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打印本頁]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5:59
標題: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書名: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作者:王國瑞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分類:針灸


品質:0%


典籍總表,王國瑞,元朝,針灸,0%


一百二十穴玉龍歌


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痊沉?。


玉龍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無差訛。


吾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


行針殊絕妙無比,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良醫。


傴者立伸患者起,從此名馳湖海知。


(曲池補,人中瀉;風池補,絕骨瀉)


http://jicheng.tw/jcw/book/%E6%89%81%E9%B5%B2%E7%A5%9E%E6%87%89%E9%87%9D%E7%81%B8%E7%8E%89%E9%BE%8D%E7%B6%93/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5:59

中風

 

中風不語最難醫,頂門發際亦堪施。


百會穴中明補瀉,即時蘇醒免災危。


頂門:即囟會穴。


上星後一寸。


禁不可刺,灸七壯,針瀉之。


百會:頂中央旋毛中,取眉間印堂至發際折中是穴。


針一分許。


中風,先補後瀉,多補少瀉。


灸七壯,無補。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5:59

口眼斜

 

中風口眼致?斜,須療地倉連頰車。


左瀉右依師語,?右瀉左莫教差。


地倉:在口傍直縫帶路下,針一分。


頰車:在耳後墜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倉一寸半,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0

頭風

 

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驚風皆可治,印堂剌入艾來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發際五分。


針三寸,先補後瀉,瀉多補少。


印堂:在兩眉間宛宛中。


針一分,沿皮先透左攢竹,補瀉後轉歸原穴;


退右攢竹,依上補瀉急補,通神之穴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0

偏正頭風

 

頭風偏正最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


絲竹:在眉後入發際陷中,沿皮向後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


針三分,灸七壯。


開口剌,痛則瀉,眩暈則補。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1

頭風痰飲

 

宜瀉風池穴。


偏正頭風有兩般,風池穴內瀉因痰。


若還此病非痰飲,合谷之中仔細看。


風池:在耳後顳 骨筋下入發際,橫針一寸半入風府。


先補後瀉,可灸七壯、二七壯。


合谷:一名虎口。


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縫中,脈應手。


直剌入一寸半,看虛實補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1

頭項強痛

 

項強兼頭四顧難,牙疼並作不能寬。


先向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即時安。


承漿:在唇下宛宛中。


直針三分,可灸七壯,瀉之。


風府:在項後入發際一寸,兩筋間,言語則起,不言語則陷下處是穴。


針三分,不可深,深則令人啞噤。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1

牙疼

 

(附:嘔吐)


牙疼陣陣痛相煎,針灸還須覓二間。


翻嘔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試看看。


二間:在手大指次指骨縫中。


針一分,沿皮向後三分。


灸七壯,看虛實補瀉。


中魁:在中指第二節尖。


灸二七壯,瀉之。


禁針。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2

乳蛾

 

乳蛾之症更希奇,急用金針病可醫。


若使遲延難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少商:在大指甲邊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


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瀉之,三棱針出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2

鼻淵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後補疾可痊。


若更頭風並眼痛,上星一穴刺無偏。


上星:在發際一寸半,取穴以手掌後橫紋按鼻尖,中指頭盡處是穴。


直針三分,灸七壯。


鼻淵則補,不聞香臭則瀉。


應太淵穴,見後痰嗽歌。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2

不聞香臭

 

不聞香臭從何治,須向迎香穴內攻。


先補後瀉分明記,金針未出氣先通。


迎香:在鼻孔旁五分縫中,直針一分,沿皮向後上三分,瀉多補少。


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3

眉目間痛

 

眉目疼痛不能當,攢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疼亦同治,剌入頭維疾自康。


攢竹:在眉尖陷中。針二分,沿皮向魚腰,瀉多補少。


禁灸。


頭維:在額角發際,沿皮向下透至懸厘,是穴在額角。


疼痛瀉,眩暈補。


灸二七壯愈。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3

心痛

 

九般心痛及脾痛,上脘穴中宜用針。


脾敗還將中脘瀉,兩針成敗免災侵。


上脘:在臍上五寸。


直刺三寸半,看虛實補瀉。


中脘:在臍上四寸。


法用草從鳩尾下至臍,折中是穴。


直刺二寸五分,灸五十壯止。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4

三焦

 

