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白喉】
拼音
báihóu
英文參考
diphtheria
概述白喉(diphtheria)是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其臨床特征是咽、喉、鼻等處假膜形成,和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乏力、惡心嘔吐、頭痛等,嚴重者可并發心肌炎和神經癱瘓。
診斷白喉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臨床癥狀。
患者大多未接受過白喉預防接種,有與白喉病人接觸史,臨床表現有假膜,且不易和粘膜下組織分離。
鼻、咽有假膜者可作涂片,如發現有狀似白喉桿菌者可初步擬診為白喉;
若培養找到白喉桿菌,則診斷基本上可以肯定。
如培養陽性而臨床診斷有懷疑時,應作細菌毒力試驗,以助鑒別。
早期治療極為重要,凡臨床癥狀提示白喉可能性大者,可不必等待培養結果而即開始抗毒素治療。
培養陰性者不能完全除外白喉。
治療措施一般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和減少活動,一般不少于3周,假膜廣泛者延長至4~6周。
要注意口腔和鼻部衛生。
抗生素治療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桿菌生長從而阻止毒素的產生。
常選用青霉素,約需7~10天,用至癥狀消失和白喉桿菌培養陰轉為止。
對青霉素過敏者或應用青霉素1周后培養仍是陽性者,可改用紅霉素,劑量為40mg/(kg·d),分四次口服或靜脈給藥,療程同上。
羥氨芐青霉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抗毒素治療抗毒素可以中和游離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結合的毒素。
在病程初3日應用者效果較好,以后療效即顯著降低,故應盡量早用。
劑量決定于假膜的范圍、部位及治療的早晚。
咽白喉假膜局限在扁桃體者給2萬~4萬u;
假膜范圍廣泛,中毒癥狀重者給4萬~10萬u;
喉白喉和鼻白喉患者給1萬~3萬u。
發病3日后方治療者劑量加倍。
抗毒素可以肌注或稀釋后靜滴,一次給完。
24小時后病變繼續擴大者可再以同量肌肉注射一次,注射抗毒素前應詢問過敏史,并作皮膚過敏試驗,試驗陰性者方可應用,陽性者按脫敏法給予。
心肌炎的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煩躁者給以鎮靜劑。
可用強的松20~40mg/天,分四次口服,癥狀好轉后逐漸減量。
嚴重病人可用三磷酸腺苷(ATP)20mg,輔酶A50u,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作靜滴。
神經麻痹的治療吞咽困難者用鼻飼。
喉梗阻的治療對輕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觀察病情的發展,隨時準備作氣管切開。
呼吸困難較重,出現三凹癥時,應即進行氣管切開,并在切開處鉗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白喉帶菌者的處理先作白喉桿菌毒力試驗,陽性者隔離,并用青霉素或紅霉素治療,劑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
培養連續3次陰性后解除隔離,對頑固帶菌者可考慮扁桃體摘除。
白喉恢復期帶菌者如需作扁桃體摘除,必須在痊愈后3個月,心臟完全正常時進行。
病原學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e)具明顯的多形性,呈桿狀或稍彎曲,一端或兩端稍肥大,兩端常見異染顆粒,按細菌的形態生化特性、菌落及毒力的不同,白喉桿菌可分為重型、中間型和輕型,其出現的頻率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均各異。
白喉桿菌侵襲力較弱,但能產生強烈的外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
白喉的致病物質主要是白喉毒素。
白喉毒素是含有兩個二硫鍵的多肽鏈,分子量為62,000。
經蛋白酶水解后,可分為a和b兩個片段,中間仍由二硫鍵聯接。
