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刖】
①[yuèㄩㄝˋ]
[『廣韻』魚厥切,入月,疑。]
[『廣韻』五忽切,入沒,疑。]
[『廣韻』五刮切,入舝,疑。]
1.割;
砍斷。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嚴剛毋暴,亷而毋刖。”
漢焦贛『易林·艮之需』:“根刖殘樹,華葉落去。”
2.砍掉腳或腳趾。
古代酷刑之一。
『左傳·莊公十六年』:“九月,殺公子閼,刖強鉏。”
『漢書·刑法志』“今法有肉刑三”顏師古注引孟康曰:“黥、劓二,刖左右趾合一,凡三也。”
宋葉適『周君南仲墓志銘』:“抱和璧以幷刖,扣牛鐸而偏聾。”
淸昭槤『嘯亭續錄·名臣論識』:“以刖治盜,以劓治貪。”
聞一多『戰後文藝的道路』:“使其身體虧損如劓,刖,墨,剕,宮等是奴隸的象征。”
3.危貌。
參見“搖刖”、“槷刖”。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