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蕁麻疹】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10 10:16
標題: 【醫學百科●蕁麻疹】

醫學百科●蕁麻疹

 

拼音

 

qiánmázhěn

 

概述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

 

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

 

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

 

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其臨床特征為表皮反復發作鮮紅色或蒼白色大小不一的風團,伴瘙癢或燒灼感。

 

可由多種因素引發,其病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一般認為,大多數蕁麻疹屬Ⅰ型變態反應,少數屬Ⅲ型變態反應。

 

現代西醫學對本病尚無特效療法。

 

對經常反復發作者,不易根治,且應用西藥還會產生一些副反應。

 

蕁麻疹相當于中醫學中的“痦瘤”、“癮疹”、“赤白游風”等證,民間俗稱“風疹塊”、“鬼飯疙瘩”等。

 

中醫對本病的認識很早,《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已有“癮軫”之名,《諸病源候論·風痦痛候》說:“夫人陽氣外虛則汗多,汗出當風,風氣搏于肌肉,與熱氣并則生痦痛。”

 

認識到本病的發生與風邪關系密切。

 

歷代醫著對本病都有一定的記載,如明代《證治準繩》、《外科真詮》對本病的臨床表現觀察得頗為仔細。

 

《證治要訣》說“食雞肉及獐、魚動風等物”會導致本病的發作。

 

清代,《外科大成》根據本病非完全由外感風邪所致,提出治療“宜涼血潤燥”,“慎用風藥”;

 

《瘍醫大全》則提出了“疏風、清熱、托疹”的治療大法,至今對臨床仍有指導意義。

 

此外,在古代還創制了一些治療本病的專方,如消風散、胡麻丸等,也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現代中醫治療蕁麻疹,最早報道見于本世紀50年代中期,這是有關針刺方法的經驗介紹。

 

之后,隨著針灸治療經驗的不斷積累,各地又介紹了許多針刺方法,如體針、耳針、梅花針、刺絡拔罐或單用拔罐等,不僅方法簡單,而且確有良效。

 

中醫藥治療方面,從50年代末起,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以祛風解表為主治療,或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選用和血之劑加減治療。

 

另外還有部分其他治法。

 

至60年代中期,有文章專門就病因病機及治法進行了總結和探討,提出了“透表和衛”、“清營涼血”、“疏肝解郁”、“清心瀉火”、“表里雙解”等五個治療法則。

 

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因其病勢纏綿,歷久不愈,反復發作,故有時又稱為頑固性蕁麻疹。

 

80年代以后,臨床上對此病頗為重視,其病機多責之于虛、濕、風、瘀;

 

治療方面,主張益氣固表、清理濕熱、祛風止癢、養血和營、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病風邪人絡,認為宜選用蟲類搜剔之品。

 

目前,有關治療蕁麻疹的臨床報道,積累有300多篇,累計病例逾萬例,無論是分型治療,還是運用專方,均有很好的療效,一般可達90%以上。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機理研究尚不夠深入,大量的臨床報道多限于治驗方藥介紹及病例的積累,且各醫家對蕁麻疹的病因病機的闡述和辨證分型的方法很不一致,今后應重視這方面的規范化研究,并注意從中篩選出有效方藥,旨在進一步提高療效和縮短療程。

 

診斷根據風團皮損診斷不難,應積極詢問病史與查體,盡量找出病因,應與藥疹相鑒別。

 

后者水腫性風團呈彌漫性大片紅色斑片,邊緣不清。

 

丘疹狀蕁麻疹應和水痘相鑒別。

 

治療措施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

 

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1.內用藥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癥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

 

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藥容易引起耐藥性,可另換一種。

 

或交替或合并應用。

 

兒童的耐藥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抗組織胺藥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堿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腎上腺素、氨茶堿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堿和抗組織胺藥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并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

 

6-氨基乙酸可用于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于膽堿能性蕁麻疹。

 

鈣劑可用于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藥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類固醇激素應用于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

 

