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大腸俞】
拼音
dàchángshū
英文參考
Dachangshu(BL25)
概述
大腸俞,經穴名。
出《脈經》。
屬足太陽膀胱經,大腸之背俞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布有第三腰神經的后支和第四腰動,靜脈后支。
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細菌性痢疾,腸梗阻,坐骨神經痛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5-10壯;
或艾條灸10-20分鐘。
標準定位
大腸俞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取法
俯臥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陽關(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約與髂嵴高點相平。
穴位解剖
大腸俞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
有第四腰動、靜脈后支。
分布著第三腰神經的后支。
皮膚由第三、四、五腰神經后支分布。
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間,有腰動、靜脈經過。
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兩側,呈紡錘形。
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個腰椎體和椎間盤的側面以及全部腰椎橫突,止于股骨小轉子。
腰叢的神經根位于肌質內,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內、外側和肌腹。
腰大肌的前面還有輸尿管由腎門行經到盆腔。
特異性
大腸之背俞穴。
功用
理氣降逆,調和腸胃。
主治病癥
1.運動系統疾病:腰痛,骶髂關節炎,骶棘肌痙攣;
2.消化系統疾病:腸炎,痢疾,便秘,小兒消化不良;
3.外科系統疾病:闌尾炎,腸出血;
4.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坐骨神經痛;
5.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遺尿,腎炎,淋病。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8~1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2.向下平刺2~2.5寸,透小腸俞,局部酸脹,針感可向骶髂關節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配伍
大腸俞配至陽、腰陽關,有強筋骨,利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骶髂疼痛。
大腸俞配天樞,為俞募配穴法,有培土健中,消積滯的作用,主治胃腸積滯,腸鳴腹瀉。
大腸俞配上巨虛、承山,有調腸腑清積熱的作用,主治便秘。
文獻摘要
《千金翼》:主腸癖泄痢。
《銅人》:治腰痛,腸鳴,腹脹。
《大成》:主脊強不得俛仰。
研究進展
慢性結腸炎大腸俞、天樞等埋線,治療50例,有較好療效。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changyu_1714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