。
《經》云:「納穀者昌。」
其在此乎(其合肉也,其榮唇也,開竅於口。
【肺說】
肺,金臟,魄所藏也。
肺者,沛也,中有二十四孔,分布清濁之氣,以行於諸臟,使沛然莫御也。
《內經》曰:「肺惡寒」。
又曰:「形寒飲冷則傷肺。」
勿只守土克金之一說也
(其合皮也,其榮毛也,開竅於鼻。
【腎說】
腎,水臟,藏精與志,華元化謂:為性命之根也。
又:「腎者,任也,主骨而任周身之事,故強弱系之。」
《甲乙經》曰:「腎者,引也,能引氣通於骨髓。」
《卮言》曰:「腎者,神也,妙萬物而言也。」
(其合骨也,其榮發也,開竅於二陰。
【胃說】
胃屬土,脾之腑也,為倉廩之官,五穀之府,故從田,田乃五穀所出,以為五穀之市也。
又胃者衛也,水穀入胃,游溢精氣,上出於肺,暢達四肢,布護周身,足以衛外而為固也
【膽說】
(字從詹,不從旦。
膽音檀,乃口脂澤也,與膽不同。
今從膽者,乃傳襲之誤也膽屬木,肝之腑也,為中正之官,中精之府,十一經皆取決於膽。
人之勇、卻、邪、正,於此詹之,故字從詹。
又膽者擔也,有膽量方足以擔天下之事。
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膽附於肝之短葉間,仁者必有勇也。
【大腸小腸說】
大腸,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屬金,為肺之腑。
小腸,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屬火,為心之腑。
人納水穀,脾化氣而上升,腸則化而下降。
蓋以腸者暢也,所以暢達胃中之氣也。
腸通暢則為平人,否則病矣。
【三焦說】
三焦者,上、中、下三焦之氣也。
焦者,熱也,滿腔中熱氣布護,能通調水道也,為心包絡之腑,屬火。
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
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
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
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故曰「決瀆之官」。
【手心主說(即心包絡)】
心乃五臟六腑之大主,其包絡為君主之外衛,相火代君主而行事也,所以亦有「主」名。
何以系之以手,蓋以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手三陽之脈散給心包,是手與心主合,故心包絡稱「手心
【膀胱說】
膀胱屬水,為腎之腑。
《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言其能得氣化而津液外出滋潤於皮毛也。
若水道之專司,則在三焦之腑,故《經》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言其熱氣布護,使水道下出而為溺也。
《內經》兩「出」字,一為外出,一為下出,千古罕明其旨,茲特辨之。
又膀者旁也,胱者光也,言血氣之元氣足,則津液旁達不窮,而肌腠皮毛皆因以光澤也。
【命門說】
人之強弱壽夭,全系命門。
命門不是右腎,亦非兩腎中間,更非督脈十四椎下命門之俞穴。
考之《內經》,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靈樞》「結根篇」、「衛氣篇」、《素問?陰陽離合論》三說俱同。
後讀《黃庭經》云:「上有黃庭下關元,後有幽門前命門。」方悟其處。
凡人受生之初,先天精氣,聚於臍下,當關元、氣海之間。
其在女者,可以手捫而得,俗名產門,其在男者,於泄精之時,自有關闌知覺,此北門鎖龠之司,人之生命處也。
又考越人「七衝門」之說,謂飛門,唇也;
戶門,齒也;
吸門,會厭也;
賁門,胃之上口也;
幽門,太倉下口也;
闌門,小腸下口也;
魄門,肛門也。
便溺由氣化而出,又增溺竅為氣門。
凡稱之曰門,蓋指出入之處而言也。
況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會之際,男之施由此門而出,女之受由此門而入,及胎元既足,復由此門而生,故於八門之外,重之曰命門也。
古人標此名目,欲養生家知所專重,醫者若遇元氣虛脫之證,或速灸關元,氣海,或速投肉桂、附子、以為起死回生之計,非以命門乎列臟腑之中也。
【附錄高士宗部位說】
(先生諱世 注《靈樞》,《素問》二種行世。
部位者,頭、面、胸、背、脅、腹、手、足,各有所屬之部,所主之位也。
頭為三陽之首,三陽者,太陽也。
自印堂至額顱,上顛頂,從腦下項皆足太陽經脈之部,故曰頭為三陽之首也。
兩顴屬腎,《刺熱論》云:「色榮顴骨,其熱內連腎也。」
兩目為肝之竅,而五臟精華皆注於目,故瞳神屬腎,黑目屬肝,白眼屬肺,內外?肉屬心,眼包屬脾。
兩鼻為肺竅,而位居中央,又屬乎脾,鼻內口鼻交通之處,則為頏顙,又為畜門。
乃肝肺相交之部也。
口為脾竅,內外唇肉,脾所主也。
舌為心苗,齒為骨余,而齒齦則為牙床,又屬乎胃。
舌之下腮之內,為廉泉、玉英,乃水液之上源也。
耳為腎竅,又心亦開竅於耳。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中,循鼻外,入齒中,挾口環唇。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上抵頭角,循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此頭面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頭面以下,前有咽喉,後有頸項,喉居右,咽居左,喉為氣管而硬,咽為食管而軟。
咽喉之中,則為吭嗓,吭嗓之上,則為舌本,舌本居下?之盡,而上?之盡,則為小舌,所謂會厭也。
太陰脾脈絡舌本,少陰腎脈絡舌本,陽明胃脈絡舌本。
咽喉之外,則有動脈,居乎兩旁,所謂人迎之脈,乃胃足陽明之脈也。
人迎之下,鎖骨空處,則為缺盆,肺所主也。
又陽明經脈行身之前,自面部而至胸膈,皆陽明經脈所主也。
缺盆之下,兩乳之上,謂之膺中,膺中之中,謂之上膈,即上焦也。
《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也。」
上膈而下,謂之膈中,即胸膈也。
胸膈之間,謂之膻中,膻中即心包絡也。
心包主血,主脈橫通四布,包絡之下,即有胃絡,兩絡而相通,橫布於經絡之間。
胸乃心主之宮城,而包絡包乎心之外。
肺為五臟之長,而蓋乎心之上。
心窩之下,謂之中焦,胃有三焦,上焦之旁,即上脘也,中焦之旁,即中脘也,下焦之旁,即下脘也。
頭面之下,後有頸項,項之中央,名為風府,項之兩旁,名為風池,項下高聳大椎,乃脊骨之骨一椎,第自脊而下,至七節之兩旁,名為鬲俞。
《經》云:「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以明鬲俞之穴,乃心氣之游行出入,而太陽經脈行身之背,此胸背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胸膈之下,腹也,胸膈下側,脅也。
前胸後背,而脅則居胸背之間,行身之側,脅之上為腋,脅之下為季脅。
太陽行身之背而主開,陽明行身之前而主闔,少陽行身之側而主樞。
舍開則不能闔,舍闔則不能開,舍樞則不能為開闔,是樞者,乃開闔之關鍵也。
大腹名為坤土,坤土,太陰之脾土也。
大腹之上,下脘之間,名為中土,中土,陽明之胃土也。
大腸名回腸,盤旋於腹之左右,小腸居大腸之前,臍乃小腸之結總,而貼臍左右,乃衝脈所出。
《經》云:「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是也。」臍之下則為小腹,小腹兩旁,名為少腹。
小腹者,少陰水臟,膀胱水腑之所屬也。
少陰者,厥陰肝臟,胞中血海之所居也。
血海居膀胱之外,名曰胞中,膀胱居血海之內,故曰膀胱者,胞之室也。
從小腹而入前陰,乃少陰、太陰、陽明三經之屬。
《經》云:「腎開竅於前後二陰。」是前陰者,屬少陰也。
《經》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又:「陽明主潤宗筋。」是前陰又屬太陰,陽明也,陰囊卵核,乃厥陰肝經之所屬,故《經》云:「厥陰病則舌卷囊縮。」
舌卷手厥陰,囊縮足厥陰也。
又云:「厥陰氣絕,則卵上縮而終。」此脅腹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兩手兩足曰四肢,兩手之上,則有肘腋,兩足之上,則有?脾,兩肘兩腋兩兩脾名曰八溪。
從臂至手,乃手太陰肺金所出,而兼手少陰厥陰,此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也。
從足至股,乃足太陰脾經所出,而兼足少陰厥陰,此足之三陰,從足走腹也。
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交相貫通,行於周身,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是手三陰三陽而循行於手臂矣。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是足三陽三陰而循行於足股矣。
此手足之部位,各有所屬也。
【經絡易知】
十二經脈起止圖
十二經脈起止圖
十六絡穴圖
十六絡穴圖
(圖缺)
【經絡說】
上二圖則得矣。
手太陰肺脈,起於中焦(腋旁中府穴。)橫出腋下,循臂內,出手大指(少商穴,)歷次指而交於手陽明之大腸。
大腸之脈,起於手大指之次指(商陽穴),循臂外,入缺盆,上面,挾鼻孔(鼻旁迎香穴,)而交於足陽明胃脈。
胃脈起於鼻 中(目下承泣穴,)至?顱,循喉嚨,下膈挾入膝臏,下足跗,出足大趾(次指厲兌穴,)而交於足太陰之脾脈。
脾脈起於足大趾(隱白穴,)上膝投之前,入腹,上膈,連舌本,注心中,循腋下(大包穴,)而交於手少陰之心脈。