三焦邪氣壅上焦,舌乾口苦不和調。


針刺關衝出毒血,口生津液氣俱消。


關衝:在手小指次指內側端,如韭葉大。


針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瀉。


禁灸。(小指次指者,無名指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4

上焦熱

 

(附:心虛膽寒)


少衝穴在手少陰,其穴功多必可針。


心虛膽寒還補瀉,上焦熱涌手中尋。


少衝: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大。


直刺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看虛實補瀉。


禁通裡:在腕後起骨上一寸。


直針一分,宜瀉不宜補,愈補愈發。


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4

痴呆

 

痴呆一症少精神,不識尊卑最苦人。


神門獨治痴呆病,轉手骨開得穴真。


神門:在手掌後,高骨陷中。


針入三分,灸七壯。


應後谿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5

赤目

 

眼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但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病全消。


睛明:在目內?淚孔中。


針入一分半,略針向鼻,瀉。


禁灸。


魚尾:即瞳子?,在目上眉外尖。


針一分,沿皮向內透魚腰,瀉。


禁灸。


太陽,在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7

目病隱澀

 

忽然眼痛血貫睛,隱澀羞明最可憎。


若是太陽出毒血,不須針刺自和平。


太陽:在額紫脈上,出血,三棱針刺之。


應睛明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7

目熱

 

心血炎上兩眼紅,好將蘆葉搐鼻中。


若還血出真為美,目內清涼顯妙功。


內迎香:在鼻孔內,用蘆葉或箸葉作卷,搐之,血出為好。


應合谷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7

目爛

 

風眩爛眼可憐人,淚出汪汪實苦辛。


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壯病除根。


大骨空:在手大拇指第二節尖上。


灸七壯。


小骨空:在手小指第二節尖上。


灸七壯,禁針。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8

目昏

 

肝家血少目昏花,肝俞之中補更佳。


三裡瀉來肝血益,雙瞳朗朗淨無瑕。


肝俞:在背九椎兩旁各一寸半。


灸七壯,針入二分。


三裡:在膝下三寸,貼骨外廉。


針三分,瀉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08

耳聾

 

(附:紅腫生瘡)


耳聾氣閉不聞音,痛癢蟬吟總莫禁。


紅腫生瘡須用瀉,只從聽會用金針。


聽會:在耳珠前陷中,口開方可下針。


橫下針刺半寸,灸二七壯。


應合谷、足三裡。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2

聾癘

 

(二症)


若人患耳即成聾,下手先須覓翳風。


項上倘然生癘子,金針瀉動號良工。


翳風:在耳後陷中,開口得穴。


針入半寸,瀉之,灸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3

 

啞門一穴兩筋間,專治失音言語難。


此穴莫深惟是淺,刺深反使病難安。


啞門:在項後入發際五分,直針三分,莫深,深則令人啞。


瀉之,不補,灸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3

痰嗽喘急

 

咳嗽喘急及寒痰,須從列缺用針看。


太淵亦瀉肺家疾,此穴仍宜灸更安。


列缺:在大指直上,叉手中指盡處是穴。


針入三分,橫針向臂,瀉之。


太淵:在掌後陷中三分。瀉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4

咳嗽腰痛

 

(附:黃膽)


忽然咳嗽腰膂痛,身柱由來穴更真。


至陽亦醫黃膽病,先瀉後補妙通神。


身柱:在背第三椎骨節,針三分,灸七壯,瀉之。


至陽:在背第七椎骨節尖,針三分,灸七壯,看虛實補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4

傷風

 

傷風不解咳頻頻,久不醫之勞病終。


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必用刺豐隆。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宛宛中。


灸三壯。


豐隆:在足腕解谿上八寸。


直針二分半,看虛實補瀉,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4

咳嗽鼻流清涕

 

腠理不密咳嗽頻,鼻流清涕氣昏沉。


噴嚏須針風門穴,咳嗽還當艾火深。


風門: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陷中。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5

 