蕁麻疹并發過敏性休克更須應用。

 

有人應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2.局部用藥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中藥治療各類蕁麻疹有顯效。

 

急性蕁麻疹風熱型用荊防湯,風寒型用麻桂各半湯治療。

 

丘疹狀蕁麻疹用荊防湯治之,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蕁麻疹治療;

 

病程遷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濕,溫中補腎,辨證治療。

 

有熱者用清熱寬胸湯,有風寒者用永安止癢方,脾虛用胃苓湯,人參健脾丸,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等治之。

 

療效標準臨床痊愈:治療后皮疹及瘙癢完全消失,停藥3個月以上未見復發。

 

好轉:皮疹基本消失,瘙癢等癥狀改善,但在3個月以內仍有1~2次發作,或仍有發作,但發作的程度和次數明顯減少。

 

無效:治療2個星期,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變。

 

分型治療(1)風寒型治法:散寒祛風,透疹止癢。

 

處方:葛根12克,麻黃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棗15克,生姜6克。

 

加減:有表證加荊芥、防風;

 

表衛不固加黃芪、防風、白術;

 

久病體虛加當歸、黨參;

 

瘙癢難忍加蟬蛻、白蘚皮;

 

久治不愈,反復發作加烏梢蛇。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療效:上方共治療99例風寒型蕁麻疹,臨床痊愈93例,好轉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7%。

 

常用成方:可選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九味羌活湯等加減。

 

(2)風熱型治法:清熱疏風處方:生地12克,連翹10克,桑白皮10克,牛蒡子10克,夏枯草10克,赤芍12克,生姜皮3克,地骨皮6克,地膚子6克,茯苓皮10克,蟬蛻6克,白蒺藜6克。

 

加減:反復發作者加地龍、蜈蚣、全蝎;

 

合并胃腸道癥狀者加白芍、白術、蒲公英、厚樸。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上方共治療23例風熱及風熱挾濕型蕁麻疹,全部臨床痊愈。

 

常用成方:可選銀翹散、消風散、麻杳石甘湯等。

 

(3)氣虛型治法:益氣固表,祛風止癢。

 

處方:黃芪30克,黨參30克,茯苓12克,補骨脂12克,當歸12克,丹參12克,徐長卿24克,防風15克,白蘚皮15克,烏梢蛇15克,甘草5克。

 

加減:疹色淡紅,受風著涼者加麻黃、桂枝;

 

腰酸冷痛,遇冷起白色風團加附子、肉桂;

 

口干思飲,起紅色風團者加生石膏、知母、川連。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2周為一療程。

 

療效:上方共治療慢性屬氣虛型蕁麻疹139例,臨床痊愈89例,好轉29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84.9%。

 

常用成方:可選玉屏風散、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減。

 

(4)血虛型治法:養血和營,祛風止癢。

 

處方:生地15克,赤芍10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首烏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蒺藜15克,蟬蛻10克,地膚子10克,甘草6克。

 

加減:衛氣虛弱加黃芪、白術;

 

濕甚作癢加苦參、土茯苓、蒼術;

 

挾風寒加麻黃、浮萍、白蘚皮;

 

挾風熱加銀花、連翹;

 

奇癢難忍加全蝎、地龍、烏梢蛇。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上方共治療血虛型蕁麻疹249例,臨床痊愈199例,好轉3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95.2%。

 

常用成方:可選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加減。

 

(5)濕熱型治法:清熱燥濕,散風止癢。

 

處方:蒼術10克,厚樸9克,陳皮6克,甘草5克,黃芩10克,連翹10克,地膚子10克,茯苓10克,蟬蛻10克,丹皮10克。

 

加減:癢甚加蛇蛻、苦參、徐長卿;

 

脘腹痛甚加炒熾殼、焦楂曲;

 

疹紅或咽紅赤加銀花、地骨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上方共治療濕熱型蕁麻疹15例,臨床痊愈12例,好轉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3%。

 

