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壓力蒸汽滅菌法】
拼音
yālìzhēngqìmièjūnfǎ
英文參考
steamsterilizationwithpressure
操作名稱壓力蒸汽滅菌法
適應癥本法應在壓力蒸汽滅菌器內進行,適用于對各種棉布、金屬、搪瓷、玻璃等制品與水溶液制劑的滅菌。
有些物品蒸汽不易穿透,滅菌效果差,如油脂、蠟、石蠟、凡士林、軟膏、粉劑等,一般不宜用本法滅菌,如必須使用本法時,應延長滅菌時間。
有些物品在高溫、高壓或潮濕條件下易損壞,如明膠海綿、皮毛、不耐熱塑料和化纖制品、精密儀器等,不宜使用本法滅菌。
滅菌時各步驟的具體操作隨滅菌器種類不同而異,應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操作,最重要的是保證達到規定的滅菌溫度并維持至所需的滅菌時間。
滅菌器的操作程序壓力蒸汽滅菌可分為下排氣式和預真空式兩大類,前者依靠蒸汽和空氣的比重與溫度的不同而置換的原理,由通入滅菌器內的水蒸汽將冷空氣從下端的排氣管排出,常用有手提式、直立式和橫臥式等三種;
后者利用真空泵預先將空氣抽出,然后再通入蒸汽,常用有預真空式和脈動式兩種。
現將各種滅菌器的操作程序分述于下。
1.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①在主體內加適量清水(重復使用時將水量補足,渾濁者應更換);
②將擬滅菌物品放置于主體內的盛物桶中;
③將頂蓋上的排氣軟管插于消毒桶內壁的方管中(無軟管或軟管銹蝕穿孔或有裂隙者不得使用);
④蓋好頂蓋,均勻擰緊各螺絲,勿使漏氣;
⑤加熱至水沸騰,并打開頂端排氣閥,放出冷空氣;
⑥冷空氣排凈,關閉排氣閥,使蒸汽壓力上升至規定要求并維持至規定時間(見表);
⑦達到規定時間后,對需干燥物品,立即打開排氣閥,排出蒸汽,待壓力恢復至零點,自然冷卻至60℃后開蓋取物;
⑧對液體類物品,停止加熱,待溫度自然降至60℃以下,打開排氣閥,壓力恢復至零點后,開蓋取物。
壓力蒸汽滅菌溫度、相應壓力與作用時間溫度(℃)壓力表讀數作用時間(min)說明kPakg/cm2lb/in211564.730.669.3930對瓶裝葡萄糖輸液等不耐高熱物品的排氣法滅菌121101.011.0314.6520下排氣法滅菌126134.361.3719.4815下排氣法滅菌132182.411.8626.453預真空或脈動真空法滅菌134199.082.0328.873預真空或脈動真空法滅菌注:作用時間系指物品中心達到規定溫度后所需持續作用的時間。
2.直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操作程序同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除外第③步)。
3.橫臥式壓力蒸汽滅菌器①打開夾層進氣閥,將蒸汽引入夾層進行預熱至100℃,夾層內空氣經下端夾層阻氣器自動排出;
②將擬滅菌物品放入滅菌器柜室內;
③關閉柜門并扣緊;
④打開柜室進氣閥,將蒸汽引入柜室,柜內空氣經下端柜室阻氣器自動排出;
⑤待柜室內空氣排凈后,關閉排氣閥,使柜室中蒸汽壓力上升;
⑥待蒸汽達規定壓力后,控制進入蒸汽量,以保持恒定,直至規定時間;
⑦維持溫度到規定時間后,對需干燥物品,將蒸汽控制閥轉至“干燥”位置,抽出蒸汽,加速干燥;
⑧對液體類物品,應待其自然或人工(噴淋式滅菌器)降溫至60℃后再開門取物。
4.預真空式壓力蒸汽滅菌器①將擬滅菌物品放入滅菌器柜室內,關閉柜門并扣緊;
②用真空泵將柜室空氣一次抽至絕對壓力為2.00-2.67kPa(15~20mmHg)的負壓;
③通入蒸汽,使壓力升至規定要求并維持至規定時間;
④滅菌結束后,再抽真空以加速物品的干燥;
⑤本法不適用于瓶裝液體滅菌,因抽負壓時瓶內液體會噴出。
