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溫經湯】
拼音
wēnjīngtāng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溫經湯處方阿膠(蛤粉碎炒)、當歸(去蘆)、川芎、人參、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藥、牡丹皮,各二兩;
半夏(湯洗七次)二兩半,吳茱萸(湯洗七次.焙.炒)三兩,麥門冬(去心)五兩半。
炮制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沖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
又治曾經損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發熱下利,手掌煩熱,唇干口燥。
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熱服,空心,食前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溫經湯別名小溫經湯(《醫學入門》卷八)。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桂心牡丹皮莪茂各15克人參甘草牛膝各30克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治寒氣客于血室,血凝不行,致經道不通,繞臍寒疝痛徹,其脈沉緊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一
《會約》卷十四方名溫經湯組成當歸2-3錢,川芎1錢,炮姜5分,白芍(酒炒)1錢半。
主治婦女血寒,月經后期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萬氏女科》卷一方名溫經湯組成陳皮1錢,半夏1錢,生地1錢,川芎8分,白芍8分,紅花8分,秦艽8分,烏藥8分,香附1錢5分,木通3分,青皮7分,歸身尾2錢。
功效調經種子。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為引,水煎服。
經行時連服3劑。
《金匱》卷下方名溫經湯別名調經散、大溫經湯、小溫經湯組成吳茱萸3兩,當歸2兩,芎2兩,芍藥2兩,人參2兩,桂枝2兩,阿膠2兩,生姜2兩,牡丹皮(去心)2兩,甘草2兩,半夏半斤,麥冬1升(去心)。
主治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10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
此病屬帶下,瘀血在少腹不去。
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取3升,分溫3服。
各家論述1.《金匱要略心典》:婦人年五十所,天癸已斷而病下利,似非因經所致矣。
不知少腹舊有積血,欲行而末得遽行,欲止而不能竟止,于是下利窘急,至數十日不止。
暮即發熱者,血結在陽,陽氣至暮,不得入于陰,而反浮于外也。
少腹里急腹滿者,血積不行,亦陰寒在下也。
手掌煩熱病在陰,掌亦陰也。
唇口干燥,血內瘀者,不外榮也。
此為瘀血作利,不必治利,但去其瘀而利自止。
吳茱萸、桂枝,丹皮入血散寒而行其瘀,芎、歸、芍藥、麥冬、阿膠以生新血,人參、甘草、姜夏,以正脾氣。
蓋瘀久者榮必衰,下多者脾必傷也。
2.《金匱要略釋義》:溫經湯中以吳茱萸、生姜、桂枝溫經暖宮,阿膠、當歸、川芎、芍藥、丹皮和營祛瘀,麥冬、半夏潤燥降逆,甘草、人參補益中氣。
此為養正祛邪方劑,適用于老年婦女因瘀下利,日久不愈;
及婦人腹寒不孕,月經不調等癥。
附注調經散(《直指·附遺》卷二十六)、大溫經湯(《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小溫經湯(《血證論》卷八)。
《胎產新書》卷四方名溫經湯組成歸尾2錢,川芎2錢,赤芍2錢,肉桂2錢,桂枝2錢,莪術(醋炙)2錢,故紙(鹽水炒)2錢,小茴2錢,牛膝2錢,甘草3分。
主治婦人石瘕癥。
因行經之后,寒氣自陰戶入客于胞門,以致血凝,月經不行,而腹漸大,如懷胎狀。
其婦壯盛,或半年后,小水長自消;
若虛弱婦,必成腫癥。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為引,水煎服。
兼服四制烏附丸。
《千金》卷三方名溫經湯組成茯苓6兩,芍藥3兩,薏苡仁半斤,土瓜根3兩。
主治婦人小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酒3升,漬1宿,旦加水7升,煎取2升,分再服。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方名溫經湯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兩,杜仲(去粗皮,切,炒)1兩,牛膝(酒浸,焙)1兩,干姜(炮)3分,桂(去粗皮)3分,續斷3分,補骨脂(炒)3分。
主治腎虛寒脹,氣不宣利,上攻腹內及腰背脊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7分,臨熟入鹽1捻,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制備方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方名溫經湯組成白茯苓(去粗皮)半兩,芍藥1兩半,土瓜根1兩半,牡丹(去心)1兩半,丹砂(別研如粉)1兩,薏苡仁1兩。
主治婦人月水來,腹內(疒丂)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7分,酒3分,共1盞,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除丹砂外,為粗末,入丹砂和勻。
《普濟方》卷三三三引《指南方》方名溫經湯組成人參1兩,牛膝1兩,甘草1兩,當歸2兩,芍藥2兩,牡丹皮2兩,白術2兩,官桂2兩,芎2兩。
主治經道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1盞,去滓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竹林女科》卷一方名溫經湯組成人參5錢,砂仁5錢,白術(蜜炙)1兩,川芎1兩,熟地1兩,當歸1兩,厚樸(姜汁制)1兩,香附(童便炙)1兩,夏金砂2兩,銀蟲砂2兩,側柏葉2兩,僵蠶(炒)5錢,防風5錢,粉甘草2錢5分。
主治婦人血海虛冷,氣血不足,經脈不調,腰腹疼痛,或下白帶,或如魚腦,或如米泔,信期不定,每月淋漓不止,面色青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每日空心酒送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分作3股,將3-4年老烏骨雞1只,用竹刀殺死,除去血毛頭足內臟不用水洗,用陳老酒1大碗,將研過藥末納一股于雞肚內,一股于酒內,文武火煮極爛,將雞骨肉并藥末曬干或焙干,研極細,將留下一股藥末投入雞肉末內,和極勻,糯米飯為丸。
引用:http://big5.wiki8.com/wenjingtang_7003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