常用成方:可選用龍膽瀉肝湯、白頭翁湯或葛花解醒湯合茵陳蒿湯加減。

 

(6)血瘀型治法:通經破瘀,祛風止癢。

 

處方:地龍12克,威靈仙12克,赤芍A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10克,土茯苓14克,連翹14克,地膚子14克,香附6克,枳殼6克,甘草6克。

 

加減:癢甚加刺蒺藜、白芷;

 

風熱加蟬蛻、黃芩;

 

血虛去丹皮,加當歸、白芍;

 

濕重加苦參、滑石。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218例本型患者,臨床痊愈193例,好轉2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9%。

 

常用成方:可選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等。

 

專方治療(1)加減九味羌活湯組成:羌活10克,防風6克,炒蒼術6克,北細辛1。

 

5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10克,炒黃芩6克,甘草6克,生姜2片,蔥白頭3枚。

 

加減:無寒熱,去生姜、蔥白頭;

 

風熱去細辛;

 

由藥物反應引起者,重用甘草,加綠豆;

 

寄生蟲引起者,加檳榔、烏梅肉;

 

反復發作加蟬衣、浮萍草、地膚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兒童用量酌減。

 

療效:共治療152例急性患者,痊愈144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68%。

 

(2)抗敏靈組成:黨參20克,黃芪30克,當歸20克,黃芩20克,香附15克,麻黃10克,細辛5克,陳皮20克,荊芥Z0克,艾葉10克,沙棘20克,甘草15克,大棗8枚。

 

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每次約150毫升,日服3次。

 

兒童用量酌減。

 

療效:共治療136例風寒、風熱及濕熱型患者,痊愈92例,好轉4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7%。

 

(3)烏蛇祛風湯組成:烏梢蛇15克,黃芪20克,生地10克,當ll51o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劉寄奴10克,白術6克,防風6克,荊芥穗6克,苦參6克,蜂房6克,雄黃2克。

 

加減:偏寒重用荊芥穗,加桂枝;

 

偏熱加牛蒡子、夏枯草;

 

偏濕加蒼術、羌活;

 

腹痛惡心,重用白芍,加半夏、甘草;

 

喉頭水腫,重用生地,加射干、葶藶子;

 

情緒易激動者加龍膽草、合歡皮;

 

水腫性紅斑者加丹皮、白茅根;

 

瘙癢難忍加地膚子、蛇床子、白蘚皮。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第3次藥液熏洗皮膚療效:共治療88例老年慢性蕁麻疹,臨床痊愈54例,(4)四蟲湯組成:烏梢蛇9克,地龍15克,僵蠶9克,蟬蛻6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

 

加減:風寒加桂枝、白芷、丹參、徐長卿;

 

風熱去荊芥、防風,加銀花、牛蒡子、薄荷、黃芩、丹皮;

 

表衛不固加黃芪、黨參、白術、浮小麥;

 

血虛加熟地、當歸、白芍;

 

胃腸實熱加大黃、芒硝、木香、山梔、黃連、紅藤;

 

兼有濕邪加蒼術、苦參、土茯苓。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服藥期間忌腥辛之品。

 

療效:共治療178例慢性蕁麻疹,痊愈102例,好轉61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91.6%。

 

(5)過敏煎組成:防風6克,黃芪15克,生烏梅15克,制首烏15克,地膚子10克,地龍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

 

加減:遇冷即發者加桂枝8克,制附片6克;

 

遇熱加重者加生地、蟬衣;

 

伴腹痛腹瀉者加木香8克,生薏米30克;

 

表虛者倍黃芪,加白術;

 

皮膚劃痕試驗陽性者倍烏梅,加防風;

 

伴蛔蟲者加使君子、檳榔。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上方共治療65例各型患者,均于2周內獲臨床痊愈,有效率100%。

 

老中醫經驗林鶴和醫案彭×,男,22歲,1989年7月20日診。

 

昨日食鮮蝦后下肢出現米粒大小紅疹,瘙癢難忍,繼而波及全身。

 