心脈起於心中(出腋下極泉穴,)上肺,挾咽,出腋下,循?內,抵掌骨,注手小指之內(少商穴,而交手太陽之小腸。小腸之脈,起於手小指(少澤穴,)出手踝,循?外,交肩上,入耳中(聽宮穴至目內?,而交於足太陽之膀胱。
膀胱之脈,起於目內?(晴明穴,)從頭下項脊,循背膂,下腿後,至足小指外側(至陰穴,)而交於足少陰之腎脈。
腎脈起於足小指,循足心(涌泉穴,)上股,貫脊,上貫肝膈,入肺,挾舌本,注胸中(胸前俞府穴,)而交於手厥陰之心包。
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出乳後天池穴,)循胸,出脅,入肘,循臂,過掌中(注手中指中衝穴,)循小指之次指,而交於手少陽之三焦。
三焦起於手小指之次指(即名指也,關衝穴,)循手臂,出臂外,貫肘,上肩,入耳中,出耳前後(上眉尾絲竹空穴,)至目銳 ,而交於手少陽之膽脈。
膽脈起於目銳?(瞳子?穴,)循耳後至肩,合缺盆,下胸中,過季脅,出膝,循足跗(下足四指竅陰穴,出足大指,而交於足厥陰之肝脈。肝脈起於足大指叢毛之際大敦穴,從?股而上,過陰器,抵小腹,上入乳下(期門穴,)而交於手太陰之肺脈,是為十二經脈之一周,乃頭面、胸背、手足各有所屬,而為周身之部位。
【十二經詩】
手三陰從臟行於手,從手行頭是手三陽。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上腹要參詳
(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皆從臟走至手。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皆從手走至頭。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皆從頭下走至足。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皆從足上走入腹。十二經外又有督脈起自屏翳穴,至唇內上齦交穴止。任脈起自會陰穴,至下齦交穴止。合上十二經,共十四經。)
【十六絡詩】
肺經列缺絡,偏歷屬大腸。
胃有豐隆給,脾則公孫詳。
心經絡通裡,支正屬小腸。
飛揚膀胱絡,腎絡大鐘彰。
內關手心主,外關三焦藏。
膽絡光明穴,蠡溝肝莫忘。
任脈屏翳會,督脈絡長強。
更有大包脾大絡,胃(之大)絡虛裡在左旁。
(諸經之絡唯一,而脾胃之絡各二,何也,蓋以臟腑為脾胃之本,十二經皆以受氣也。
【十二經氣血流注詩(舊本)】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
【十二經氣血多少詩】
多血多氣君須記,手經大腸足經胃,少血多氣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
多血少氣分四經,膀胱小腸肝包系。
【四診易知】
望,聞,問,切,謂之四診,茲采各書之要言不煩者,而列於下。
【望色說】
額心、鼻脾、左頰肝、右頰肺、顴腎,面上之部位可察也。
肝青,肺白,心赤,脾黃,腎黑,面上之五色可察也。
部位察其相生相克,五色察其有神無神。
大抵外感不妨滯濁,久病忌呈鮮妍,惟黃色見於面目,既不枯槁,又不浮澤,為欲愈之候。
【望色詩】
春夏秋冬長夏時,青黃赤白黑隨宜,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顴鼻主脾,察位須知生者吉,審時若遇克堪悲,更於黯澤分新舊,隱隱微黃是愈期
(按:《內經》以顴骨屬腎等句,與此互異。此從幼科面上圖說錄出,雖云簡便,須當以《內經》為主,高士宗部位說宜熟讀之
【辨舌說】
望色外又有辨舌之法,舌上無苔為在表,鮮紅為火,淡白為寒(指無苔言。)
若有白苔為半表半裡,黃苔為在裡,黑苔病入少陰多死。
苔潤有潤者為寒,苔燥無液者為火。
舌上無苔,如去油豬腰子為亡液,名鏡面舌,不治。
又宜與病證相參,不可執一。
【辨舌詩】
舌上無苔表證輕,白苔(半表)半裡古章程,熱(證舌色)
紅寒(證舌色)淡參(看其)枯(津枯而紅,熱證無疑。否則再辨。)潤(色淡而潤,寒證無疑,否則再辨,)
陰黑(少陰熱化舌黑,宜黃連雞子湯、大承氣湯。少陰寒化舌黑,宜白通湯、通脈四逆湯。)
陽黃(陽明證舌苔黃實者可下,虛而不實者不可下辨死生。
全現光瑩陰已脫(舌無苔,如去油豬腰,名鏡面舌,不治,)
微籠本色氣之平(淡紅中微籠些少白苔,為胃氣無,病舌也,)
前人傳有三十六(《金鏡?三十六舌》,)采摘多歧語弗精。
氣衰言微者為虛,氣盛言厲者為實。
語言首尾不相顧者為神昏,狂言怒罵者為實熱,痰聲漉漉者死。
新病聞呃者為火逆,久病聞呃者為胃絕。
大抵語言聲音不異於平時為吉,反者
【聞聲詩】
言微言厲盛衰根,譫語實邪(胃有燥屎,)錯語(首尾不相顧而錯亂為神)?,虛呃痰鳴非吉兆,聲音變舊恐離魂。
【其二(僧自性著)】
肝怒聲呼心喜笑,脾為思念發為歌,肺金憂慮形為哭,腎主呻吟恐亦多。
【問證說】
問證是醫家第一要事,李士材三書言之詳矣,茲集隘不能多登,止取張景岳「十問」而
【問證詩】
(出《景岳全書》,張心在改訂)
一問寒熱二問汗(問其寒熱多寡,以審陰陽,細辨真假,問其汗之有無,以辨虛寒,以別虛實,)
三問頭身四問便,(問其頭痛為邪甚,不痛為正虛,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問其身之部位以審經絡,亦以一身重痛為邪甚,軟弱為正虛。問其小便紅白多少,大便秘溏、清穀、清水,以別寒熱虛實,)
五問飲食六問胸(問飲食以察其胃氣之強弱,問胸者茲胃口而言也。濁氣上干,則胸滿痛為結胸,不痛而脹連心下為痞氣,七聾八渴俱當辨,(問聾者,傷寒以辨其在少陽與厥陰,雜病以聾為重,不聾為輕也。問渴者,以寒熱虛實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飲者為寒,口中熱,引飲不休者為熱,大渴譫語不大便者為實,時欲飲水,飲亦不多,二便通利者為虛證,)
九問舊病十問因,(問舊病以知其有夙疾與否,問其致病之因以為用藥之準,)再兼服藥參機變(表、裡、寒、熱,補瀉之中自有神機變化之妙。)
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婦人以經為主,問其有無遲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與否。)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小兒欲作痘疹與外感同,宜辨其手中指,足脛,耳後筋色為據。
【切脈說】
診脈必以《內經》為主,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言脈,見散於各章節之中者,字字精切。
至於《傷寒論》中平脈,辨脈二篇則又為叔和所增,亦瑕瑜參半耳。
茲先以時行而不悖於古者,舉其大要,使人樂從其易。
後錄《內經?脈要精微論》一節,而詳注之,俾學人無忽於所易,無憚於所難。
【《內經》分發臟腑】
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
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
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右關:(內以候脾,外以候胃。)
右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
【王叔和分發臟腑】
左寸:(心,小腸。)
左關:(肝,膽。)
左尺:(腎,膀胱。)
右寸:(肺,大腸。)
右關:(脾,肺。
右尺:(命門,三焦。
【李瀕湖分發臟腑】
左寸:(心,膻中。)
左關:(肝,膽。)
左尺:(腎,膀胱,小腸。)
右寸:(肺,胸中。)
右關:(胃,脾。)
右尺:(腎,大腸。
【張景岳分發臟腑】
左寸:(心,膻中。)
左關:(肝,膽。)
左尺:(腎,膀胱,大腸。)
右寸:(肺,胸中。)
右關:(脾,胃。)
右尺:(腎,小腸。
【寸關尺分診三焦】
寸:(宗氣出於上焦,寸脈以候之。)
關:(榮氣出於中焦,關脈以候之。)
尺:(衛氣出於下焦,尺脈以候之。
愚按:大小二腸,《經》無明訓,其實尺裡以候腹,腹者大小腸與膀胱俱在其中。
王叔和以大小二腸配於兩寸,取心肺與二腸相表裡之義也。
李瀕湖以小腸配於左尺,大腸配於右尺,上下分屬之義也。
張景岳以大腸宜配於左尺,取金水相從之義,小腸宜配於右尺,取火歸火位之義也。
俱皆近理,當以病證相參。
如大腸秘結,右尺宜實,今右尺反虛,左尺反實,便知金水同病也。
小便熱淋,左尺宜數,今左尺如常,而右尺反數者,便知相火熾盛也。
或兩尺如常,而脈應兩寸者,便知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也。
一家之說,俱不可泥如此。
況右腎屬火,即云命門亦何不可,三焦鼎峙兩腎之間,以應地運之右轉,即借診於右尺,亦何不可乎。
【脈法統論】
何謂無病之脈。
一息四至是也。
何謂五臟平脈?心宜洪,肺宜澀,肝宜弦,脾宜緩,腎宜沉。
又兼一?沖和之氣,為胃氣是也。
何謂四時平脈。
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澀(又謂之「毛」,)冬宜沉(又謂之「石」,)四季之末宜和緩是也。
何謂男女異脈。
男為陽,宜寸大於尺;
女為陰,宜尺大於寸是也,何以知婦人有孕之脈。
尺大而旺,或心脈大而旺是也(「神門」穴脈甚動為有子,一云:心脈大為男,右尺大為女。)
何以知婦人血崩。
曰:尺內虛、大、弦、數是也。
何以知婦人之半產。
曰:診得革脈是也。
何以知婦人之產期。
曰:脈之離乎經常是也。
何以知婦人之無子。
曰:尺脈微弱而澀,小腹冷,身惡寒是也。
小兒之脈何別。
曰:以七至為準也。
【持脈秘旨】
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
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何苦張大其言,以人命為戲乎。
張心在先生,余未識面,而神交久之。
其著持脈大法,取八脈為綱,與舊說八脈稍異,皆其顯然可見者為據。
