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漢語大詞典●偸聲】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3-1-25 21:11
標題: 【漢語大詞典●偸聲】

漢語大詞典●偸聲


1.唐宋詞曲術語。

 

唐代絕句多配樂歌唱。

 

歌唱常用和聲、散聲、偸聲等方法以調節聲調的抑揚緩急。

 

偸聲,即在一句中偸去一字。

 

如唐張志和『漁歌子』詞第三句“靑篛笠,綠蓑衣”,劉禹錫『瀟湘神詞』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爲三字二句。

 

因而偸聲、減字常連用。

 

宋楊無咎『雨中花令』詞:“換羽移宮,偸聲減字,不顧人腸斷。”

 

淸金農『五月二日吳孝廉瀚上舍濂招飲……醉成此詩』:“君家兄弟工譜曲,減字偸聲皆樂錄。”

 

又古人依譜填詞,雖有一定格式,但在聲腔上仍可自由伸縮。

 

如『木蘭花』上下闋原是各押三個仄韻,后來填詞者不但把上下闋的第三句各減去三字,幷且將三、四兩句的仄韻改爲平韻,就好象這個平韻是從別處偸取來的,所以叫偸聲。

 

新調『木蘭花』因而另名『偸聲木蘭花』。

 

2.形容暗地小聲說話。

 

柳靑『狠透鐵』:“他的大女兒在沒有公公、婆婆和女婿的場合下,偸聲說:‘爸爸,你甭那么別扭。

 

人家不高興你,說你狠透鐵。’”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