經用西藥,癥狀緩解,今晨風疹復現,顏色鮮紅,融合成片,高出皮膚,伴有劇烈刺痛,發熱(39.2℃),口渴飲冷。

 

舌質紅絳少津,苔薄黃,脈弦細數。

 

證屬邪熱傳營,氣陰兩傷。

 

處方:石膏60克,大生地、鉤藤各30克,北參須、玄參、丹參、連翹、紫草、知母各9克,麥冬20克,銀花15克,生甘草6克。

 

服1劑,體溫降至38.2℃,風疹大部分消退。

 

舌質紅,舌面津液來復。

 

再服3劑,痊愈。

 

按:急性期在除去病囚后,選用桂枝湯調和營衛,佐用涼血熄風藥,一般能取效。

 

但亦有桂枝方不獲效者。

 

本案為食鮮蝦過敏的急重證候,熱毒熾盛,人營傷及氣陰,故治以大劑甘寒,佐以甘苦,并根據葉氏“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論,加用辛涼之銀花和連翹,使邪毒有出路。

 

紫草涼血止血,鉤藤平肝熄風止癢,均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用藥規律根據臨床資料,選擇處方完整、療效確切的專方57首。

 

這些專方共治療了各型蕁麻疹患者3000余例,療效約90%左右。

 

經統計,共涉及藥物有130味,其中53味使用頻度較高、應用較廣。

 

詳見下表:應用頻度(例)報道文獻(篇)藥物>100020~39甘草、防風、芍藥、當歸、黃芪、蟬蛻。

 

501~100010~21荊芥、川芎、生地、苦參、蒺藜、地膚子、首烏、大棗。

 

6~8黨參、烏梢蛇、柴胡、地龍。

 

301~5009~10生姜、麻黃、桂枝、僵蠶、茯苓。

 

6~8丹皮、陳皮、蒼術、熟地、連翹、黃芩、白鮮皮。

 

2~5浮萍、牛蒡子、大黃、細辛、胡麻、土茯苓、威靈仙、枳殼、香附。

 

100~3004~9白術、金銀花、烏梅、丹參、石膏、桔梗。

 

2~3附子、黃柏、白芷、赤小豆、肉桂、大腹皮、秦艽、蛇床子。

 

由于各地對本病的病機認識備有所不同,專方中的辨證用藥也有所側重,疏風解表之荊、防、銀、翹;

 

補氣補血之四君、四物都有所運用,故臨床用藥的面較廣。

 

然而,從上表可見,目前臨床上仍以疏散風邪,養血和營為主。

 

此外,燥濕止癢也是改善臨床癥狀的重要手段,為臨床所重視。

 

對蟲類藥物治療本病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認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其他療法(1)針灸①體針取穴:主穴:曲池、血海、三陰交、大腸俞。

 

配穴:后溪、委中、尺澤、大椎透身柱,神道透至陽。

 

操作:選取2~3個主穴及1組透穴或1個配穴。

 

主穴用瀉法強刺激,運針1~2分鐘,留針20分鐘,其間可反復行針2~3次。

 

透穴采用26號5寸長的毫針,沿皮透刺,留針1~2小時。

 

后溪、委中、尺澤,均以三棱針點刺出血。

 

療效:共治療387例急性蕁麻疹,有效率在76.9%~98.5%之間。

 

②拔罐取穴:神闕。

 

操作:患者仰臥。

 

用閃火法迅速將火罐扣在神闕穴上,3~5分鐘后取下,用同樣方法連拔3遍。

 

每日1次,3日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334例,僅4例無效,有效率達98.8%。

 

③耳針取穴:主穴:肺、蕁麻疹點、腎上腺。

 

配穴:心-神門、內分泌、肝。

 

操作、:常規消毒。

 

用5分毫針刺入耳穴至軟骨,以重手法持續捻轉刺溜,直至耳廓發熱潮紅,留針30分鐘,每日1次,二側交替輪用。

 