非若李瀕湖,張石頑等,以二十八字為憑空掠影之談。
一曰浮,浮者輕手著於皮膚之上而即見,為表病也。
一曰沉,沉者重手按於肌肉之上而始見,為裡病也。
浮沉二脈,以手之輕重得之,此其顯而易見也(一呼脈來二至,一吸脈來二至,一呼一吸名為一息,一息脈來四至為平人無病之脈,否則病矣。)
一曰遲,遲者一息脈來二、三至,或一息一至,為寒病也。
一曰數,數者一息脈來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為熱病也。
遲數二脈,以息之至數辨之,又顯而易見也。
一曰細,細者脈狀細小如線,主諸虛之病也。
一曰大,大者脈狀粗大如指,主諸實之病也。
細大二脈,以形象之闊窄分之,又為顯而易見也。
一曰短,短者脈來短縮,上不及於寸,下不及於尺,為素稟之衰也。
一曰長,長者脈來迢長,上至魚澤際,下至尺澤,為素稟之盛也。
長短二脈,以部位之過與不及驗之,又為顯而易見也。
又有互見之辨,浮而數為表熱,浮而遲為表寒,沉而數為裡熱,沉而遲為裡寒。
又於表、裡、寒、熱四者之中,審其為細,則屬於虛,審其為大,則屬於實。
又須於表、裡、寒、熱、虛、實六者之中,審其為短,知為素稟之衰,療病須兼培其基址,審其為長,知為素稟之盛,攻邪必務絕其根株。
此憑脈治病之秘法也。
客曰:信如前法,則古人所傳許多脈象,可以盡棄而不言歟。
余曰:以此八脈為綱,余脈即於八脈中認其兼見之象,亦易易與耳,棄之可也,不棄之亦可也。
【新著八脈四言詩】
四言脈訣,始於崔紫虛真人,李瀕湖改訂之,李士材又改訂之。
近日如《馮氏錦囊》諸本,各有增刪,然非繁而無緒,即簡而不該,且囿於王叔和、高陽生、滑伯仁舊說,臚列愈多,而指下愈亂,皆非善本。
余取顯然可見之八脈為綱領,而以兼見之脈為條目,韻以四言,俾讀者有得心應手之妙。
浮為主表,屬腑屬陽,輕手一診,形象彰彰,浮而有力,洪脈火煬(主火)。
浮而無力,虛脈氣傷(主氣虛。)
浮而虛甚,散脈靡常(主氣血散。)
浮如蔥管,芤脈血殃(主失血。)
浮如按鼓,革脈外強(外強中空,較芤更甚,主陰陽不交。)
浮而柔細,濡脈濕妨(主濕。)
浮兼六脈,疑似當詳。
沉為主裡,屬臟屬陰,重手尋按,始了於心。
沉而著骨,伏脈邪深(主問?邪。)
沉而底硬(與革脈同,但革浮而牢沉,)
牢脈寒淫(主寒實。)
沉而細軟,弱脈虛尋(主血虛。)
沉兼三脈,須守規箴。
遲為主寒,臟病亦是(仲景云:遲為在臟。《脈經》云:遲為寒。)
三至二至,數目可揣。
遲而不愆(稍遲而不愆四至之期,)
緩脈最美(無病。)
遲而不流(往來不流利,)
澀脈血痞(主血少。)
遲而偶停(無定數,)
結脈郁實,(主氣鬱痰滯。)
遲止定期(促者,數中一止也。結者,遲中一止也。皆無定數,若有定數,則為代矣。大抵代脈在三、四至中,其止有定數。)
代脈多死(主氣絕,惟孕婦見之不妨。)
遲兼四脈,各有條理。
數為主熱,腑病亦同(仲景云:數為在腑。《脈經》云:數為熱。)
五至以上,七(至)八(至)人終。
數而流利,滑脈痰蒙(主痰主食,若指下清,則主氣和。)
數而牽轉,緊脈寒攻(主寒主痛。數而有止,促脈熱烘(主陽邪內陷。)
數見於關(關中如豆搖動,)
動脈崩中(崩中脫血也,主陰陽相搏。)
數見四脈,休得朦朧。
細主諸虛,蛛絲其象,脈道屬陰,病情可想。
細不顯明,微脈氣殃(主陰陽氣絕。)
細而小浮(細者,脈形之細如絲也,小者,脈勢之往來不大也,且兼之以浮,即昔人所謂如絮浮水面是也,)
濡脈濕長(主濕亦主氣虛,浮脈亦兼之。)
細而小沉,弱脈失養(血虛,沉脈亦兼之。)
細中三脈,須辨朗朗。
大主諸實,形闊易知,陽脈為病,邪實可思。
大而涌沸,洪脈熱司(主熱盛,亦主內虛,浮脈亦兼之。)
大而兼硬,實脈邪持(主實邪。)
大兼二脈,病審相宜。
短主素弱,不由病傷,上下相準,縮而不長。
諸脈兼此,宜補陰陽。
動脈屬短,治法另商。
長主素強,得之最罕,上魚入尺(上魚際,下尺澤,)迢迢不短。
正氣之治,長中帶緩。
若是陽邪,指下涌沸。
中見實脈,另有條款。
以上八脈,顯然可見。
取其可見者為提綱,以推其所不易見,則不顯者皆顯矣。
八脈相兼,亦非條目之所能盡,皆可以此法推之。
【七怪脈四言詩】
雀啄連連,止而又作(肝絕。)
屋漏水流,半時一落(胃絕。)
彈石沉弦,按之指搏(腎絕。)
乍密乍疏,亂如解索(脾絕。)
本息(息,不動也)末搖,魚翔相若(心絕。)
蝦游冉冉,忽然一躍(大腸絕。釜沸空浮,絕無根腳肺絕。七怪一形,醫休下藥)
此言五臟絕脈也,六腑中獨言大腸與胃者,以其屬於陽明,為一身之最重者也。
【婦人科診脈四言詩】
婦人之脈,尺大於寸,尺脈澀微,經愆定論。
三部如常,經停莫恨。
尺或有神,得胎如愿(左尺大為男,右尺大為女。)
婦人有胎,亦取左寸(手少陰盛為有子,)
不如神門(神門穴為心脈所過,左大為男,右大為女,)占之不遁。
月斷病多,六脈不病,體弱未形,有胎可慶。
婦人經停,脈來滑疾,按有散形,三月可必,按之不散,五月是實,和滑而代,二月為率。
婦人有孕,尺內數弦。
內崩血下,革脈亦然,將產之脈,名曰離經(離時常脈,)內動胎氣,外變脈形。
新產傷陰,出血不止,尺不上關,十有九死,盡弱而澀,腸(小腸也)冷惡寒,年少得之,受孕艮難,年大得之,絕產血干。
【小兒驗紋按額診脈四言詩】
五歲以下,脈無由驗,
食指三關(第一節寅位為風關,第二節卯位為氣關,第三節辰位為命關,以男左女右為則,)脈絡可見,熱占紫紋,傷寒紅像,青驚白疳,直同影響。
隱隱淡黃,無病可想。
黑色曰危,心為怏怏。
若再風關,病輕弗忌。
若在氣關,病重留意。
若在命關,危急須記。
脈紋入掌,內鉤之始,彎裡風寒,彎外積致(食積致病。)
五歲以上,可診脈位(以一指按其寸、關、尺,)指下推求,大率七至,加則火門,減則寒類,余照《脈經》,求之以意,更有變蒸,脈亂汗熱,不食汗多,或吐或瀉,原有定期,與病分別。
疹痘之初,四末寒徹,面赤氣粗,涕淚弗輟。
半歲小兒,外候最切,按其額中(以名、中、食三指候於額前,眉端,發際之間,食指近發為上,名指近眉為下,中指為中,)病情可晰,外感於風,三指俱熱,內外俱寒,三指冷冽,上熱下寒,食中(二)指熱。
設若夾驚,名中(二)指熱,設若食停,食指獨熱。
【診脈別解一】
輕下手於皮膚之上曰「舉」,以診心肺之氣也(心肺為陽,浮而為上。)
略重按於肌肉之間曰「按」,以診脾胃之氣也(脾胃居中,故其氣應乎中。)
重手推於骨肉之下曰「尋」,以診肝腎之氣也(肝腎為陰,沉而在下。
【診脈別解二】
兩手六部皆為肺脈,肺為臟腑之華蓋,凡一切臟腑病,其氣必上熏於肺,而應之於脈。
如心病六脈必洪,肝病六脈必弦,腎病六脈必沉,肺病六脈必澀,脾病六脈必緩。
(是怠緩,不是和緩。)
按之指下濁者為邪甚,清者為正復。
有神者吉,無神者凶,有力者為熱為實,無力者為虛為寒,此為最驗。
李瀕湖云:「脈者臟腑之氣,非臟腑所居之地也。」
余每見時醫於兩手六部中,按之又按,曰:某臟腑如此,某臟腑如此又如彼。
儼若臟腑居於兩手之間,可捫而得,種種欺人之丑態,實則自欺之甚也。
【《內經》診法】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內,尺中也,兩旁,兩尺部之外旁也,季脅,兩脅之下秒也。何以謂之季,言脅之盡處也。)
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兩腎附於季脅,是季脅之內乃是兩腎,兩腎之內乃是腹中,故以尺內候腹中,尺外以候腎,尺之四旁以候季脅,是兩旁更出於外也。
楊元如曰:『所謂外者,乃六脈之本位。脈居歧骨之外,故以本位為外,而偏於裡者為內也。』高士宗云:『脈氣自下而上,故先論之尺部左右外內也)。』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關脈也。肝居脅內,故以關候肝,膈氣在中,故以內候膈。膈謂膈肉之下,肝脾所居之郛廓也。)
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右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關脈也。
脾主中土,故以關內候脾,陰內而陽外,故以關外候胃。
問曰:六腑獨言候胃何義。
曰:五臟之氣血皆胃腑之所生,故臟氣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胃氣乃至。
是以《本經》凡論五臟必及於胃,而余腑不與焉,然而臟腑雌雄各有並合,言心而小腸在其中矣,言肺而大腸在其中矣,余臟準此。
高士宗云:『脈氣自下而中,故次論關部之左右外內也。』)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上附上者,從右關而上右寸口也。胸中者,宗氣之所居也。《經》曰:宗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上出於肺,循喉嚨而行呼吸,)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膻中(左者,左寸口也,心者,君主之官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君主之相位也。高士宗云:『脈氣自中而上,故終論寸部之左右外內也。』)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脈有外內,復有前後,前以候前,尺前,關前,寸前,以候形身之前也。後以候後,寸後,關後,尺後,以候形身之後也。)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脈有內外前後,復有上下,是脈體之六合也。
上竟上者,自寸上而竟上於魚際也。
喉主天氣,位居胸上,故為胸喉中事,乃上以候上也。
下竟下者,自尺下而竟下於肘中也。
足履乎地,股、膝、脛、足居腰與少腹之下,故為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乃下以候下也。
參各家注,此審別形聲,臟腑,外內之法也。
首言兩旁,次言前後,次言上下。
蓋以左右三部之脈,正候之外,推而及於三部之兩旁,三部之前後,且上而極於魚際之上,下而極於尺澤之下,無所不到,可謂候法無余蘊矣。