哮喘一症最難當,夜間無睡氣惶惶。


天突尋得真穴在,膻中一灸便安康。


天突:在結喉陷中。


針可斜下半寸,灸七壯,瀉之。


膻中:在兩乳中間。


可瀉,灸七壯,禁針。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5

氣喘

 

氣喘吁吁不得眠,何當日夜苦相煎。


若取璇璣真個妙,更針氣海保安然。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


直針入三分,瀉之,灸七壯。


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宛宛中。


刺入三分,灸七壯,看病補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6

哮喘痰嗽

 

哮喘咳嗽痰飲多,才下金針疾便和。


俞府乳根一般刺,氣喘風痰漸漸磨。


俞府:在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


針三分,灸三壯,看虛實補瀉。


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


針一分。


灸五壯至七壯,看病補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6

口氣

 

口氣由來最可憎,只因用意苦勞神。


太陵穴共人中瀉,心臟清涼口氣清。


太陵:在掌後橫紋中。針三分,瀉之。


人中:在鼻下三分陷中。針三分,直針向上。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6

氣滿

 

小腹脹滿氣攻心,內庭二穴刺須真。


兩足有水臨泣瀉,無水之時不用針。


內庭:在足兩趾歧骨間。直刺三分,可瀉補,灸二七壯。


臨泣:在俠谿上三趾四趾間。


針三分,禁灸。


可以出一身之水,瀉用香油抹孔穴則針孔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9

 

(附:心悶、手生瘡)


勞宮穴在掌中心,滿手生瘡不可禁。


心悶之疾大陵瀉,氣攻胸腹一般針。


勞宮:在掌心,屈無名指,盡處是穴。


針三分,灸七壯。


太陵見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9

肩腫痛

 

肩端紅腫痛難當,寒濕相搏氣血狂。


肩?穴中針一遍,頓然神效保安康。


肩?:在肩端上,舉手陷中。


針二寸半。


若手臂紅腫疼痛,瀉之;


寒濕麻木,補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39

肘攣筋痛

 

(二首)


兩手拘攣筋骨痛,舉動艱難疾可增。


若是曲池針瀉動,更醫尺澤便堪行。


曲池:在肘後外輔。


尺澤:在肘中大筋外陷中。


用手如弓,方可下針。


先補後瀉,針半寸,禁灸。


筋急不和難舉動,穴法從來尺澤真。


若遇頭面諸般疾,一針合谷妙通神。


尺澤、合谷:見前文。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0

臂痛

 

兩胛疼痛氣攻胸,肩井二穴最有功。


此穴由來真氣聚,瀉多補少應針中。


肩井:在肩端上,缺盆盡處。


直針寸半停針。


此穴五臟真氣聚,不宜補,不宜久停針。


氣虛人多暈亂,急瀉之三裡。


應支溝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0

肩背痛

 

肩臂風連背亦痛,用針胛縫妙通靈。


五樞本治腰疼病,入穴分明疾頓輕。


五樞:在臂部肩端骨下直縫尖。


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看虛實補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1

 

虛羸有穴是膏肓,此法從來要度量。


禁穴不針宜灼艾,灸之千壯亦無妨。


膏肓:在背骨四椎下,微約五椎上,微少四肋之間是穴,各三寸。


用竹杖、兩手撐開,陷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1

虛弱夜起

 

老人虛弱小便多,夜起頻頻更若何。


針助命門真妙穴,艾加腎俞疾能和。


命門:在背骨十四椎下,與臍平。


灸二七壯,禁針,針則愈甚,宜補不宜瀉。


腎俞:在命門兩旁各一寸半。


灸法依前,針法依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1

膽寒心驚鬼交白濁

 

膽寒先是怕心驚,白濁遺精苦莫禁。


夜夢鬼交心俞瀉,白環俞穴一般針。


心俞:在背五椎兩旁一寸半,沿皮向外一寸半。


灸七壯,不可多,先補後瀉,亦不宜多白環俞:在二十一椎兩旁一寸半。


直針一寸半,灸五十壯。


夜夢鬼交,婦人白濁,宜補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2

勞證

 