上述耳穴也可用王不留行籽壓丸,或用撳針埋人,2~5天起針。

 

療效:共治療70例,有效率達95%~100%。

 

(2)外用方①百白馬勃酒組成:百部100克,白蘚皮25克,白芥子20克,馬勃15克。

 

用法:上藥用紗布包好扎嚴,用開水澆透藥包,再用60度白酒煎開,倒于藥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藥包擦患處。

 

如藥包變涼可將酒燒熱后,再泡再擦,每日1~2次。

 

療效:共治療123例,全部痊愈。

 

②浮萍煎組成:紫背浮萍150克(鮮品加倍),蠶砂100克。

 

用法:上藥包煎至沸后約10分鐘,取汁3000~5000毫升,待溫度能耐受時,用毛巾蘸藥汁,從上向下搽擦,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搽后切勿用水清洗。

 

療效:共治療97例,效果良好。

 

其他措施尋找病因并去除之。

 

患病期間注意避風、保溫,禁食魚、蟹、蝦及辛辣之品。

 

病因學約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

 

其可由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復雜因子引起。

 

常見的可以歸納為:1.藥物許多藥物常是引起本病、青霉素、痢特靈、磺胺藥類藥物。

 

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藥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引起。

 

2.食物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常見致病因素。

 

3.感染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

 

蟲咬癥如螨、跳蚤、臭蟲等。

 

4.吸入物各種花粉、塵土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病。

 

6.遺傳因素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

 

7.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8.內科疾病淋巴瘤、癌腫、甲亢、風濕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SLE、高血脂病、膽囊炎、腎炎、肝病、糖尿病等。

 

發病機理風團發生的機制可分兩類:變態反應與非變態反應兩種。

 

1.變態反應型主要是第Ⅰ型,是抗原與抗體IgE作用于肥大細胞與嗜堿性白細胞,使它們的顆粒脫落而產生一系列化學介質(組織胺及組織胺樣物質包括慢性反應性物質、5-羥色胺、緩激肽與激肽類、前列腺、肝素等)的釋放。

 

從而引起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腺體分泌增加等。

 

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癥狀。

 

有的屬于第Ⅱ型,是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補體,形成過敏毒素,即C3與C5及釋出趨化因子,吸引嗜中性白細胞釋放溶酶體酶,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與組織胺類物質而發病,例如痢特靈或注入異種血清蛋白引起蕁麻疹等反應。

 

2.非變態反應型由某些生物的、化學的及物理的因素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細胞與嗜堿性白細胞、使其釋放顆粒而發病,皮膚膽堿能神經末端興奮性增強,大量釋放的乙酰膽堿可直接作用于毛細血管,使毛細血管擴張與通透性增強而發病。

 

也可作用于肥大細胞,使其釋放組織胺等介質而發病。

 

激肽與緩激肽也使毛細血管擴張與其通透性增加,和寒冷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癥與壓力性蕁麻疹等發病有關。

 

5-羥色胺、前列腺素E等可與蕁麻疹的發生有關、慢性反應物能引起哮喘,但是否與蕁麻疹有關還未證實。

 

辨證分型綜合各家的分型方法,本病大致可分為以下數型。

 

1.風寒型風團色白或淡紅,稍沾冷水則可誘發,瘙癢異常,遇冷當風則加劇,遇熱可減輕,口不渴,可伴有發熱惡寒。

 

舌淡苔殷白,脈浮緩。

 

2.風熱型風團色紅,連接成片,暴癢難忍,可有針刺樣灼熱感,遇熱稍減,伴自汗口渴,甚則發熱煩躁。

 

舌紅苔黃,脈浮數。

 

3.氣虛型風團如豆瓣大,成片,疹色與膚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動則汗出。

 

舌淡胖,脈弱。

 

4.血虛型風團形似豆瓣,邊緣紅暈色淡,皮膚干燥,伴面色無華,頭暈失眠。

 

