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消毒】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9 09:21
標題: 【醫學百科●消毒】

醫學百科●消毒

 

拼音

 

xiāodú

 

英文參考

 

disinfection消毒disinfection原意為殺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但一般也用來表示殺滅微生物的意思。

 

英國外科醫師李斯特(L.J.Lister)首創用消毒作防疫及手術的基本處置。

 

其物理方法可用射線或紫外線照射以及加熱;

 

化學方法可使用殺菌劑(此時稱作消毒劑)。

 

可以根據細菌的種類、條件、消毒對象的性質(用具、生物體或場所)選擇使用,消毒效果則根據細菌所處的條件而有顯著差異。

 

在濕潤狀態下.即使溫度較低也很易死滅,但芽孢卻非常耐熱。

 

在水中也因離子等其它物質的存在而有很大差異。

 

消毒的概念利用物理、化學等方法殺死病原微生物以防止傳染病傳播的措施。

 

常用的消毒法有物理的加熱消毒法和化學的藥劑消毒法。

 

加熱能使病原微生物細胞中的蛋白質凝固并使酶失活,因而能殺死微生物。

 

煮沸是最常用的加熱消毒法,一般不產芽孢的微生物經5分鐘煮沸就可被殺死。

 

用于消毒的化學藥劑稱消毒劑。

 

常用的消毒劑種類很多,有75%酒精、碘酒、紅溴汞(紅藥水)、龍膽紫(紫藥水)、氯等。

 

大多數消毒劑能使蛋白質凝固,碘酒中的碘能與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結合,紅溴汞中的汞能與蛋白質中的巰基結合,氯在與水作用時放出具有很強氧化能力的新生氧,使蛋白質氧化變性。

 

消毒劑一般只對細菌的營養體有效,而對芽孢很少有殺死作用。

 

消毒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于傳染病的預防,如對飲水、食品、餐具等通過煮沸進行消毒。

 

牛奶、飲料等食品可放在62~63℃下處理30分鐘進行消毒。

 

這樣既可將結核分枝桿菌、傷寒沙門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殺死,又不影響牛奶、飲料等的風味。

 

英國醫生李斯特于1865年首先使用石炭酸對醫生的雙手、手術器械、包扎繃帶、手術部位等進行消毒,其后外科手術的死亡率很快從45~80%下降為15%。

 

這充分顯示了消毒在臨床應用上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消毒和滅菌區別滅菌是指將傳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殺滅,特別是抵抗力最強的細菌芽孢。

 

消毒是指將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殺滅,使其達到無公害的要求,并非殺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消毒劑和滅菌劑從殺菌效果上有何區別滅菌劑和消毒劑從殺菌效果上是有嚴格區別的。

 

消毒劑是指能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藥劑,并非一定要殺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

 

而滅菌劑是指那些能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能100%殺死細菌芽孢的高效類消毒劑。

 

什么是“三致效應”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

 

常規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幾種類型有物理法、化學法、機械法。

 

物理消毒法包括哪幾類主要有熱消毒法、紫外消毒法、電離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

 

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是熱消毒法和紫外線消毒法。

 

熱消毒法分幾種熱消毒法主要是利用高溫殺死微生物的方法。

 

主要有蒸汽消毒和熱水消毒兩種。

 

優點是效果好、無殘留,缺點是只能用于耐熱物品的消毒,使用成本高,會導致被使用物品或所在環境的溫度升高,目前逐漸被冷消毒所取代。

 

主要應用于食品、食品加工、醫院、制藥等行業的管道、器具、設備等的消毒。

 

紫外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線燈中產生的波長為2000~3000A的紫外線來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優點是使用方便,缺點是紫外線穿透性差、光照強度隨距離加長而降低、房舍率低。

 

對不同微生物的殺滅劑量不同以及對人體暴露部位具有傷害性等。

 

它主要應用于空氣、水和物品表面的預防性消毒等。

 

使用紫外線消毒時一定要注意光源的高度、強度、保證人體健康。

 

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消毒劑和消毒方法有代表的消毒劑分別是目前為止,有代表性的消毒劑已發展到第四代,第一代為甲醛,第二代為環氧乙烷,第三代為戊二醛,第四代也是最新一代,及二氧化氯。

 

按殺滅微生物效能,化學消毒劑可分為常用化學消毒劑按殺微生物效能可分為高效、中效和低效消毒劑三類。

 

高效消毒劑能殺滅包括芽胞和真菌在內的各種微生物,又稱滅菌劑,如過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和環氧乙烷等;

 

中效消毒劑可殺滅細菌芽胞以外的各種微生物,如含氯消毒劑、含碘消毒劑、乙醇和煤酚皂溶液等;

 

