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臂臑】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11 09:01
標題: 【醫學百科●臂臑】

醫學百科●臂臑

 

拼音

 

bìnào

 

英文參考

 

binao(LI14)

 

概述

 

臂臑,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別名頭沖、頸沖。

 

屬手陽明大腸經。

 

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

 

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及旋肱動、靜脈的分支和肱深動、靜脈。

 

主治肩臂疼痛,頸項強急,癭氣,瘰疬,及肩關節周圍炎,急性結膜炎等。

 

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

 

臂臑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連線上,曲池上7寸。

 

取法

 

垂臂屈肘時,在肱骨外側三角肌下端。

 

穴位解剖

 

臂臑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

 

有旋肱后動、靜脈的分支,及肱深動、靜脈。

 

分布著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

 

皮膚由臂外側皮神經分布。

 

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組織。

 

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過三角肌中點。

 

該肌由臂叢后束腋神經支配。

 

特異性

 

手陽明絡之交會穴。

 

功用

 

清熱明目,通經通絡。

 

主治病癥

 

1.運動系統疾病:上肢癱瘓或疼痛,肩周炎,顱頂肌肉痙攣;

 

2.其它:眼病,頸淋巴結核,頭痛。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1寸,局部酸脹;

 

2.或向上斜刺1~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脹,可向整個肩部放散。

 

灸法:艾柱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

 

配伍

 

臂臑配強間,有行氣緩筋,活絡止痛作用,主治頸項強。

 

臂臑配手三里、大迎,有豁痰行瘀,溫經散結作用,主治頸部淋巴結核。

 

文獻摘要

 

《甲乙經》:寒熱,頸疬,肩臂不可舉,臂臑俞主之。

 

《圖翼》:臂痛無力,寒熱瘰疬,頸項拘急。

 

引用:http://big5.wiki8.com/bimo_1845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