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烏梅丸】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9 08:02
標題: 【醫學百科●烏梅丸】

醫學百科●烏梅丸

 

拼音

 

wūméiwán

 

英文參考

 

ubaien

 

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WumeiWan標準編號W3S-B-0049-89處方烏梅肉120g青椒(去目)?

 

12g細辛18g黃連48g黃柏18g干姜30g附子(炙)18g桂枝18g人參18g當歸12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

 

每100g粉末加煉蜜125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黑色的大蜜丸;

 

味微甜、苦、酸。

 

鑒別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

 

果皮表皮細胞淡黃棕色,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壁稍厚,表皮布有單細胞非腺毛或毛茸脫落后的痕跡。

 

糊化淀粉粒團塊類白色。

 

纖維束鮮黃色,壁稍厚,紋孔明顯。

 

纖維鮮黃色,直徑16~38μm,常成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含晶細胞木化增厚。

 

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2頁)。

 

功能與主治溫臟安蛔。

 

用于治療蛔厥,久痢,厥陰頭痛,或脾胃虛引起之胃脘痛,肢體瘦弱。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婦忌服。

 

規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千金》卷十方名烏梅丸別名鱉甲丸組成烏梅肉1兩,蜀漆1兩,鱉甲1兩,萎蕤1兩,知母1兩,苦參1兩,恒山1兩半,石膏2兩,甘草18銖,細辛十八銖,香豉1合。

 

主治肝邪熱如瘧,令人顏色蒼蒼,氣息喘悶,狀如死者,或久熱勞微動如瘧,積年不瘥。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1日2次;

 

飲服亦得。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鱉甲丸(《圣濟總錄》卷三十六)。

 

《醫心方》卷十一引《集驗方》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360枚(去核,熬令可搗),附子4兩(炮),黃連12兩,干姜4兩。

 

主治久新寒冷下利,腹內不安,食輒注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飲送下,1日2次。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醫方類聚》卷一二一引《千金月令》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8分(熬),肉蓯蓉6分,恒山6分,甘草6分,杏仁(熬,去皮尖)、桂心、知母、鱉甲(炙)、桃仁49枚(熬,去皮尖)。

 

主治瘧疾,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5丸,空腹飲送下,加至35丸。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藥禁忌忌菘菜、人莧、生蔥、油膩、熱面。

 

《外臺》卷五引《備急方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3兩(熬),蓯蓉3兩,桃仁3兩(熬,去皮),常山3兩(熬),升麻2兩(炙),桂心2兩,甘草2兩(炙)(一方有豉3兩,熬)。

 

主治瘧疾,無問年月遠近。

 

用法用量未發時服20丸,酒送下;

 

欲至發時,更服20丸。

 

飲服亦得。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

 

附注此藥或吐利,或不吐利,勿怪,五六日頻進佳。

 

《圣惠》卷十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3分(微炒),黃連3分(去須,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訶黎勒皮3分(煨微黃),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干姜1分(炮裂,銼)。

 

主治傷寒下痢腹痛,晝夜無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千金》卷十五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4兩,當歸3兩,桂心2兩,黃連4兩,吳茱萸4兩,干姜4兩,蜀椒1兩半。

 

功效消谷,下氣,補虛。

 

主治久痢,諸藥不愈,數10年者。

 

用法用量食后服10丸,1日3次。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外臺》卷五引《古今錄驗》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2兩,常山2兩,鱉甲2兩(炙),香豉2兩,蜀漆2兩(生用),人參1兩,肉蓯蓉2兩,桂心2兩,知母2兩,桃仁2兩(去尖皮,別搗如稀餳)(一方有升麻2兩,甘草2兩)。

 

主治溫瘴、痰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酒、飲任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忌生蔥、生菜、莧菜、海藻、菘萊。

 

方出《醫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名見《圣惠》卷五十九方名烏梅丸別名黃連烏梅丸組成烏梅(割取皮)3兩(火熬令干),黃連3兩。

 

主治赤白滯下,晝夜數十行者。

 

用法用量晨服10丸,不知稍增,可至20-30丸,晝夜可6-7服。

 

若候不愈,可增服70-80丸。

 

制備方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服藥期間欲食,勿與服藥相近。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黃連苦寒,本經主腸澼腹痛,專取苦燥以堅腸胃;

 

配以烏梅益津開胃,不使木邪橫干脾土。

 

近世醫師每謂初痢后重未除,不可便用酸收,而《千金》用此治暴痢,不致熱毒上攻,全賴酸收之力,詳此治例,又未可一概論也。

 