今即以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引一語而比例之。
既以尺部之兩旁候形身之季脅,便知關部之兩旁可以候形身之兩脅,寸部之兩旁可以候形身之兩腋。
書不盡言,學人當得其意而引伸也。
其曰前後者,以寸、關、尺各部,前一分為前,後一分為後,乃各部之交界處也。
其曰上下者,言上而更上於寸,下而更下於尺也。
總而言之,首言外內,次言前後,蓋以兩手之脈,平以分之,有如文王之卦,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以候形身之四旁。
上竟上?,下竟下者,有如伏羲之卦,豎以觀之,而天地定位也。
此章以人身配六合,三部九候法,以人身配三才,所謂人身小天地者此也。
問曰:《經》言心肝居左,脾肺居右,是臟氣之出於左右,抑臟體之偏與。
曰:天為陽,地為陰,東南為陽,西北為陰。
聖人南面而立,左為陽,右為陰。
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是以心肝居左也。
地二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以脾肺居右也。
此先天之五行,本於陰陽水火,分而上生,非臟體之謂也。
又心主脈,肝主血,血脈生於水精,是以左手三部俱主血,肺主周身之氣,脾主元真之氣,氣生於火,是以右手三部皆主氣,此皆陰陽互換之妙,善診者不可不知。
愚按:診候之法,各家不同,善診者便宜熟記於心,隨機應變,則指下了然矣。
余視此著時行諸書,雖高一格,而究竟為唐宋後各家之小技也。
今欲為初學啟蒙,遽以《靈》、《素》授之,恐學人畏其難而中阻,然又恐示之以「易」則爭趨於「易」,終無以造乎精微之域,反為斯道害。
惟《內經?脈要精微論》一章,各家脈書,不過繪其部位,而所言診法,大不相符,相沿已久,必不能一時變更其說。
但《聖經》炳如日星,錄此一節,以俟後之學者,起而明之。
【附錄徐靈胎診脈決死生論】
(時醫開口輒云脈象,便知其慣習欺人小技,而學術必陋。凡醫書論脈愈詳,讀者愈難體會,大抵不肯說實話耳。今讀此論,句句是實話,喜而錄之,並擬韻以便記誦。)
生死於人大矣,而能於兩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動,即能決其生死,何其近於誣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
其大要則以胃氣為本。
蓋人之所以生,本乎飲食,《靈樞》云:「穀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寸口屬肺金,為百脈之所會,故其來也,有生氣以行乎其間,融和調暢,得中土之精英,此為有胃氣,得者生,失者死,其大較也。
其次則推天運之順逆。
人氣與天氣相應,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
又其氣則審臟氣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
反是則與臟氣無害。
又其次則辨病脈之從違。
病之與脈,各有宜與不宜,如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
寒熱之證,脈宜洪數,而反細弱,則真元將陷矣。
至於真臟之脈,乃因胃氣已絕,不營五臟。
所以何臟有病,則何臟之脈獨現。
凡此皆《內經》、《難經》等書,言之明白詳盡,學人苟潛心觀玩,洞然易曉,此其可決者也。
至云診脈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無不能先知,則又非也。
蓋脈之變遷無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於經絡,而脈一時未變者。
或病輕而不能現於脈者。
或有沉痼之疾,久而與氣血相並,一時難辨其輕重者。
或有依經傳變,流動無常,不可執一時之脈,而定其是非者。
況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
若夫真臟之脈,臨死而終不現者,則何以決之,是必以望、聞、問三者,合而參觀之,亦百不失一矣。
故以脈為可憑,而脈亦有時不足憑。
以脈為不可憑,而又鑿鑿乎其可憑,總在醫者熟讀經學,更深思自得,則無所不驗矣。
若世俗無稽之說,皆不足聽。
【擬補徐靈胎診脈論詩】
微茫指下最難知,條緒尋來悟治絲(舊訣七表、八裡、九道共二十四字,李士材新增共二十七字,愈多則愈亂也。試觀治絲者必得其頭緒,而始有條不紊。)
三部分持成定法(謂寸、關、尺三部,)
八綱易見是良規(浮、沉、遲、數、大、細、長、短八字顯而易見。起四句總提切脈之大綱。)
胃資水穀人根本(三部俱屬於肺,而肺受氣於胃,)
土具沖和脈委蛇(不堅直而和緩也。脈得中和之生氣如此,此以察胃氣為第一要。)
臟氣全憑生克驗(審臟氣之生克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則與臟氣無害,)
天時且向逆從窺(推天運之順逆為第三要。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
陽浮動滑大兼數(仲景以浮、大、動、滑、數為陽,凡脈之有力者俱是,)
陰澀沉弦弱且遲(仲景以沉、澀、弱、弦、遲為陰,凡脈之無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陰陽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脈病之宜忌,為第四要。)
外感陰來非吉兆(外感之證,脈宜浮洪,而反細弱則正不勝邪矣,)
內虛陽現實堪悲(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
須知偏勝皆成病(偏陽而洪大,偏陰而細弱,皆病脈也,)
忽變非常即弗醫(舊訣有雀啄、屋漏、魚翔、蝦游、彈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說,總因陰陽離失,忽現出反常之象。)
要語不煩君請記,脈書鋪敘總支離(病之名有萬,而脈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為何病耶,脈書欺人之語,最不可聽。
【運氣易知】
司天在泉圖
司天在泉圖說
司天在泉,四間氣者,客氣之六步也。
凡主歲者為司天,位當三之氣。
司天之下,相對者為在泉,位當終之氣。
司天之左,為天之左間,右為天之右間。
每歲客氣,始於司天前二位,乃地之左間,是為初氣,以至二氣三氣,而終於在泉之六氣。
每氣各主一部。然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故又曰歲半以前天氣主之,歲半以後,地氣主之也。
子午少陰為君火,丑未太陰臨濕土,寅申少陽相火旺,卯酉陽明燥金所,辰戌太陽寒水邊,巳亥厥陰風主木。
初氣起地之左間,司天在泉對面數。
【張飛疇運氣不足憑說】
諺云:不讀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
所以稍涉醫理者,動以「司運」為務。
曷知「天元紀」等篇,本非《素問》原文,王氏取陰陽大論補入經中,後世以為古聖格言,孰敢非之,其實無關於醫道也。
況論中明明,時有常位,而氣無必然,猶諄諄詳論者,不過窮究其理而已。
縱使勝復有常,而政分南北,四方有高下之殊,四序有非時之化,百步之內,晴雨不同,千裡之外,寒暄各異。
豈可以一定之法,而執非常之變耶。
若熟之以資顧問則可,苟奉為治病之法,則執一不通矣。
【卷二】
傷寒病不全表證。
然太陽為寒水之經,主一身之表,凡病從太陽始者,皆名傷寒,其病頭痛,項強,發熱,惡寒,若初起有汗,用桂枝湯,無汗用麻黃湯,治之得法,一解表則無余事矣。
然太陽主表中之表,而陽明主肌亦表也,其證身熱,目痛而鼻干,不得臥,時法用升麻葛根湯,少陽主胸脅,亦表也,其證胸脅痛,目眩,口苦而耳聾,《傷寒論》用小柴胡東加減。
是三陽皆屬於表,故列於表證。
(經義)《素問?熱病論》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此主六氣之相傳而言也,始終皆為熱病。
仲景宗六氣之說,從對面,旁面參出大旨,取三陽三陰無形之氣,驗於有形之皮膚,肌絡,形骸,以及五臟六腑之虛實寒熱,合經權常變而立言,集隘不能登之。
余著有《傷寒論淺注》,最宜熟玩。
【運氣易知】
【太陽表證詩】
脈浮頭痛項兼強,發熱憎寒病太陽,自汗桂枝湯對證,周(身)疼無汗主麻黃(湯。)
【陽明表證詩】
二陽燥氣屬陽明經,腑(熱在經,白虎湯;在腑,承氣湯)分歧另細詳(不在表證之內。)
即此鼻干不得臥,目疼身熱葛根清。
【少陽表證詩】
少陽相火主柴胡,口苦耳聾舌痛俱,人說能和半表裡,誰知功在轉其樞(《內經》云:「少陽為樞」。
四時感冒,其症與傷寒表症同,但輕而不重耳,以加味香蘇飲之類,取微汗而解,宜列
【感冒詩】
四時感冒客邪侵,寒熱頭疼嗽不禁,解散香蘇飲微取汗,須知病淺勿求深。
瘧疾症寒熱往來有定候,其邪主於少陽之經。
少陽居陰陽之界,屬半表半裡。
陰勝於陽則發寒,陽勝於陰則發熱。
即寒多熱少為寒瘧,單寒無熱為牝瘧,熱多寒少為熱瘧,先熱後寒,單熱無寒為癉瘧,無非陰陽之造其偏也。
日發者輕,間日者重,三、四、五日為尤重,以邪之漸深,而舍漸遠也。
治法初宜二陳湯、平胃散,倍加柴胡、生薑以散之,中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青皮以和之。
若欲急於取效,加生常山三錢以猛驅之,末用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東加半夏倍柴胡以補之。
凡病窮必及腎,必須間服桂附八味丸以補其腎,是為王道治法,或用冬白朮一兩,生薑五錢,水煎服,六日服六劑,必愈。
虛甚者再加附子二、三錢,熱多者加當歸四、五錢。
以其邪自外來,用上諸法,正氣亦復,邪氣亦從汗解,故列於表證。
