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支溝】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12 11:33
標題: 【醫學百科●支溝】

醫學百科●支溝

 

拼音

 

zhīgōu

 

英文參考

 

tributaryditch;feederdrain;chihkou;offsethitch;te6;

 

zhigou(SJ6)

 

概述

 

支溝,經穴名。

 

出《靈樞·本輸》。

 

別名飛虎。

 

屬手少陽三焦經。

 

經(火)穴。

 

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之前臂骨間背側神經、正中神經之骨間掌側神經,以及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前臂骨間掌側動脈。

 

主治脅肋痛,肘臂痛,暴瘖,嘔吐,便秘,耳鳴,耳聾等。

 

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

 

支溝在手背腕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取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取穴。

 

穴位解剖

 

支溝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小指伸肌、拇長伸肌、前臂骨間膜。

 

血管、神經分布同外關(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和掌側動、靜脈本干。

 

分布著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之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和正中神經之骨間掌側神經)。

 

皮膚由前臂后皮伸經分布。

 

皮下組織內有貴要靜脈和頭靜脈的屬支。

 

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入小指伸肌,深抵其下面的拇長伸肌。

 

前臂后區的血管神經束由橈神經深支(骨間背側神經)和骨間背側動脈及兩條靜脈組成。

 

在前臂后區的下段,拇長伸肌的深面,有骨間掌側動脈的穿支,穿過骨間膜的下緣,進入前臂前區。

 

特異性

 

五輸穴之一,本經經穴,五行屬火。

 

功用

 

清利三焦,通腑降逆。

 

主治病癥

 

針麻常用穴之一。

 

多用于治療脅痛,習慣性便秘等。

 

頭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腫,耳聾耳鳴,目赤目痛。

 

消化系統疾病:習慣性便秘,嘔吐泄瀉。

 

婦科疾病:經閉,產后血暈不醒人事,產后乳汁分泌不足。

 

運動系統疾病:上肢麻痹癱瘓,肩背部軟組織損傷,急性腰扭傷。

 

其他疾病:肋間神經痛,胸膜炎,肺炎,心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上擴散至肘部,有時有麻電感向指端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

 

支溝配陽池、八邪,有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手指震顫。

 

支溝配足三里,有通調腑氣的作用,主治便秘。

 

支溝配章門,有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脅肋痛。

 

文獻摘要

 

《甲乙經》:暴喑不能言,支溝主之。

 

《銅人》:治熱病汗不出,肩臂痠重,脅腋痛,四肢不舉,霍亂嘔吐,口噤不開。

 

《大成》:產后血暈不識人,支溝、三里、三陰交。

 

《圖翼》:凡三焦相火熾盛,及大便不通,脅肋疼痛者,俱宜瀉之。

 

研究進展

 

治療急性腰扭傷有明顯效果。

 

急性跌撲閃挫引起的脅痛,針刺患側穴位,兩脅痛者取雙穴,用瀉法,強刺激,得氣后,讓患者站起作深呼吸。

 

咳嗽或活動患部,每日1次,1周為1療程。

 

引用:http://big5.wiki8.com/zhigou_548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