附注黃連烏梅丸(《普濟方》卷二一一)。

 

《普濟方》卷二○○引《肘后方》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升麻半兩,人參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炒,別研)3分,常山(銼)3分,豉(微炒)1合。

 

主治積年勞瘧不愈,顏色羸瘦無力。

 

寒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溫米飲送下,發前再服,漸加至30丸。

 

寒瘧,未發前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制備方法上除桃仁外為末,入桃仁再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圣惠》卷五十二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1兩(酒拌,微炒),恒山1兩(銼),知母半兩,犀角屑半兩,朱砂半兩(細研),龍骨半兩,虎頭骨1兩(涂酥,炙令黃),川升麻半兩,香豉半兩(炒干),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主治肝瘧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制備方法上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肘后方》卷三方名烏梅丸別名甘草烏梅丸組成甘草2兩,烏梅肉(熬)2兩,人參2兩,桂心2兩,肉蓯蓉2兩,知母2兩,牡丹2兩,常山3兩,升麻3兩,桃仁(去皮尖,熬)3兩,烏豆皮(熬)3兩。

 

主治一切瘧。

 

用法用量發日五更服30丸,平旦服40丸,酒送下;

 

欲發40丸;

 

不發日空腹服40丸,晚服30丸。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藥禁忌服后10余日,忌吃肥肉。

 

附注甘草烏梅丸(《雞峰》卷十四)。

 

《傷寒論》方名烏梅丸別名烏梅丹、烏梅安胃丸、殺蟲烏梅丸、安胃丸組成烏梅300枚,細辛6兩,干姜10兩,黃連16兩,當歸4兩,附子6兩(炮,去皮),蜀椒(出汗)4兩,桂枝(去皮)6兩,人參6兩,黃柏6兩。

 

功效溫臟安蛔。

 

主治蛔厥,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則吐,甚則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胃腑發咳。

 

現用于膽道蛔蟲病。

 

產后冷熱痢,久下不止。

 

肝臟正氣虛弱而寒熱錯雜之證,久病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飲送下,1日3次。

 

稍加至20丸。

 

制備方法上藥各為末,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1宿,去核,蒸之5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性質畢竟偏溫,以寒重者為宜。

 

藥理作用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作用機制《福建中醫藥》(1960;

 

6:29):實驗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烏梅丸有麻醉蛔蟲的性能,達到了抑制蛔蟲蠕動的作用;

 

2.烏梅丸能作用于肝臟,促進肝臟分泌膽汁量增加;

 

3.烏梅丸由膽汁排泄,改變膽汁的酸堿度;

 

4.服烏梅丸后能使Odd氏括約肌弛緩擴張。

 

因此,初步推測烏梅丸作用機制有二:一是服烏梅丸后使蛔蟲麻醉,失卻固有附著腸壁的能力。

 

由于膽汁分泌增加,沖擊這些沒有活動性的蛔蟲,而退回十二指腸;

 

二是由于服烏梅丸后,改變了膽汁的酸堿度,使膽汁逐漸趨于酸性,蛔蟲本來有惡酸好堿的特性,此種改變,使膽道成為不利于蛔蟲生存的環境,蛔蟲能通過弛緩擴大的Odd氏括約肌退回十二指腸,而使膽道蛔蟲病治愈。

 

臨床應用1.蛔厥:龍某某,女,22歲。

 

1961年9月診治。

 

突發胃脘偏右疼痛四日,呈陣發性,發時痛如刀絞,如頂如鉆,坐臥不安,展轉躁煩,惡心不止,嘔吐苦汁,汗出身冷,四肢厥逆,畏寒發熱,白睛微黃,病后在某醫院檢查:T38.7℃,P100次/分,BP110/80mmHg,血:白細胞13000/mm(立方),中性84%,淋巴16%,劍突下偏右壓痛,無明顯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亢進。

 

診為"膽道蛔蟲病"。

 

門診觀察三日,迭經解痙、鎮靜、利膽、輸液,抗感染等治療,罔效。

 

余診其脈弦數,舌尖紅,苔黃滑。

 

診為"蛔厥"。

 

擬烏梅九作湯劑:烏梅15g,黃連9g,黃芩12g(因黃柏缺代之),炒川椒9g,細辛3g,桂枝9g,干姜9g,制附片12g(先熬一小時),南沙參12g,當歸9g。

 

二帖盡劑,諸癥消失。

 

繼以烏梅九3g,日二次。

 

越五日,體力恢復,勞動如常。

 

