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小青龍湯】
拼音
xiǎoqīnglóngtāng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小青龍湯處方半夏(湯洗.七錢),干姜(炮)、細辛(去葉)、麻黃(去根節)、肉桂(去皮)、芍藥,各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五味子(五分)。
功能主治治傷寒表證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咳嗽微喘,又治肺經受寒,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傷寒論》:小青龍湯處方麻黃(去節)9克芍藥9克細辛3克干姜3克甘草(炙)6克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半夏9克(洗)功能主治解表蠲飲,止咳平喘。
治風寒客表,水飲內停,惡寒發熱,無汗,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
溢飲,身體重痛,肌膚悉腫。
現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屬外感風寒,內有停飲者。
用法用量上藥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分兩次溫服。
若口渴,去半夏,加栝樓根9克;
微利,去麻黃,加蕘花(熬令赤色)5克;
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炮)1枚;
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12克;
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去皮、尖)9克。
備注方中麻黃、桂枝解表發汗,宜肺平喘;
干姜、細辛溫肺化飲,半夏燥濕化痰;
芍藥配桂枝調和營衛;
五味子斂肺止咳,并防諸藥溫散太過而耗散肺氣;
炙甘草緩和藥性,益氣和中。
合用而成解表化飲,止咳平喘之劑。
摘錄《傷寒論》
《易簡方》方名小青龍湯組成半夏、茯苓、細辛、甘草、官桂各等分,麻黃、芍藥倍之,干姜、五味子各增1半。
主治久年咳嗽,痰涎壅盛,夜不得睡;
腳氣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服。
各家論述此方雖有麻黃,既有官桂,不致于發汗,服之不妨。
《會約》卷十九方名小青龍湯組成麻黃8分(去節,5分),桂枝8分,白芍8分,甘草8分,干姜(炮,5分),半夏1錢,五味11粒。
主治肺經受寒,咳嗽喘急,將成肺癰。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先服2劑。
《玉機微義》卷十四方名小青龍湯別名青龍湯組成麻黃2錢,白芍2錢,干姜2錢,甘草(炙)2錢,細辛2錢,桂枝2錢,半夏1錢半,五味子1錢半,附子(炮)2錢。
功效發表溫中。
主治感寒發熱,頭痛,脈沉細,或嘔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
肺癰肺痿,惡寒喘嗽,寒邪內蘊;
傷風冒寒,咳嗽喘急,肺脹胸滿,鼻塞流涕,或干嘔熱咳,或作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加減脈浮,不用附子。
附注青龍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方中白芍,《保嬰撮要》作“赤芍藥”。
《圣惠》卷九方名小青龍湯別名青龍湯組成桂心1兩,五味子半兩,麻黃1兩(去根節),白芍藥2兩,細辛3分,干姜3分(炮裂,銼),甘草1兩(炙微赤,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杏仁2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主治傷寒4日,因下后大渴,服冷藥過多喘急者。
肺經受寒,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制備方法上為散。
附注青龍湯(《外科發揮》卷四)。
引用:http://big5.wiki8.com/xiaoqinglongtang_7058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