b片段,無酶活性,但能與宿主易感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并通過易位作用使a片段進入細胞。
a片段具有酶活性,能將氧化型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水解為煙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兩部分,并催化延伸因子-2(elongationfactor-2,ef-2)與adpr共價結合,使ef-2失去轉位活性,從而中止肽-trna及mrna在核糖體上由受位轉移至供位,肽鏈不能延長,細胞蛋白質合成受阻,細胞死亡,病變產生。
僅攜帶β-棒狀桿菌噬菌體的溶源性白喉桿菌才能產生外毒素,因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狀桿菌噬體毒素基因(tox)編碼的蛋白質。
tox基因的表達與菌體無機鐵含量密切相關,鐵含量適量時,tox基因表達,否則不表達。
白喉桿菌尚產生一些侵襲性物質,如類似于結核桿菌的索狀因子(cordfactor),能破壞細胞的線粒體膜,導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白喉的傳染源是白喉病人及恢復期帶菌者。
本菌存在于假膜及鼻咽腔或鼻分泌物內,經飛沫、污染物品或飲食而傳播。
白喉桿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粘膜生長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及侵襲性物質,引起局部炎癥和全身中毒癥狀。
局部粘膜上皮細胞發生壞死,血管擴張,粒細胞浸潤及纖維滲出,因此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pseudomembrane),若病損進一步擴展至喉部或氣管內,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
盡管細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迅速與易感組織細胞結合,使心肌、肝、腎和腎上腺等發生退行性病變,并可侵犯腭肌和咽肌的周圍神經細胞,臨床上出現心肌炎和軟腭麻痹、聲嘶、腎上腺機能障礙,血壓下降等癥狀。
本菌偶有侵害眼結膜、外耳道、陰道和皮膚傷口等處,也可形成假膜。
白喉病后有較強的免疫力,主要是機體能產生中和白喉外毒素的抗體(lgg)。
1~5歲易感性最高,5歲以上易感性逐漸下降,成人絕大多數由于隱性感染或預防接種,已獲得免疫力。
白喉桿菌產生外毒素與其所含有的溶解素生成的β-噬菌體(lysogenicβ-phage)有關,此噬菌體帶有形成毒素的基因符號TOX 。
在溶解期時,此種噬菌本的循環DNA整合進入宿主細菌的基因物質中去,結果宿主細胞可以有合成毒素多肽所需要的基因,已知進入溶解循環的噬菌體,破壞宿主細胞釋放新的β-噬菌體。
白喉桿菌中也有因為缺乏溶解素噬菌體因而不產生外毒素的。
對此類白喉桿菌可以經過產生溶解力lysogenization(用溶解素的噬菌體感染infectionwiththelysogenicTOX )使之成為可以產生毒素,在自然界中也可有此類現象,但在西方還不多見。
用Elek's試驗可以在體外檢測白喉桿菌的毒力。
假白喉桿菌和類白喉桿菌形態與白喉桿菌相似,存在于鼻咽部,但不產生外毒素,也無致病性,可進行毒力試驗加以鑒別。
白喉桿菌在衣服、床單上可生存數天至數周。
能耐寒冷和干燥,在干燥的假膜中可生存3個月。
易被消毒劑殺死,5%石炭酸或1∶1000升汞各1分鐘,煮沸1分鐘或加熱至60℃10分鐘,都可滅菌。
病理改變白喉桿菌在易感者的上呼吸道(通常為咽部)粘膜表層組織內或體表皮膚內繁殖,分泌外毒素。
外毒素滲入局部及周圍組織,引起組織壞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癥。
從血管滲出的液體中含有易凝固的纖維蛋白,將炎性細胞、粘膜壞死組織和白喉桿菌凝固在一起而形成假膜;
假膜呈灰白色,邊緣較整齊,假膜與粘膜下組織緊密粘連,不易拭去。
少數病人的病變可侵入深層組織而形成潰瘍面。
喉、氣管及支氣管粘膜上皮具有纖毛,形成的假膜和粘膜粘連不緊,易從氣管切口處噴出。
白喉外毒素來自局部吸收后,經淋巴和血液散布于全身各組織,與細胞結合引起病變,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經最敏感,腎臟和腎上腺皮質等處病變也較顯著。
