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陽白穴】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14 08:52
標題: 【醫學百科●陽白穴】

醫學百科●陽白穴

 

拼音

 

yángbáixué

 

概述

 

陽白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屬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陽維之會。

 

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一說“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針灸集成》)。

 

布有額神經外側支和額動、靜脈外側支。

 

主治前額痛,目眩,目痛,眼瞼瞤動,及近視,夜盲癥,面神經麻痹,眶上神經痛等。

 

沿皮刺0.3-0.5寸。

 

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

 

陽白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取法

 

取穴時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臥的姿勢,陽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二厘米處。

 

穴位解剖

 

陽白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帽狀腱膜下結締組織、骨膜(額骨)。

 

皮膚由額神經的眶上神經和滑車上神經雙重分布。

 

(參看本神穴)

 

特異性

 

手足陽明、少陽、陽維五脈之交會穴。

 

功用

 

清頭明目,祛風泄熱。

 

主治病癥

 

1.五官科系統疾病:眼科疾病;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面神經麻痹或面肌痙攣,眶上神經痛等。

 

對于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等病征的治療都有顯著的效果。

 

刺灸法

 

刺法:1.平刺0.5~0.8寸,局部脹痛;

 

2.向下透魚腰;

 

3.向左右透攢竹、絲竹空穴,局部酸脹,可擴散至頭部或眼眶。

 

灸法:艾條灸5~10分鐘。

 

配伍

 

陽白配太陽、風池、外關,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

 

陽白配顴髎、頰車、合谷,有祛風活血通絡的作用,主治面神經麻痹。

 

陽白配睛明、太陽,有清熱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

 

文獻摘要

 

《甲乙經》:頭目瞳子痛,不可以視,挾項強急不可以顧。

 

陽白主之。

 

《甲乙經》:足少陽、陽維之會。

 

《千金方》:主子瞳子痛癢,遠視,昏夜無所見。

 

《圖翼》:頭痛,目昏多眵,背寒栗,重衣不得溫。

 

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陽白穴Yángbái(GB14)取穴方法該穴位于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在額肌中;

 

有額動、靜脈外側支;

 

布有額神經外側支。

 

主治疾病頭痛,目眩,目痛,外眥疼痛,雀目。

 

人體穴位配伍配太陽穴、睛明穴、魚腰穴治目赤腫痛、視物昏花、上瞼下垂。

 

刺灸法平刺0.5-0.8寸;

 

可灸。

 

附注足太陽、陽維之會。

 

穴義膽經的濕冷水氣在此吸熱后脹散。

 

名解(1)陽白。

 

陽,天部也,氣也。

 

白,明亮清白也。

 

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濕冷水氣在此吸熱后脹散。

 

本穴物質為本神穴傳來的天部濕冷水氣,由于在下行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水濕之氣還未進入本穴就己受熱脹散化為陽熱風氣并傳輸于頭之各部,穴內的天部層次變得明亮清白,故名。

 

(2)足少陽陽維之會。

 

本穴吸熱脹散的陽熱風氣不光上傳本經的頭臨泣穴,同時亦外走陽維脈,故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干爽的陽氣。

 

運行規律一是循膽經上傳頭臨泣穴,二是外走陽維脈。

 

功能作用生氣壯陽。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引用:http://big5.wiki8.com/yangbaixue_10176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