2.膽道蛔蟲病:用本方治療膽道蛔蟲病3例。

 

用法為每日3次,第1次9g,然后每次3g。

 

藥后第1日癥狀即減輕,3-4日后癥狀基本消失。

 

3.久痢:張某某,男,38歲,已婚。

 

主訴:腹痛,少腹下墜,大便帶白色粘凍,八年余。

 

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每當發病時,腹部下墜有便意,輕微里急后重,大便日行6至8次,糞便色白如涕,不帶血,有腥臭味,服西藥痢特靈等效果不佳,又多次服中藥芩、柏、連和參苓白術散等亦不見顯效,病時輕時重。

 

1975年6月來本院就診時,面色蒼白少華,體倦泛力,形體消瘦,口苦口粘,但飲食如常,脈緩滑無力,舌質紅,苔薄白稍膩。

 

余深思,患者罹病日久,收澀止痢,健脾止瀉等法,前醫用之罔效,不宜重蹈覆轍,古人有訓:"初痢則瀉,久痢則補","久病多虛,新病多實"。

 

本證當局寒熱錯雜,正氣虛憊之證。

 

余將烏梅丸變湯劑加減治之,藥物:烏梅30g,細辛3g,桂枝9g,黨參30g,附子9g,川椒6g,黃柏12g,當歸9g,米殼6g,黃連9g,訶子肉15g,炒扁豆30g,干姜炭12g,煅龍牡各30g。

 

水煎服。

 

六劑服后,腹痛下墜除,大便日行減至2至3次.,糞便中粘凍物大減,有陽氣鼓舞回升之象,按原方續進十劑,第三次來診,大便粘液止,日行一次,糞便色黃成形。

 

以參苓白術散加減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未發。

 

4.厥陰消渴證:蔣某,女,5l歲。

 

1954年8月5日診。

 

自述七日前因露天乘涼后即感頭痛發熱惡寒。

 

經治療頭痛發熱已解。

 

近兩日來口渴引飲,日進四五壺(每壺約盛8磅)水,亦不解渴。

 

前醫用益胃湯罔效,昨日又服人參白虎湯,反渴甚。

 

癥見脈細弱,小便清長,四肢厥冷,渴飲不解,三日前,曾吐蛔蟲一條。

 

辨證:此吐蛔之后消渴,乃厥陰病上熱下寒證也。

 

上熱則消渴,下寒則溺清。

 

老年體弱,陽不溫煦則脈細弱,肢冷,故斷為厥陰消渴證。

 

用烏梅丸全方一帖,水煎服。

 

翌日復診,口渴大減,但肢冷仍存,守方重用參、附,益氣溫陽,兩劑而愈。

 

各家論述1.《注解傷寒論》: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肺氣;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

 

寒淫於內,以辛潤之,當歸、桂、椒、細辛之辛以潤內寒;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姜、附之辛熱以勝寒;

 

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2.《內臺方議》:蛔為陰蟲,故知陽微而陰勝,故用烏梅為君,其味酸,能勝蛔;

 

以川椒、細辛為臣,辛以殺蟲;

 

以干姜、桂枝、附子為佐,以勝寒氣而溫其中;

 

以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以人參、當歸之甘而補緩其中,各為使。

 

3.《古今名醫方論》引柯韻伯:吐蛔,仲景立方皆以辛甘苦味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陰主風木耳!

 

君烏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

 

配黃連瀉心而除疼,佐黃柏滋腎以除渴,先其所因也;

 

腎者,肝之母,椒、附以溫腎,則火有所歸,而肝得所養,是固其本;

 

肝欲散,細辛、干姜辛以散之;

 

肝藏血,桂枝、當歸引血歸經也;

 

寒熱雜用,則氣味不和,佐以人參調其中氣;

 

以苦酒漬烏梅,同氣相求,蒸之米下,資其谷氣,加蜜為丸,少與而漸加之,緩則治其本也。

 

故藥亦寒熱互用,且胸中煩而吐蛔,則連、柏是寒因熱用也。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信為化蟲佳劑。

 

久痢則虛,調其寒熱,酸以收之,下利自止。

 

附注烏梅丹(《普濟方》卷三九九引《醫方妙選》)、烏梅安胃丸(《飼鶴亭集方》)、殺蟲烏梅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安胃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圣濟總錄》卷九十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炒)1兩,知母(焙)1兩,雞舌香1兩1分,紫菀(去苗土)1兩1分,赤芍藥1兩1分,大黃(蒸3度,焙)1兩1分,黃芩(去黑心)1兩1分,細辛(去苗葉)1兩1分,桂(去粗皮)半兩,白礬(枯)半兩,栝樓根(焙)半兩。