(經義)《素問?瘧論》曰:「夫 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按:黃帝此問,伯所答,凡二千余言,不能逐一解釋,且難與中人以下告語。
余即於此一問,得其大綱,所謂一言盡蓋其義也。
蓋?者皆也,瘧者殘瘧也,瘧症種種不一,皆謂之瘧。
讀「?瘧皆風」一句,味一「皆」字,便知此一句為諸瘧之總綱矣。
夫六淫之邪,皆能成瘧,而風為諸病之長,言風可以概其余也。
蓄者,邪蓄於經,有時而伏也,作者病見於外,不期而發也。
又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
《生氣通天論》曰:「夏傷於暑,秋為 瘧」。
《陰陽象大論》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
《靈樞?論疾診尺》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
《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合此數論,是瘧為暑邪無疑矣。
但「暑」字不可認為陽暑,陽暑傷氣而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
其伏留而不去者,惟陰暑之無汗也。
故凡患瘧者,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於河流,或過食生冷。
壯者邪不能居,未能致病,怯者伏於營衛之舍,新邪觸之,則瘧疾發矣。
何以謂之「舍」,即經隧所歷之界分,如行人之有傳舍也。
本論謂:此榮氣之所舍是也。
大旨曰風,曰暑者,以瘧皆從外邪而起也。
曰「舍」者,以邪有深有淺,舍有遠有近,故或有一、二日作及四、五日作之異也。
仲景以此旨奧妙難言,故以「瘧脈自弦」一句,取少陽為捷法。
余宗其說,又為天分之高者引其端,欲其熟讀《內經》而有得也。
【瘧疾詩】
寒熱循環有定時,瘧成權在少陽司,熱多陽亢邪歸胃(少陽兼陽明,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寒盛陰生病屬脾(少陽兼太陰,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開手二陳平胃屬,收功六(君)子補中(益氣湯)規。
更聞腎氣丸多效(三陰瘧三日一發,五更時以薑湯送下腎氣丸三錢,三月可效,)薑朮同煎效更奇。
瘟疫症來路兩條:一條自經絡而入,辨症治法,與感冒無異,宜服人參敗毒散,溫覆以取微汗,俾其從經絡入者,仍從經絡出也。
一條從口鼻而入,一人之病,傳染一家以及一鄉一邑。
其症發熱頭痛,口渴胸滿,時吐黃涎,宜藿香正氣散,大旨在辛香解穢四字,俾其從口鼻入者,仍從口鼻出也。
過此不愈,則傳入於裡。大熱、大渴,自汗者,宜白虎湯以清之。
譫語,大便閉者,宜三一承氣湯以下之。
若表裡之邪俱實,不汗不便者,宜用防風通聖散,汗下之法,一劑並行而不悖。
若過七日,為一經已盡,病仍不愈,及病患素稟不足者,宜間用六味地黃湯,四物加人參,元參之類以補之,與傷寒治法略同,但此症七日,得大汗戰汗則生,無汗則死。
如汗出不至足,俟七日再汗之,生死以汗為主,故列於表證。
(經義)
非瘟病之感異氣而病也
金匱真言曰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素問補遺治法論曰五疫之至皆傷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同
此言水大金木土五行之疫俗亦謂為五瘟
大抵互相傳染醫者宜用雄黃研末塗鼻孔內
行從客位邊入
又男子病穢氣出於口女於病穢氣出於陰坐立對語之間自宜識得向背。
【瘟疫詩】
瘟疫於今重達泉(檳榔二錢,草果、甘草各五分,厚朴、芍藥、黃芩、知母各一錢,名達泉飲,)
休徇吳氏(吳又可達泉飲若燥灼陰,服之先涸汗源,不能作汗而劇)一偏言。
鼻傳穢氣黃涎吐,經受時邪壯熱煩(謂但熱而煩悶也。)
敗毒(散)藿香(正氣散)分兩道,散邪(人參敗毒散,散邪方也,令邪從經絡解)解穢藿香正氣散,解穢方也,今邪從口鼻解)各專門。
防風通聖(散)神方外(表證發解,裡證又急,必用此散以兩解之,)
白虎三承虛實論(熱渴自汗,表裡不實者白虎湯,大便不通者三承氣湯。
陰虛盜汗為素稟不足。
夜間發熱,睡時汗出,醒即漸收,故曰盜汗,宜當歸六黃湯。
若時常畏寒,一動則汗出,或不動而汗亦自出,名曰陽虛自汗,宜?附湯、參附湯、朮附湯,然陰陽互根,又有不可泥者,熟讀《內經》,自得其治。
景岳謂不治有六:
一、汗出而喘甚;
二、汗出而脈脫;
三、汗出而身痛甚;
四、汗出發潤至巔;
五、汗出如油;
六、汗出如珠。
醫者不得妄為用藥。
此症因汗從皮毛而出,故列於表證。
(經義)《陰陽應象大論》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氣篇》曰:「心為汗。」
《評熱病論》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決氣篇》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藏氣發時論》曰:「肺病者,肩背痛汗出;腎病者,寢汗出憎風。」
《脈要精微論》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盜汗自汗詩】
古云盜汗屬陰虛,自汗陽羸衛外疏(陽氣衛外而為固。
陰(虛)則六黃湯陽(虛)參附(等湯),互根(陰陽互根,其旨甚妙)當究五車書。
中風證,余於《金匱淺注》論之甚詳,然難為初學道也。
尤在涇著有《金匱心典》,卓然大家,續出《金匱翼》,全失本來面目。
但中風總論雖於《金匱》有出入處,而采集時說,堪為行道者開一覓食之路。
今就原論而韻之,以便初學之記誦。
《金匱真言論》曰:天有八風(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方之風也,經有五風(經,經脈也,五風,五臟之風也,)
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
仲景《金匱》專宗此說,皆指外邪而言。
尤氏《金匱翼》則合內外虛實以統論之,恐《金匱翼》為後人之托名而刻者。
【中風證歌】
中風各論雜而繁,大要惟分真與類,賊風邪氣中為真,痰火食氣類中隧。
其人先有此肝風(《內經》云:「風氣通於肝」。又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真類二端由此致(設無肝風,亦只為他病,安有卒倒、偏枯、歪斜、牽引等症哉。)
臟腑經絡各不同,病淺病深分難易。
絡病口眼俱?斜,在絡病輕尚易治。
手足不治病在經,語言錯亂從腑議,經腑皆有倒仆形,倒仆之後明所自。
在精神清尚識人,在腑神昏如失智,臟病最重中最深,唇緩失音耳聾備,目瞀遺尿鼻聲鼾,六證見半死期至。
經腑臟病或兼連,臨證細認惟會意。
更察虛實得大綱,閉證脫證因之異(二證詳於八法歌,)脫應固兮閉應開,吉凶關頭非姑試。
八法之說本在涇,平易近人休棄置。
【治中風八法歌】
口噤目張痰涎著,氣塞手握難下藥,閉症宜開主白礬(散),稀涎散亦得要略(一曰開關。)若見目合口又開,遺尿自汗脫症作,無論有邪與無邪,脫則宜固參附湯嚼二曰固脫。
六經形證應汗條,加減續命(湯)法亦約。
內有便溺阻隔之,三化(湯)攻下非克削,此旨專重泄大邪,內外峻攻兩不錯(三曰泄大邪。)
若還大氣不轉旋,順氣勻氣二散托(四曰轉大氣。)
中風必見痰陣陣,清心(散)滌痰湯可進(五曰滌痰涎。)
且風多從熱化生,風火相煽無余燼,惟有前人竹瀝湯,熄風妙在柔而潤(六曰除風熱。)
風與痰氣互相搏,神昏目絕一轉瞬,通其竅隧蘇合香丸,至寶丹之功亦奮迅(七曰通經隧。)
又恐湯丸效太遲,急灸俞穴倍雄峻。
陰陽二氣不相維,此次陰陽頃刻順(八曰灸俞穴。
按:尤在涇自定八法,余既存其說,而又不能盡絢其意者,諒在涇有知,當亦許余為直友也。
一曰開關,尤氏以搐鼻探吐為開,而余則以華佗愈風散追以駟馬而為開,祛風至寶丹徹其上下表裡而為開也。
二曰固脫,尤氏以參附東加竹瀝而為固,而余則以侯氏黑散遵《內經》填竅息風而為固也。
三曰泄大邪,尤氏遵劉河間法以續命湯泄其外邪,以三化湯泄其內邪而為泄,而余則用防風通聖散一方,並力以兩泄之也。
四曰轉大氣,尤氏以八味順氣湯、勻氣散以滌之,調之未必能轉,而余則用生 一、二兩,陳皮、人參、防風各三錢,助其大氣,再加天門冬五錢,附子三錢,俾水火之氣循環不息以為轉也。
五曰逐痰涎,尤氏以滌痰湯開壅塞而平水飲之逆行,余則以三因白散治橫流,而為北門之坐鎮也。
六曰除風熱,尤氏以竹瀝湯滋液以除熱,而余則以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黃連阿膠湯直探陽明少陰之本源以除大熱也。
七曰通經隧,尤氏以蘇合香丸,至寶丹集諸香之氣以通神,而余則用風引湯煉五色之石以補天也。
八曰灸俞穴,以中風卒倒,邪風暴加,真氣反陷,表裡之氣不相通,則陰陽之氣不相系,艾灸速於湯藥,但尤氏之取穴太多,而余則取穴較少耳。
【附中風應灸俞穴】
灸風中腑手足不遂等症:
百會一穴(在項中央,旋毛中陷,可容豆許。
曲池一穴(在肘外輔屈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橫紋頭陷中是。
肩 二穴(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
風市二穴(在膝外兩筋間,平立舒下手著腿當中,指頭盡處,陷者宛宛中。
足三裡二穴(在膝眼下三寸, 外?兩筋間。
絕骨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灸風中臟,氣寒涎潮,不語昏危者,下火立效:百會一穴。
大椎一穴(一名百勞,在項後第一椎上陷中。
風池二穴(在顳?後,發際陷中。
曲池二穴。
間使二穴(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
足三裡二穴。
灸風中脈,口眼歪斜:聽會二穴(在耳後陷中,張口得之,動脈應手。
頰車二穴(在耳下入八分。
