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岨】
①[qūㄑㄩ]
[『廣韻』七余切,平魚,淸。]
同“砠”。
戴土的石山。
『詩·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馬瘏矣。”
『說文·山部』引作“陟彼岨矣”。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敕云:‘劉阮二郞,經涉山岨,向雖得瓊實,猶尙虛弊,可速作食。’”
唐韓愈『琴操·岐山操』:“彼岐有岨,我往獨處。”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三』:“惟見樹杪叢叢出疊石間,岨懸嶂絶,不辨其處爲前山、後山也。”
岨②[zǔㄗㄨˇ]
[『集韻』壯所切,上語,崇。]
同“阻”。
1.險要。
漢司馬相如『上書諫獵』:“今陛下好淩岨險,射猛獸,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力不能用,枯木朽株,盡爲難矣。”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均作“好淩險阻”。
2.倚,據。
『新唐書·郗士美傳』:“溪州賊向子琪以衆八千岨山剽劫。”
岨③[jǔㄐㄩˇ]
[『集韻』狀所切,上語,崇。]
見“岨峿”。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