5.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①將擬滅菌物品放入滅菌器柜室內,關閉柜門并扣緊;
②用真空泵將柜室空氣抽至絕對壓力為8.00-10.66kPa(60~80mmHg)的負壓;
③送入蒸汽使壓力升至68.65kPa(0.7kg/cm2);
④依上反復抽真空送蒸汽一般約2~3次,此時柜內空氣抽出量近似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一次抽至2.67kPa負壓時的水平;
⑤通入蒸汽,使壓力升至規定要求并維持至規定時間;
⑥滅菌結束后,再反復抽真空以加速物品的干燥;
⑦本法不適用于對瓶裝液體滅菌,因抽負壓時瓶內液體可噴出。
注意事項由于影響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的因素較多,特別是下排氣式滅菌器,故使用中應遵守以下規定。
1.做好滅菌前物品的包裝要求既有利于蒸汽的穿透,又能防止滅菌后的污染。
每件包裝最大勿超過30cm×30cm×25cm。
注射器應抽出活塞,卸下針頭,裝于特制的具有透氣性能的滅菌盒內,或以布或蒸汽滅菌用紙(耐熱、耐濕、透蒸汽)包裝。
乳膠手套裝于布制手套袋內。
導管類應外加雙層布套,并防扭結或擠壓。
瓶內裝液勿太滿,只宜達3/4容積。
不可將紗布、棉球放在加蓋的搪瓷罐內,或將物品放在不透氣的桶或罐內,或將裝配好的注射器放在無孔鋁盒內進行滅菌。
2.合理放置待滅菌物品放入柜室的物品,不宜超其容積的2/3。
手術衣、敷料等棉織品包和裝于布袋內的乳膠手套等均應豎放。
不透氣的物品,如盤、碗等,亦應保持豎立的位置,不可平放或壓在其他待滅菌物品之上。
敷料貯槽在滅菌前應打開四周蓋板,露出通氣孔。
玻璃或金屬的瓶、罐與搪瓷盒等不透氣器皿,應去蓋側放。
各包件間排列不可太緊,應留少許縫隙,便于蒸汽流通。
待滅菌物品不可直接接觸柜壁,以免被柜壁冷凝水沾濕。
為達到上述要求,最好使用適宜大小規格的金屬籃筐放置各類物品包。
3.充分排除冷空氣柜室內冷空氣應盡量排除,以免影響熱對物品的穿透。
下排氣式滅菌器排除空氣時,送入水蒸汽不宜過急,要保持良好的層流狀態,以使冷空氣順利由下方管道排出。
4.保證水蒸汽質量水蒸汽的含空氣量不宜超過5%,含水霧量不宜超過10%。
為減少蒸汽中所含空氣,應及時修補管道裂隙,并在正式送蒸汽前,將原存留在管道內的空氣沖除。
減少水霧的方法,除在靠近滅菌器柜室處安裝水氣分離器外,還應使蒸汽在管道內保持高速,以防半途冷凝。
要防止形成超熱蒸汽。
蒸汽溫度超過臨界溫度2℃,即不易冷凝,傳熱效能低。
為防止此現象,勿使送入的蒸汽本身超熱,亦不宜使滅菌器夾層溫度超過柜室的溫度過多,或蒸汽進入柜室壓力降低過快,或待滅菌紡織品過于干燥(含水量不宜低于5%)。
5.給予足夠滅菌時間滅菌時,需達到一定溫度與相應的滅菌時間。
根據物品耐高溫能力以及包裝和放置情況,選擇適宜溫度與滅菌時間進行處理。
當物品的包裝和放置均按照上述要求做到時,可進行滅菌。
6.妥善做好滅菌后處理到達預定滅菌時間后,應即停止通入蒸汽,打開排氣閥,使柜室內壓力下降至零。
滅菌物品為布類、器械和用具時,可采用快速排氣法。
若有瓶裝液體,應緩慢排氣,以免減壓過快,液體沖出瓶外。
在對大量瓶裝液體(如大輸液)滅菌后,不得采取將柜門打開或部分打開的方法降溫,否則可因冷氣流沖入引起玻璃瓶爆炸,導致傷人事故。
取出滅菌后物品時,對敷料貯槽應先關閉透氣孔,橫放的去蓋瓶、罐與其他器皿,應扶正加蓋。
取出的物品,應妥善存放備用,不得與未滅菌物品包混放。
7.防止發生小裝量效應在預真空式滅菌中,當放入物品很少時(占柜室容積20%以下),抽氣后柜室內殘留空氣較滿載時多,滅菌效果反而下降,此現象稱為小裝量效應。
為克服此點,應以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反復抽負壓和送蒸汽以抽出更多的空氣。
在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時,不會發生小裝量效應。