地倉二穴(在俠口旁吻四分近下,有脈微動者是。
凡向右者,為左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
向中二七壯;
向左者,為右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
陷中二七壯。
艾炷大如麥粒,頻頻灸之,以取盡風氣口眼正為度。
灸中風卒厥,危急等證:(神闕)用淨鹽炒干,納臍中令滿,上加濃薑一片蓋之,灸百壯至五百壯,愈多愈妙。
薑焦則易之。
灸丹田(臍下三寸,)氣海(臍下一寸五分。)
二穴俱連命門,為生氣之海,經脈之本,灸之皆有大效。
凡灸法,炷如蒼耳大,必須大實,其艾又須大熱,初得風之時,當依此次第灸之,火下即愈。
《千金翼》云:「愈風之法,火灸特有奇妙,針石湯藥皆所不及也。」
灸法,頭面上炷艾宜小不宜大,手足上乃可粗也。
又須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後灸上。
若失音者,語言如故,而聲音如不出,臟氣虛也。
虛在脾,用資壽解語湯。
以脾之脈,挾喉連舌本也。
虛在心,用黃連阿膠湯,以心之別脈,系舌本也。
六君子湯倍加麥門冬,入竹瀝,再加丹參、遠志、石菖蒲之類,兼補諸臟。
舌強不能語,雖語而謇澀不清,風痰之塞閉也。
不語者,絕無言語,有神昏而致者,有腎虛氣厥不至舌下者,虛熱用接命丹,虛寒用地黃飲子。
口眼歪斜,為足陽明之脈循頰車,手太陽之脈循頸上頰,二經受風,牽引不正,以《外台》獨活、竹瀝、地黃汁飲之。
偏風,半身不遂是也。
和利陰陽,疏瀹經絡,治內傷之道也。
大藥攻邪,針熨取汗,治外感之道也。
熨法用天麻、半夏、細辛各二兩,絹袋二個,盛藥蒸熱,熨患處,汗出則愈。
歷節痛風,下有專條,用黑豆炒用半升,威靈仙二兩,桑白皮一兩,用醉酒一升半,煎八合頓服之。
又用白頭草一握,搗,以醇酒投之頓服。
風緩即癱瘓,近日以左癱右瘓分之,非是。
蓋脾主肌肉四肢,胃為水穀之海,所以流布水穀之氣,周養一身。
今風邪襲脾胃之虛,而四肢安得不為之緩廢乎?
又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傷,而手足亦為緩弱。
風瘙癢者,表虛衛弱,風邪乘之而變熱,熱即瘙癢,搔之則成瘡也。
宜用洗方,紫背浮萍半碗,?草一握,蛇床子、防風各五錢,蒼耳子一兩,煎湯洗數次即愈。
歷節風,一身之關節疼痛也。
新病宜五積散以散邪,久痛宜補養氣血以勝邪,與中血脈之治同。
《內經》無此病名,仲景《金匱》有之,其桂枝、芍藥、知母、生薑湯尤效。
閩醫名「燎火風」,用犀角、羚羊角、獨活、牛蒡根、元參、梔子、大黃、升麻之類。
【歷節風詩】
關節劇疼歷節風,方書五積散神功,若投溫燥還增病,干葛冬藤(金銀花,一名忍冬藤)羊藿(淫羊藿)充(葉天士《本草經解》注云:淫羊藿浸酒治偏枯。
痹者,風、寒、濕三氣合成為病,痛中帶麻也。
然三氣之中,以濕為主,宜二陳東加蒼朮、白朮、防風治之,又可借用歷節風治法。
《金匱》黃 五物湯治血痹,然亦痹症屬虛者之通劑,服二十余劑必效。
(經義)《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靈樞?周痹篇》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後賢用黑大豆水浸罨出芽一斤,晒乾炒香熟為末,酒調一錢,日三服。
又《痹論》曰:「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又曰:「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熱痹。」
【痹詩】
閉(痹者,閉也)而為痛痹斯名,五積(散)溫通(通則不痛)古法程,二朮二陳祛濕外,黃?五物湯妙而精。
鶴膝風者,脛細而膝腫是也。
為風、寒、濕三氣合痹於膝而成。
宜借用痹症,歷節風方法。
如初起用白芥子研末,以薑、蔥汁調塗,一伏時患處起泡,泡干起皮自愈。
虛弱者,宜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防風、牛膝、杜仲、獨活主之。
此證屬於三陰,三陽雖曰主內,而風、寒、濕皆自外來,故列於表症。
【鶴膝風詩】
膝頭獨大鶴同形,三氣(風、寒、濕)溫因腳部停,五積服完白芥敷,十全(大補湯)加味妙溫經。
香港腳之源,考之《經》曰:「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寒暑風濕之氣雖本乎天,而皆入乎地,而人之足履之所以往往受其毒也。」
如從足起,漸入小腹,甚乃上攻心胸,若不急治,遂至殺人,蓋以五臟經絡,脾與肝腎,皆從足指上走腹中故也。
然其證則有干、濕之不同:濕香港腳者,兩腳腫大,或下注生瘡,浸淫滋水,宜雞鳴散;
干香港腳者,兩脛不腫,或頑麻,或攣急,或縱緩為血虛,而兼濕熱,宜四物東加牛膝、獨活、蒼朮、澤瀉,熱者加黃柏、知母、茵陳。
寒者加乾薑、附子、吳茱萸、肉桂之類。
二症俱名壅疾,不可驟補。
若上氣喘急,及上小腹不仁,恐攻心不救,《金匱》用腎氣丸。
此症因形腫在外,故列於表症。
【腳氣詩】
腳腫原因濕氣來,雞鳴散劑勿徘徊,(干香港腳症,不腫而頑麻拘急)宜四物加蒼澤,腎氣丸平逆上災。
暑症口渴,心煩,溺赤,身熱,脈洪而虛,輕者為傷暑,以六一散蕩滌熱氣,從小便而泄。
若暑熱閉鬱而無汗,必用香蘇飲,發越陽氣,徹上徹下,解表兼利小便而愈。
重者名為中暑,大渴大汗,宜白虎東加人參主之。
或汗出身熱,而兩足冷者,是暑而挾濕,宜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若中暑昏悶不醒,並伏暑停食吐瀉,宜半夏四錢,茯苓、甘草各二錢,研末,入生薑汁少許,開水調灌之。
後夏月貪涼,多傷寒之病,宜用傷寒法治之,且暑月伏陰在內,吐瀉證可用理中湯者,十之六、七,甚者必用通脈四逆湯,若吐瀉而渴,宜五苓散。
(經義)《刺志論》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滿,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暑證詩】
暑證心煩脈已虛,溺紅熱渴自欷?,輕宜天水(散,又名六一散)從便去,重則香薷飲取汗除。
白虎沃焚征巨效(大汗,大渴不止者,白虎加人參湯,理中救逆鑒前車)
夏中伏陰在內,多霍亂多瀉證,渴者五苓散,不渴理中湯,聖法也。
余目擊時醫鄭培齋自患吐瀉證,上午服藿香正氣散,傍晚大汗淋漓而斃,可為前車之鑒。
若急用理中湯,尚可救之,(有云膝冷為挾濕,方見東垣李氏書)《東垣十書》有蒼朮白虎湯。
【附錄高士宗中暑論】
日中奔走勞形不病,而避暑於高堂大廈者反病也,須知人病皆其自取。
吾身五運安和,六氣均平,雖日在暑中而不病。
吾身五運有虧,六氣不振,陰虛則陽盛而熱證生,陽虛則陰盛而寒證起。
寒病暑病,隨人身陰陽之氣而化生者也。
如寒邪傷陽而化病,寒亦為熱,暑邪傷陰而化病,暑亦為寒。
苟不以人身氣化之寒暑為憑,而以天氣之寒暑而定,真殺人不用刃矣,且夏月之時,人身上熱下寒,一如天氣雖暑,地下則寒。
不觀井中之水冷之極乎。
人身丹田之氣,地下之水亦若是也。
凡治病,必顧其本,惟夏月之病,當溫補者十之七、八,宜涼瀉者十之二、三。
凡人腎氣有餘,形體不勞,但感風暑,化為熱病,則藿香白虎一劑而痊,西瓜涼水,服之而愈。
醫見其痊愈也,遇暑邪入臟之症,亦以此藥治之,則一劑而殂者比比矣。
酷暑炎炎,朝病夕死,人謂疫氣流行而死者,皆以暑邪入臟病也。
其病五、六日而死,亦因陽氣盡泄於外,穀氣不入,腎氣有虧,真氣內脫而死也。
如是之病,惟參?桂附可以療之,療之而盡人皆愈也。
人或信之,療之而間有一、二不及療者,人必疑之而非之矣。
余嘗思子產論政云:「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
今人惡熱藥而喜寒涼,又何怪乎其多死哉(戒人當於暑熱之中,須知兼雜虛寒之證,不可恣意涼散。
然言之未免太過,讀者當識其大旨,勿以詞害意可耳。
濕證脈緩,頭重,四肢重痛,大便溏,宜二陳東加蒼朮、白朮,再隨證加減。
(經義)《太陰陽明論》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拾遺》注之云:陰濕邪也,人身之下,陰分也。
以陰從陰,故下體先受之,以次而及於上矣,一身盡痛,是其候也。
《金匱》用麻黃加白朮湯,其論最詳,宜熟讀之。
【濕證詩】
四肢重痛大便溏,頭亦重兮濕氣傷,藥用二陳(東加入)蒼白朮,須求《金匱》再參詳。
腫證者,一身腫大,按之重者?而不起,輕者即起。
水與氣同源,不必分之,以五皮飲為主。
上半身腫者,宜發汗,加防風、紫蘇、杏仁各二錢,下半身腫者,宜利小便,加防己、白朮、地膚子各二錢,虛者合四君子湯,兼服濟生腎氣丸,實者加葶藶子一錢,萊菔子炒研三錢。
如若不效,以小青龍湯行太陽之水,真武湯安少陰之水,麻黃、甘草二味發皮膚之水,麻黃附子甘草湯導小腹之水。
又以東引桑枝炒紫蘇,湯淋取汁,入小黑豆,煮湯服之,數日其效。
又有似腫非腫,而皮膚脹大,名曰氣脹,駱氏用神仙九氣湯治之。
此證不全屬於表,然腫症現於皮膚,故列於表證。
(經義)《平人氣象論》曰:「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
《陰陽別論》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滿。」
《大奇論》曰:「腎肝並沉為石水,《靈樞》邪氣病形篇曰:「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少腹,睡然睡上至胃脘,死不治。」
《大奇論》曰:「肝腎並浮為風水。」
《水熱穴論》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 腫, 腫者,聚水而生病也。」「諸水皆生於腎」。
「腎者,牝臟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涌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元府,行於皮膚,傳為?腫,本之於腎,名曰腎水。」