 

主治諸骨蒸久治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米飲送下,1日2次。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袖珍》卷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神曲、烏梅、麥蘗、龍腦葉。

 

功效消酒食。

 

用法用量甘草膏子為丸服。

 

《雞峰》卷二十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巴豆,丁香7個,半夏7枚(制)。

 

功效下痰,消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橘皮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清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衛生總微》卷十六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1兩(焙干),母丁香半兩,桂心半兩,當歸(去須,洗,焙)半兩,干漆半兩(炒煙出盡)。

 

主治小兒瘧疾寒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粥飲調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入研細麝香末半錢,拌勻,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醫方類聚》卷一三九引《濟生》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2兩,黃連(去須)3兩,當歸(去蘆)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

 

主治熱留腸胃,下痢純血,臍腹痛,或先經下痢未斷,蘊毒伏熱,滲成血痢。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以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醫方類聚》卷八十五引《濟生續方》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3兩(燒存性)。

 

主治大便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用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好醋打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普濟方》卷二三九引《澹寮》方名烏梅丸組成巴豆(去油)2粒。

 

主治寸白蟲。

 

用法用量飯飲吞下7丸。

 

稍久臟腑未轉,再吞2丸。

 

凡取此蟲須斷葷腥3-4日,縱腹肚嘈雜,亦當忍耐。

 

服藥后,須以軟爛粥飯將息,亦未須便吃葷腥。

 

若覺蟲下未盡,或可斟酌再服藥,取令盡為度。

 

仍須月初1-2間服藥為妙。

 

制備方法蒸爛烏梅肉為丸,分作二-七丸。

 

《醫方類聚》卷一二九引《王氏集驗方》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取肉)1兩(細銼,炒干),巴豆半兩(去皮心膜,并油)。

 

主治水氣痰喘。

 

用法用量每服7丸,棗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丹溪心法》卷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1斤,半夏8兩,白礬8兩,生姜1斤,神曲4兩,麥芽4兩,陳皮4兩,青皮4兩,莪術4兩,枳殼4兩,丁皮4兩,大腹子4兩。

 

功效消食化痰。

 

主治酒毒。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姜湯送下。

 

制備方法先將前4味同為細末,新瓦兩片夾定,火上焙3日3夜;

 

次入后8味,用酒糊為丸。

 

《圣惠》卷三十一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1兩(微炒),柴胡1兩(去苗),生干地黃半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虎頭骨半兩(涂酥,炙令黃),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恒山半兩,黃耆半兩(銼),秦艽半兩(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遠志半兩(去心),地骨皮半兩,前胡半兩(去蘆頭),知母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豉心3分(炒黃焦)。

 

主治熱勞四肢少力,發渴寒熱,不思飲食,漸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忌生蔥、莧菜、生菜。

 

《普濟方》卷二一二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2分,黃連2兩,艾葉2兩,干姜1兩,甘草1兩(炙)。

 

主治痢下膿血,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1日3-4次。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焙)1兩,茜根(去土)1兩,木瓜(焙)1兩,葛根(炮)1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1分,白術1分,甘草(炙)半兩。

 

主治小兒疳渴,飲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新汲水化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沙糖為丸,如皂子大。

 

《保嬰撮要》卷十八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30個(酒浸,肉研爛),細辛1兩,干姜1兩,附子(炮)1兩,蜀椒4兩,黃連1兩,當歸4兩。

 

主治痘瘡。

 

用法用量每服數丸,白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烏梅肉與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痘疹傳心錄》卷十八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30個,細辛1錢,桂枝1錢,黃柏1錢,干姜1錢,黃連1錢,當歸、蜀椒。

 

主治蛔蟲動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白滾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酒浸烏梅1宿,去核蒸之,用米飯為丸,如麻子大。

 

附注方中當歸、蜀椒用量原缺。

 

《簡明醫彀》卷二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取肉)1斤,半夏(研)5兩,生姜(切)5兩,食鹽1兩(同入臼搗勻,入壇包固,春5、夏3、秋7、冬10日取出,曬燥),神曲2兩半,麥芽2兩半,木香1兩,檳榔1兩,陳皮1兩,青皮1兩,枳殼1兩,三棱1兩,蓬術1兩。

 

主治夏秋腹痛泄瀉,后重,將欲成痢疾,或痢已通,后猶有余積,腹中鳴痛,胸滿腹脹,心疼、痔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姜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醫學摘粹》卷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100枚(不蒸,搗膏),人參2兩,桂枝2兩,干姜2兩,附子2兩,川椒2兩(去目,炒),當歸2兩,茯苓3兩。

