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膿窠瘡】
拼音
nóngkēchuāng
疾病科屬
皮膚科
疾病概述
膿窠瘡是一種皮損部位較深在的化膿性皮膚病,愈后較慢,愈后留有瘢痕。
本病西醫稱之為深膿皰瘡。
診斷要點
1、多見于兒童。
2、皮疹好發于小腿,其次為大腿、臀部和腰部。
3、皮疹初起為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水皰,迅即變為膿皰。
皰壁較厚,不易潰破,膿皰周圍繞以紅暈。
皮損繼續向外圍及深處發展,數日后結成暗褐色厚痂。
痂皮脫落后,形成典型的1~2厘米直徑大小的圓形或橢園形膿性火山口狀潰瘍,繞以紅色硬實邊緣。
一般經2~4周愈合,留有瘢痕。
往往反復化膿結痂,有的可形成蠣殼樣厚痂。
皮疹數目不等,常為數個至數十個。
4、自覺灼熱疼痛,也可有癢感。
5、一般無全身癥狀,較重者可伴有發熱、口渴、疲乏不適等全身癥狀。
附近淋巴結常腫大。
6、病程常可持續數周以上,積極治療可縮短病程。
辨證分析
膿窠皰多因素體氣虛,脾虛不運,則濕濁內停,兼之濕熱邪毒外襲所致。
也有因蚊蟲、跳蚤叮咬,或患其他瘙癢性皮膚病,搔抓損破染毒所致。
臨床見證多以濕熱為主,故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清熱利濕解毒;
如兼以脾虛氣弱者,宜酌加健脾益氣之品。
本病宜結合采用外治法。
辨證論治
濕熱型證見皮疹為膿皰、膿痂及膿性潰瘍,自覺灼熱疼痛,可伴有發熱,疲乏不適,口干渴等,大便干結,小便黃赤。
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1、主方:五味消毒飲(吳謙等《醫宗金鑒》)合龍膽瀉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加減處方: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勤克儉,龍膽草、山梔子、木通、黃芩、野菊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劑。
若素體氣虛者或日久脾氣弱者,酌加黨參(或太子參)、生黃芪各15~18克、白術、茯苓各9克,并適當減少苦寒之品。
2、中成藥⑴魚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
⑵雙黃連注射液,每次2.4~3.0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⑶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說明:如患兒年齡較小,上述各方藥的劑量宜酌情減少。
外治法1、馬齒莧適量煎水外洗;
或用野菊花、黃柏、地榆、百部、苦參、九里明、虎杖、三椏苦各30克,煎水外洗或濕敷。
2、黃散或化毒散,水調敷或麻油調敷。
3、皮多或痂皮厚者,用5%~10%硫磺軟膏包敷。
其他療法
引用:http://big5.wiki8.com/nongkechuang_4251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