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四行】
1.指仁、義、禮、智四種德行。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卷后古佚書:“仁、義、禮、智之所由生也。
四行之所和,和則同,同則善。”
2.指孝、忠、信、悌四種德行。
『呂氏春秋·正名』:“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鄕則悌。
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
按,“居鄕則悌”,『孔叢子·公孫龍』引作“處鄕則順”。
3.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
亦稱四德。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
參見“四德”。
4.即四科。
漢代以德行舉士的四條標准。
『漢書·何武傳』:“光祿勳舉四行,遷爲鄠令。”
顏師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詔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義各一人。
時詔書又令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故武以此四行得舉之也。”
『後漢書·吳祐傳』:“祐以光祿四行遷膠東侯相。”
李賢注引應劭『漢官儀』:“四行:敦厚、質樸、遜讓、節儉也。”
參見“四科”。
5.佛教語。
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魏書·釋老志』:“羅什法師可謂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
唐李邕『嶽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