傳尸勞病最難醫,涌泉穴內莫憂疑。


痰多須向豐隆瀉,喘氣丹田亦可施。


涌泉:在腳底心,轉足三縫中,又以二指至足跟盡處折中是穴。


直針三分。


傷寒勞瘵,有血可療,無則危。


先補後瀉。


丹田:在臍下三寸。


針八分,補多瀉少,可灸百壯。


豐隆見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2

盜汗

 

滿身發熱病為虛,盜汗淋漓卻損軀。


穴在百勞椎骨上,金針下著疾根除。


百勞:在背第一椎骨穴上。


針三分,灸二七壯,瀉之。


應肺俞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5

腎虛腰痛  腰脊強痛

 

脊膂強痛瀉人中,挫閃腰疼亦可針。


委中亦是腰疼穴,任君取用兩相通。


人中:即水溝穴,在鼻下三分銜水突起處是穴。


針三分,向上些,少瀉無補,法灸七壯委中:在膝後?紋動脈中。


針一寸,見血即愈。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5

手腕疼

 

腕中無力或麻?,舉指酸疼握物難。


若針腕骨真奇妙,此穴尤宜仔細看。


腕骨:在手腕起骨前陷中,翻手得穴。


針入三分,灸二七壯,瀉之。


手麻木則補,可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6

臂腕痛

 

手臂相連手腕疼,液門穴內下針明。


更有一穴名中渚,瀉多勿補疾如輕。


液門: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


針入一分,沿皮向後透入陽池,瀉之。


中渚:在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後。


針入一分,沿皮向後透腕骨,瀉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6

虛煩

 

連月虛煩面赤妝,心中驚恐亦難當。


通裡心原真妙穴,神針一刺便安康。


通裡:在腕後側,起骨後一寸。


直針半寸,瀉之,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7

腹中氣塊

 

腹中氣塊最為難,須把金針刺內關。


八法陰維為妙穴,肚中諸疾可平安。


內關:在手掌後橫紋二寸,兩筋間。


直刺,透外關,先補後瀉。


名陰維穴,禁灸。


應照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06:47

腹痛

 

腹中疼痛最難當,宜刺太陵並外關。


若是腹痛兼閉結,支溝奇穴保平安。


外關:在腕後骨上二寸。


直針透內關,先補後瀉,灸七壯。


太陵見前。


支溝:在腕後三寸,對間使。


針三分,透間使,灸七壯。


間使見後瘧疾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03

吹乳

 

婦人催乳痛難熬,吐得風痰疾可調。


少澤穴中明補瀉,金針下了腫全消。


少澤: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如韭葉大。


刺一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08

白帶

 

婦人白帶亦難治,須用金針取次施。


下元虛憊補中極,灼艾尤加仔細推。


中極:在臍下四寸。直針二寸半,灸五十壯。


婦人無子,宜刺灸,則有子,先瀉後補。


血氣攻心,先補後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10

脾疾反胃

 

脾家之疾有多般,反胃多因吐食餐。


黃膽亦須腕骨灸,金針中脘必痊安。


腕骨:在手腕側,起骨前陷中。


針二分,看虛實補瀉,灸三七壯。


中脘:在臍上四寸。


針二寸五分,灸五十壯,補多瀉少。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10

腿風

 

環跳為能治腿風,居?二穴亦相同。


更有委中出毒血,任君行步顯奇功。


環跳:在髀樞研骨下一指,側臥,伸下足,屈上足方可。


針三寸半,補少瀉少,可灸。


居?:在環跳上一寸,取法如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18

膝腿無力

 

膝疼無力腿如癱,穴法由來風市間。


更兼陰市奇妙穴,縱步能行任往還。


風市:在膝外廉上七寸,垂手中指盡處是穴。


針入半寸,多補少瀉,灸七壯。


陰市:在膝上正七寸,垂手中指點穴。


針入半寸,先補後瀉,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5

腿痛

 

髖骨能醫兩腿痛,膝頭紅腫一般同。


膝關膝眼皆須刺,針灸堪稱劫病功。


髖骨:在膝蓋上一寸,梁丘穴兩旁各五分。


直針半寸,灸二七壯,隨病補瀉。


膝關:在膝蓋骨下,犢鼻穴旁。


橫針透膝眼,灸二七壯,隨病補瀉。


膝眼:在膝下是穴,針三分,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6

膝風

 