舌淡苔薄,脈細。

 

5.濕熱型風團鮮紅或中央色白、邊緣鮮紅,搔抓之后,皮膚迅即潮紅水腫,局部或全身瘙癢及熱感,伴惡心嘔吐,頭暈。

 

舌淡苔白或黃膩,脈滑數。

 

6.血瘀型大片風團遍布全身,色紅,時起時消,歷久不愈,瘙癢難忍,煩躁,便秘。

 

苔薄黃,脈弦細。

 

臨床表現迅速出現風疹塊(風團),在風疹塊出現前幾分鐘,局部常發癢或有麻刺感。

 

有的病人在風疹塊出現數小時或一兩天內有些全身癥狀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適,頭痛或發熱。

 

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

 

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

 

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

 

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

 

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

 

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風疹塊較易發生于兒童。

 

風疹塊往往在一兩小時或幾小時內最多1~2天內自然消失,但別處常有新損害陸續出現,風疹塊已消失處在24小時內一般不再發生新損害。

 

風疹塊消失后,皮膚恢復正常,有時有暫時的色素斑而稱為有色素沉著蕁麻疹。

 

風疹塊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于任何部位的皮膚,粘膜。

 

風疹塊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的病人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癥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須及時處理,大多數病人只有發癢的風疹塊而無其他癥狀。

 

風疹塊的病程不定,有的病人在一日之內可發生數次皮疹,經過幾天或一兩周至數周后停止發作,可稱為急性蕁麻疹。

 

但不少病人天天發生皮疹,或是斷斷續續地屢次出現或加重、緩解或消失,可達數月或若干年之久,可稱為慢性蕁麻疹及特殊類型蕁麻疹。

 

1.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內自然痊愈應積極治療。

 

2.慢性蕁麻疹不斷發生風團皮損,持續1~3個月或數年之久,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可因人而異,有很大差異。

 

有時可并發人工蕁麻疹,多在腰帶等受擠壓處發生。

 

由于接觸冷水或冷風吹拂而引起的風團叫冷性蕁麻疹。

 

多為陣發性小片的風團,有紅暈,可泛發全身,這類病人對乙酰膽堿敏感,可用乙酰甲基膽堿0.01mg作皮內試驗。

 

注射后10分鐘,可出現直徑1~1.5cm大小的風團,即為陽性,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不等。

 

3.血管神經性水腫又稱巨大蕁麻疹。

 

是由于血液和組織中C1酯酶抑制物水平的減低,或無活性所致。

 

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組織小血管受累,組胺等介質導致血管擴張、滲透性增高、滲出液自血管進入疏松組織中形成局限性水腫,具有發作性、反復性及非凹陷性的特點,一般不癢,可單發,突然在口唇、面側部或四肢局部出現正常皮膚顏色的腫脹或由于腫脹嚴重、壓迫皮膚淺表的毛細血管而呈白色腫脹損害,邊緣不清,局部有緊張感,一般癢感不明顯,該類損害可在數天內自然消退,但可以復發生,有些病人也可出現兩片以上的損害,一般無全身癥狀。

 

少數病人可因發生在咽峽部而造成窒息。

 

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死亡。

 

4.丘疹狀蕁麻疹是兒童常見皮膚病,成年人也可見到,在春秋季節反復出現,本病是一個以癥狀特點而命名的疾病,實際上本病部分患者即為蟲咬癥。

 

尤其以節肢動物類叮咬而引起的外因性過敏反應,是一種遲發性反應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則促使皮疹發生,反復叮咬后產生脫敏作用。

 

皮疹為紡錘形的紅色似花生粒大小的風團樣損害,可散發可群集,可有偽足、水皰,搔后皮疹呈風團樣腫大,新舊皮疹常同時存在,1~2周消退,留下暫時色素沉著。

 

常復發,瘙癢極劇,但無全身癥狀,局部淋巴結腫大。

 

引用:http://big5.wiki8.com/qianmazhen_2159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