外毒素吸收量與假膜的部位和廣泛程度有關,咽部最易吸收,扁桃體次之,喉及氣管最少。
假膜越廣泛,吸收的毒素量也越大。
毒素和組織結合開始時尚松弛,時間越長結合越牢固,也就不易為抗毒素所中和。
白喉桿菌一般停留于局部病灶,不進入血行,偶可到達局部淋巴結。
早期心肌呈水腫、濁腫及脂肪變性,繼而有多發性、灶性壞死、細胞浸潤及肌纖維斷裂。
心傳導束亦可有病變,末梢神經呈中毒性神經炎,神經髓鞘呈脂肪變性,神經軸隨后斷裂,以眼、腭、咽、喉及心臟等神經的損害為最常見。
腎有濁腫,腎小管上皮脫落。
肝有脂肪浸潤和肝細胞壞死。
腎小腺充血、濁腫,偶可見小出血點。
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和帶菌者是本病的傳染源。
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不典型、輕癥、鼻白喉以及皮膚白喉患者,在白喉傳佈中具有重要意義。
帶菌者:可分為恢復期帶菌者和健康帶菌者。
恢復期帶菌者帶菌時間的長短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治療:單用抗毒素治療時,可有3%的病人成為長期(3個月以上)帶菌者,并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者絕大多數(90%)在4天內細菌消失,余在12天內消失,偶有3個月后仍帶菌者。
②疾病類型:咽白喉比鼻白喉消失快。
③伴有鏈球菌感染、慢性扁桃體炎或咽峽炎者細菌消失慢。
健康帶菌者:以前一般占人口1%~2%,流行期間可多達10%~20%,易被忽視而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主要由飛沫傳染,亦可經玩具、衣服、用具等間接傳播,或者通過污染的牛奶和食物引起暴發流行,偶然可經破損的皮膚或粘膜而污染。
手術(如扁桃本摘除)后,尤易感染本病。
流行特征世界各地均有本病發生,以溫帶多見,熱帶較少。
全年可有發病,但以秋、冬和初春為多見。
通常散發,偶可形成流行或暴發。
人群易感性人群對白喉普遍易感,以往50%為5歲以下小兒,后來以學齡兒童為多,但近年來發現患者大多為成年人。
瑞典成人中50%~70%缺乏對白喉的免疫力,因而形成了1984~1985年的較大流行。
俄羅斯自1990年起就有白喉暴發,至1994年已報告白喉病例47802例。
感染者有兒童也有成人,平均病死3.65%。
是6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中發生的最大的一次流行。
1991年傳入烏克蘭,1993~1994年在獨聯體國家中有12個國家相繼發生白喉流行。
調查表明系因兒童中全程疫苗免疫率低;
成人中再免疫覆蓋率低等原因所致,已在進行相應措施。
我國白喉已屬少見,在少數地區性流行中如阜陽地區患者中85.71%為>15歲的成人和青少年。
這是因為在兒童中廣泛開展計劃免疫,對本病有較強的免疫力,而成年人由于多年來白喉發病甚少,幾乎無隱性感染,又缺乏人工免疫的機會,因而對白喉的免疫水平偏低,易被感染發病。
6個月以內的嬰兒,有得自母體的免疫力,患病機會較少,得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
人體對白喉的免疫力,可作錫克(Schick)氏試驗加以測定。
陽性反應者,表示對白喉無免疫力。
臨床表現白喉可分為四種類型,其發生率依次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
成人和年長兒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類型的白喉較多見于幼兒。
咽白喉1.輕型發熱和全身癥狀輕微,扁桃體稍紅腫,其上有點狀或小片狀假膜,數日后癥狀可自然消失。
易誤診為急性扁桃體炎。
在白喉流行時應加注意。
2.一般型逐漸起病,有乏力、胃納差、惡心、嘔吐、頭痛、輕至中等度發熱和咽痛,扁桃體中度紅腫,其上可見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圍仍不超出扁桃體。
有時假膜帶黃色,若混有血液,則呈暗黑色。
假膜開始較薄,邊緣較整齊,不易剝去,若用力拭去,可引起小量出血,并在24小時內又形成新的假膜。
3.嚴重型扁桃體和咽部水腫、充血明顯。
假膜在12~24小時內蔓延成大片。