紅腫名為鶴膝風,陽陵二穴便宜攻。


陰陵亦是神通穴,針到方知有俊功。


陽陵泉:在膝外輔骨下一指陷中。


橫針透陰陵泉,針入二寸,看病補瀉。


陰陵泉:在膝內輔骨下空陷中。


橫針透陽陵泉。


又法:取曲膝之橫紋尖頭是穴。


針二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6

腳氣

 

寒濕香港腳痛難熬,先針三裡及陰交。


更兼一穴為奇妙,絕骨才針腫便消。


三裡:見前。


三陰交:在內踝上三寸,取中骨陷中。


又云,在內踝上八寸。


香港腳,三寸,瀉;婦人鬼胎,八寸,針三分。


絕骨:在足外踝上三寸。


橫針二分半,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7

腳腫

 

腳跟紅腫草鞋風,宜向昆侖穴上攻。


再取太谿共申脈,此針三穴病相同。


昆侖:在足外踝後陷中。


橫針透呂細穴,灸二七壯,瀉多補少。


太谿: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申脈:在足外踝骨節下,赤白肉際橫紋。


刺半寸,瀉多補少,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7

腳背痛

 

丘墟亦治腳跗疼,更刺行間疾便輕。


再取解谿商丘穴,中間補瀉要分明。


丘墟:在足外踝前三分。


麻木補之,如腳背紅腫,出血甚妙。


行間:在足大趾次趾虎口兩岐骨間。


針半寸,灸二七壯,疼痛瀉之,癢麻補之。


解谿:在足腕上大筋外宛宛中。


針半寸,灸七壯,如頭重、頭風,先補後瀉,此即草鞋帶穴也。


商丘:在足內踝下,微前三寸。


斜針三分,後透昆侖。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7

腳疾

 

腳步難移疾轉加,太衝一穴保無它。


中封三裡皆奇妙,兩穴針而並不差。


太衝:在行間上二寸。


直針半寸,禁灸。


三裡:見前。


中封:在足腕上,筋內宛宛中。針半寸,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8

瘧疾

 

瘧疾脾寒最可憐,有寒有熱兩相煎。


須將間使金針瀉,瀉熱補寒方可痊。


間使:在掌後橫紋直上三寸,兩筋間。


直透支溝,灸二七壯,熱多瀉,寒多則補,針入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8

時疫瘧疾

 

時疫瘧疾最難禁,穴法由來用得明。


後谿一穴如尋得,艾火多加疾便輕。


後谿:在手小指本節後,握拳橫紋尖。


針半寸,灸七壯,同間使補瀉法。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8

 

瘰、由來隱疹同,療之還要擇醫工。


肘間有穴名天井,一用金針便有功。


天井:在肘尖骨上陷中。


取法用手叉腰方可下針,內少海穴,外小海穴。


針三分,瀉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9

 

九般痔疾最傷人,穴在承山妙如神。


縱饒大痛呻吟者,一刺長強絕病根。


承山:在仆參上八寸,腿肚下分肉間。


長強:在二十一椎下,尾閭大骨當中是穴。


針一寸,大痛方是穴。


灸二七壯,瀉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29

大便閉塞

 

大便閉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醫士有神功。


照海:足內踝下白肉際。


針四分,瀉之。


支溝:見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30

身痛

 

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宜細詳。


有筋有骨須淺刺,灼艾臨時要度量。


不定穴:又名天應穴,但疼痛便針,針則臥,針出血無妨,可少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30

驚癇

 

五癇之症不尋常,鳩尾之中仔細詳。


若非明師真老手,臨時尤恐致深傷。


鳩尾:在胸前鳩尾骨下五分。


針二寸半,不宜多灸,灸多令人健忘,灸一七壯。


非老師高手不可下針,至囑至囑。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30

水腫

 

病稱水腫實難調,腹脹膨?不可消。


先灸水分通水道,後針三裡及陰交。


水分:在臍上五分。


灸五十壯。


單腹脹宜瀉,氣滿腹疼先補後瀉。


三裡:見前。


三陰交:見前。


與絕骨相對,灸一七壯,治法同水分。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31

疝氣

 

(三首)