《靈樞?水脹》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時,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裡水之形狀,此其候也。」
又曰:「膚脹,寒氣客於皮膚之間, 然不墜,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靈樞?五癃津液別論》曰:「水溢則為水脹。」
《靈樞?九針論》曰:「下焦溢為水」。
《靈樞?脹論》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廓胸脅,脹皮膚,故名曰脹。」
夫膚脹與鼓脹,何以別之,然膚脹是皮膚脹也,鼓脹則腹中脹耳,且色蒼黃,腹筋起,膚脹無之,是以異也。
【腫證詩】
腫成手按論紛紛(按之?而不起為氣腫,即起為水腫,張景岳又反其說,)水氣同源不必分(氣滯水亦滯,氣行水亦行。)
六部浮沉兼表裡,五皮(飲)授受語殷勤(出華元化《中藏經》。)
小(青龍(湯)真武(湯)功崇本,附子(麻黃附子甘草湯)麻甘(麻黃甘草湯)勇冠軍。
膚腫另從九氣治,茯苓導水(湯)得傳聞(茯苓導水湯諸家極贊其妙,余熟聞而未試。
頭痛詳於《傷寒》。
太陽痛在後,陽明痛在前,少陽痛在側。
其余頭痛,逍遙散加防風、半夏、玉竹、白芷、川芎,可以統治之。
此方多用風藥,以巔頂之上,惟風藥可到也。
若血虛頭痛,諸藥不效者,宜當歸補血湯,加鹿茸一兩。
腎虛頭痛者,宜左歸飲加肉蓯蓉三、四錢,川芎二錢,細辛一錢五分主之。
惟真頭痛,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不治。
駱龍吉用三五七散救之,其方附子三兩,山茱萸五兩,干山藥七兩,為末,食後薑棗湯調下三錢是也。
或以吳茱萸大劑,鎮厥陰之逆,以厥陰之脈會於巔故也,可救十中之?。
(經義)《平人氣象論》曰:「寸口之脈,中手短者,目頭痛。」
《著至教論》曰:「三陽獨至者,是三陽並至。並至如風雨,上為巔疾,下為漏病。」
《經脈篇》曰:「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
《脈要精微論》曰:「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
《風論》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
又曰:「新沐中風,則為首風。」
又曰:「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奇病論》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步不已,當有所犯,內至腦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
《厥病論》曰:「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不治。」
【頭痛詩】
頭痛逍遙(散)芎芷良,血虛(當歸)補血(湯)入茸嘗(血虛頭痛,諸藥不效者,用當歸補血東加鹿茸治之,以鹿茸生於頭為同氣也。)
腎經虧損左歸飲,真痛吳萸(湯)挽絕陽(可救十中之一、二。
【續論】
(此證百藥不效者,時醫只守方書相沿之說,及時下常用之方,必不能救此大病。
今錄高士宗石破天驚之說,壯同志之膽,而為破釜沉舟之計。
頭痛之證有三:
一,太陽頭痛;
一,少陽頭痛;
一,厥陰頭痛。
太陽之脈,上額交巔絡腦,而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太陽頭痛,寒痛也。
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而少陽之上,相火主之,少陽頭痛,火痛也。
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而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厥陰頭痛,風痛也。
頭痛雖有寒、火、風三者之異,尤當觀其微劇,察其陰陽。
身有他病而兼頭痛,痛之微者也。
獨患頭痛,其痛欲死,痛之劇者也。
凡陰血虛而陽熱盛,則痛微;
若陽氣虛而陰寒盛,則痛劇。
風火頭痛,有餘則清散之,不足則滋補之。
陰寒頭痛乃陰盛陽虛,所謂陽虛頭痛者是也,非桂附參?不能治之。
世遇頭痛之證,便謂外受風寒,即與發散。
發散不愈,漸加寒涼,非芎、防、荊、羌即芩、連、梔、膏,風火頭痛而遇此不致傷身,若陽虛頭痛而遇,必致此殞命矣。
可不慎哉!
世有三陰無頭痛之說,豈知陽虛頭痛,純屬陰寒,陽幾絕滅,病此者十無一生。
所以然者,一如日不麗天,下沉於海,萬方崩陷也。
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陽日也,地有四海,人亦有四海,頭為髓海,胸為氣海,胃為穀海,胞中為血海。
在天之日,晝行於天,夜行於海,在人之日,既行於天,亦行於海。
自頭項至尾閭,如日之行乎天也,自血海至髓海,如日之行於海也。
今陽虛頭痛,乃陰寒蔽日,逆於髓海,不能上巔至項,以行於背,反從陽入陰,以行於腹,是以頭痛不已則心煩,心煩者,陽光逆於氣海也。
心煩不已則嘔吐,嘔吐者,陽光逆於穀海也,嘔吐不已則神昏,神昏者,陽光逆於血海也。
頭痛至神昏,則入陰之盡,如日沉海底矣。
此症治之得法,百中僅能救其二、三,而淺學之醫,妄投湯藥,至治之不效。
有云肝風入腦者,有云客氣犯腦者,有云真頭痛者,其言如是,而散風散寒之藥,終以不免。
豈知散之之法。非所以治之,適所以害之旨哉。
《靈柩?四海論》云:「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其即日逆於海之頭痛,而醫者倒行逆施,不善治而致死之謂歟。
愚按:高士宗此論,發前人所未發,但恨有論無方,所云「非桂附參 不能治之」。
膚淺之語,不足尚也。
余擬白通湯,倍加附子為的劑。
蓋陽氣起於下焦,妙在重用附子之辛熱,在下以啟之,乾薑從中以接之,蔥白自上以通之,可以救十中之一。
眩暈者,眩冒而旋轉不定也。
《至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此言實證也,宜以二陳東加防風、玉竹、川芎、天麻、白朮、鉤藤主之。
屬痰飲者,倍半夏,再倍加澤瀉。
火盛者加黃芩、元參。
《衛氣篇》曰:「上虛則眩。」
此言虛證也,宜加參??,虛甚者加附子。
《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此言病在上,而根起於下,宜加肉蓯蓉、附子、巴戟天。
如大虛諸藥不效者,宜鹿茸一兩,酒煎,入麝香一厘服之,此即《經脈篇》所謂:「督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之義也。」
此外,又有火亢眩暈不可當者,大黃酒炒三遍,研末,茶清調下。
此證與頭痛,不專為表病,以頭為諸陽之會,陽主外,故列於表證。
(經解)《脈要精微論》曰:「浮而散者為 仆。」
蓋?與瞬同。
項藉傳云:「?目視之。」謂目動使之也。
仰面曰僵,覆面曰仆,即風虛眩暈卒倒是也。
《口開篇》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經脈篇》曰:「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眩暈詩】
諸風眩掉屬於肝,麻術(加入)二陳(湯)治不難,一味鹿茸虛必仗,大黃瀉火卻相安。
咳嗽病,五臟六腑皆有之,然必傳之於肺而始作。
《內經》云:「皮毛者,肺之合也。」
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
凡內外合邪之咳嗽,不外小青龍東加減。
然「合」之一字,喻嘉言推開立論,最有意義:「肺如鐘焉,外受六淫之邪湯氣,自外叩之則鳴,內傷七情色欲積損之病氣,自內叩之亦鳴,鳴即咳嗽之確象也。」
故凡諸病之氣,合於肺則為咳嗽,不合則不咳嗽。
本證無一定之方,然水飲二字,為咳嗽之根。
《傷寒論》云:「咳嗽者,去人參。」以人參多液,助水飲也。
故《金匱》以小青龍一方加減為五方,皆以行水為主也。
麻黃桂芍可以去取,乾薑、細辛、五味子三味必不可離,寒者可加附子,熱者可加石膏、大黃,濕者可加白朮、茯苓,燥者可加天門冬、麥門冬、阿膠、玉竹、枇杷葉,下虛者可加巴戟天、鹿角膠,上虛者可加黃?、白朮,痰多者可加桑白皮、茯苓。
孫真人頗得其秘。
此證不專在表,而肺主皮毛,故亦列於表證。
(經解)《素問咳論》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咳,不獨肺也。」
又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示從容論》曰:「咳嗽煩冤者,是皆腎氣之逆也。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靈樞?論疾診尺》亦云。
《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嗽。」
駱龍吉注云:「濕本長夏之令,侵過於秋,肺受濕傷,至冬坎水用事,而咳嗽生焉。」
何柏齋曰:「《病機機要》謂咳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無聲而有痰,脾動濕而有痰,咳嗽有聲有痰,因肺氣動於脾濕,咳而又嗽也。」
竊謂此論咳嗽二證,蓋倒說也。
肺為氣主,而聲出焉,肺傷寒飲,鬱而為痰,聲欲上出,為痰所郁,故相攻而作聲,痰出聲乃通利,斯謂之咳。
外感風寒,肺管為寒氣所束,聲出不利,故亦相攻作聲,然無物也,斯謂之嗽,咳字從亥,亥者有形之物也。
故果核草核,皆從亥復有隔閡之義。
嗽字從束從吹,此古人制字之妙,此二證之所以分也
【咳嗽詩】
叩鳴如咳肺如鐘,俞氏合邪得正宗,表裡熱寒皆?
