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嗤】
①[chīㄔ]
[『廣韻』赤之切,平之,昌。]
1.譏笑;
嘲笑。
『尹文子·大道上』:“則智不能得夸愚,好不能得嗤醜。”
漢王符『潛夫論·德化』:“見人謙讓,因而嗤之;
見人恭敬,因而傲之。”
唐白居易『秦中吟·立碑』:“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查牙山洞』:“燭之,漆漆然暗深不測。
兩人餒而却退;
一人奪火而嗤之,銳身塞而進。”
朱光潛『藝文雜談·文學的趣味』:“我也很愛讀舊詩文,向新文學作家稱道舊詩文的好處,也被他們嗤爲頑腐。”
2.通“蚩”。
癡,愚蠢。
參見“嗤騃”。
3.通“蚩”。
欺侮。
參見“嗤眩”。
4.通“媸”。
丑陋。
參見“嗤妍”。
5.象聲詞。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二折:“嗤嗤嗤扯碎布袍,支支支頓斷麻縧。”
『紅樓夢』第三一回:“晴雯沒的說,‘嗤’的又笑了。”
冰心『寄小讀者』十:“天上的星辰,驟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響。”
6.歎詞。
表示唾棄或驚異。
葉聖陶『倪煥之』四:“這新來的家伙,看他的模樣就知道是個等著糊口的貨色,却也說得這樣好聽。
嗤!
無非迎合校長的意思。”
葉聖陶『夜』:“阿弟凝著細眼湊近煤油燈念那字條。
‘兒等今死,無所恨,請勿念。’
嗤!
這個話才叫怪。
沒了命,倒說沒有什么恨!”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