8.堅持進行效果的監測因壓力蒸汽滅菌的效果可受多種因素影響,物品達到滅菌與否又往往可關系到醫療的成敗,故必須制定周密的監測制度和常規,并使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滅菌效果的監測滅菌效果的監測有3類方法,一是根據滅菌器所設儀表和記錄儀所顯示的柜室溫度、壓力和持續時間對滅菌操作進行控制與核查,二是使用化學指示劑(chemicalindicator)測定滅菌時物品包中心所達到的溫度和時間,以間接判斷滅菌是否合格;
三是用微生物學監測法直接測定滅菌效果。
1.柜室內溫度與壓力的觀測①用滅菌器所裝設的壓力表觀測柜室內的蒸汽壓力。
壓力表可間接反映柜室內溫度,但應定期校正,否則可誤導從而使滅菌失敗。
②橫臥式滅菌器在排氣口應裝有溫度表,以觀測排出氣體的溫度從而判斷空氣是否排凈。
手提式和立式滅菌器未裝有溫度計,可臨時用溫度計在排氣口測試。
③記錄儀可將滅菌時全過程的溫度、壓力和持續時間記錄于表上,有利于事后核查,每次均應更換新記錄紙并妥為保存備查。
④除特殊實驗用裝置外,滅菌器所裝壓力和溫度儀表均只能反映柜室內而不是物品中心的情況。
2.化學指示劑的應用原常規使用的硫磺管、苯甲酸管和留點溫度計,因只能指示物品中心到達的溫度,不能指示該溫度維持的時間,故已停止使用。
目前使用的為既可表達溫度又可表達該溫度是否維持到所要求時間的化學指示劑。
常用的化學指示劑有:指示膠帶、指示卡(管)和指示圖。
其用法如下:①指示膠帶,用時粘貼于物品包表面,因不能指示物品包中心的溫度和持續時間,故只能表示該包物品是否經過滅菌處理以防止與未經滅菌處理的物品包相混,不能說明是否滅菌合格。
②指示卡(管),用時置物品包內的中央或其他熱力最難穿透部位,可表明該包物品中心是否已達到規定溫度和時間的處理。
③指示圖,又稱B-D(Bbwie-Dick)試紙,僅用于預真空或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時觀察滅菌器的空氣排除效果。
用時置標準敷料包(30cm×30cm×25cm)內的中央層,并將包放于柜室貼近排氣口上方。
滅菌處理后,指示圖若有變色未達標準處,說明抽氣效果不良,應檢修后再使用。
3.微生物學測試法是目前最準確的監測方法,常用有生物指示劑(biologicalindicator)法和無菌試驗法(sterilitytest)。
生物指示劑法系利用耐熱力較強的嗜熱脂肪桿菌(BacilusstearothermophilusATCC7953)芽胞在壓力蒸汽作用下死亡情況以判斷滅菌是否成功。
監測時,最好使用同時含芽胞菌片和恢復培養基的指示管,如無此條件可直接使用該芽胞菌片。
所用芽胞菌片含芽胞量應為5×105~5×106個/片。
菌片上芽胞對121℃±0.5℃的D10值(使芽胞死亡90%需持續加熱的時間)應為1.3~1.9min。
制成的菌片,在上述溫度下,芽胞存活時間(survivaltime)≥3.9min,芽胞殺滅時間(killingtime,全部死亡)≤19min。
監測時,將菌片置于待滅菌物品包的中央部位。
滅菌后,取出指示劑,在56℃下培養24~48h,觀察培養基色澤變化;
如無變化可繼續培養7d,觀察最后結果。
無菌試驗法系抽樣取滅菌后物品做細菌檢測,以觀察是否有菌生長。
本試驗對檢測環境和操作要求的無菌條件較高,一般多用于無菌醫療器材生產單位,醫院中在必要時可于現場按照規定數量取樣后送專門的實驗室中由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與衛生部頒布的消毒技術規范》所規定的方法進行檢測。
引用:http://big5.wiki8.com/yalizhengqimiejunfa_10372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