附,盛衰久暫隱相從。
六經生克崇中土(虛勞諸咳嗽,必以脾胃藥收功,)
五法神明主小(青)龍(湯,《金匱》變為五方。)
更有不傳言外旨,胸中支飲勿姑容(此句從《醫門法律》得其秘。
【咳嗽續論】
咳嗽初由風寒,久久不愈,則聲啞羸瘦,痰中帶血,氣喘偏睡,變成虛癆。
時醫或謂外邪失表所致,或謂內傷及酒色過度所致。
既已成癆,即戒用辛熱之品,取甘潤之劑,靜而養陰,令真陰復而陽不亢,金水相滋,則咳嗽諸病除矣。
然此說一行,誤人無算,南醫六味地黃丸、黑歸脾湯等料,加麥門冬、五味子、淡菜膠、海參、阿膠膠、人乳粉、秋石霜、紫河車、叭杏仁、川貝母、豬脊髓之類,百服百死,誠堪痛恨。
余讀《金匱》書中,隱寓有大手眼。
喻嘉言亦悟其妙,俱引而不發者,難與俗人言也。
余臨證以來,每見咳嗽百藥不效者,迸去雜書之條緒紛繁。
而覓出一條生路,止於《傷寒論》得之治法。
《傷寒論》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三句,是金針之度。
蓋風寒之邪,挾津液而上,聚於膈中,以致咳嗽不愈。
若風寒不解,其津液何以得下耶。
若誤行發散,不惟津液不下,而且轉增其上逆之勢矣。
此所以通其上,即和其中,和其中,愈通其上也。
至於風寒纏綿不已,積而成癆,及一切痰火,哮喘,咳嗽瘰?等症,皆緣火勢熏蒸日久,頑痰膠結經隧,所以火不內息,則津液不能下灌靈根,而菁華盡化為敗濁耳。
且人全賴水穀之氣生此津液,津液結則病,津液枯則死矣。
《傷寒論》小柴胡湯謂:「咳者去人參,生薑加乾薑,五味子。」
此為傷寒言,而不盡為傷寒言也。
余取「上焦得通」三句,借治勞傷咳嗽,往往獲效。
【又詩一首】
胸中支飲咳源頭,方外奇方勿慢求(熟讀《金匱》者自得之,)又有小柴加減法,通調津液治優優。
【卷三】
【裡證】
傷寒病陽明經大渴,大熱,法用白虎湯,為表中之裡證。
及其傳裡,譫語,胸腹滿,不大便,為裡中之裡證,宜三承氣湯擇用。
詳於《傷寒》門,不贅。
劉河間先生用三一承氣湯代上三方。
【傷寒裡證詩】
表中之裡是陽明,熱渴汗多白虎(湯)行,胃實晡潮膨譫語,裡中之裡枳(實大)黃平(二承氣湯隨其見症而用之。)
心痛(心為君主之官,受邪而痛,手足寒至節,名真心痛,不治。此云心痛,乃心包絡痛也,)
胸膺痛(肺氣不調,)
胃脘痛(胃氣不和,)
兩脅痛(肝膽之病,)
大腹痛(屬脾,)
小腹痛(肝腎之病,昔人每證當分別九種:曰飲、曰食、曰熱、曰冷、曰風、曰蟲、曰悸、曰注、曰去來。
悸者,心虛而動痛也。
注者,邪氣著而痛也。
去來者,作止不常,亦邪氣也。
但注陰而去來為陽耳,其實是小家伎倆,不必泥也。
宜以上中下兩旁部位分之,自心胸至胃脘為上部,宜宣其陽氣。
陽氣虛宜黃?,氣實宜枳實,氣結宜貝母、栝蔞皮,氣逆宜半夏、薤白,氣滯宜檀香、砂仁之類,自胃脘至脾為中部,宜調其陰陽。
仲景理中丸,以人參(甘寒多液為陰分藥、)甘草(味勝於氣,亦陰分藥。)補陰。
以白朮、乾薑補陽,為萬古準繩。
即如通脈四逆湯,急於回陽,若有腹苦,必加苦寒如芍藥以養陰。
黃連湯重於清火,因有腹痛,不離辛熱之薑桂以開陽。
此理甚微,非熟於《內經》者,不可與語也。
自臍下至陰器為下部,宜破其陰氣,《金匱》名為寒疝(金人以睪丸腫大為疝,《金匱》則以腹中痛劇為寒疝。)
所主皆附子、烏頭、蜀椒大熱之性,扶陽以破陰。
若前痛徹後,後痛徹前,陰陽無分界限,宜加赤石脂一、二兩以堵截之,而生薑當歸羊肉湯,籍羊肉之濁氣引入陰分以破陰,尤為神妙也。
脅肋一帶為側部,宜利其樞轉,肝膽之氣,其行在側,小柴胡湯為少陽之正藥,當歸四逆湯為厥陰之正藥,或再加鮮橘葉四十九片則得矣。
以上諸證,脈細而遲,寒也,以薑桂附子吳茱萸之類為主。
脈大而數,熱也,以金鈴子、黃連、沙參、芍藥之類為主。
痛而利者,虛也,以附子理中湯之類為主。
痛而閉者,實也,以小承氣湯之類為主。
亦有寒實而痛者,宜大黃附子湯以溫通之。
若吐蟲,則用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當歸、川椒、黃連、烏梅。
若食積,則先以平胃散加麥芽、山楂以消導之,否則以承氣湯下之。
若因怒氣而痛,則以七氣東加貝母、撫芎、香附以解之,人人共喻,不必贅也。
又《仁齋直指》治脾痛攻刺,百藥罔效,用和劑抽刀散如神。
此方醫家秘不輕傳,嘉慶十八年,長州徐炳南,梓尤氏《金匱翼》載之。
心腹為陰,故列於裡證。
(經義)《舉痛論》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滯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按:經文極繁,此不過摘其要語。
【心腹諸痛詩】
痛分四面定醫方,下主於陰上屬陽,介在陰陽中部位,樞行在側轉斯康。
痰飲證乃水氣上泛,得陽煎熬,則稠而為痰,得陰凝聚,則稀而為飲。
此證以脾腎為主,以水歸於腎而受制於脾也。
痰宜二陳湯,隨寒熱虛實加減,怪病老痰,宜滾痰丸。
飲宜桂苓甘術湯,真武湯。
二證愈後,以桂附八味丸收功。
經義《六元正紀大論》曰:「少陰司天,四之氣,民病飲發。」
又曰:「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
又曰:「土鬱之發為飲,發注下。」
《至真要大論》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按:《內經》言飲而不言痰,有之自仲景始。
【痰飲詩】
痰病卻緣水泛成,滾痰(丸)峻烈二陳(湯和)平,桂苓甘術湯同真武(一化太陽水府之氣,一鎮少陰水臟之氣,)五飲源流一脈清。
【附錄】
痰飲之病源,皆水也。
《經》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設三焦失職,因之聚成痰飲,變證多端。
古人論痰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詳於《金匱要略》。
余著有《淺注》,宜細辨之。
然又有聚而不散者,名留飲僻處脅下者,名癖飲;
流移不定者,名流飲;
沉伏於內者,名伏飲。
又因酒而成癖者,名酒癖。
因寒所傷者,名冷痰,因熱所傷者,名熱痰。
總由於三焦失職,氣道痞澀所致。
是以氣行即水行,氣滯即水滯,惟能宣通三焦之氣,則為治其本而清其源矣。
《金匱》曰:「當以溫藥和之。」此六字為金針之度也。
所以然者,人之氣血則溫則宣流,反結而成病。
尤在涇新立七法,授時醫之捷徑,余閱江蘇顧西疇,徐炳南之治案多本於此,今姑錄之,以見奇相賞疑與析,神交在三千里外云。
【一、曰攻逐古云治痰先補脾,脾復健之常,而痰自化】
然停積既甚,譬如溝渠壅滯,久則倒流逆上,污濁臭穢,無所不有,若不決而去之,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故須攻逐之劑。
神仙墜痰丸,控涎丹,礞石滾痰丸,十棗湯。
【二、曰消導凡病痰飲未盛,或雖盛而未至堅頑者,不可攻之,但宜消導而已】
消者損而盡之,導者引而去之也。
青礞石丸,竹瀝丸,半夏丸。
【三、曰】
三、曰和始因虛而生痰,繼因痰而成實,補之則痰益固,攻之則正不支,惟寓攻於補,庶正復而痰不滋;
或寓補於攻,斯痰去而正無損,是在辨其虛實多寡而施之。
六君子湯(按:此湯宜入補方,此條宜香砂六君子湯。
【四、曰】
四、曰補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痰即液也,其本在脾。
在腎者,氣虛水泛,在脾者,土虛不化。
攻之則彌盛,補之則潛消,非明者不能知也。
濟生腎氣丸
桂苓甘術湯、六君子湯
(余新增。
【五、曰】
五、曰溫凡痰飲停凝心膈上下,或痞,或嘔,或利,久而不去,或雖去而復生者,法當溫之。
蓋痰本於脾,溫則能健之,痰生於濕,溫則能行之。
沉香伏苓丸
本事神朮丸。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