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金匱要略方論》】
拼音
《jīnkuìyàoluèfānglùn》
概述《金匱要略方論》金匱著作簡稱《金匱要略》。
三卷。
東漢·張機撰。
約成書于三世紀初。
作者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魏晉時經王叔和整理后,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
1065年北宋校正醫書局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整理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略去傷寒部分,仍厘定為三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
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
所述病證包括內傷雜病方面有:痙濕暍、百合、狐惑、陰陽毒、瘧病、中風歷節、血痹、虛勞等40多種病證;
外科方面有癰腫、腸癰、刀斧傷、浸淫瘡等病證;
女科方面有經、帶、雜病、妊娠及產后等病證。
此外還記述了急救卒死、臟腑經絡病脈及飲食禁忌等。
書中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豐富臨床經驗,提供了辨證論治及方藥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則。
本書提供很多實用有效的方劑,直到現在仍較廣泛地應用于臨床。
但書中也有個別封建迷信或不切合實際的內容。
自北宋刊行本書以后,歷代注釋及研究《金匱要略》的著作頗多,故有多種刊本和注本。
現存元、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引用:http://big5.wiki8.com/.A1.B6jinguiyaoluefanglun.A1.B7_665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