由來七疝病多端,偏墜相兼不等閑。


不問豎?並木腎,大敦一瀉即時安。


大敦: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葉大及三毛中。


針三分,沿皮向後三分,有瀉有補。


此穴亦治足寒濕香港腳。


豎?疝氣發來頻,氣上攻心大損人。


先向閣門施瀉法,大敦復刺可通神。


閣門:在玉莖毛際兩旁各三寸。


針一寸半,瀉之,灸五十壯。


衝心腎疝最難為,須用神針病自治。


若得關元並帶脈,功成處處顯良醫。


關元:在臍下三寸。


針二寸,灸隨年壯。


即丹田也。


補,不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31

痔漏

 

痔漏之疾亦可針,裡急後重最難禁。


或癢或痛或下血,二白穴從掌後尋。


二白:在掌後橫紋上四寸,兩穴對並,一穴在筋中間,一穴在大筋外。


有一法用草從項後轉至結喉骨尖,骨盡折了,將草折於兩,中對大指虎口縫,雙圈轉,兩頭點掌後臂上,草盡處是穴。


灸二七壯,瀉之,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3

瀉泄

 

脾泄為災若有餘,天樞妙穴刺無虞。


若兼五臟脾虛證,艾火多燒疾自除。


天樞:在臍兩旁各二寸。


針一寸,灸五十壯,宜補。


應脾俞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3

傷寒

 

傷寒無汗瀉復溜,汗出多時合谷收。


六脈若兼沉細證,下針才補病痊瘳。


復溜:在足內踝上二寸。


針一分,沿皮向骨下一寸半,灸二七壯。


神效。


合谷:在手虎口陷中。


寒補,熱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4

傷寒過經

 

過經未解病沉沉,須向期門穴上針。


忽然氣喘攻心脅,三裡瀉之須用心。


期門:在乳下四寸第三肋端。


針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


先補後瀉,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4

腳細筋疼

 

腳細拳攣痛怎行,金針有法治懸鐘。


風寒麻痹連筋痛,一刺能令病絕蹤。


懸鐘:在足外踝三寸。


針三分。


應環跳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4

牙痛

 

風牙蟲蛀夜無眠,呂細尋之痛可蠲。


先用瀉針然後補,方知法是至人傳。


呂細:在足內踝骨肉下陷中。


針三分,大瀉盡方補,痛定出針,灸二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5

心腹滿痛

 

(附:半身麻痹、手足不仁)


中都原穴是肝陰,專治身麻痹在心。


手足不仁心腹滿,小腸疼痛便須針。


中都:在足內踝上七寸。


針一寸半,沿皮向上一寸,灸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5

頭胸痛

 

(嘔吐、眩暈)


金門申脈治頭胸,重痛虛寒候不同。


嘔吐更兼眩暈苦,停針呼吸在其中。


金門:在足外踝跗骨下陷中。


針三分,透申脈,瀉實補虛,灸二七壯。


申脈:在足外踝骨下赤白肉際橫紋。


刺入半寸,瀉多,補少,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5

小腸疝氣連腹痛

 

水泉穴乃腎之原,臍腹連陰痛可蠲。


更刺大敦方是法,下針速瀉即安然。


水泉:在足內踝跗骨橫量一寸,直下一寸。


針五分,瀉之,灸七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6

脾胃虛弱

 

咽酸口苦脾虛弱,飲食停寒夜不消。


更把公孫脾俞刺,自然脾胃得和調。


公孫:在足內側本節後一寸陷中。


蜷兩腳底相對。


針一寸三分。


脾俞:在背脊十一椎兩旁一寸半。


針三分,灸三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6

臂細筋寒骨痛

 

臂細無力轉動難,筋寒骨痛夜無眠。


曲澤一針依補瀉,更將通裡保平安。


曲澤:在肘橫紋筋裡,與尺澤穴對,筋外尺澤穴,筋內曲澤穴,陷中。


針三分,痛,瀉,禁灸。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6

穴法歌

 

穴法淺深隨指中,砭?尤加顯妙功。


勸君若治諸般病,何不專心記《玉龍》。


聖人授此《玉龍歌》,瀉補分明切莫差。


祖師定穴通神妙,說與良醫慎重加。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7

穴法相應三十七穴

 