除扁桃體外,并波及腭弓、上腭、懸雍垂、咽后壁和鼻咽部,甚至延及口腔粘膜。
口腔有腐臭味,頸淋巴結腫大,甚至可出現淋巴結周圍炎,頸部腫大如“牛頸”。
咽白喉的咽部疼痛大多不顯著。
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有高熱或體溫不升、煩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嘔吐、脈細速、血壓下降,或有心臟擴大、心律失常,亦有出血、血小板降低等危重癥狀。
喉及氣管支氣管白喉大多由咽白喉擴散至喉部所致,亦可為原發性。
多見于1~5歲小兒。
起病較緩,伴發熱,咳嗽呈“空空”聲,聲音嘶啞,甚至失音。
同時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腫和痙攣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癥狀,吸氣時可有蟬鳴音,嚴重者吸氣時可見“三凹征”,患者呈現驚惶不安和紫紺。
喉鏡檢查可見喉部紅腫和假膜。
假膜有時可伸展至氣管和支氣管,嚴重者細支氣管內亦有假膜形成。
鼻白喉少見。
指前鼻部白喉而言,后鼻部白喉乃咽白喉的一部分。
鼻白喉可單獨存在,或與喉白喉、咽白喉同時存在。
多見于嬰幼兒,原發于鼻部者較多。
病變范圍小,全身癥狀輕微,主要表現為漿液血性鼻涕,以后轉為厚膿涕,有時可拌鼻衄,常為單側性。
鼻孔周圍皮膚發紅、糜爛及結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見白色假膜。
未經治療者常遷延不愈。
皮膚或傷口白喉皮膚或傷口白喉(cutaneousofwounddiphtheria)不多見。
系由皮膚或粘膜直接或間接感染而得。
本型癥狀雖不重,但病程遷延,且易于傳播白喉。
其他外陰、臍、食管、中耳、眼結膜等處偶爾可發生白喉。
局部有炎癥和假膜,常伴繼發感染。
全身癥狀輕。
國內曾有報道慢性型白喉,病程1~3個月,此種病例雖不多,但在疾病傳播上有其重要性。
并發癥白喉毒素雖然可以累及全身細胞,但心臟、神經系統和腎臟最為顯著。
嚴重型白喉可并發心肌炎或周圍神經麻痹,偶爾也可發生中毒性腎炎。
心血管系統1.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如同時發生心肌損害,可使循環衰竭癥狀加重。
2.心肌炎一般出現于病程第2周,表現為乏力、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心臟擴大、心音低弱、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不齊、肝臟腫大等。
心電圖常示低電壓、ST段和T波變化、束支及房室傳導阻滯或其他心律紊亂,病人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必須密切觀察,及時治療。
有人把白喉心肌炎分為早期(第3~5天)和晚期(第5~14天)兩種類型。
早期系由于嚴重的毒血癥所引起,可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突然死亡;
晚期系由心肌病變繼而影響周圍循環所致,患者每有極度蒼白后出現紫紺、腹痛,多見脈搏細弱、脈率減慢、第一心音不清楚甚至消失,心律可完全不規則,血壓下降等表現。
周圍神經麻痹表現為弛張性癱瘓,多發生在病程的3~4周。
以軟腭癱瘓最常見,語言呈輕微鼻音,吞咽流質時從鼻孔嗆出,懸雍垂反射消失。
其次為眼肌癱瘓,出現斜視、眼瞼下垂、瞳孔擴大等。
亦可發生面神經癱瘓,表現為口角歪斜。
四肢的隨意肌雖亦可發生癱瘓,但很少見。
腦脊液一般無異常發現。
中毒性腎病很少見,主要表現為尿量減少、尿中有白細胞和管型,一般無血尿。
白喉可繼發細菌感染如頸淋巴結炎、淋巴結周圍炎、中耳炎、肺炎等。
偶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發生,需在給予足量抗毒素后才能切開引流。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一般在1萬~2萬之間,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鼻、咽等拭子培養及涂片檢查可找到白喉桿菌,毒力試驗呈陽性。
鑒別診斷咽白喉需和下列疾病鑒別1.急性扁桃體炎起病急,熱度高,扁桃體紅腫,咽痛明顯;
分泌物較薄,色較淡,僅限于扁桃體,拭之容易剝落。
