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壅】
①[yōnɡㄩㄥ]
[『廣韻』於容切,平鐘,影。]
[『廣韻』於隴切,上腫,影。]
1.堵塞;
阻擋。
『左傳·成公十二年』:“交贄往來,道路無壅。”
『國語·周語上』:“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史記·周本紀』:“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
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宋梅堯臣『得山雨』詩:“山根水壅壑,漫竅若注壺。”
明卓爾堪『行旅怨雪行』:“馬沒鞍韉驢沒耳,驅車壅輪輪不行。”
林一山『“長江”艦上見毛主席』:“可將地勢遠較漢江爲高的白龍江,建壩壅水。”
2.障蔽;
遮蓋。
『晏子春秋·問上九』:“左右爲社鼠,用事者爲猛狗,主安得無壅,國安得無患乎?”
『韓非子·難四』:“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
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舊唐書·孫伏伽傳』:“在東都城內及建德部下,乃有與陛下積小故舊,編髮友朋,猶尙有人敗後始至者。
此等豈忘陛下,皆云被壅故也。”
3.聚積;
堆積。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將有之,然壅也。
歲及大梁,蔡復楚凶,天之道也。”
杜預注:“楚無德而享大利,所以壅積其惡。”
『南史·齊鄱陽王鏘傳』:“鏘在官理事無壅,當時稱之。”
宋王安石『洪範傳』:“肉緩則不壅,故甘可以養肉。”
淸魏源『聖武記』卷一:“以五大臣議政,十大臣理事,無留獄,無壅情,令簡而速。”
4.在植物根部培土或施肥。
『管子·輕重甲』:“次日大雨且至,趣芸壅培。”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雖壅之以黑墳,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元王禎『農書』卷三:“第一次撮苗曰鏃,第二次平壠曰布,第三次培根曰壅。”
周立波『在一個星期天里』:“秧南瓜的土堆壅好了。”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