 

主治蛔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1日2次。

 

加減若蟲積繁盛者,加大黃2兩、巴霜2錢,下盡為佳;

 

如線白蟲證,是肝木陷于大腸,木郁不達,是以肛門作癢者,重用杏仁、橘皮以泄大腸滯氣,佐以升麻升提手陽明經之墜陷也。

 

制備方法煉蜜同烏梅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驗方新編》卷四方名烏梅丸組成木香5錢,雄黃5錢,草果1個,乳香1錢,沒藥1錢。

 

主治經來食物即吐,痰在胸膈,飲食不能下胃。

 

用法用量每早用1丸,含化。

 

制備方法上為末,用烏梅肉搗為丸,如彈子大。

 

《經驗女科》卷一方名烏梅丸組成朱砂5錢(另研),雄黃5錢(另研),木香5錢,硼砂1錢,草果1個,乳香1錢,胡椒,沒藥1錢,綠豆35粒。

 

主治經來,飲食后即吐,胸脘隔阻,米谷不下。

 

用法用量每用1丸,噙化。

 

制備方法上為末,烏梅肉為丸,如楊梅大。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方名烏梅丸組成黃柏(炒)、細辛、肉桂、人參、川椒、當歸、干姜。

 

主治胎前臟毒腸風。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鹽湯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烏梅和蜜為丸。

 

《普濟方》卷一一九方名烏梅丸組成好百藥煎1斤,烏梅肉1兩,樸消2兩,砂仁半兩,香白芷半兩,薄荷3兩,豆粉5兩。

 

功效生津止渴,涼咽膈。

 

主治積熱。

 

用法用量含化。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甘草膏為丸,如龍眼大。

 

《慈幼新書》卷十方名烏梅丸組成槐花1兩,柿餅5個(燒存性)。

 

主治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空心白湯送下。

 

制備方法烏梅肉2兩,蒸餅為丸。

 

《圣濟總錄》卷一七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炒)1兩,龍膽1兩,龍骨1兩,黃連(去須)1兩半,地龍糞(炒)1兩1分。

 

主治小兒下痢,日夕不止,手足逆冷,或下鮮血,虛渴不止。

 

用法用量1歲兒服3丸,食前米飲送下。

 

以愈為度。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普濟方》卷一九八引《圣惠》方名烏梅丸別名烏梅蓯蓉丸組成烏梅肉(炒)1兩半,恒山(銼)3分,豉1合(炒),虎頭骨(酥炙)半兩,麝香(研)1錢,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細研),附子(炮,去皮)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半兩,知母(切,焙)1分,桂1分(去粗皮),(一方無知母)。

 

主治腎瘧,令人腰脊痛,大便難,目眴,手足寒,及瘧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未發前,空腹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烏梅蓯蓉丸(《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圣濟總錄》卷七十四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炒)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2兩,黃連(去須,炒)5兩,肉豆蔻(去殼)5枚。

 

主治大腸洞泄,水谷入即注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圣濟總錄》卷八十六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炒)3分,常山(銼)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炒黃,別研)半兩,丁香半兩,肉蓯蓉(酒浸,去皺皮,切,焙,令干)3分,人參3分,甘草(炙)3分,知母(焙)半兩,桂(去粗皮)3分,木香半兩,蕪荑仁1兩(炒,令香),桔梗(炒)3分。

 

主治脾勞,腹脹,寒熱,四肢無力,肌肉消瘦,不入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陳粟米飲送下,食后再服。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圣濟總錄》卷一四三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20個(醋煮,去核),白礬2兩(飛過),訶黎勒11個(炮過,去核)。

 

主治瀉血。

 

用法用量每服7丸,米飲送下。

 

制備方法上3味,將礬石、訶黎勒為末,與梅肉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方名烏梅丸組成烏梅肉(炒)1兩,豬肝1大葉(以醋煮令爛,研如糊),草豆蔻(去皮)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甘草(炙,銼)1分,當歸(切,焙)3分,干姜(炮)3分,蓽茇3分,肉豆蔻(去殼)3分,訶黎勒皮(炒)3分,桂(去粗皮)半兩。

 

主治氣痢不愈,疲劣,變成冷勞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

 

陳曲湯亦得。

 

制備方法上11味,搗羅10味為末,用豬肝煎為丸,如梧桐子大。

 

引用:http://big5.wiki8.com/wumeiwan_4601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