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畸形性骨炎】
拼音
jīxíngxìnggǔyán
英文參考
osteitisdeformans;Paget'sdisease
概述
1870年由Paget首次描述,故又稱Paget病。
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有陽性家族史者占14%,男女比例為3∶2。
南非及美國發病率均很高,國內報告甚少。
治療措施
多數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者常不需治療,少數癥狀明顯者可行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同時亦需應用藥物治療。
非常手術治療主要適應證包括:(1)疼痛;
(2)畸形;
(3)血清堿性磷酸酶或尿羥脯氨酸含量增至正常值的2倍;
(4)神經壓迫癥狀;
(5)高排出性充血心力衰竭;
(6)病理性骨折;
(7)手術治療前用療。
畸形性骨炎非手術治療除保護病骨,預防病理性骨折外,主要為藥物治療。
降鈣素可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功能,用藥后血清堿性磷酸酶及尿羥脯氨酸水平可相應下降,但在病情較嚴重者可長期保持異常水平。
大多數患者疼痛迅速得到緩解,肢體血流減少,體溫下降,而神經癥狀也可減輕或消失。
二磷酸鹽對骨吸收與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從而導致骨軟化。
停藥后易復發。
有人建議病變位于負重骨時應首選降鈣素,還有主張降鈣素與二磷酸鹽聯合應用。
此外,還可選用光輝霉素等藥物。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主要適應證為:(1)部分病理性骨折;
(2)嚴重關節炎;
(3)負重骨的嚴重畸形。
對于有神經壓迫癥狀者藥物治療無效可行減壓手術,而病理性骨折行內固定手術者骨不連發生率較高。
病因學
畸形性骨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確,不少作者認為可能是一種慢性病毒感染,將骨組織活檢標本作細胞培養,發現破骨細胞中有病毒存在,而成骨細胞及正常骨組織中并未找到病毒。
病理改變
Mirra提出本病的發生原因是由于破骨細胞活性增加,發生嚴重的局限性骨質吸收,并在病變骨內慢慢擴展所致,故建議本病稱為破骨細胞炎。
早期病變因破骨細胞的骨吸收作用而出現骨小梁稀疏和骨皮質變薄,隨即破骨細胞數目開始減少,成骨細胞相應增多,骨皮質及骨小梁均為松質骨所取代,最后無論是皮質骨還是松質骨均呈雜亂無章的鑲嵌結構。
這一病理過程的各階段并無截然分界,即使是同一患者同一部位也可同時存在溶骨與成骨的表現。
畸形性骨炎的病變可為一處或多處,并可同時伴發腫瘤,其中以骨肉瘤為多見,有人認為實際上是畸形性骨炎惡變所致。
臨床表現
癥狀和體征大約有10%~20%的患者并無臨床癥狀,往往在因其他疾病行X線檢查時偶然發現。
腰背痛腰背痛是畸形性骨炎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椎體發生病理性骨折時疼痛加重,如伴發骨肉瘤則病程進展迅速,很快出現神經壓迫癥狀甚至下肢癱瘓。
骨痛主要發生在負重骨骼。
除腰骶椎外,常見部位還有股骨和骨盆等,疼痛程度多較劇烈,位置深在,嚴重者臥床不起,翻身困難,病變區血流明顯增加,故常有皮膚灼熱感,不敢觸摸。
下肢長骨可發生畸形,嚴重者還可發生骨折,顱骨受累者可出現頭痛、耳鳴等癥狀,顱骨增厚使頭顱周徑增大,患者經常需要換更大的帽子。
關節炎以髖關節和膝關節多見,表現為疼痛和功能障礙。
應與骨盆和下肢畸形所繼發的退行性關節炎相鑒別。
頸痛頸肩部可有不適和疼痛
輔助檢查
多數患者血清堿性磷酸酶升高,尿羥脯氨酸含量增加,但血清鈣、磷、維生素D3和甲狀腺激素水平多保持正常。
近年來報道血清降鈣素水平上升將有助于診斷。
活組織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及確定是否伴發腫瘤,臨床及X線檢查無法確診時可考慮施行。
影像學檢查X線平片早期以吸收為主,典型表現為局限性骨質疏松。
在顱骨首先是外板破壞而內板仍保持完整。
長管狀骨除骨小梁減少外還可見骨皮質變薄。
病變與正常皮質骨分界處可見到“V”形分界線。
其邊緣清晰銳利。
在椎體則表現為病理性骨折。
病程晚期骨骼發現硬化并增大,當顱骨外板尚有溶骨表現時內板即已發生硬化。
隨著病變的發展,外板逐步增厚,最后內外界限完全消失,顱骨常因此增厚數倍。
長管狀骨則可見骨皮質增厚,骨小梁粗亂,并可發生彎曲變形,不完全橫形骨折及病理性骨折。
骨盆窄小,髖關節間隙變窄,嚴重者股骨頭可凸入骨盆腔內。
而脊柱椎體則明顯增大,后部結構亦增生硬化,增厚至正常的2~3倍,但椎間隙多保持正常。
其他核素掃描、CT、MRI對于鑒別畸形性骨炎與腫瘤有一定幫助。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xingxingguyan_2214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