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散血草】
拼音
sànxuècǎo
《*辭典》:散血草出處《陜西中草藥》拼音名SnXuCǎo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帶根全草。
春季采挖,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葉基生;
卵形或近圓形,稀為長圓形,長6~10厘米,邊緣具細鈍鋸齒,兩面均伏生短柔毛;
具葉柄。
花莖數個叢生,直立,高15~20厘米;
聚傘花序頂生,花5~6朵,粉紅色;
苞片小;
萼片5,狹;
花冠闊鐘狀,基部稍不等,2唇形,裂片5,卵形,蒴果線形,長2~3厘米,室裂,果瓣2,螺旋狀扭轉。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石壁上。
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陜西、浙江等地。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止血,散血,消腫。
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研粉撒。
摘錄《*辭典》
引用:http://big5.wiki8.com/sanxuecao_7851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