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血小板】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9 09:20
標題: 【醫學百科●血小板】

醫學百科●血小板

 

拼音

 

xuèxiǎobǎn

 

英文參考

 

bloodplatelet;platelet;thrombocyte;hemoblast;hematoblast;haematoblast;plaque

 

概述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

 

由巨核細胞脫落的直徑為2~5微米的小聲胞質構成,無細胞核,表面覆有細胞膜。

 

血小板只見于哺乳動物體內。

 

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變化很大,正常值為15~30萬個/微升。

 

血小板(platelet)是骨髓內巨核細胞脫離的細胞質片段,形狀不規則,內含三種類型的顆粒(致密顆粒、α顆粒和溶酶體顆粒)。

 

血小板在血液中的平均壽命約10天,其主要功能是使血液凝固;

 

也能夠生成、儲存和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如在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PGG2、PGH2和促血栓素A2)、生長因子、生物活性胺及中性和酸性水解酶等。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

 

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釋放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

 

如果血小板數量顯著減少或功能有障礙,都會導致出血傾向。

 

如血小板減少到每微升7萬個以下時,如遇傷破出血將不易止血,若少于4萬個,就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

 

但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壞血癥等雖也有出血癥狀,但血小板總數多為正常。

 

故檢查血液中血小板數量有助于對出血性疾病的鑒別診斷。

 

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確證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細菌和其他顆粒物的功能。

 

血小板表面有IgGFc受體,也有低親和性IgEFc受體(FcεRⅡ)。

 

FcεRⅡ可使血小板與IgE包被的寄生蟲結合,并釋放細胞毒性產物,例如過氧化氫或其他氧化代謝產物;

 

抗原與IgE結合也可通過FcεRⅡ誘導血小板激活因子生成。

 

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內沒有核遺傳物質,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將失去增殖的可能。

 

臨床上也見到患病毒性疾病時總出現血小板減少癥。

 

因此血小板有可能與皮膚、粘膜和白細胞一樣是構成機體對抗病毒的一道防線。

 

引用:http://big5.wiki8.com/xuexiaoban_4076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