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陰陽】
拼音
yīnyáng
英文參考
maleandfemaleprinciple
概述陰陽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
含有樸素的辨證觀點。
最初的含義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為陽,背日者為陰。
由此引申為氣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
用以代表事物對立和相互消長的正反兩方面,進而闡述事物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
古代醫家將陰陽學說與醫療實踐相結合,用以解釋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闡明臟腑組織的部位和屬性,區分藥物性能,診斷疾病性質等,逐步發展為具有中醫學特色的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基本內容包括:①陰陽是自然界的根本規律,概括了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源。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②陰陽相互對立并制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類經附翼·醫易》:“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
③陰陽相互依存,互根互用。
《醫貫砭·陰陽論》:“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于陰,陰根于陽。”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
陽在外,陰之使也。”
④陰陽相互消長并轉化。
陰陽之間處于動態平衡。
“陰消陽長”,“陽消陰長”。
《靈樞·論疾診尺》:“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故陰主寒,陽主熱。
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
故曰寒生熱,熱生寒。
此陰陽之變也。”
《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學說貫穿于中醫學的臟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藥理等各個方面,是一種樸素的辨證思想和說理工具。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nyang_338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