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祛痰藥】
拼音
qūtányào
英文參考
expectorant
概述及分類痰是呼吸道炎癥的產物,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
祛痰藥可稀釋痰液或液化粘痰,使之易于咯出。
按其作用方式可將祛痰藥分為三類:①惡心性祛痰藥和刺激性祛痰藥:前者如氯化扶、碘化鉀、愈創木酚甘油醚、桔梗、遠志等口服后可刺激胃粘膜,引起輕微的惡心,反射性地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釋,易于咯出。
后者是一些揮發性物質,如桉葉油、安息香酊等加入沸水中,其蒸氣亦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增加腺體分泌,使痰液變稀,易于咯出。
②粘液溶解劑:如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的粘性成分如粘多糖和粘蛋白,使痰液液化,粘滯性降低而易于咯出。
③粘液調節劑:如溴己新和羧甲半胱氨酸主要作用于氣管、支氣管的粘液產生細胞,促其分泌粘滯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的流變性恢復正常,痰液由粘變稀,易于咯出。
應用原則1.在呼吸道炎癥初期,如急性支氣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采用惡心性祛痰藥為宜,對咳痰困難及肺合并癥的危急狀態,可應用黏痰溶解藥,如口服羧甲司坦,溴已新或噴霧和吸入乙酰半胱氨酸。
2.慢性呼吸道炎癥可采用刺激性祛痰藥如松節油,桉葉油等,一次1—毫升,加于500毫升熱水中,吸入其蒸氣。
既可減少痰量,又能矯正痰的惡臭,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3.鹽炎祛痰藥刺激性較大,為了減少胃部不適可以與食物,牛奶或抗酸藥一起服用。
服用氯化銨時應多飲開水。
藥理作用根據人體氣管及支氣管黏膜分泌物的形成和痰黏液蛋白的結構,祛痰的途徑有:增加水樣層的厚皮;
裂解糖蛋白交聯和水解糖蛋白;
降低凝膠層的黏附力;
提高纖毛的扇動能力。
但后兩者作為祛痰,則力所不及,通常不作為治療的方向。
1.增加水樣層的厚度,本類藥物可溫和地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水分的分泌,既能使痰液變稀,又能促進局部炎癥的吸收。
亦可以用藥刺激胃黏膜,通過胃—肺迷走神經反射,而能促進呼吸道腺體對水分的分泌增加,亦能達到使痰液變稀,故又稱之為“惡心祛痰劑”,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因刺激胃,胃酸分泌亦會增加,所以對潰瘍病患者應慎用。
還可以能過服藥吸收,經血循環刺激呼吸道腺體分泌水分。
使分泌物稀化,減低痰液的黏稠度和纖毛的扇動,特別適用于喉腔和氣管內發癢,總想咳咳不出的患者。
常用藥物有氯化銨,愈創甘油醚等,上述兩藥已列入《國家非處方藥物目錄》,常組成復方制劑應用。
2.裂解痰中黏液蛋白或(及)刺激支氣管黏液腺分泌小分子黏蛋白,本類藥物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腺體,能使黏液分泌細胞溶酶體釋出,從而使黏液中的黏多糖解聚,降低黏液的黏稠度;
還能直接作用腺體上的膽堿受體,引起呼吸道分泌黏性低的小分子黏蛋白,使痰液變稀,易于咳出。
本類藥中列入《國家非處方藥物目錄》的有溴已新,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等。
3.降低黏痰的吸附力或降低分泌物的表面張力。
本類藥物能降低黏痰對黏膜的吸附力和黏附力;
或明顯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表面張力,使痰液易于咳出。
常用藥物有四丁酚醛,碳酸氫鈉,二甲硅油等。
相關出處新編藥物學
相關藥品茶堿愈創木酚甘油醚、碘化鉀、厄多司坦、糜蛋白酶、舍雷肽酶、羧甲司坦、鹽酸氨溴索、鹽酸氨溴索葡萄糖、鹽酸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右美沙芬愈創甘油醚、愈創甘油醚
引用:http://big5.wiki8.com/qutanyao_10184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