低效消毒劑只能殺滅一般細菌繁殖體、部分真菌和親脂性病毒,不能滅殺結核桿菌、親水性病毒和細菌芽胞,如洗必太和新潔而滅等。

 

消毒劑按化學特性來分類可分為a、酸、堿類: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質變性、沉淀或溶解;

 

殺菌特點是能殺死細菌繁殖體,但不能殺死細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難殺死的微生物有效本類主要包括硝酸、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

 

價格較低。

 

b、氧化劑類:殺菌機理是釋放出新生態原子氧,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團,殺菌特點是作用快而強,能殺死所有微生物。

 

但受溫度、光線的影響,蒸發失效,消毒力受污物影響最大。

 

包括:雙氧水、高錳酸鉀、二氧化氯等。

 

該類消毒劑為滅菌劑。

 

c、鹵素類:殺菌機理是氧化菌體中的活性基團,與氨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

 

所有鹵素均具有顯著的殺菌性能,氟化鈉對真菌及芽胞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于粘膜的消毒。

 

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8倍。

 

鹵素類易受溫度、光照、蒸發等條件影響而失效,而且其消毒力受污物的影響大,需要在強酸下才有效,堿性條件下效果降低。

 

包括: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該類消毒劑為中效消毒劑。

 

d、酚類:殺菌機理是蛋白質變性、沉淀或使酶系統失活;

 

酚能抑制和殺死大部分細菌的繁殖體。

 

真菌、病毒對石炭酸不太敏感。

 

對位、間位、鄰位甲酸的殺菌力強,混合物稱三甲酚。

 

來蘇爾比酚殺菌力大4倍。

 

酚類消毒能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包括:苯酚、魚石脂、甲酚等。

 

該類消毒劑為中效消毒劑。

 

e、醛:殺菌機理是蛋白質變性或烷基化;

 

殺菌特點是對細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應。

 

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于欄舍的熏蒸,可殺菌并使毒素下降。

 

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會致癌,易造成皮膚上皮細胞死亡而導致麻痹死亡,甲醛的消毒力受污物、溫度、濕度影響大。

 

包括: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

 

可做滅菌劑使用。

 

f、表面活性劑:降低表面張力,利于乳化,能吸附到細菌表面,改變其通透性,溢出重要物質,從而產生消毒殺菌效果。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僅對陽性菌有效。

 

不解離表面活性劑無殺菌效果。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G-、G+菌均有效,對綠膿桿菌、芽孢作用弱,不能殺死結核桿菌,可被污物及肥皂(陰性表面活性劑)等影響而減弱其消毒能力。

 

常用的有新吉爾滅、消毒凈、杜滅芬。

 

一般適于皮膚、粘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g、醇類: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質變性,干撓代謝殺菌特點使對細菌有效,對芽孢、真菌、病毒無效,如乙醇、已丙醇等。

 

該類消毒劑為中效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酸堿類消毒劑市場上的酸堿類消毒劑包括硝酸、氫氧化鈉、生石灰等。

 

在食品加工行業的應用較廣。

 

一般作為管道的衛生清洗和預消毒。

 

市場上主要的氧化類消毒劑該類消毒劑均為高效、廣譜類滅菌劑,安全、快速、殺菌效果好、無殘留、使用方便,但個別產品不穩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有味等。

 

市場上主要的產品有二氧化氯、過氧乙酸、雙氧水等。

 

主要應用與設備、管道、器具、空氣、食品、手等各個領域的消毒和滅菌。

 

市場上主要的醛類消毒劑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醛類消毒劑產品有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

 

目前主要用于醫療行業的器械表面和空氣的消毒,該類消毒劑不能用于食品領域的消毒。

 

市場上主要的醇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的優點使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揮發,缺點是使用成本高、缺點是使用成本高。

 

主要產品乙醇、已丙醇等,主要應用于食品加工、醫療行業的工藝器具、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什么條件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下條件:殺菌廣譜;

 

使用濃度低;

 

作用速度快;

 

性質穩定;

 

易溶于水;

 

可在低溫下使用;

 

不易受有機物、酸、堿及其它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影響;

 

對物品無腐蝕;

 

無色、無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殘留藥藥物;

 

無毒或毒性低,不易燃燒爆炸,使用無危險性;

 

價格低廉;

 

便于運輸,可以大量供貨。

 

要滿足所有要求的消毒劑目前仍沒有發現,相對而言,二氧化氯是目前最符合理想要求的消毒劑。

 

正確使用消毒劑的原則a正確選擇消毒劑的種類目前市場上消毒劑的品種很多,消費者一定要根據消毒對象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消毒劑,并嚴格遵照使用說明。

 

如乳品企業中選用消毒劑時考慮到安全性能,首選無毒、無殘留、無腐蝕的消毒劑;

 