2.鵝口瘡熱度不高,有白色片狀塊物附著于口腔粘膜,可蔓延至咽部。
白膜松,易剝離。
病變范圍雖可很廣泛,但中毒癥狀不顯著。
3.潰瘍膜性咽炎咽部有壞死性潰瘍和假膜,常伴齒齦炎,易出血,口腔有惡臭。
咽拭子涂片可找到梭形桿菌和螺旋體。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扁桃體上有白膜,消退慢。
涂片和培養無白喉桿菌,白喉抗毒素治療無效。
周圍血液中有異常淋巴細胞,血嗜異性凝集試驗可呈陽性,特異抗全陽性。
喉白喉需和下列疾病鑒別1.急性喉炎兒童期的急性喉梗阻大多由于急性喉炎、麻疹并發喉炎和喉白喉所引起。
麻疹并發喉炎者有麻疹史;
急性喉炎起病急,突然呼吸困難。
由于原發性喉炎患者的咽部無假膜,故出現喉梗阻時不易確認;
如有白膜自氣管切口處噴出,則應考慮白喉的診斷。
2.氣管內異物有異物吸入史,當異物吸入時有劇烈咳嗽,以后咳嗽呈陣發性。
無假膜發現,胸透時常可見局限性肺氣腫或肺不張。
鼻白喉需和下列疾病鑒別1.鼻腔內異物常為一側性,檢查時可發現鼻腔內有異物而無假膜。
2.先天性梅毒常伴有其他梅毒癥狀,鼻腔內有潰瘍而無白膜。
血清華康氏反應陽性。
預防3、4、5月齡嬰兒,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聯疫苗一針,共3針為初免。
1歲半至2歲時再加強1針。
7歲和15歲時各接種精制白喉、破傷風二聯類毒素一次,以加強對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護大兒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
必要時成人也應加強免疫。
白喉患者應及時隔離和積極治療,隔離至全身和局部癥狀消失、鼻咽或其他病灶的培養連續二次陰性為止,解除隔離不宜早于治療后7天。
病人的分泌物和用具須嚴格消毒,呼吸道的分泌物用雙倍量的5%煤酚皂(來蘇)或石炭酸處理一小時,污染的衣服和用具煮沸15分鐘,不能煮沸者用5%煤酚皂或石炭酸浸泡1小時,病人離開后室內應以上述消毒液噴霧消毒,然后打掃。
集體兒童和成人機構內的接觸者應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養和白喉桿菌毒素試驗。
成年人密切接觸者也應作這些檢查。
①培養和毒素試驗均陽性者作為白喉病例處理,應隔離觀察,并用青霉素治療,一旦出現癥狀即用抗毒素。
②培養陽性、毒素試驗均陽性者作為白喉病例處理。
③培養和毒素試驗均陰性者可解除留察。
④培養陰性、毒素試驗陽性者,應即給予預防接種。
錫克氏試驗(schick'stest)用于測定人體對白喉有無免疫力,確定是否需要預防接種。
方法是在左前臂屈側皮內注射0.1ml白喉毒素(含1/50的豚鼠最小致死量),同樣在右前臂屈側皮內注射對照毒素(加熱80℃經5分鐘破壞其毒性)0.1ml,作為對照。
陰性反應,兩側注射處都沒有出現紅暈或浸潤,表露機體對白喉有免疫力。
陽性反應,左側注射處24~36小時后,出現圓形微隆起紅暈,逐漸形成紅腫硬塊,至第四天達最高峰,直徑達1~2cm,7~14日后反應逐漸消退,而對照側沒有反應,表示對白喉沒有免疫力。
假陽性反應,表示既有免疫力,又有變態反應。
混合反應,表示機體對白喉毒素沒有抗毒免疫力,但對毒素蛋白則有變態反應,應注意區別。
預防接種效果良好,可顯著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
6個月以上至3見兒童應預防接種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和百日咳菌苗三聯制劑或明礬淀白喉類毒素。
8歲以上錫克氏試驗陽性者也需接種。
對密切接觸過白喉病人的易感兒童,可肌內注射1000~2000單位白喉抗毒素作緊急預防,同時注射白喉類毒素以便延長免疫力。
白喉抗毒素做為特效治療制劑,應在發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為2萬~10萬單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靜脈滴注。
使用抗毒素血清之前進行皮膚試驗,防止發生異種血清過敏反應。
使用抗毒素的同時,應給予抗菌治療,如用普魯卡因青霉素肌注,直至癥狀消失和白喉桿菌培養陰性為止。
引用:http://big5.wiki8.com/baihou_189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