承漿應風府、風池應合谷、迎香應上星、翳風應合谷、聽會應合谷、啞門應人中、攢竹應太肓□肩井應足三裡、陽陵泉應支溝、昆侖應命門、昆侖應行間、申脈應合谷、太衝應昆侖髖骨應曲池、肩井應支溝、尺澤應曲池、肩、應髖骨、間使應百勞、關衝應支溝、中渚應人中少衝應上星、後谿應百勞、神門應後谿、通裡應心俞、百勞應肺俞、膏肓應足三裡、風門應列缺、照海應昆侖、鳩尾應神門、中極應白環俞、天樞應脾俞。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7

注解標幽賦1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人心。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第一韻專論針刺之當謹慎,不可造次,須辨經絡陰陽、臟腑虛實而行補瀉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7

注解標幽賦2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云門,抵期門而最後。」


之脈,穴出期門也,為終。周而復始循環,與滴漏天度無差,號曰斗合人統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8

注解標幽賦3

 

「正經十二,別絡走三百余支。」


十二經絡、督任兩經貫串三百六十余穴,以同日度並諸絡。


十二經、奇經八脈、皇絡、、橫絡、絲絡,末取盡名。


然不過一晝夜脈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血行八百一十丈,一周而已「正側偃伏,氣血有六百余候。」


背為陽,行於陰俞;


腹為陰,行於陽俞,總三百六十余穴,左右脅肋合穴六百余候。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8

注解標幽賦4

 

「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


手三陽,從手走至頭;


足三陽,從頭走至足;


足三陰,從足走至腹;


手三陰,從胸走至手,《難經》所載明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8

注解標幽賦5

 

「要識迎隨,須明逆順。」


順經絡而刺是謂補,逆經絡而刺是謂瀉。


手法在人,依經用度。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9

注解標幽賦6

 

「況乎陰陽氣血多少為最,厥陰、太陽,少氣多血;太陰、少陰,少血多氣;而又氣多血少者,少陽之分;氣盛血多者,陽明之位。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


氣血多少,已注經絡,不必重論。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49

注解標幽賦7

 

「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


指彈其穴,穴下氣輕、滑、慢,氣未至也,勿刺,待氣至方可刺也。


穴下氣來沉、澀而急,即可刺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0

注解標幽賦8

 

「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未至者,據虛實而候氣。」


氣至也,可留則留,可速則速。


寒則留,熱則速,不可失時。


候氣未至,或進或退,或按或提等,引氣至方可刺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0

注解標幽賦9

 

「氣之至也,若魚吞鉤餌之浮沉。」


氣至穴下,若魚吞鉤,若蟻奔走,或浮或沉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0

注解標幽賦10

 

「氣未至也,似潛處幽堂之深邃。」


穴下氣不至,若虛堂無人,刺之無功,不可刺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1

注解標幽賦11

 

「氣至速而效速,氣至遲而不治。」


氣之至也,刺之即愈。


氣未至也,如刺繡工,徒勞人爾。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1

注解標幽賦12

 

「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可應,眾穴主持。」


古針有九名,毫針按七星斡運璇璣,最為常用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1

注解標幽賦13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金者,剛健中正之性,可以去邪,扶持正氣也。


本形言針之為物。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2

注解標幽賦14

 

「短長水也,有決凝開滯之機。」


水有開山穿石之力,以潤下為功。


針之短長深淺,如水之用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2

注解標幽賦15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斜刺,可曲,可直,可斜,可正,猶木之曲直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2

注解標幽賦16

 

「口藏比火,進陽補羸。」


口溫針熱,補調榮衛,毋令冷熱相傷,猶火之能炎上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3

注解標幽賦18

 

「循機捫而可塞,以象土。實應五行而可知。」


土可以塞水,針可以塞病,源是以象土也。


一針之用,五行俱全。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3 21:53

注解標幽賦19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雖細楨於毫發,同貫多岐。」


恆所用者毫針也。


按黃帝銅人流注之法,肘前膝下一寸六分,只有八分為針柄,是針二寸四分也。


按氣血、經絡變化無方,惟針所治。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