其次是殺菌效果,最好是廣譜高效類的消毒劑;

 

再次是考慮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問題。

 

選擇消毒劑時要選擇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消毒產品批準文號(衛消準字)、有效期和廠名廠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國家審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證。

 

b正確選擇消毒劑的使用濃度不同的消毒劑都有一個適用的濃度范圍,在這個濃度所需的殺菌時間和殺菌效果是不同的。

 

如酒精,其有效殺菌濃度是從30~90%,但最佳是75%。

 

c正確控制消毒劑的消毒時間消毒的作用時間是消毒劑使用劑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得任意改變,高濃度時可適當縮短消毒時間,但所有消毒時間的變更都要有試驗作為基礎。

 

d避免消毒液被污染消毒液經長期頻繁使用,都有可能滋生微生物,特別時中效和低效消毒劑,因此消毒劑最好現配現用。

 

e消毒前應將物品清洗干凈,然后再進行消毒,否責會降低消毒效果。

 

f除有特殊說明之外,不同的消毒劑不能混合使用。

 

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消毒(滅菌)時,除了應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外,還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不論使用哪種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反之則會影響消毒效果或導致消毒的失敗。

 

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消毒的劑量消毒劑量是殺滅微生物的基本條件,它包括消毒強度和時間兩方面。

 

消毒強度在熱力消毒時是指溫度高低;

 

在化學消毒時是指物濃度;

 

在紫外線消毒時是指紫外線照射強度。

 

一般來說,增加消毒處理強度能相應提高消毒(殺菌)的速度;

 

而減少消毒作用時間也會使消毒效果降低。

 

當然,如果消毒強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再延長時間也達不到消毒目的。

 

微生物污染的種類和數量生物的種類不同,對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

 

另外微生物的數量的多少也會影響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考慮到微生物污染的種類和數量。

 

一般來說,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強、污染越嚴重、消毒就越困難。

 

溫度的影響除熱力消毒完全依靠溫度作用來殺滅微生物外,其他各種消毒方法亦都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一般來說,無論在物理消毒還是化消毒劑中,溫度越高效果越好。

 

關于溫度變化對消毒效果的影響的程度,往往隨消毒方法、藥物及微生物種類不同而異,一般可溫度系數來表示。

 

相對溫度消毒環境相對濕度對氣體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響的影響十分明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消毒效果,甚至導致消毒失敗。

 

室內空氣甲醛熏蒸消毒的相對濕度應為80--90%,小型環氧乙烷消毒處理的相對濕度以40--60%為宜,大型消毒(>0.15立方米)為50%--80%。

 

另外紫外線在相對濕度為60%以下殺菌力較強,在80%--90%時殺菌力下降30%-40%,因為相對濕度增高回影響紫外線的穿透力。

 

酸堿度(PH值)酸堿度的變化可直接影響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

 

一方面是PH值對消毒劑本身的影響會降低或提高消毒劑的活性;

 

另一方面是PH值對微生物的影響。

 

如戊二醛在PH值由3升至8時,殺菌作用逐步增強;

 

而次氯酸鹽溶液,PH值由3升至8時,殺菌作用卻逐漸下降;

 

洗必泰、季銨鹽類化合物在堿性環境中殺菌作用較大。

 

有機物質消毒環境中的有機物質往往能抑制或減弱消毒因子的殺菌能力,特別是化學消毒劑的殺菌能力。

 

這是因為一方面有機物包圍在微生物周圍,對微生物起到保護作用,阻礙消毒因子的穿透;

 

另一方面在化學消毒劑中,有機物本身也能通過化學反應消耗一部分化學消毒劑。

 

各種消毒劑受有機物的影響不盡相同,如在有機物存在時,含氯消毒劑的殺菌作用顯著下降;

 

季銨鹽類、雙胍類和過氧化合物類的消毒作用受有機物的影響也很明顯;

 

但環氧乙烷、戊二醛等消毒劑受有機物的影響比較小。

 

如果有機物存在,消毒劑量則應加大。

 

拮抗物質對于化學消毒方法,要注意拮抗物質的中和與干擾。

 

如:季銨鹽類消毒劑的作用會被肥皂或陰離子的洗滌劑所中和;

 

酸性或堿性的消毒劑會被堿性或酸性的物質所中和,減弱其消毒作用。

 

穿透作用物品被消毒時,殺菌因子必須直接作用到微生物本身才能起殺菌作用。

 

不同消毒因子穿透力不同。

 

例如,干熱消毒比濕熱穿透力差;

 

甲醛蒸汽消毒比環氧乙烷穿透力差;

 

紫外線消毒只能作用于物體表面和淺層液體中的微生物,一張紙即可使其殺菌力降低95%以上。

 

引用:http://big5.wiki8.com/xiaodu_4075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