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拼音
shàngxiāohuàdàonèijìngjiǎnchá
英文參考
superior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upperendoscopy
概述
上消化道內鏡能清晰地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壺腹至降段的黏膜形態及病變,如有病變可作活體組織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以確定診斷。
操作名稱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適應癥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適用于:1.有上消化道癥狀:上腹部不適、腹痛、腹脹、灼熱、消化不良、吞咽困難、嘔吐、噯氣、呃逆等原因不明者。
2.疑上消化道病變,經X線鋇餐檢查診斷仍不能確定者。
3.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者。
4.已確診之上消化道疾病,需內鏡隨訪或經各種治療后需復查者。
5.高危癌人群普查;
需經內鏡治療或鏡下上消化道生理功能測定者。
禁忌癥
1.不合作的精神病、精神過度緊張患者或智力有明顯障礙者。
2.嚴重心、肺、肝、腎等器質性疾病伴功能不全或全身狀況不能耐受檢查者,如支氣管哮喘、嚴重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肝性昏迷、尿毒癥、休克、嚴重感染、腦出血、重癥糖尿病、明顯出血素質、血壓過高不能承受檢查者。
3.內鏡插入困難或易致危險者,如急性化膿性咽炎、降主動脈瘤、急性支氣管炎、食管胃腸穿孔、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等。
用品及準備
1.術前首先要了解病史、檢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檢查情況,有無內鏡檢查禁忌,有無藥物過敏史及急性、慢性傳染病。
2.向患者講清檢查目的、必要性及配合檢查須注意的事項。
3.檢查前禁食至少6-8h,已作鋇餐檢查者,最好3天后再做該項檢查,幽門梗阻者則應禁食2-3d,必要時需洗胃,術前排空大、小便。
4.鎮靜劑及解痙劑不必常規應用,對個別精神緊張者或胃腸蠕動特殊強烈者可在術前15min肌注地西泮(安定)5-10mg或山莨菪堿10mg。
5.局部麻醉用咽部麻醉液10ml(配方:利多卡因10g,甘油100ml)口含,患者頸部后仰,充分麻醉5min后吐出藥液或咽下。
或口服麻醉劑 祛泡糊精劑,或用4%利多卡因或其他粘膜麻醉劑噴霧咽部,每隔3-5min1次,共3次。
有麻醉劑過敏史者應慎用,需備腎上腺素。
若有條件,術前可服去泡劑甲基硅油2-4ml。
必要時也可在術中用清洗管經活檢管道向局部注入稀釋5倍的甲基硅油3-5ml。
6.按順序檢查各種器械是否準備妥善,并在內鏡屈曲部涂上少許潤滑硅油,禁用其他油脂性潤滑劑,內鏡鏡面最好涂上硅蠟。
方法及內容
1.患者取左側臥位,頭部略向前傾,兩腿曲屈。
2.取下患者活動假牙,松解領扣和褲帶,放罟并囑受檢者咬住口圈(墊)。
3.插鏡方法(1)單手法:術者面向患者,左手持操縱部,右手在距鏡端20cm處持鏡,將鏡面對準患者舌根部,將鏡端自口墊中插至咽后壁,左手邊調節角鈕方向,使之順利到達咽喉部,囑患者作吞咽動作,順勢輕柔地插入食管。
切忌暴力硬插。
(2)雙手法:少數患者不能有效作吞咽動作,可作雙手法插鏡,方法是:術者面向患者,先將口墊套于鏡身。
用左手示指與中指試探患者咽喉部,右手持鏡端送入口腔(注意務必使鏡面方向或端部彎曲弧度與舌根部相平行)。
在左手示中2指下將鏡插至咽喉部。
如有阻力,應調整插鏡方向,切不可強行通過。
插入咽喉部后,助手迅速將纖鏡操縱部移交給術者。
亦可令助手插鏡,術者持操縱部。
4.插入后,在內鏡直視下從食管上端開始循腔進鏡,依次食管→賁門→胃體→胃竇→經幽門→十二指腸。
在退鏡時依著十二指腸→胃竇→胃角(低位翻轉)→胃體→胃底賁門(高位翻轉)→食管→退出。
依次順序全面觀察,應用旋轉鏡身,屈曲鏡端等方法,務求觀察上消化道全部內粘膜面,如粘膜色澤、光滑度、粘液、蠕動情況及內腔的形狀等。
發現病變應確定其性狀、范圍及部位,并詳細記錄。
必要時可進行攝影、活檢及細胞學取材。
5.當腔內充氣不足而粘膜貼近鏡面時,可少量注氣,切忌充氣過多。
需抽氣或吸引液體時,應遠離粘膜,間斷吸引。
當接物鏡被沾污時,可少量充水,清洗鏡面。
6.攝影攝影應在觀察完畢、活檢前進行。
照相機要正確裝接,確實到位。
拍攝時應視野清楚,注意要表現目標的特征及有可顯示部位的標志背景襯托。
每次攝影后應認真登記患者姓名及照相編號。
7.活體組織檢查(1)由助手按術者吩咐協助操縱活檢鉗瓣的開啟。
(2)術者右手將鉗頭自活檢閥門孔緩慢送入。
當鉗頭進入視野后,囑張開鉗瓣,操縱內鏡,使活檢鉗命中選定的活檢點,稍加壓,令關閉活檢鉗,抽出鉗子,即完成1次取材。
將取得的標本粘貼于小濾紙片上,置入10%福馬林溶液內固定,送病理學檢查,取活檢組織的原則,應在病變四周與正常組織交界處的不同部位取材4—6塊,隆起性病變,還應在中央取材。
取材的次序,應先在低點逐步向高處,否則高位取材后流下的血液,可影響低點取材的正確選定和命中。
活檢部位要描記清楚,最好繪圖作出標記。
8.細胞學取材應于活檢后,檢查結束前進行。
移去活檢鉗閥門,換上刷子閥門。
經刷子閥門插細胞刷,通過活檢管道將刷子頭部插入食管或胃腸腔內,在病變及其周圍輕輕拭刷。
刷后應將刷退至活檢孔出口處(側面應退至活檢孔出口槽內),然后隨內鏡一同拔出。
先做2—4張涂片后,再將細胞刷退出內鏡。
涂片立即放在95%乙醇中固定送檢。
操作后管理
1.術后1-2h,待麻醉作用消失后,才能進食。
當天宜進溫軟食物。
2.拔鏡后如有咽喉部疼痛不適或聲嘶,給予藥物含漱。
3.術后一般休息一天。
4.檢查后患者若有劇烈腹痛、黑便、嘔血,囑即來就診。
并發癥
(1)咽部感染:咽部病變,可因咽部損傷繼發感染,甚至發生咽部蜂窩織炎或咽后壁膿腫。
應予休息及抗生素治療。
(2)食管穿孔:為嚴重甚至致死性并發癥,尤其并發縱隔炎者,須抗生素治療、手術縫合或引流治療。
(3)胃穿孔:不如食管穿孔嚴重,須抗生素及手術縫合治療。
(4)出血:因黏膜損傷或活檢時取組織太深、撕拉過度所致。
出血量不多時,多能自行停止;
如出血過多,應內鏡下止血。
(5)心血管意外:可因咽喉迷走神經反射引起,有個別心搏驟停病例。
根據當時心臟情況,應予以相應的處理,包括吸氧、抗心律失常藥物、復蘇術等。
(6)顳下頜關節脫位:患者因用力咬牙墊而惡心時,易發生顳下頜關節異常運動引起脫位,可采用手法復位。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angxiaohuadaoneijingjiancha_10378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